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0957U -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0957U
CN212860957U CN202021909286.2U CN202021909286U CN212860957U CN 212860957 U CN212860957 U CN 212860957U CN 202021909286 U CN202021909286 U CN 202021909286U CN 212860957 U CN212860957 U CN 212860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tire
tyre
thickness
ellip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92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hao Rubber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hao Rubb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hao Rubber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hao Rubb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92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0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0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0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包括内胎和套设于内胎外侧的外胎,所述内胎包括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胶壁和套在该若干胶壁外侧的环形套,若干胶壁的侧边与环形套的内侧壁连接,且所述胶壁靠近环形套外圆周侧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环形套内圆周侧一端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叶轮式多胶壁分隔内胎的内部空间,使轮胎在承受重量下运转自如,具有免充气、防刺、防爆、高强度、高弹性以及高抗疲劳性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制造。

Description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内胎及其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有一种橡胶发泡的实芯内胎、它的出现就打破了普通内胎要充气、补胎的烦恼。但由于橡胶制品经过发泡后,实芯内胎的撕裂强度和抗疲劳强度明显下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沉量大、摩擦系数高、耗能量大、使用受命短等缺点。
授权公告号为CN2044724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轮胎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外侧圆环部、弹性连接部和内侧圆环部,外侧圆环部与内侧圆环部同心且被弹性连接部连接;加强剪切带,贴合于胎面和轮胎主体间;弹性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轮辐对,每个轮辐对包括左弧形辐条、右弧形辐条和连接板,左弧形辐条、右弧形辐条关于外侧圆环部的一个第一纵切面对称,左弧形辐条和右弧形辐条各自从内测圆环部的径向外侧延伸至外侧圆环部的径向内测;左弧形辐条与外侧圆环部的一个第二纵切面相切于左切线,右弧形辐条与外侧圆环部的一个第三纵切面相切于右切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轮胎,虽然具有免于充气等优点,但在轮胎里无法安置安全钢丝,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移、滑胎等不安全因素。同时,结构复杂,不易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包括内胎和套设于内胎外侧的外胎,所述内胎包括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胶壁和套在该若干胶壁外侧的环形套,若干胶壁的侧边与环形套的内侧壁连接,且所述胶壁靠近环形套外圆周侧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环形套内圆周侧一端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套的内圆周侧为敞口。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套的内圆周侧为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胶壁包括类椭圆形部和连接于类椭圆形部内侧的矩形部,该矩形部通过一长边与类椭圆形部连接且该矩形部的两侧宽边与类椭圆形部的侧边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部的长边边长小于所述类椭圆形部平行于矩形部长边方向的径向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部的厚度均匀,所述类椭圆形部与矩形部相接一端厚度与矩形部的厚度相等,且类椭圆形部的厚度从与矩形部相接一端至背离矩形部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部的厚度和类椭圆形部的最小厚度均为 3~6mm,所述类椭圆形部的最大厚度为7~10mm。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套对应于矩形部位置的外部两侧设有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为天然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胎的横截面为U形,该外胎沿内胎的外侧套设在内胎上,且所述外胎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安全钢丝,该安全钢丝卡设在所述环形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一体胎改进为采用叶轮式多胶壁分隔的内胎结构,使轮胎在承受重量下运转自如,具有免充气、防刺、防爆、高强度、高弹性以及高抗疲劳性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制造。
相邻两个胶壁之间形成中空的类椭圆结构,增加内胎的弹性和缓冲性能,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胶壁的外圆周侧厚度较厚,能够增加内胎的强度和受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内胎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横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包括内胎1和外胎2,内胎1包括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胶壁11和套在该若干胶壁11外侧的环形套10,若干胶壁11的侧边与环形套10的内侧壁连接,且胶壁11靠近环形套10外圆周侧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环形套10内圆周侧一端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叶轮式多胶壁分隔内胎的内部空间,使轮胎在承受重量下运转自如,具有免充气、防刺、防爆、高强度、高弹性以及高抗疲劳性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制造。
具体而言,胶壁11包括类椭圆形部110和连接于类椭圆形部110 内侧的矩形部111,该矩形部111通过一长边与类椭圆形部110连接且该矩形部111的两侧宽边与类椭圆形部110的侧边为弧形过渡。环形套10的内圆周侧为敞口,包裹在胶壁11的两侧边和外圆周侧。类椭圆形部110的长径方向垂直于矩形部111的长边,且矩形部111的长边边长小于类椭圆形部110平行于矩形部111长边方向的径向宽度。相邻两个胶壁11之间形成中空的类椭圆结构,增加内胎的弹性和缓冲性能,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内胎1的外圆周面表面平滑,无花纹。内胎1单独成型,便于在外胎上设置安全钢丝,方便加工。
矩形部111的厚度均匀,类椭圆形部110与矩形部111相接一端厚度与矩形部111的厚度相等,且类椭圆形部110的厚度从与矩形部 111相接一端至背离矩形部111一端逐渐增大。更为具体地,矩形部 111的厚度和类椭圆形部110的最小厚度均为5mm,类椭圆形部110的最大厚度为8mm。胶壁11的外圆周侧厚度较厚,能够增加内胎的强度和受压能力。相邻胶壁11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调整。
环形套10对应于矩形部111位置的外部两侧设有环形槽112。内胎1为天然橡胶制成。环形套10与胶壁11通过硫化粘合,达到一体的效果。
如图3所示,外胎2的横截面为U形,该外胎2沿内胎1的外侧套设在内胎1上,且外胎2的两侧边分别嵌入设置有安全钢丝3,该安全钢丝3卡设在环形槽112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胎(1)和套设于内胎(1)外侧的外胎(2),所述内胎(1)包括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胶壁(11)和套在该若干胶壁(11)外侧的环形套(10),若干胶壁(11)的侧边与环形套(10)的内侧壁连接,且所述胶壁(11)靠近环形套(10)外圆周侧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环形套(10)内圆周侧一端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10)的内圆周侧为敞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10)的内圆周侧为封闭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壁(11)包括类椭圆形部(110)和连接于类椭圆形部(110)内侧的矩形部(111),该矩形部(111)通过一长边与类椭圆形部(110)连接且该矩形部(111)的两侧宽边与类椭圆形部(110)的侧边为弧形过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部(111)的长边边长小于所述类椭圆形部(110)平行于矩形部(111)长边方向的径向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部(111)的厚度均匀,所述类椭圆形部(110)与矩形部(111)相接一端厚度与矩形部(111)的厚度相等,且类椭圆形部(110)的厚度从与矩形部(111)相接一端至背离矩形部(111)一端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部(111)的厚度和类椭圆形部(110)的最小厚度均为3~6mm,所述类椭圆形部(110)的最大厚度为7~10m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10)对应于矩形部(111)位置的外部两侧设有环形槽(112)。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1)为天然橡胶制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2)的横截面为U形,该外胎(2)沿内胎(1)的外侧套设在内胎(1)上,且所述外胎(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安全钢丝(3),该安全钢丝(3)卡设在所述环形槽(112)中。
CN202021909286.2U 2020-09-04 2020-09-04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Active CN212860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9286.2U CN212860957U (zh) 2020-09-04 2020-09-04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9286.2U CN212860957U (zh) 2020-09-04 2020-09-04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0957U true CN21286095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9286.2U Active CN212860957U (zh) 2020-09-04 2020-09-04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0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1651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S6133721B2 (zh)
JP2015096371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611727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339187A (zh) 斜交胎体轮胎或子午线胎体轮胎
US4029139A (en) Tire and rim assembly
JP2015504801A (ja) 重量物運搬車両用タイヤの構造体とトレッドパターンの組み合わせ
CN212446976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
US20130248069A1 (en) Tire with inner core
CN212860957U (zh) 具有中空分隔内胎的轮胎
JP2021054295A (ja) タイヤ・リム組立体
JP201418908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010843A (zh) 重载充气轮胎
US3064704A (en) Pneumatic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heel
JPWO2012066766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80699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6480698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201511300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4928743U (zh) 非充气轮胎
CN113242804B (zh) 充气轮胎
CN115042562A (zh) 免充气轮胎
JP2013028200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216331185U (zh) 一种轮辐板及无气轮胎
CN212654145U (zh) 一种新型轮胎结构
CN214874032U (zh) 非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