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8604U -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8604U
CN205718604U CN201620287189.1U CN201620287189U CN205718604U CN 205718604 U CN205718604 U CN 205718604U CN 201620287189 U CN201620287189 U CN 201620287189U CN 205718604 U CN205718604 U CN 20571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orizontal
inner tube
horizontal inner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871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ge Energy Science Co Ltd Of Making Innovations In Jiangsu
Original Assignee
Huge Energy Science Co Ltd Of Making Innovations In Jiang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ge Energy Science Co Ltd Of Making Innovations In Jiangsu filed Critical Huge Energy Science Co Ltd Of Making Innovations In Jiangsu
Priority to CN2016202871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86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型散热管,包括竖直热管和位于竖直热管两端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第一横管包括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第二横管包括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竖直热管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热源从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通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工型散热器。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的上下两端均形成真空腔体,且真空腔体内均设有传热介质,增大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传热速度更快,提高了散热管的传热性能和散热能力,热能利用率高;且散热管在竖直方向上的等温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管及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工型散热管和工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作为采暖设备,主要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这三种传热方式进行散热供暖,承担着将热媒携带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以补偿室内热耗,达到维持室内一定空气温度的目的。
散热器中的暖气片主要有铸铁暖气片、钢制暖气片以及铜铝复合暖气片等类型。其中,钢制暖气片主要以辐射为主,在北方使用效果稍好,在南方使用效果则较差,原因在于南北方的空气湿度不一样;压铸式暖气片用于对流和辐射方式都有,在南方和北方市场都较好;而以传导散热为主的散热器是通过热管效应将经过的热源通过传导方式将热能进行散热,应用也较广泛。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一般均采用单一的传热方式,或者循环热水进行单向循环。比如在建筑供热采暖的过程中,满水道散热器完全是依靠锅炉热水的全热值通过散热器表面进行部分散热,热水用量大,循环热水的温差大,不仅延长了供暖循环水的复热时间,而且增加了供暖循环水复热的能耗,同时热利用率不高。所以,改进采暖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和散热能力,以及节省能源、提高寿命是有益之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该散热管两端都有热源,不仅传热方式集传导和对流为一体,提高传热性能和散热能力,而且散热面积大、热能利用率高、结构紧凑、制造简单、采暖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型散热管,包括竖直热管和位于竖直热管两端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包括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所述第二横管包括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所述竖直热管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所述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热源从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通过。
一种工型散热管,包括竖直热管和位于竖直热管两端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竖直热管包括竖直内管和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内管两端封闭;竖直内管和竖直外管之间为竖直真空内腔;所述第一横管包括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所述第二横管包括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竖直真空内腔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所述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热源从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通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内管为两端开口用于热源通过的通腔,所述第二横内管也为两端开口用于热源通过的通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竖直外管、第一横外管以及第二横外管一体成型,竖直内管、第一横内管以及第二横内管也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内管内侧壁和/或第二横内管内侧壁上设有沟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内管和第二横内管的管壁沿横内管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凸起,形成沟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沟槽为螺旋状沟槽或呈矩阵式排布的沟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工型散热器,由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型散热管依次串联组成;工型散热管上端的第二横管依次串联,工型散热管下端的第一横管也依次串联;热源分别依次流经每个工型散热管的第一横管和/或第二横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的上下两端均形成真空腔体,且真空腔体内均设有传热介质,增大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大提高了散热管的传热性能和散热能力,热能利用率高;且散热管在竖直方向上的等温性更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横内管内壁上设有沟槽,有效增加了热源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最后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成本降低、传热效果可靠、采暖效果较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工型散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工型散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II;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工型散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中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的结构示意图I;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中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的结构示意图II;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中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的结构示意图III;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包括竖直热管1和位于竖直热管1两端的第一横管2和第二横管3;第一横管2包括第一横内管21和第一横外管22,第二横管3包括第二横内管31和第二横外管32;第一横内管21左端和第一横外管22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一横内管21右端和第一横外管22的右端密封连接,第一横内管21和第一横外管22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31左端和第二横外管32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二横内管31右端和第二横外管32的右端密封连接,第二横内管31和第二横外管32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竖直热管1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可以为溴化锂溶液;传热介质的填充率为30%~60%;第一横内管21为两端开口的通腔,通腔用于热源通过;第二横内管31也为两端开口的通腔,通腔用于热源通过;热源从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通过。
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第一横内管21内壁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壁上设有沟槽4,沟槽4为横内管管壁沿横内管横截面的径向向内或向外的凸起,如图4~5所示,沟槽4可以为螺旋状沟槽,也可以呈矩阵式沟槽,将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的管壁沿第一横内管21(第二横内管31)的径向设置向内或者向外的凸起能够增大热源与第一横内管21(第二横内管31)管壁的换热面积,使热交换充分;另外,还可以破坏横内管壁面附件的层流,进而增强换热;如图6所示,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壁上的沟槽4可以采用折流板5替代,在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加入折流板5,折流板5能够改变热源流体流向,增加湍动,从而促进混合均匀,到达增强换热的效果。竖直热管1为重力热管的一种,竖直热管1采用钢制材料。
实施例2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包括竖直热管1和位于竖直热管1两端的第一横管2和第二横管3;竖直热管1包括竖直内管11和竖直外管12,竖直内管11两端封闭;竖直内管11和竖直外管12之间为竖直真空内腔;第一横管2包括第一横内管21和第一横外管22,第二横管3包括第二横内管31和第二横外管32;第一横内管21左端和第一横外管22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一横内管21右端和第一横外管22的右端密封连接,第一横内管21和第一横外管22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31左端和第二横外管32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二横内管31右端和第二横外管32的右端密封连接,第二横内管31和第二横外管32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竖直真空内腔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可以为溴化锂溶液;传热介质的填充率为30%~60%;第一横内管21为两端开口的通腔,通腔用于热源通过;第二横内管31也为两端开口的通腔,所述通腔用于热源通过;热源从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通过。
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竖直外管12、第一横外管22以及第二横外管32可以一体成型,竖直内管11、第一横内管21以及第二横内管31也可以一体成型;第一横内管21内壁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壁上设有沟槽4,沟槽4为横内管管壁沿横内管横截面的径向向内或向外的凸起,如图3~4所示,沟槽4可以为螺旋状沟槽,也可以呈矩阵式沟槽,将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的管壁沿第一横内管21(第二横内管31)的径向设置向内或者向外的凸起能够增大热源与第一横内管21(第二横内管31)管壁的换热面积,使热交换充分;另外,还可以破坏横内管壁面附件的层流,进而增强换热;如图5所示,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壁上的沟槽4可以采用折流板5替代,在第一横内管21(和/或第二横内管31)内加入折流板5,折流板5能够改变热源流体流向,增加湍动,从而促进混合均匀,到达增强换热的效果。竖直热管1为重力热管的一种,竖直热管1采用钢制材料。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器,由至少两个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工型散热管依次串联组成;工型散热管上端的第二横管依次串联,工型散热管下端的第一横管也依次串联;热源分别依次流经每个工型散热管的第一横管和/或第二横管。
本实用新型工型散热管除了可应用于采暖散热器外,还可作为换热设备用于热泵系统的冷凝或蒸发段,实现便捷、高效的换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热管和位于竖直热管两端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包括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所述第二横管包括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所述竖直热管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所述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热源从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内管为两端开口用于热源通过的通腔,所述第二横内管也为两端开口用于热源通过的通腔。
3.一种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热管和位于竖直热管两端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竖直热管包括竖直内管和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内管两端封闭;竖直内管和竖直外管之间为竖直真空内腔;所述第一横管包括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所述第二横管包括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第一横内管和第一横外管之间为第一横真空内腔,第二横内管和第二横外管之间为第二横真空内腔;竖直真空内腔同时与第一横真空内腔和第二横真空内腔相连通,形成连通真空腔;所述连通真空腔内填充有传热介质;热源从第一横内管和/或第二横内管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竖直外管、第一横外管以及第二横外管一体成型,竖直内管、第一横内管以及第二横内管也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内管内侧壁和/或第二横内管内侧壁上设有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内管和第二横内管的管壁沿横内管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凸起,形成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型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螺旋状沟槽或呈矩阵式排布的沟槽。
8.一种工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型散热管依次串联组成;工型散热管上端的第二横管依次串联,工型散热管下端的第一横管也依次串联;热源分别依次流经每个工型散热管的第一横管和/或第二横管。
CN201620287189.1U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7189.1U CN205718604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7189.1U CN205718604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8604U true CN205718604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871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8604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8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6458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江苏巨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6458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江苏巨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9147U (zh) 吸收式高效散热器
CN206131797U (zh) 一种双循环高效节能暖气片
CN205718604U (zh)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N201876179U (zh) 换热管、节能散热器
CN205957463U (zh) 冷热水两用型开水器
CN105716458A (zh) 一种工型散热管及工型散热器
CN201828020U (zh)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型热泵热水器
CN205580249U (zh) 一种榔头型散热管及散热器
CN102003906A (zh) 换热管、节能散热器
CN103234271A (zh) 双系统分氟路热泵热水机
CN203744369U (zh) 一种新型热管取暖器
CN207963551U (zh) 一种低温供暖散热器
CN205579730U (zh) 一种异型散热管
CN208075379U (zh) 空调热交换系统高效罐式蒸发器
CN204329692U (zh) 热管型散热器
CN202074863U (zh) 一种高效暖气组
CN205448762U (zh) 一种储水式不锈钢换热器
CN105423790A (zh) 一种吸热散热装置
CN204438510U (zh) 一种水循环工质的热泵热水器
CN205980269U (zh) 冷热两用型节能开水器
CN205748067U (zh) 对流式安全高效热媒散热器
CN203771544U (zh) 一种踢脚线式暖气片
CN205090660U (zh) 水池式四通三阀转换组合高效空调热水一体机
CN203824160U (zh) 热管辐射立式采暖/制冷系统
CN212252820U (zh) 一种建筑节能用地热采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