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5312U -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5312U
CN212855312U CN202021613440.1U CN202021613440U CN212855312U CN 212855312 U CN212855312 U CN 212855312U CN 202021613440 U CN202021613440 U CN 202021613440U CN 212855312 U CN212855312 U CN 212855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shaft
liquid
shell
filtering
microporous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34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34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5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5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5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分离装置,包括:储料系统,所述储料系统包括储料箱和进料泵;过滤分离系统,所述过滤分离系统包括壳体、中空轴、若干过滤膜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若干过滤膜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轴上,所述中空轴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与固定有中空轴一端的壳体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轴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利用微孔陶瓷膜片在旋转时的液体剪切力和离心力来实现过滤,并且,通过微孔陶瓷膜片的旋转来改变膜表面状态进行强化过滤,提高了过滤分离效率。在过滤分离过程中,过滤分离系统的密封性更好,并且过滤分离系统的壳体内壁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层,可以耐酸、耐碱和耐高温,因此,可以适用于较广范围的液体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过滤分离工艺,如水处理、中药提纯、饮料浓缩等;然而,采用静态过滤分离的现有过滤分离装置,则会有分离效率有限、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采用动态过滤分离的现有过滤分离装置,则会有清洗、过滤效率较低,设备配置较为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过滤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设备配置较为复杂、清洗过滤效率较低、成本高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而提供了一种简化设备配置、提高清洗过滤效率、降低成本的过滤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分离装置,包括:
储料系统,所述储料系统包括储料箱和进料泵;
过滤分离系统,所述过滤分离系统包括壳体、中空轴、若干过滤膜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若干过滤膜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轴上,所述中空轴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与固定有中空轴一端的壳体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轴旋转;
其中,所述储料箱、进料泵和壳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待过滤分离料液从所述储料箱经所述进料泵送至所述壳体内;
所述中空轴具有空腔,所述中空轴的一端设为排液口,所述壳体内的料液通过所述过滤膜组件过滤后进入所述空腔内并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壳体;
所述壳体和所述储料箱之间还通过第三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壳体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出液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待过滤分离料液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从所述第一出液口输送至所述第二进液口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分料液通过所述第三管路从所述第二出液口输送至所述第一进液口并送回所述储料箱内;
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循环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内设有进料分配器,所述进料分配器和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接;所述储料箱具有锥形底部,所述第一出液口设于所述储料箱的锥形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的锥形底部还设有卸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第二进液口处设有折流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到所述排液口,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动阀用于将过滤后的料液从所述排液口排出壳体,所述第二气动阀用于连接至空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用于将所述中空轴密封安装至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透视镜,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微孔陶瓷膜片和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微孔陶瓷膜片套设于所述中空轴上,所述微孔陶瓷膜片位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待过滤分离料液经所述微孔陶瓷膜片过滤后进入所述中空轴的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膜片的两侧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微孔陶瓷膜片密封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相邻两个支架中的一个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的第一容纳槽,另一个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配合的第二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轴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凹槽,当所述微孔陶瓷膜片套设于所述中空轴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微孔陶瓷膜片的内侧壁相对;
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中空轴的空腔连通,通过所述微孔陶瓷膜片过滤后的料液经所述微孔陶瓷膜片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中空轴的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轴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挡板,当所述支架安装至所述中空轴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膜片具有用于套设于所述中空轴的第二通孔,所述微孔陶瓷膜片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通过所述微孔陶瓷膜片过滤的料液经所述液流通道流至所述中空轴的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膜片的孔径为5nm-2μm;和/或
相邻的所述微孔陶瓷膜片之间的距离为1cm-5cm。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中,还可设置两个中空轴及为其提供动力的两个驱动装置,并在两个中空轴上套设相应的若干过滤膜组件,以提高过滤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分离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利用微孔陶瓷膜片在旋转时的液体剪切力和离心力来实现过滤,并且,通过微孔陶瓷膜片的旋转来改变膜表面状态进行强化过滤,提高了过滤分离效率,更加便于清洗和维护整个装置。
2、在过滤分离过程中,过滤分离系统的密封性更好,并且过滤分离系统的壳体内壁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层,整个装置可以耐酸、耐碱和耐高温,因此,可以适用于较广范围的液体分离。
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的设备配置更加简单、占地较小、成本低。
4、储料箱内设有进料分配器,可以使得进料更加均匀;储料箱具有锥形底部,便于料液的收集和排放。
5、壳体内壁上设有折流板,使得料液从下往上缓慢进入壳体,强化膜表面流动状态。
6、在壳体顶部增设透视镜,有利于实时观察壳体内料液的混合情况。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过滤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过滤分离系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中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微孔陶瓷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微孔陶瓷膜片与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微孔陶瓷膜片与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支架的又一实现方式;
图8是图1中的微孔陶瓷膜片与支架配合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储料箱1、第一进液口11、第一出液口12、进料分配器13、卸料口14、渗透液储存箱2、进料泵3、壳体4、第二进液口41、第二出液口42、折流板43、排液口44、第一密封件47、第二密封件48、排渣口49、中空轴5、空腔51、凹槽52、第一通孔53、挡板54、若干过滤膜组件6、微孔陶瓷膜片61、第一密封圈611、第二密封圈612、第一容纳槽613、第二容纳槽614、第二通孔615、液流通道的出口616、微孔陶瓷膜片的内侧壁617、支架62、第三通孔621、尾部622、驱动机构7、第一管路100、第二管路200、第一气动阀201、第二气动阀202、第三管路300、循环阀301、电控系统8、空压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以下的附图中,相同的零部件使用同样的附图号。虽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描述实施例,但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本申请中所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仅仅用于区分、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如未特别指明则不表示特定的顺序,也不具有特定的关联性。例如,术语“第一管路”本身并不暗示“第二管路”的存在,术语“第二管路”本身也不暗示“第一管路”的存在。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包括储料系统和过滤分离系统,其中储料系统包括储料箱1和进料泵3,过滤分离系统包括壳体4、中空轴5、若干过滤膜组件6和驱动机构7,若干过滤膜组件6设置于中空轴5上,中空轴5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于壳体4,驱动机构7与固定有中空轴5一端的壳体4连接,并带动中空轴5旋转;其中,用于储存原料液的储料箱1、进料泵3和壳体4通过第一管路100连接,待过滤分离料液从储料箱1经进料泵3送至壳体4内;中空轴5具有空腔51,中空轴5的一端设为排液口44,壳体4内的料液通过过滤膜组件6过滤后进入空腔51内并通过排液口44排出壳体4;壳体4和储料箱1之间还通过第三管路300连接。
储料箱1设有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分别设于储料箱1的顶部和底部,壳体4设有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第二进液口41设于壳体4侧壁下部,第二出液口42设于壳体4的顶部;待过滤分离料液通过第一管路100从第一出液口12输送至第二进液口41并进入壳体4内,部分料液通过第三管路300从第二出液口42输送至第一进液口11以将料液循环至储料箱1内。第三管路300上还设置了循环阀301,以控制料液流回至储料箱1,以达到循环过滤的目的。
储料箱1内设有进料分配器13,进料分配器13和第一进液口11相连接;当从过滤分离系统输送回的料液送至第一进液口11时,进料分配器13可使料液均匀地喷洒于储料箱1内,从而送回的料液可与储料箱1内的原料液充分均匀混合。应当理解,进料分配器13也可以别的形式呈现,只要能达到均匀喷洒料液的作用即可。储料箱1具有锥形底部,以便于收集料液和排放出料液。第一出液口12设于储料箱1的锥形底部。并且,储料箱1的锥形底部还设有卸料口14,可用于将过滤后的浓缩料液排出。
壳体4内壁上还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层,可耐酸耐碱耐高温,适用于更大范围的料液。应当理解,壳体4内壁上涂覆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能达到耐酸耐碱耐高温的作用即可。
如图2-3所示,壳体4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7和第二密封件48,第一密封件47和第二密封件48用于将中空轴5密封安装至壳体4,以保证壳体的密封性和过滤分离效率。壳体4底部还设有排渣口49,用于排出壳体内的料液和残渣。
壳体4内的第二进液口41处设有折流板43,本实施例中折流板43为倒L型,如图3所示,可对流进壳体4内的料液进行导流,图3的放大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料液从下往上充满整个壳体内,为后续强化膜表面流动状态。应当理解,折流板43也可以其他的形式呈现,只要能达到导流、强化膜表面流动状态的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管路200,第二管路200连接到排液口44;应当理解,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二管路200将排液口44连接至渗透液储存箱、废液箱等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管路200将排液口44连接至渗透液储存箱2。第二管路200上设有第一气动阀201和第二气动阀202,第一气动阀201用于将过滤后的料液通过第二管路200从排液口44排出壳体4,第二气动阀202用于连接至空压机9。空压机9的作用是产生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通过第二气动阀202和第二管路200送入壳体4,以达到气洗过滤膜组件6的目的。在该过滤分离装置进行排渣时,打开排渣口49的同时开启空压机9和第二气动阀202,可使排渣更加彻底。在对该过滤分离装置进行气洗时,可采用脉冲气洗,开启空压机9和第二气动阀202,每隔5分钟高频进气维持3-5s,此时空压机相当于脉冲机,被冲进的压缩空气可对微孔陶瓷膜片61进行瞬时冲膜,达到清洗的目的。
过滤膜组件6包括微孔陶瓷膜片61和支架62,支架62和微孔陶瓷膜片61套设于中空轴5上,微孔陶瓷膜片61位于相邻两个支架62之间,如图6-8所示,待过滤分离料液经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后进入所述中空轴5的空腔51内。通过使用支架62的方式将使微孔陶瓷膜片61稳定固定于中空轴5,待过滤分离料液经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后进入中空轴5的空腔51内。
微孔陶瓷膜片61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微孔陶瓷膜片61具有用于套设于支架62的第二通孔615,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具有出口616,液流通道的出口616与第二通孔615连通,液流通道由出口616向微孔陶瓷膜片61的外周方向延伸而成,通过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的料液经液流通道流至中空轴5的空腔51内。本实施例中,微孔陶瓷膜片61的孔径为5nm-2μm;相邻的微孔陶瓷膜片61之间的距离为1cm-5cm。
支架62的具体结构如图6-7所示,包括用于套设于中空轴5的第三通孔621,图6示出了支架62的一种实现方式;图7示出了支架6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优选在支架62的外周设置有尾部622,用以实现扰流的作用。
中空轴5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凹槽52,当微孔陶瓷膜片61套设于中空轴5时,凹槽52与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侧壁617相对;凹槽52的内壁设有第一通孔53,第一通孔53与中空轴5的空腔51连通,通过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后的料液经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侧壁617和第一通孔53进入中空轴5的空腔51内。中空轴5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挡板54,当支架62安装至中空轴5时,挡板54与支架62抵接,以限制支架62的轴向运动。
为了实现微孔陶瓷膜片61与支架62之间的密封,本实施例在微孔陶瓷膜片61的两侧设置第一密封圈611和第二密封圈612,如图8所示,相邻两个支架62中的一个支架62上设置有与第一密封圈611配合的第一容纳槽613,另一个支架62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圈612配合的第二容纳槽614。通过此种设计,进入微孔陶瓷膜片61的料液将尽可能地进入中空轴5中,而不会逸出到支架62外的地方。
当将支架62和微孔陶瓷膜片61安装至中空轴5时,首先将一个支架62套设于中空轴5,以图4所示的中空轴5的方向为例,即将支架62从中空轴5的右端套至左端直至该支架62与挡板54抵接。安装好第一个支架62后,然后将密封圈放入支架的容纳槽,接着将微孔陶瓷膜片61套设于中空轴5,再将密封圈和第二个支架61套设于中空轴5,此时,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侧壁617与中空轴5的凹槽52呈相对位置,且微孔陶瓷膜片61位于相邻两个支架62之间,继续重复前述方式安装微孔陶瓷膜片61和支架62,即可完成支架62和微孔陶瓷膜片61于中空轴5上的安装,安装完成后,用固定件固定以限制支架62在轴向上的运动。
应当理解,上述中空轴5及支架62有诸多其他实现方式,比如,中空轴5上的凹槽52也可以替换成沿中空轴5轴向或者周向上的凸起,相应的,支架62的第三通孔621的侧壁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凹陷。空腔51、支架62和挡板54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圆柱形,实际上可以为任意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定。
驱动机构7采用减速机,主要目的是实现中空轴5的旋转,因此任何能实现中空轴5旋转的动力机构均适用,驱动机构7的转速优选为100-1000转/分。过滤分离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8,可用于提供电源及控制整个装置运行。
为了便于观察和在线反馈过滤分离效果,在壳体的顶端设有透视镜。应当理解,壳体的顶端也可以采用其他观察测试方法,如常设置浊度测试,只要能达到在线反馈过滤分离效果的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分离装置在运行时,待过滤分离料液存贮于储料箱1中,通过进料泵3的控制使料液沿第一管路100输送至壳体4内,料液从下往上逐渐充满壳体4,启动驱动机构7,并打开循环阀301,此时,驱动机构7带动中空轴5转动,若干过滤膜组件6也同时随着转动。微孔陶瓷膜片61转动的过程中,在液体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料液通过微孔陶瓷膜片61进行过滤分离,经过滤后的渗透液进入微孔陶瓷膜片61的液流通道,渗透液从液流通道的出口616流经微孔陶瓷膜片61的第二通孔615和中空轴5上的第一通孔53进入空腔51内,空腔51内的渗透液可从排液口44直接排出或通过第二管路200输送至渗透液储存箱2内。而粒径较大的料液则剩余在微孔陶瓷膜片61表面或壳体4内部,由于微孔陶瓷膜片61处于转动状态,被过滤剩余的残渣只有少量附着于微孔陶瓷膜片61表面,有效保证了过滤分离效率。在过滤分离装置进行过滤分离过程中,减速机的转速为100-1000转/分。在过滤分离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可以关闭第二管路200上的第一气动阀201,开启第二气动阀202和空压机9,向壳体4内进气,来冲洗微孔陶瓷膜片61表面的残渣,然后继续进行过滤分离操作。
在整个装置过滤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循环阀301处于打开状态,壳体4内的部分料液还可通过第三管路300输送回至储料箱1内。此部分料液通过进料分配器13均匀喷洒于储料箱1内,与储料箱1内的料液充分混合后再次被输送至壳体4内。在完成料液的过滤分离后,关闭驱动机构7、进料泵3和循环阀301,可打开排渣口49和卸料口14以排出壳体4和储料箱1内的料液和残渣。并且,在对壳体4进行排渣时,关闭第一气动阀201和循环阀301,开启第二气动阀202和空压机9,向壳体4内进气,进气一段时间后,第二气动阀202和空压机9保持开启的同时打开排渣口49,可使排渣更加彻底。
在清洗维护本申请的过滤分离装置时,除了上述气洗之外,还可以用化学清洗剂或水清洗,操作与上述过滤分离料液相同,向储料箱1内送入化学清洗剂或水,通过进料泵3的控制使化学清洗剂或水沿第一管路100输送至壳体4内,化学清洗剂或水从下往上逐渐充满壳体4,然后启动驱动机构7和循环阀301,清洗完成后,再通过排渣口49和卸料口14排出清洗液,完成整个装置的清洗,清洗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系统,所述储料系统包括储料箱(1)和进料泵(3);
过滤分离系统,所述过滤分离系统包括壳体(4)、中空轴(5)、若干过滤膜组件(6)和驱动机构(7),所述若干过滤膜组件(6)设置于所述中空轴(5)上,所述中空轴(5)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4),所述驱动机构(7)与固定有中空轴(5)一端的壳体(4)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轴(5)旋转;
其中,所述储料箱(1)、进料泵(3)和壳体(4)通过第一管路(100)连接,待过滤分离料液从所述储料箱(1)经所述进料泵(3)送至所述壳体(4)内;
所述中空轴(5)具有空腔(51),所述中空轴(5)的一端设为排液口(44),所述壳体(4)内的料液通过所述过滤膜组件(6)过滤后进入所述空腔(51)内并通过所述排液口(44)排出壳体(4);
所述壳体(4)和所述储料箱(1)之间还通过第三管路(3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箱(1)设有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所述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分别设于所述储料箱(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壳体(4)设有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所述第二进液口(41)设于所述壳体(4)侧壁下部,所述第二出液口(42)设于所述壳体(4)的顶部;
待过滤分离料液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00)从所述第一出液口(12)输送至所述第二进液口(41)并进入所述壳体(4)内,部分料液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00)从所述第二出液口(42)输送至所述第一进液口(11)并送回所述储料箱(1)内;
所述第三管路(300)上设有循环阀(3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箱(1)内设有进料分配器(13),所述进料分配器(13)和所述第一进液口(11)相连接;所述储料箱(1)具有锥形底部,所述第一出液口(12)设于所述储料箱(1)的锥形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箱(1)的锥形底部还设有卸料口(1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内壁上第二进液口(41)处设有折流板(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管路(200),所述第二管路(200)连接到所述排液口(44),所述第二管路(200)上设有第一气动阀(201)和第二气动阀(202),所述第一气动阀(201)用于将过滤后的料液从所述排液口(44)排出所述壳体(4),所述第二气动阀(202)用于连接至空压机(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内壁上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7)和第二密封件(48),所述第一密封件(47)和第二密封件(48)用于将所述中空轴(5)密封安装至所述壳体(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有透视镜,所述壳体(4)的底部设有排渣口(4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膜组件(6)包括微孔陶瓷膜片(61)和支架(62),所述支架(62)和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套设于所述中空轴(5)上,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位于相邻两个支架(62)之间,待过滤分离料液经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后进入所述中空轴(5)的空腔(51)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的两侧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密封于相邻两个支架(62)之间的第一密封圈(611)和第二密封圈(612),所述相邻两个支架(62)中的一个支架(6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611)配合的第一容纳槽(613),另一个支架(6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612)配合的第二容纳槽(61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轴(5)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凹槽(52),当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套设于所述中空轴(5)时,所述凹槽(52)与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侧壁(617)相对;
所述凹槽(52)的内壁设有第一通孔(53),所述第一通孔(53)与所述中空轴(5)的空腔(51)连通,通过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后的料液经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侧壁(617)和所述第一通孔(53)进入所述中空轴(5)的空腔(51)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轴(5)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挡板(54),当所述支架(62)安装至所述中空轴(5)时,所述挡板(54)与所述支架(62)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具有用于套设于所述中空轴(5)的第二通孔(615),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的出口(616)与所述第二通孔(615)连通,通过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过滤的料液经所述液流通道流至所述中空轴(5)的空腔(51)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的孔径为5nm-2μm;和/或
相邻的所述微孔陶瓷膜片(61)之间的距离为1cm-5cm。
CN202021613440.1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Active CN212855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3440.1U CN2128553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3440.1U CN2128553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5312U true CN212855312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3440.1U Active CN21285531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53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4772A (zh) * 2021-07-07 2021-08-13 天津开发区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粒子分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4772A (zh) * 2021-07-07 2021-08-13 天津开发区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粒子分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82491C2 (ru) Способ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орции жидкости
CN212855312U (zh) 一种过滤分离装置
US8889002B2 (en) Cleaning and material separating device for wastewater, particularly from livestock husbandry
CN103913365A (zh) 一种生物样品膜自动处理机
CN110075717B (zh) 降低陶瓷膜污染的旋转式过滤结构、装置及方法
CN102580391A (zh) 过滤器装置
CN218166715U (zh) 一种涂装粉末的搅拌设备
KR101771496B1 (ko) 오폐수 정화장치 및 급속 교반기
CN214360634U (zh) 一种工业污水脱硫处理装置
CN205517765U (zh) 一种易清洗的反应釜
CN211514200U (zh) 一种化学颗粒搅拌机除尘装置
CN211384093U (zh) 一种油墨生产用多层吸附杂质的滤网
CN204767787U (zh) 一种药液过滤系统
CN203095876U (zh) 一种适用于石灰乳液除渣的装置
CN213825142U (zh) 一种一体化研磨装置
CN20810410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箱
JP6862020B1 (ja) 分散システム
KR101907138B1 (ko) 원심분리기가 부설되어 생약 또는 한방(한약) 추출액의 여과 분리 효율을 개선한 한외여과 시스템
CN214719192U (zh) 一种试剂盒生产用清洗设备
CN105895557A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208250044U (zh) 一种化学化工废液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116764442A (zh) 一种石墨烯浆料过滤系统及方法
CN213853907U (zh) 一种液态半成品过滤装置
CN212440882U (zh) 一种新型自吸式搅拌分料器
CN205500888U (zh) 全方位随动射流曝气搅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