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6017U -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6017U
CN212856017U CN202021400614.6U CN202021400614U CN212856017U CN 212856017 U CN212856017 U CN 212856017U CN 202021400614 U CN202021400614 U CN 202021400614U CN 212856017 U CN212856017 U CN 212856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rinding
liquid
slurry
liq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0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ergy Gatheri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ergy Gather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ergy Gatheri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ergy Gather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00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6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6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6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涉及制作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设备的领域,其包括多个用于研磨浆料的砂磨机、用于暂存浆料的搅拌桶与第一液泵,所述砂磨机上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与循环管,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第一液泵上设置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循环管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与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与进液口相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研磨浆料时的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作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时,需要利用砂磨机对浆料进行研磨,使得浆料中的颗粒达到制作燃油增效剂所需的粒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若单次研磨易产生研磨不充分的情况,多次研磨则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研磨浆料时的效率与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于研磨浆料的砂磨机、用于暂存浆料的搅拌桶与第一液泵,所述砂磨机上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与循环管,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第一液泵上设置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循环管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与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与进液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研磨浆料时,首先将浆料放入搅拌桶中,并启动第一液泵,浆料从搅拌桶的出料口流入第一液泵的进液口,第一液泵将浆料从出液口泵入进液管,浆料从进液管进入砂磨机,并开始进行研磨,完成一次研磨后,浆料从砂磨机的循环管流至进料口再次进入搅拌桶,从而开始再一次的研磨,通过多次如此循环研磨,使得浆料中的颗粒的粒度达到制作燃油增效剂的标准。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对浆料进行多次研磨的操作,提升了研磨浆料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桶体的支撑杆,所述桶体的轴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桶体内部,所述转轴远离驱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所在的桶体侧壁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桶体在与进料口相对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浆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桶体时,可启动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驱动转轴轴向转动,转轴上的搅拌桨随转轴一同转动,转动方向相反的搅拌桨使得桶体内的浆料在桶内形成湍流,从而使得桶体内的浆料混合均匀,难以发生沉降。搅拌均匀的浆料从桶体的出料口通过进液口流入液泵,液泵将浆料从出液口泵出。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得进行循环研磨的浆料在循环过程中保持混合均匀的状态,降低了浆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沉降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周向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浆料在通体内被搅拌桨搅动时,螺旋凸条使得被搅动的浆料沿凸条的螺旋方向更快地形成湍流,有利于提升搅拌桶的搅拌速率。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周向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上设置有进液处与出液处,所述第一液泵的出液口与过滤器的进液处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处与进液管通过管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泵泵出的浆料从出液口进入过滤器的进液处,浆料在过滤器内经过过滤,并从过滤器的出液处流出,有利于减少浆料中的杂质,提升了浆料的纯净度。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上连通设置有用于测量过滤器中液体的压力的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可通过压力表实时得知通过过滤器的浆料的压力,从而可及时针对第一液泵的输出流速进行调整,有利于提升本申请中的搅拌桶的整体应用性。
优选的,所述砂磨机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所述筒体固定设置在机箱的侧壁上,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在筒体内轴向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转动轴的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研磨盘,所述进液管设置在筒体外侧壁靠近机箱的位置处,所述出液管连通设置在筒体远离机箱的侧壁上,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循环管设置在筒体远离机箱的侧壁上,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筒体的周侧壁上设置有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上可拆卸连通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远离筒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覆盖设置有滤网,所述抽吸口在远离筒体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抽吸泵,所述收集盒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活动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某种浆料进行研磨时,浆料首先通过进液管注入筒体内,同时启动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驱动转轴在筒体内中轴向转动,研磨盘随转轴轴向转动,并带动筒体中的研磨介质与浆料中的颗粒产生摩擦和剪切,使得浆料中的颗粒得到研磨和分散。此时,打开第二阀门,使得浆料通过循环管流入搅拌桶内,而后,再次从搅拌桶中将浆料通过第一液泵注入筒体中,从而进行再一次的研磨,通过如此多次地循环研磨,使得浆料中的颗粒最终达到所需粒度。当需要针对不同粒度要求的浆料进行研磨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研磨介质。此时,可启动抽吸泵,抽吸泵将收集盒内的空气抽吸使其达到负压,从而使得筒体中的研磨介质通过更换口被吸入到收集盒中,当筒体中的研磨介质被抽吸殆尽时,技术人员可将抽吸泵与收集盒从更换口上取下,并打开收集盒的活动门,将收集盒中的研磨介质取出。此时,即可通过更换口向筒体内放入另一种研磨介质。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更换研磨介质的操作,并能使得本申请中的用于制作燃油增效剂的砂磨机可适应多种生产要求,提升了本申请中的用于制作燃油增效剂的砂磨机的整体应用性。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凝水的空腔,所述筒体的周向外侧壁在进液管远离机箱的位置处设置有进冷凝液管,所述进冷凝液管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所述筒体远离机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冷凝液管,所述出冷凝液管设置在出液管远离循环管的一端,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上设置有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进口,所述冷却液出口与进冷凝液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出冷凝液管通过管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进行研磨的浆料进行降温时,可启动冷却塔,使得冷却塔中的冷凝液被降温后从冷却液出口进入筒体上进冷凝液管并进入空腔,空腔中充斥的冷凝液与较高温度的浆料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浆料的温度得到降低,冷凝液的温度则提升,温度升高的冷凝液通过出冷凝液管与冷却液进口流回冷却塔,并被再次降温。通过不断地如此循环,使得浆料的温度可维持在较低温度,有利于提升本申请中的砂磨机的整体应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液泵包括流入口与流出口,所述流入口与冷却塔的冷却液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流出口与筒体上的进冷凝液管通过管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冷凝液的循环时,冷却塔内的冷凝液通过冷却液出口流入第二液泵的流入口,液泵将流入的冷凝液从流出口泵入进冷凝液管中,有利于加快冷凝液的的循环,提升了申请中的砂磨机的降温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搅拌桶、第一液泵与砂磨机,使得浆料可在搅拌桶、第一液泵与砂磨机组成的系统内多次循环研磨,有利于使得浆料中的颗粒快速达到所需粒度;
2.通过在桶体上设置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第一驱动件上的转轴与第二驱动件上的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当浆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桶体时,可启动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搅拌桨使得桶体内的浆料在桶内形成湍流,从而使得桶体内的浆料混合均匀,有利于降低浆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沉降的概率;
3.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更换口,更换口上连通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上连通设置有抽吸泵,使得当需要针对不同粒度要求的浆料进行研磨时,可启动抽吸泵,使得筒体中的研磨介质通过更换口被吸入到收集盒中,当筒体中的研磨介质被抽吸殆尽时,技术人员可将收集盒中的研磨介质取出。此时,即可通过更换口向筒体内放入另一种研磨介质。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更换研磨介质的操作,并能使得本申请中的砂磨机可适应多种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搅拌桶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桶体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砂磨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筒体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桶;11、桶体;12、支撑杆;13、出料口;14、第一驱动件;15、第二驱动件;16、进料口;17、转轴;18、搅拌桨;19、螺旋凸条;111、过滤器;112、出液处;113、进液处;114、压力表;2、第一液泵;3、进液口;4、出液口;5、砂磨机;51、支撑台;52、机箱;53、第三驱动件;54、筒体;55、多通管;56、出液管;57、第一阀门;58、循环管;59、第二阀门;511、进液管;512、更换口;513、收集盒;514、抽吸口;515、滤网;516、抽吸泵;517、活动门;518、转动轴;519、研磨盘;520、空腔;521、进冷凝液管;522、出冷凝液管;523、冷却塔;524、冷却液进口;525、冷却液出口;526、第二液泵;527、流入口;528、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参照图1,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包括搅拌桶1、两个砂磨机5与第一液泵2。
参照图1与图2,搅拌桶1包括圆柱状的桶体11,桶体11的周侧壁上均匀焊接固定设置有多个三角柱状的支撑杆12,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桶体11的底侧壁上同轴开设有圆形出料口13。桶体11的顶侧壁上垂直均匀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本实施中,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可以是电机。桶体11的顶侧壁远离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的一端垂直开设有圆形进料口16。
第一液泵2设置有进液口3与出液口4,进液口3与出料口13通过管道相连通。桶体11的周向外侧壁上焊接固定设置有圆柱型过滤器111,本实施例中,过滤器111可以是循环过滤器111。过滤器111靠近出料口13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处112,过滤器111的周侧壁在远离出液处112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处113。第一液泵2的出液口4与过滤器111的进液处113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液泵2泵出的浆料从出液口4进入过滤器111的进液处113,浆料在过滤器111内经过过滤,并从过滤器111的出液处112流出,有利于减少浆料中的杂质,提升了浆料的纯净度。
过滤器111远离出液处112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压力表114,技术人员可通过压力表114实时得知通过过滤器111的浆料的压力,从而可及时针对第一液泵2的输出流速进行调整,有利于提升本申请中的搅拌桶1的整体应用性。
参照图2与图3,桶体11内设置有两个圆柱状的转轴17,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转轴17,且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上的转轴17的转动方向相反。转轴17的周向侧壁上焊接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桨18,本实施例中,搅拌桨18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当浆料通过进料口16进入桶体11时,可启动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驱动转轴17轴向转动,转轴17上的搅拌桨18随转轴17一同转动,转动方向相反的搅拌桨18使得桶体11内的浆料在桶内形成湍流,有利于使得进行循环研磨的浆料在循环过程中保持混合均匀的状态,降低了浆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沉降的概率。
桶体11的周向内侧壁上均匀焊接固定盘设有螺旋凸条19,当浆料在通体内被搅拌桨18搅动时,螺旋凸条19使得被搅动的浆料沿凸条的螺旋方向更快地形成湍流,有利于提升本申请中的搅拌桶1的搅拌速率。
参照图1与图4,两个砂磨机5水平相对设置,砂磨机5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台51,支撑台51的顶侧壁上焊接固定设置有半圆柱型的机箱52。机箱52内设置有第三驱动件53,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53可以是电机。机箱52的轴向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筒体54,筒体54的轴向侧壁上同轴连通设置有多通管55,多通管55与筒体54轴线平行的通口连通设置有出液管56,出液管56远离筒体54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阀门57,多通管55远离支撑台51的通口上连通设置有循环管58,循环管58远离筒体54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阀门59。循环管58与搅拌桶1的进料口16通过管道相连通。筒体54的周侧壁在靠近机箱52的位置处连通设置有进液管511,进液管511与过滤器111的出液处112通过管道相连通。
参照图4与图5 ,筒体54的周侧壁上在进液管511与出液管56之间的位置处连通设置有圆形更换口512,更换口512在远离支撑台5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收集盒513,收集盒513远离更换口512的侧壁上垂直开设有圆形抽吸口514,抽吸口514靠近更换口512的一端覆盖设置有滤网515,抽吸口514远离更换口512的一端固定连通设置有抽吸泵516,本实施例中,抽吸泵516可以是可以是真空泵。收集盒513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转动开设有长方型活动门517。当需要针对不同粒度要求的浆料进行研磨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研磨介质。此时,可启动抽吸泵516,抽吸泵516将收集盒513内的空气抽吸使其达到负压,从而使得筒体54中的研磨介质通过更换口512被吸入到收集盒513中,当筒体54中的研磨介质被抽吸殆尽时,技术人员可将抽吸泵516与收集盒513从更换口512上取下,并打开收集盒513的活动门517,将收集盒513中的研磨介质取出。此时,即可通过更换口512向筒体54内放入另一种研磨介质。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更换研磨介质的操作,并能使得本申请中的用于制作燃油增效剂的砂磨机5可适应多种生产要求。
筒体54内同轴设置有圆柱状的转动轴518,转动轴518与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转动轴518的周侧壁上同轴焊接固定设置有多个圆盘状研磨盘519。
筒体54的周侧壁内部设置有空腔520,筒体54的周侧壁在进液管511与更换口51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进冷凝液管521,进冷凝液管521与空腔520相连通。筒体54远离机箱52的轴向侧壁在多通管55与清洗管之间设置有与空腔520连通的出冷凝液管522。支撑台51的顶侧壁在机箱52的一侧焊接固定设置有圆柱状冷却塔523,冷却塔523的周侧壁远离支撑台51的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液进口524,冷却液进口524与出冷凝液管522相连通。冷却塔523靠近支撑的侧壁侧壁上同轴连通设置有冷却液出口525。支撑台51的顶侧壁在机箱52相对冷却塔523的一侧焊接设置有第二液泵526,第二液泵526上设置有流入口527与流出口528,流入口527与冷却塔523的冷却液出口525相连通,流出口528与筒体54上的进冷凝液管521相连通。当需要对进行研磨的浆料进行降温时,可启动冷却塔523与第二液泵526,使得冷却塔523中的冷凝液被降温后从冷却液出口525进入第二液泵526上的流入口527并被液泵从流出口528通过进冷凝液管521进入空腔520,空腔520中充斥的冷凝液与较高温度的浆料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浆料的温度得到降低,冷凝液的温度则提升,温度升高的冷凝液通过出冷凝液管522与冷却液进口524流回冷却塔523,并被再次降温。通过不断地如此循环,使得浆料的温度可维持在所需温度,有利于提升本申请中的砂磨机5的整体应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研磨浆料时,首先将浆料通过进料口16放入桶体11,然后将进料口16与循环管58通过管道连通,同时可启动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驱动转轴17轴向转动,转轴17上的搅拌桨18随转轴17一同转动,转动方向相反的搅拌桨18使得桶体11内的浆料在桶内形成湍流,从而使得桶体11内的浆料混合均匀,难以发生沉降。搅拌均匀的浆料从桶体11的出料口13通过进液口3流入第一液泵2,第一液泵2将浆料从出液口4泵入过滤器111,并从过滤器111的出液处112流入至砂磨机5的进液管511中。当浆料通过进液管511注入筒体54内时,可同时启动第三驱动件53,第三驱动件53驱动转轴17在筒体54内轴向转动,研磨盘519随转轴17轴向转动,并带动筒体54中的研磨介质与浆料中的颗粒产生摩擦和剪切,使得浆料中的颗粒得到研磨和分散。此时,打开第二阀门59,使得浆料通过循环管58流回搅拌桶1内,而后,再次从搅拌桶1中将浆料通过进液管511注入筒体54中,从而进行再一次的研磨,通过如此多次地循环研磨,使得浆料中的颗粒最终达到所需粒度。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对浆料进行多次研磨的操作,提升了研磨浆料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于研磨浆料的多个砂磨机(5)、用于暂存浆料的搅拌桶(1)与第一液泵(2),所述砂磨机(5)上设置有进液管(511)、出液管(56)与循环管(58),所述搅拌桶(1)上设置有进料口(16)与出料口(13),所述第一液泵(2)上设置有进液口(3)与出液口(4),所述循环管(58)与进料口(16)相连通,所述进液管(511)与出液口(4)相连通,所述出料口(13)与进液口(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包括桶体(11),所述桶体(11)的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桶体(11)的支撑杆(12),所述桶体(11)的轴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所述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延伸至桶体(11)内部,所述转轴(17)远离驱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桨(18),所述进料口(16)设置在第一驱动件(14)与第二驱动件(15)所在的桶体(11)侧壁上,所述出料口(13)设置在桶体(11)与进料口(16)相对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1)的周向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凸条(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1)的周向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过滤器(111),过滤器(111)上设置有进液处(113)与出液处(112),所述第一液泵(2)的出液口(4)与过滤器(111)的进液处(113)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过滤器(111)的出液处(112)与进液管(511)通过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11)上连通设置有用于测量过滤器(111)中液体的压力的压力表(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机(5)包括支撑台(51),所述支撑台(51)的侧壁上设置有筒体(54),所述筒体(54)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18),所述支撑台(51)上固定设置有机箱(52),所述筒体(54)固定设置在机箱(52)的侧壁上,所述机箱(5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518)在筒体(54)内轴向转动的第三驱动件(53),所述转动轴(518)的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研磨盘(519),所述进液管(511)设置在筒体(54)外侧壁靠近机箱(52)的位置处,所述出液管(56)连通设置在筒体(54)远离机箱(52)的侧壁上,所述出液管(5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7),所述循环管(58)设置在筒体(54)远离机箱(52)的侧壁上,所述循环管(5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9),所述筒体(54)的周侧壁上设置有更换口(512),所述更换口(512)上可拆卸连通设置有收集盒(513),所述收集盒(513)远离筒体(54)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抽吸口(514),所述抽吸口(514)覆盖设置有滤网(515),所述抽吸口(514)在远离筒体(54)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抽吸泵(516),所述收集盒(513)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活动门(5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4)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凝水的空腔(520),所述筒体(54)的周向外侧壁在进液管(511)远离机箱(52)的位置处设置有进冷凝液管(521),所述进冷凝液管(521)与所述空腔(520)连通设置,所述筒体(54)远离机箱(52)的侧壁上设置有出冷凝液管(522),所述出冷凝液管(522)设置在出液管(56)远离循环管(58)的一端,所述支撑台(51)上固定设置有冷却塔(523),所述冷却塔(523)上设置有冷却液出口(525)与冷却液进口(524),所述冷却液出口(525)与进冷凝液管(521)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524)与出冷凝液管(522)通过管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5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泵(526),所述第二液泵(526)包括流入口(527)与流出口(528),所述流入口(527)与冷却塔(523)的冷却液出口(525)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流出口(528)与筒体(54)上的进冷凝液管(521)通过管道相连通。
CN202021400614.6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Active CN212856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0614.6U CN212856017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0614.6U CN212856017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6017U true CN21285601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0614.6U Active CN212856017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6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6905B (zh) 一种滤饼打浆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06600A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纸厂污水处理装置
CN113603266B (zh) 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CN212856017U (zh) 一种用于研磨燃油增效剂中的浆料的装置
CN206289023U (zh) 一种可避免过滤板堵塞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8249912U (zh) 一种球形过滤洗涤干燥机
CN216799670U (zh) 一种芳烃抽提装置
CN212712817U (zh) 一种乙醇提取废液乙醇回收装置
CN211051318U (zh) 一种乳液加工装置
CN213669092U (zh) 一种植物精华液搅拌设备
CN114163986A (zh) 一种油气田用杀菌泡沫排水剂及制造装置
CN209362364U (zh) 一种冶炼搅拌装置
CN211659317U (zh) 一种溶液低温萃取装置
CN210557444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上料装置
CN113101850A (zh) 一种乳制化妆品制造用乳化锅及其乳化方法
CN220405376U (zh) 一种新型配置釜
CN206731682U (zh) 一种带有废水回收机构的螺钉清洗装置
CN215843457U (zh) 一种生产涂料用的涂料砂磨机
CN220867134U (zh) 一种平面大水磨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463574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净水剂的循环搅拌装置
CN215799407U (zh) 一种啤酒发酵冷却装置
CN2156675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混合消毒装置
CN113877242B (zh) 一种用于生产手性药物的提纯系统
CN219681845U (zh) 一种提取高纯铼酸铵真空抽滤机构
CN218793883U (zh) 一种植物提取浓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