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1647U - 铰链护罩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铰链护罩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1647U
CN212861647U CN202021010331.0U CN202021010331U CN212861647U CN 212861647 U CN212861647 U CN 212861647U CN 202021010331 U CN202021010331 U CN 202021010331U CN 212861647 U CN212861647 U CN 212861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hinge
ventilation window
shield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03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燕燕
刘建华
赵聪
解卫朋
顾君杰
杨龙江
张海峰
张艳杰
王彦格
刘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03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1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1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1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护罩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护罩用于构成对发动机罩的铰链进行防护,铰链护罩包括护罩主体,且环护罩主体的周向依次布置有用以与通风窗盖板本体可拆卸相连的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用以与翼子板可拆卸相连的翼子板连接部,和用以与前风挡玻璃总成可拆卸相连的风挡玻璃连接部;于护罩主体的边缘还构造有密封唇边,且密封唇边包括可与翼子板抵接相连的翼子板唇边,以及可与前风挡玻璃总成抵接相连的风挡玻璃唇边。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护罩,与通风窗盖板本体、翼子板和前风挡玻璃总成装拆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且通过翼子板唇边和风挡玻璃唇边的设置,可减小配合间隙,且搭接均匀,从而提高铰链护罩对发动机罩的铰链的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铰链护罩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护罩。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配有该铰链护罩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外观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汽车外观也是消费者选择车型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而外观细节可直接体现车辆的精致感知。
现有车辆上,由于车身钣金布置及造型要求,车身侧围钣金、前风窗玻璃、翼子板、机盖钣金及前风窗盖板等零件装配完成后会产生异形空间,并使得左右发动机罩铰链和翼子板安装点外漏,因此需要设置铰链护罩对发动机罩铰链和翼子板安装点进行遮蔽,且对异形空间位置进行弥补,美化车辆的外观。
以上结构的缺点在于:
1、铰链护罩与翼子板两者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单向卡爪配合翼子板翻边的结构,不易安装,影响生产节拍;此外,两者之间的配合部位设置单向卡爪钩,形成单向限位的结构,护罩装配后不稳定,容易旋转,外观段差无法保证,且卡爪易变形,铰链护罩与翼子板容易产生间隙,影响车辆的精致感知要求。
2、铰链护罩与玻璃配合部位容易产生间隙,外观精致效果差。
3、铰链护罩配合通风盖板、机盖钣金、翼子板和玻璃多个零部件,装配后易出现配和缝隙大、产品边界翘脚、型面扭曲、面差不均匀等外观缺陷,导致外观精致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铰链护罩,以提高外观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铰链护罩,用于构成对发动机罩的铰链进行防护,所述铰链护罩包括护罩主体,且环所述护罩主体的周向依次布置有用以与通风窗盖板本体可拆卸相连的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用以与翼子板可拆卸相连的翼子板连接部,和用以与前风挡玻璃总成可拆卸相连的风挡玻璃连接部;于所述护罩主体的边缘还构造有密封唇边,且所述密封唇边包括可与所述翼子板抵接相连的翼子板唇边,以及可与前风挡玻璃总成抵接相连的风挡玻璃唇边。
进一步的,于所述通风窗盖板本体上开设有通风窗盖板卡接孔,所述通风窗盖板连接部为可卡置于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中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为两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为与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均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于车身宽度方向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脱出,其一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于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翼子板卡接孔,所述翼子板连接部为可卡置于所述翼子板卡接孔中的翼子板卡接部,且所述翼子板卡接孔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翼子板卡接部于车身高度方向自所述翼子板卡接孔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翼子板卡接部包括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弹性臂自由端的两个卡头,且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卡头均背向所述间隙布置。
进一步的,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连接有弹性臂加强筋,且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上均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被构造为可与对应的所述卡头配合而限制所述卡头于所述翼子板卡接孔中的卡接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风挡玻璃连接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护罩主体上的风挡玻璃卡接部,且所述风挡玻璃卡接部被配置为可卡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总成的边缘。
进一步的,于所述风挡玻璃卡接部的背向所述前风挡玻璃总成的一侧设有卡接部加强筋。
进一步的,于所述护罩主体上成型有可抵接于所述通风窗盖板本体上的护罩支撑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链护罩,通过在护罩主体的周侧设置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翼子板连接部和风挡玻璃连接部,与通风窗盖板本体、翼子板和前风挡玻璃总成装拆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且通过翼子板唇边和风挡玻璃唇边的设置,可减小配合间隙,且搭接均匀,从而提高铰链护罩对发动机罩的铰链的防护效果。
(2)在通风窗盖板本体上开设通风窗盖板卡接孔,而将通风窗盖板连接部设为通风窗盖板卡接部,连接可靠性高且装拆方便。
(3)两个通风窗盖板卡接孔均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于车身宽度方向自通风窗盖板卡接孔脱出,其一的通风窗盖板卡接孔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于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可很好的吸收周边件装配后的累计公差,便于安装,其可使铰链护罩与周边配合件间隙和段差合理美观。
(4)在翼子板上设置翼子板卡接孔,且将翼子板卡接孔配置为限制翼子板卡接部于车身高度方向自翼子板卡接孔脱出,可与通风窗盖板卡接部配合,而提高铰链护罩安装的可靠性,并且较好的吸收周边件装配后的累计公差。
(5)翼子板卡接部包括两个弹性臂以及两个卡头的结构,可提高翼子板卡接部于翼子板卡接孔处卡装的稳固性。
(6)在两个弹性臂之间设置弹性臂加强筋,可较好的提高弹性臂的结构强度,在弹性臂上设置限位结构,可较好的与卡头配合而提高翼子板和铰链护罩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7)风挡玻璃卡接部卡置于前风挡玻璃总成的边缘,可提高铰链护罩与前风挡玻璃总成连接的可靠性,且装拆方便。
(8)在风挡玻璃卡接部的背向前风挡玻璃总成的一侧设置卡接部加强筋,可提高风挡玻璃卡接部的自身结构强度。
(9)在护罩主体上设置可抵接于通风窗盖板本体上的护罩支撑筋,与通风窗盖板卡接部配合,可提高两者之间的卡接可靠性,使通风窗盖板本体为铰链护罩提供支撑,保证铰链护罩与通风窗盖板本体配合间隙和段差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于所述车身上配置有如上所述的铰链护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前述的护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未装配铰链护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装配铰链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铰链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铰链护罩与通风窗盖板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铰链护罩与翼子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前部,11-左组合前灯总成,12-右组合前灯总成,13-左前门外三角板,14-右前门外三角板,15-左前三角窗,16-右前三角窗,17-左外后视镜,18- 右外后视镜;
101-发动机盖,102-顶盖钣金,103-左侧围钣金,104-右侧围钣金,105-左翼子板,106-右翼子板,107-充电口盖板,108-前风挡玻璃总成,109-铰链总成;
21-右前刮水片,22-右前刮水臂,23-左前刮水片,24-左前挂水臂,25-刮水器密封垫;
30-通风窗盖板本体,31-铰链护罩,3101-护罩主体;33-护罩支撑筋,31a- 风挡玻璃唇边,31b-翼子板唇边,34-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5-风挡玻璃卡接部, 35a-护罩风挡玻璃卡接面,36-翼子板卡接部,36a-弹性臂加强筋,37-卡接部加强筋,38-翼子板卡接部支撑筋,39-限位结构;
41-左顶盖装饰条,42-右顶盖装饰条,43-左前门玻璃,44-右前门玻璃,45- 通风盖板卡接面,46-铰链护罩通风盖板支撑面,47-铰链护罩与通风盖板配合段差面,48-铰链护罩与通风盖板配合间隙面;
50-翼子板卡接孔,51-翼子板安装点,53-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5-雨刮安装孔,56-风挡玻璃卡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铰链护罩,用于构成对发动机罩的铰链进行防护,本实施例的铰链护罩包括护罩主体,且环护罩主体的周向依次布置有用以与通风窗盖板本体可拆卸相连的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用以与翼子板可拆卸相连的翼子板连接部,和用以与前风挡玻璃总成可拆卸相连的风挡玻璃连接部。
基于以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铰链护罩应用状态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可安装于车身前部10的发动机盖101的左侧或右侧,也即图1的上侧或下侧,两侧的结构对称,以下以安装于发动机盖101的左侧的铰链护罩31为例来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对左侧的铰链护罩31进行说明,以下先结合图1对车身前部10 的结构来进行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10包括左组合前灯总成11、右组合前灯总成12、左翼子板105、右翼子板106、充电口盖板107、发动机盖101、左侧围钣金103、右侧围钣金104、通风窗盖板本体30、左右两侧的铰链护罩31、前风挡玻璃总成108、右前刮水片21、右前刮水臂22、左前刮水片 23、左前刮水臂、刮水器密封垫25、顶盖钣金102、左顶盖装饰条41、右顶盖装饰条42、左前门玻璃43、右前门玻璃44、左前门外三角板13、右前门外三角板14、左前三角窗15、右前三角窗16、左外后视镜17、右外后视镜18等,构成车身前部10的完整的造型。
如图2所示的,拆卸左侧的铰链护罩31后,可以看出于通风窗盖板本体 30上开设有雨刮安装孔55,铰链总成109和翼子板安装点51均漏在外侧。如图3所示的,装配铰链护罩31后,铰链护罩31前端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配合,上侧与左翼子板105配合,下侧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配合,其可遮挡外漏钣金及安装点结构,装饰并美化车身前部10结构。
接下来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的铰链护罩3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铰链护罩31包括护罩主体3101,以及环护罩本体边缘设置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翼子板卡接部36和风挡玻璃卡接部35。
具体来讲,于通风窗盖板本体30上开设有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与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一一对应,并可卡置于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中。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为两个,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为与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且两个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均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于车身宽度方向自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脱出,其一的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于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
也就是说,其中一个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为主定位孔,于车身宽度方向和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卡接,于车身长度方向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的位置,另一个通风盖板盖板卡接孔53为安装孔,于车身长度方向不限制对应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的位置,可有效保证铰链护罩与通风盖板配合段差面47和铰链护罩与通风盖板配合间隙面48配合良好。
仍参照图3所示的,于护罩主体3101上成型有可抵接于通风窗盖板本体30上的护罩支撑筋33。如图6所示,护罩支撑筋33对铰链护罩31安装进行限位,且护罩支撑筋33与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配合使用,保证铰链护罩31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间卡接可靠,通风窗盖板本体30为铰链护罩通风盖板支撑面 46提供支撑,保证铰链护罩31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配合间隙和段差良好。
于翼子板上开设有翼子板卡接孔50,翼子板连接部为可卡置于翼子板卡接孔50中的翼子板卡接部36,且翼子板卡接孔50被配置为限制翼子板卡接部36 于车身高度方向自翼子板卡接孔50脱出。具体来讲,翼子板卡接部36包括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形成于两个弹性臂自由端的两个卡头,卡接结构牢靠。于两个弹性臂之间设有间隙,两个卡头均背向间隙布置,并于各卡头前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导向结构。
于两个弹性臂之间连接有弹性臂加强筋36a,弹性臂加强筋36a连接两个弹性臂的根部,以增加两个弹性臂的强度和变形韧性。此外,于两个弹性臂上均设有限位结构39,且限位结构39被构造为可与对应的卡头配合而限制卡头于翼子板卡接孔50中的卡接深度。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39被设置为与卡头间距设置的限位筋,在卡头卡接进翼子板卡接孔50中后,翼子板卡接孔50的边缘则被夹置于限位筋和卡头之间,该结构可有效防止卡头松动,形成的连接结构稳固,可靠性高。
为了便于成型翼子板卡接部36,于护罩主体3101上成型有翼子板卡接部支撑筋38,翼子板卡接部36则成型于翼子板卡接部支撑筋38上,形成的结构稳固可靠。
风挡玻璃连接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护罩主体3101上的风挡玻璃卡接部35,且风挡玻璃卡接部35被配置为可卡置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的边缘。具体来讲,仍参照图5所示,风挡玻璃卡接部35包括与护罩主体3101连接的弹性臂,以及形成于弹性臂自由端的卡头,并于该卡头上成型有可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 卡接配合护罩风挡玻璃卡接面35a,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挡玻璃卡接部 35与风挡玻璃卡接面56之间的干涉量为1.5mm-2mm。
为了提高此处弹性臂的结构强度,于风挡玻璃卡接部35的背向前风挡玻璃总成108的一侧设有卡接部加强筋37,以防止该弹性臂在卡接安装过程中损坏,从而延长铰链护罩31的使用寿命。
于护罩主体3101的边缘还构造有密封唇边,仍参照图5所示,且密封唇边包括可与翼子板抵接相连的翼子板唇边31b,以及可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抵接相连的风挡玻璃唇边31a,如此可有效减小铰链护罩31与周边部件的配合间隙,提升外观质量。
具体来讲,护罩主体3101与左翼子板105配合部位进行减薄,采用翼子板唇边31b与左翼子板105搭接的形式,两者之间干涉量优选为0.3mm,保证铰链护罩31与左翼子板105贴合良好,搭接均匀。风挡玻璃唇边31a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之间干涉量为1mm-1.5mm,可充分吸收玻璃安装方向公差,保证铰链护罩31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配合良好,搭接均匀,无变形,无间隙。
以上结构中,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即前述的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翼子板卡接部36即为前述的翼子板连接部,风挡玻璃卡接部35即为前述的风挡玻璃连接部。当然除此之外,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翼子板连接部和风挡玻璃连接部还可设为其他结构,如其可为与通风窗盖板本体、翼子板或前风挡玻璃总成108 插接相连的插接结构。
铰链护罩31的装配顺序如下:首先参照图4所示的,铰链护罩31首先通过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卡接,而铰链护罩31另一端于车身长度方向和翼子板之间无限位,可充分吸收零部件配合公差;再将翼子板卡接部36卡入翼子板卡接孔50中,两个翼子板卡接孔50均为车身长度方向无限位,车身高度方向卡接,可较好的吸车身长度方向的公差,便于安装且能有效保证二者间隙均匀;最后将风挡玻璃卡接部35与图2所示的风挡玻璃卡接面 56进行卡接,防止铰链护罩31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制件产生间隙。
本实施例的铰链护罩31,通过在护罩主体3101的周侧设置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翼子板连接部和风挡玻璃连接部,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翼子板和前风挡玻璃总成108装拆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且通过翼子板唇边31b和风挡玻璃唇边31a的设置,可减小配合间隙,且搭接均匀,从而提高铰链护罩31对发动机罩的铰链的防护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车身前部10的结构仍参照图1所示,于车身前部10的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也即图1所示状态的上下两侧装配有实施例一的铰链护罩31。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装配实施例一的铰链护罩31,连接可靠性高,可提高对发动机罩的铰链的防护效果,并可减小与周边零部件的配合间隙,从而提高车辆的外观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铰链护罩,用于构成对发动机罩的铰链进行防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护罩(31)包括护罩主体(3101),且环所述护罩主体(3101)的周向依次布置有用以与通风窗盖板本体(30)可拆卸相连的通风窗盖板连接部,用以与翼子板可拆卸相连的翼子板连接部,和用以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可拆卸相连的风挡玻璃连接部;于所述护罩主体(3101)的边缘还构造有密封唇边,且所述密封唇边包括可与所述翼子板抵接相连的翼子板唇边(31b),以及可与前风挡玻璃总成(108)抵接相连的风挡玻璃唇边(3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通风窗盖板本体(30)上开设有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所述通风窗盖板连接部为可卡置于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中的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为两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为与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均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于车身宽度方向自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脱出,其一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孔(53)被配置为限制对应的所述通风窗盖板卡接部(34)于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翼子板卡接孔(50),所述翼子板连接部为可卡置于所述翼子板卡接孔(50)中的翼子板卡接部(36),且所述翼子板卡接孔(50)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翼子板卡接部(36)于车身高度方向自所述翼子板卡接孔(50)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卡接部(36)包括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弹性臂自由端的两个卡头,且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卡头均背向所述间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之间连接有弹性臂加强筋(36a),且于两个所述弹性臂上均设有限位结构(39),所述限位结构(39)被构造为可与对应的所述卡头配合而限制所述卡头于所述翼子板卡接孔(50)中的卡接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玻璃连接部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护罩主体(3101)上的风挡玻璃卡接部(35),且所述风挡玻璃卡接部(35)被配置为可卡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总成(108)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风挡玻璃卡接部(35)的背向所述前风挡玻璃总成(108)的一侧设有卡接部加强筋(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护罩,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护罩主体(3101)上成型有可抵接于所述通风窗盖板本体(30)上的护罩支撑筋(33)。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上装配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护罩(31)。
CN202021010331.0U 2020-06-04 2020-06-04 铰链护罩及车辆 Active CN212861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331.0U CN212861647U (zh) 2020-06-04 2020-06-04 铰链护罩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331.0U CN212861647U (zh) 2020-06-04 2020-06-04 铰链护罩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1647U true CN21286164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0331.0U Active CN212861647U (zh) 2020-06-04 2020-06-04 铰链护罩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1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842B2 (en) Visor for an automobile
CN204775031U (zh) 一种上安装装饰板结构
CN212861647U (zh) 铰链护罩及车辆
CN210941299U (zh) 无框车门和汽车
CN210283852U (zh) 车门三角护板与汽车
JP2009143530A (ja) 組立式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CN213472749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胶条结构及车辆
CN21791758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9734216U (zh) 封堵件、通风饰板雨刮轴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785920U (zh) 车门外水切及汽车
CN219096589U (zh) 一种带防风噪密封条的外后视镜
CN204978172U (zh) 一种汽车前风挡遮阳板上化妆镜安装结构
CN220429850U (zh) 密封条及车辆
CN21850596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218400175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9406129U (zh) 一种汽车车门上段压盖结构
CN210502543U (zh) 风窗止口装饰条与车辆
CN217976905U (zh) 角码附件、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以及光伏组件
CN219706652U (zh) 一种车门组件及车辆
KR100333871B1 (ko) 자동차의 윈드실드 지지 구조
CN212579584U (zh) 内水切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1932575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护板
CN216994561U (zh) 一种汽车
CN217705649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车门
CN216300746U (zh) 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的镶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