CN212870880U -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0880U
CN212870880U CN202021013719.6U CN202021013719U CN212870880U CN 212870880 U CN212870880 U CN 212870880U CN 202021013719 U CN202021013719 U CN 202021013719U CN 212870880 U CN212870880 U CN 212870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drainage channel
exchange block
block body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37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栋
徐海兵
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gao Changjiang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gao Changjiang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gao Changjiang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gao Changjiang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37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0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0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0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包括换热块本体;在换热块本体内设置有物料流道,所述物料流道包括五个竖直设置在换热块本体内的引流通道,依次为第一引流通道、第二引流通道、第三引流通道、第四引流通道、第五引流通道,整个物料流道呈S形延伸;在换热块本体内位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缓冲腔;在换热块本体内还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有若干个,自上而下水平分布在换热块本体内,且换热流道水平贯穿整个换热块本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物料流道采用多段首尾相连接的S形结构形式,增加了物料在换热块内流动的距离,同时增加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换热更充分,更完全,换热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背景技术
石墨材料具有高的热导率(可达110~130w/m·k)及广谱耐腐蚀性,使用温度可达200~400℃,因而已广泛应用于制造腐蚀性物料的加热与冷却的换热器,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换热元件是石墨换热块。
专利CN 209043109 U提供了一种石墨换热器专用换热块,包括换热块本体,换热块本体上沿轴向贯通设有多个第一引流通道,换热块本体上沿径向贯通设有多个第二引流通道,第一引流通道、第二引流通道之间相互保持独立,采用这种结构的换热块,换热块内物料的接触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不高,且物料在引流通道内流向单一,较难控制流量,导致换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的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换热块本体;
所述换热块本体为一圆柱体结构;
在换热块本体内设置有物料流道,所述物料流道包括五个竖直设置在换热块本体内的引流通道,依次为第一引流通道、第二引流通道、第三引流通道、第四引流通道、第五引流通道,其中,第一引流通道的顶侧从换热块本体的顶侧伸出,第一引流通道的底侧与第二引流通道的底侧相连通,第二引流通道的顶侧与第三引流通道的顶侧相连通,第三引流通道的底侧与第四引流通道的底侧相连通,第四引流通道的顶侧与第五引流通道的顶侧相连通,第五引流通道的低侧从换热块本体的底侧伸出,从而使得整个物料流道呈S形延伸;
在换热块本体内位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缓冲腔;
在换热块本体内还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有若干个,自上而下水平分布在换热块本体内,且换热流道水平贯穿整个换热块本体,所述换热流道设置在物料流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为一矩形腔体,且缓冲腔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两外侧壁的水平连线的总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物料流道采用多段首尾相连接的S形结构形式,增加了物料在换热块内流动的距离,同时增加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换热更充分,更完全,换热效率更高。
2) 对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设置的缓冲腔,则是对物料在从引流通道流入缓冲腔中,对物料进行缓冲减速,进一步的延长物料在换热块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果。
3) 缓冲腔的长度设计的大于大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两外侧壁的水平连线的总长,则是为了提高缓冲腔的缓冲效果,减少物料对缓冲腔的直接撞击而导致缓冲腔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包括
换热块本体1,该换热块本体1为一圆柱体结构。
在换热块本体1内设置有物料流道,物料流道包括五个竖直设置在换热块本体1内的引流通道,依次为第一引流通道2、第二引流通道3、第三引流通道4、第四引流通道5、第五引流通道6,其中,第一引流通道2的顶侧从换热块本体1的顶侧伸出,第一引流通道2的底侧与第二引流通道3的底侧相连通,第二引流通道3的顶侧与第三引流通道4的顶侧相连通,第三引流通道4的底侧与第四引流通道5的底侧相连通,第四引流通道5的顶侧与第五引流通道6的顶侧相连通,第五引流通道6的低侧从换热块本体1的底侧伸出,从而使得整个物料流道呈S形延伸。
在换热块本体1内位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缓冲腔7。对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设置的缓冲腔7,则是对物料在从引流通道流入缓冲腔7中,对物料进行缓冲减速,进一步的延长物料在换热块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果。
缓冲腔7为一矩形腔体,且缓冲腔7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两外侧壁的水平连线的总长。缓冲腔7的长度设计的大于大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两外侧壁的水平连线的总长,则是为了提高缓冲腔的缓冲效果,减少物料对缓冲腔的直接撞击而导致缓冲腔的损伤。
在换热块本体1内还设置有换热流道8,换热流道8有若干个,自上而下水平分布在换热块本体1内,且换热流道8水平贯穿整个换热块本体1,换热流道8设置在物料流道的两侧。
本发明的换热块,对于物料流道采用多段首尾相连接的S形结构形式,增加了物料在换热块内流动的距离,同时增加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换热更充分,更完全,换热效率更高。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块本体;
所述换热块本体为一圆柱体结构;
在换热块本体内设置有物料流道,所述物料流道包括五个竖直设置在换热块本体内的引流通道,依次为第一引流通道、第二引流通道、第三引流通道、第四引流通道、第五引流通道,其中,第一引流通道的顶侧从换热块本体的顶侧伸出,第一引流通道的底侧与第二引流通道的底侧相连通,第二引流通道的顶侧与第三引流通道的顶侧相连通,第三引流通道的底侧与第四引流通道的底侧相连通,第四引流通道的顶侧与第五引流通道的顶侧相连通,第五引流通道的低侧从换热块本体的底侧伸出,从而使得整个物料流道呈S形延伸;
在换热块本体内位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缓冲腔;
在换热块本体内还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有若干个,自上而下水平分布在换热块本体内,且换热流道水平贯穿整个换热块本体,所述换热流道设置在物料流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为一矩形腔体,且缓冲腔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引流通道的两外侧壁的水平连线的总长。
CN202021013719.6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Active CN212870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3719.6U CN212870880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3719.6U CN212870880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0880U true CN212870880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3719.6U Active CN212870880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0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2220Y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05784786U (zh) 一种扁管翅片式换热器
CN212870880U (zh) 一种竖孔式多效换热块
CN20186711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片
CN201867091U (zh) 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104864600B (zh) 一种全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07095357U (zh) 一种石墨换热器
CN205332887U (zh) 一种用于空浴式汽化器的翅片换热管
CN206160567U (zh) 一种冷凝器
CN201242293Y (zh) 空气源热泵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09963182U (zh) 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
CN105716458A (zh)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N207866058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11503801U (zh) 一种等差流道翅片式换热器
CN111121497A (zh)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CN205580259U (zh) 一种蛇形管排及热交换装置
CN205580257U (zh) 一种紊流蛇形管排及热交换装置
CN214250662U (zh) 一种工业用换热器
CN217358223U (zh) 高强度复合型集流管
CN206891227U (zh) 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
CN201047732Y (zh) 水冷式热交换器
CN217818324U (zh) 一种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05718604U (zh)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N209840768U (zh) 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
CN217483304U (zh) 一种流道多样式高效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