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4926U -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 Google Patents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4926U
CN212864926U CN202021164813.1U CN202021164813U CN212864926U CN 212864926 U CN212864926 U CN 212864926U CN 202021164813 U CN202021164813 U CN 202021164813U CN 212864926 U CN212864926 U CN 212864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evice body
motor
bell
carb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48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红
袁昌东
李圆圆
马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Hongda Refractor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Hongda Refracto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Hongda Refractor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Hongda Refracto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48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4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4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4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渗碳室,所述渗碳室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渗碳室与装置本体之间填充有隔热层,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的两侧壁均规定连接有耳板,所述炉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炉盖并固定连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操控炉盖的运动,能够保证炉盖与装置的紧密贴合,实现良好的密封性,同时也避免人工开启炉盖烫伤的情况,对气体经过处理在进行排放,符合环保生产的要求。

Description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碳炉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背景技术
渗碳炉是新型节能周期作业式热处理电炉,渗碳炉的热源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燃料燃烧供热方式,其中有燃油的,也有燃煤气的;另一种是电热式。同时渗碳炉有间断式和连续式两种,渗碳炉是新型节能周期作业式热处理电炉,主要供钢制零件进行气体渗碳。
就目前而言,现在的渗碳炉在使用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一般的渗碳炉其保温效果一般,在使用时会影响到产品的加工,并且将加工过程的废气直接排放,大大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不能够符合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渗碳室,所述渗碳室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渗碳室与装置本体之间填充有隔热层,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的两侧壁均规定连接有耳板,所述炉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炉盖并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一侧的耳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箱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净化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净化箱体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吸附板,所述净化箱体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渗碳室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渗碳室的一端与净化箱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渗碳室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输送管与进气管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净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珍珠棉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另一侧的耳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净化箱体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随着螺杆的转动,在螺纹力的作用下耳板带动炉盖沿着导向杆进行滑动,进而实现炉盖的自动化打开,然后经零件放入渗碳室的内部进行加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反转使炉盖实现对装置本体的密封,然后通过进气管对渗碳室的内部通入气体,启动第一电机与加热组件,第一电机通过转轴使扇叶进行转动,进而保证装置内部气体的流动,便于渗碳处理,加热组件产生加工中所需热量,在处理完成后,将输送管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打开,然后渗碳室内部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净化箱体的内部,进入净化箱体内部的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过滤除去气体中的杂物,然后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板对气体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最终再从排气管进行排放,该装置实现自动化操控炉盖的运动,并且能够保证炉盖与装置的紧密贴合,实现良好的密封性,同时也避免人工开启炉盖烫伤的情况,对气体经过处理在进行排放,符合环保生产的要求。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通过设置的隔热层,使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不仅有利于能源的节省以及加工的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装置外部的表面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的净化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装置本体;2、渗碳室;3、加热组件;4、隔热层;5、支架;6、炉盖;7、第一电机;8、转轴;9、扇叶;10、耳板;11、第二电机;12、螺杆;13、导向杆;14、净化箱体;15、观察窗;16、排气管;17、输送管;18、控制阀;19、过滤网;20、活性炭吸附板;21、阻隔板;22、通孔;23、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渗碳室2,渗碳室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3,可选择加热阻丝材料进行加热,渗碳室2与装置本体1之间填充有隔热层4,保证装置良好的保温效果,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具有支撑作用,装置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支架5的内部设置有炉盖6,炉盖6的两侧壁均规定连接有耳板10,炉盖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控制扇叶9的转动,便于装置内部提起的流动,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转轴8远离第一电机7的一端贯穿炉盖6并固定连接有扇叶9,支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与一侧的耳板10螺纹连接,控制炉盖6的上下运动,同时保证其与装置的密封性,支架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箱体14,用于废气的净化。
净化箱体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用于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净化箱体14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19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吸附板20,用于吸附气体内部的有害物质,净化箱体14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阻隔板21,阻隔板2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2,对气体具有阻隔作用,减缓气体的流动速率,使其内部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吸收,渗碳室2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17,输送管17远离渗碳室2的一端与净化箱体14的内部相连通,渗碳室2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23,输送管17与进气管23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18,控制气体的流动,净化箱体14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6,隔热层4的材料为珍珠棉材料制成,支架5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具有导向与限位的作用,导向杆13贯穿另一侧的耳板10,净化箱体14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15,观察窗15为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便于观察净化箱体14内部的工作环境,方便及时清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带动螺杆12进行转动,随着螺杆12的转动,在螺纹力的作用下耳板10带动炉盖6沿着导向杆13进行滑动,进而实现炉盖6的自动化打开,然后经零件放入渗碳室2的内部进行加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1反转使炉盖6实现对装置本体1的密封,然后通过进气管23对渗碳室2的内部通入气体,启动第一电机7与加热组件3,第一电机7通过转轴8使扇叶9进行转动,进而保证装置内部气体的流动,便于渗碳处理,加热组件3产生加工中所需热量,在处理完成后,将输送管17表面设置有控制阀18打开,然后渗碳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输送管17输送至净化箱体14的内部,进入净化箱体14内部的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19过滤除去气体中的杂物,然后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板20对气体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最终再从排气管16进行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渗碳室(2),所述渗碳室(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3),所述渗碳室(2)与装置本体(1)之间填充有隔热层(4),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支架(5)的内部设置有炉盖(6),所述炉盖(6)的两侧壁均规定连接有耳板(10),所述炉盖(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远离第一电机(7)的一端贯穿炉盖(6)并固定连接有扇叶(9),所述支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与一侧的耳板(10)螺纹连接,所述支架(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箱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体(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所述净化箱体(14)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19)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吸附板(20),所述净化箱体(14)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阻隔板(21),所述阻隔板(2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室(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输送管(17),所述输送管(17)远离渗碳室(2)的一端与净化箱体(1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渗碳室(2)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23),所述输送管(17)与进气管(23)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18),所述净化箱体(14)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4)的材料为珍珠棉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贯穿另一侧的耳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体(14)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15),所述观察窗(15)为透明玻璃材质制成。
CN202021164813.1U 2020-06-22 2020-06-22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Active CN212864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813.1U CN212864926U (zh) 2020-06-22 2020-06-22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813.1U CN212864926U (zh) 2020-06-22 2020-06-22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4926U true CN212864926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4813.1U Active CN212864926U (zh) 2020-06-22 2020-06-22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4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765A (zh) 具有室内外换气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2864926U (zh) 新型隔热气体渗碳炉
CN112275067B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108619848A (zh) 一种工业废气的预处理反应塔
CN212758587U (zh) 一种硅油生产用中和装置
CN21087477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08711338U (zh) 一种工业废气的预处理反应塔
CN217528623U (zh) 一种实验室用易推拉通风橱
CN112246085A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净化通风柜
CN207261783U (zh) 旋转自洁式齿盘切换阀
CN216282912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20892427U (zh) 一种净化实验室用高效节能除湿机
CN216745428U (zh) 一种环保型工件热处理炉
CN2112331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智能家居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13885405U (zh) 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
CN214809659U (zh) 一种废气排放处理装置
CN215782335U (zh) 一种废气多级处理和抽样检测装置
CN213983920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层流罩
CN220677205U (zh) 一种高效油烟处理设备
CN212818721U (zh) 一种组合式废气收集净化装置
CN212999293U (zh) 一种化工用废液过滤装置
CN216473181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滚筒式发酵装置
CN218190796U (zh) 一种五金件烤漆设备
CN213885601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装置
CN21067468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湿装置的智能废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