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6976U - 一种免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6976U
CN212446976U CN202021108978.7U CN202021108978U CN212446976U CN 212446976 U CN212446976 U CN 212446976U CN 202021108978 U CN202021108978 U CN 202021108978U CN 212446976 U CN212446976 U CN 212446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ng
pneumatic tire
support body
rubber
rubber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89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林立明
薛峰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iya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iya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iya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iya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89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6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6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6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涉及橡胶轮胎技术领域。所述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橡胶胎面,与橡胶胎面一体成型的基部胶,用于支撑橡胶胎面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与轮辋相接触的内承压环,与基部胶贴合的外承压环,位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之间的中部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S形连接辐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S形连接辐条,S形连接辐条的外减振板和内减振板的两个互相外切半圆的断面形状,及其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相切的连接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免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汽车免充气轮胎是一种不需要充气就能实现减震性能的轮胎,其具有安全、绿色、可靠、节油、稳定等特性,并且在遇到尖锐物体或者在轮胎局部损坏时,免充气轮胎仍然能够保持安全可靠的运行一段距离。因为汽车免充气轮胎的这些优良特性,使免充气轮胎逐渐被应用到各种汽车领域,如推土机、挖掘机、军用卡车等。
目前,由于免充气轮胎由于刚度较大,减震缓冲性能较差,使得在使用免充气轮胎时,轮胎太硬,驾驶舒适性差。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橡胶轮胎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充气轮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橡胶胎面,与橡胶胎面一体成型的基部胶,用于支撑橡胶胎面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与轮辋相接触的内承压环,与基部胶贴合的外承压环,位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之间的中部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S形连接辐条。
优选的,所述S形连接辐条包括外减振板,与外减振板连接且互相外切的内减振板;所述外减振板和内减振板的断面形状均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S形连接辐条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相切。
优选的,所述橡胶胎面和基部胶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橡胶胎面周向断面的顶部圆弧为中部高、两端低的一段弧或两段相切弧结构,行驶面高度为4-10mm。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体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外承压环与内承压环之间的胎侧设有多段弧线结构,相邻的所述弧线两两相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S形连接辐条,S形连接辐条的外减振板和内减振板的两个互相外切半圆的断面形状,及其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相切的连接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节省材料,降低轮胎重量,减小轮胎滚动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局部径向截面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胎面圆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胎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胎面;2、基部胶;3、弹性支撑体;4、外承压环;5、中部支撑体;51、S形连接辐条;511、外减振板;512、内减振板;6、内承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局部径向截面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胎面圆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胎侧结构示意图。
一种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橡胶胎面1,与橡胶胎面1硫化一体成型的基部胶2,用于支撑橡胶胎面1的弹性支撑体3,所述弹性支撑体3包括与轮辋相接触的内承压环6,与基部胶2贴合的外承压环4,位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之间的中部支撑体5;所述中部支撑体5包括至少一个S形连接辐条5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形连接辐条5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轮胎性能设计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数量设计。
优选的,所述S形连接辐条51包括外减振板511,与外减振板511连接且互相外切的内减振板512;所述外减振板511和内减振板512的断面形状均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S形连接辐条51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相切。
所述外减振板511和内减振板512的切点为B点;所述S形连接辐条51与内承压环6的切点为C,所述S形连接辐条51与外承压环4的切点为A。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S形连接辐条51的外减振板511和内减振板512的两个互相外切半圆的断面形状,及其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相切的连接方式,赋予了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卓越的缓冲、减震性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可应用至普通轿车。
优选的,所述橡胶胎面1和基部胶2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橡胶胎面1周向断面的顶部圆弧为中部高、两端低的一段弧或两段相切弧结构,行驶面高度I为4-10mm,如图4所示;这种橡胶胎面1的结构设计,使轮胎接地印痕呈现椭圆或方形,有利于降低胎面磨损。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体3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所述弹性支撑体3通过聚氨酯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比重小,可回收利用,生产工艺简单,并且具备充气轮胎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要求。
优选的,所述外承压环4与内承压环6之间的胎侧设有多段弧线结构,相邻的所述弧线两两相切。
如图5左图所示,所述多段弧线结构为上下等宽多段弧相切结构,上下等宽多段弧相切结构,自外承压环4到内承压环6多段相切弧线均匀过度,这种支撑体胎侧结构在保证轮胎足够支撑性的基础上,也能降低轮胎重量并增加美观性。
如图5右图所示,所述多段弧线结构为上宽下窄式多段相切弧线结构,自外承压环4到内承压环6多段相切弧线由外向里均匀过度,这种支撑体胎侧结构在保证轮胎足够支撑性的基础上,也能降低轮胎重量并增加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S形连接辐条,S形连接辐条的外减振板和内减振板的两个互相外切半圆的断面形状,及其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和外承压环相切的连接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节省材料,降低轮胎重量,减小轮胎滚动阻力。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根据,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本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橡胶胎面(1),与橡胶胎面(1)一体成型的基部胶(2),用于支撑橡胶胎面(1)的弹性支撑体(3),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支撑体(3)包括与轮辋相接触的内承压环(6),与基部胶(2)贴合的外承压环(4),位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之间的中部支撑体(5);所述中部支撑体(5)包括至少一个S形连接辐条(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S形连接辐条(51)包括外减振板(511),与外减振板(511)连接且互相外切的内减振板(512);所述外减振板(511)和内减振板(512)的断面形状均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S形连接辐条(51)两端分别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胎面(1)和基部胶(2)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胎面(1)周向断面的顶部圆弧为中部高、两端低的一段弧或两段相切弧结构,行驶面高度为4-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支撑体(3)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外承压环(4)与内承压环(6)之间的胎侧设有多段弧线结构,相邻的所述弧线两两相切。
CN202021108978.7U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免充气轮胎 Active CN212446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978.7U CN212446976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免充气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978.7U CN212446976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免充气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6976U true CN21244697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8978.7U Active CN212446976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免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69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679A (zh) * 2021-08-16 2021-11-26 扬州大学 一种具有仿方竹支撑结构的非充气车轮及加工工艺
EP4046821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EP4046822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46821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EP4046822A1 (en) * 2021-02-18 2022-08-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Airless tire
CN113696679A (zh) * 2021-08-16 2021-11-26 扬州大学 一种具有仿方竹支撑结构的非充气车轮及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6976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
KR960007023B1 (ko) 진동을 감소시키는 특징이 있는 비공기식 타이어
CN106347029A (zh) 免充气轮胎
EP0708713A1 (en) Wheel assembly
US11571932B2 (en) Non-pneumatic tire
KR101670585B1 (ko) 비공기압 타이어
CN216300681U (zh) 一种轮胎的花纹加强筋结构
CN211869080U (zh) 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车轮
CN210416073U (zh) 一种新型结构非充气车轮
CA1135164A (en) Tubeless pneumatic tires
CN210062576U (zh) 一种新型轮胎结构
CN111845208A (zh) 具有高缓冲减震性能的柔辐式非充气轮胎
CN216331185U (zh) 一种轮辐板及无气轮胎
CN110920325A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及车辆
CN214420140U (zh) 轮胎、车轮及车辆
CN111301062A (zh) 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的工作方法
CN107878121B (zh) 充气轮胎
CN212604303U (zh) 一种多囊式一体轮胎及具有该轮胎的电动平衡车
CN212194953U (zh) 免充气防滑轮
CN215096814U (zh) 非充气轮胎
CN209818614U (zh) 一种汽车衬套
CN211617332U (zh) 一种低速免充气轮胎
CN113246661B (zh) 支撑体、弹性支撑组件和轮胎
CN213676260U (zh) 蜂窝孔免充气轮胎及车轮
CN21562120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免充气汽车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