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2505U -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2505U
CN212852505U CN202020910409.8U CN202020910409U CN212852505U CN 212852505 U CN212852505 U CN 212852505U CN 202020910409 U CN202020910409 U CN 202020910409U CN 212852505 U CN212852505 U CN 212852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ceptor
sheet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04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晓峰
朱赛胜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04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2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2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2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及气雾生成装置;其中,感受器构造成片状,并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其中,第一片状体和片状体之间形成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或封装感测感受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封装或容纳于感受器内,一方面可以基本隔离磁场对感测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将感受器与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一体,提升安装的稳定和测温的准确性;同时便于整体更换和安装。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作为另一示例,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的加热装置,其构造可参见图1所示;当烟制品1被接收在加热装置内时,感受器2被感应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穿透从而感应发热,进而对烟制品1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实时监测对烟制品1加热的温度,加热装置采用一与感受器2紧密贴合的温度传感器4感测感受器2的实时操作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4感测的结果调节感应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的参数,使感受器2处于适当的加热温度范围。
以上温度传感器4的温度检测实施中,一方面由于温度传感器4通常自身采用热敏电阻金属材质制备,在交变磁场下自身会产生热量;另一方面金属材质制备的温度传感器4和感受器2各自产生感应电流,影响温度传感器4输出的感测信号,影响感测信号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雾生成装置温度监测的准确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
磁场发生器,被配置为产生变化的磁场;
感受器,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接收于所述腔室内的可抽吸材料加热;
所述感受器被构造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的片状,并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其中,
所述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或封装感测所述感受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片状体包括: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平直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腔室具有可移除地接收可抽吸材料的敞口端;
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积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片状体还包括由所述第一部分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三部分,以通过该第三部分对所述感受器提供支撑或保持。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三部分具有大于其他部分的横截面积。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成横截面大体是三角形或圆弧形。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片状体包括: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平直延伸的第四部分,以及由所述第四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五部分;
所述第五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设置,并由所述第五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至少部分由所述容纳腔内贯穿至所述感受器外的导电连接部,进而在使用中可通过该导电连接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二部分是通过扁平的片状金属或钣金材料冲压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腔室具有可移除地接收可抽吸材料的敞口端;
所述容纳腔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横截面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容纳或封装在所述锥形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所述感受器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可抽吸材料进行加热;所述感受器被构造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的片状,并包括:
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其中,
所述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或封装感测所述感受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封装或容纳于感受器内,一方面可以基本隔离磁场对感测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将感受器与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一体,提升安装的稳定和测温的准确性;同时便于整体更换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电磁感应加热式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感受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感受器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又一实施例的感受器的示意图;
图6是又一实施例的感受器的示意图;
图7是又一实施例的感受器的示意图;
图8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受器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气雾生成装置,其构造参见图2所示,包括:
腔室,可抽吸材料A例如烟支可移除地接收在腔室内;
作为磁场发生器的电感线圈L,用于在交变电流下产生交变磁场;
感受器30,至少一部分在腔室内延伸,并被配置为与电感线圈L感应耦合,在被交变磁场穿透下发热,进而对可抽吸材料A进行加热,使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形成供抽吸的气溶胶;
电芯10,为可充电的直流电芯,可以提供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电路20,通过电连接到可充电的电芯10,并将电芯10输出的直流,转变成具有适合频率的交流再供应到电感线圈L。
根据产品使用中的设置,电感线圈L可以包括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器线圈,如图2中所示。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线圈L可以具有范围在大约5mm到大约10mm内的半径r,并特别地半径r可以大约为7mm。绕成螺旋状的圆柱形电感线圈L的长度可以在大约8mm到大约14mm的范围内,电感线圈L的匝数大约8匝到15匝的范围内。相应地,内体积可能在大约0.15cm3至大约1.10cm3的范围内。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电路20供应到电感线圈L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介于80KHz~400KHz;更具体地,所述频率可以在大约200KHz~300KHz的范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芯10提供的直流供电电压在约2.5V至约9.0V的范围内,电芯10可提供的直流电流的安培数在约2.5A至约20A的范围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图2中感受器30是由具有适当磁导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从而在使用时能相应磁场形成感应发热,进而加热接收的可抽吸材料A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这些感受器30可以由等级420的不锈钢(SS420)、以及含有铁镍的合金材料(比如J85/J66坡莫合金)制成。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布置电感线圈L和安装感受器30的管状支架40,该管状支架40的材质可以包括耐高温非金属材料比如PEEK或者陶瓷等。在实施中,电感线圈L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布置在管状支架40的外壁上,并且管状支架40的至少一部分内部中空形成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A的腔室。
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所示,对于感受器30的片状构造,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其中,第一端31与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A的腔室的敞口相对,在使用中第一端31作为自由端被构造成尖端的形状进而便于插入至通过敞口端接收于腔室的可抽吸材料A中,第二端32作为安装和连接的端部用于通过管状支架40提供支撑使感受器30在装置内稳定保持和安装固定。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感受器30的构造是由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310、第二片状体320共同形成;具体,
第一片状体310包括有平直的第一部分311,由第一部分311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二部分312,以及由第一部分311靠近第二端32的至少一部分朝宽度方向延伸出的第三部分313;
对应第二片状体320的形状与第一片状体310近似,同样也包括有平直的第四部分321,由第四部分321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五部分322,以及由第四部分321靠近第二端32的至少一部分朝宽度方向延伸出的第六部分323;
第一片状体310和第二片状体320结合之后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和封装温度传感器340的容纳腔330;具体容纳腔330是由第一片状体310的第二部分312形成的第一凹陷结构331、以及第二片状体320的第五部分322的第二凹陷结构332共同形成。
在装配中,温度传感器340的感测部分341被容纳和封装在容纳腔330内,并可以通过打胶等方式封装和固定。同时,温度传感器340的电连接部分342采用设计成细长的引脚的形式由容纳腔330内贯穿第二端32至感受器30外,进而便于与电路20连接,而后电路20可以通过电连接部分342接收感测部分341的感测信号。在使用中,温度传感器40被封装在大体是磁场屏蔽的容纳腔330内,且感测部分341与第一片状体310和/或第二片状体320紧密抵靠,进而在能稳定或准确检测感受器30温度的同时避免磁场的干扰。
在可选的实施中,温度传感器340可以是通过监测电阻变化进而计算温度的热敏电阻式的温度传感器比如PT1000,或者是通过计算两端的热电动势计算温度的热电偶式的温度传感器。
基于大量生产和制备感受器30的立意,进一步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片状体310的第二部分312和/或第二片状体320的第五部分322是通过在扁平片状的以上感受材料例如钣金件上通过冲压形成或者制备的。同时在稳定的接合中,第一片状体310和第二片状体320这两者可以是通过焊接如激光焊接等的方式,进而固定呈一体。
在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容纳腔330是沿感受器30的轴向延伸的;实施中容纳腔330的横截面大致可以是菱形、圆形、方形等等的形状。
根据图4中所示,第二部分312具有靠近感受器30的第一端31的横截面积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3121,比如是圆锥形、三角锥形等等,用于减小插入可抽吸材料A时的阻力。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第二部分312的锥形部3121、或结合对应相近构造的第五部分322可以使得形成的容纳腔330靠近第一端31的前端部分呈锥形的形状,在安装中温度传感器340的感测部分341抵靠在容纳腔330的呈锥形的前端部分上,则便于紧固和安装。
根据图中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感受器30由第二部分312和第五部分322组成的形成容纳腔330的部分,沿厚度方向的尺寸是大于其他部分的。同时,由第二部分312和第五部分322的形成的容纳腔330的厚度尺寸是沿宽度方向向内逐渐增大的,从而使感受器30由第二部分312和第五部分322形成的外表面是逐渐变化的。一方面增大与可抽吸材料A的接触的面积,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感受器30插入至可抽吸材料A时的阻力。
在图5或图6所示的又一种可变的实施中,感受器30a/30b的第二片状体320a/320b是平直的形状;而仅有第一片状体310a/310b上通过冲压等方式形成的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的第二部分312a/312b,并由该第二部分312a/312b与第二片状体320a/320b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或封装温度传感器的容纳腔330a/330b。
当然根据图5或图6所示的实施,第二部分312a/312b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大致是厚度尺寸沿宽度方向向内逐渐增大的三角形或者是圆弧形形状。并且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第二部分312a/312b沿厚度方向的凸起尺寸大于第一部分311a/311b的厚度尺寸。
在图7所示的又一个变化的实施中,感受器30c的第一片状体310c的第三部分313c沿感受器30c的厚度具有更大于第一部分311c和第二部分312c的尺寸,从而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其他部分是凸出的,从而便于在装置内的安装或保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制备上述感受器30的方法,参见图8所示,方法步骤包括:
S10,提供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310和第二片状体320;
S20,使第一片状体310和第二片状体320之间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330;
S30,获取温度传感器340,并将温度传感器340容纳或封装于容纳腔330内。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封装或容纳于感受器内,一方面可以基本隔离磁场对感测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将感受器与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一体,提升安装的稳定和测温的准确性;同时便于整体更换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
磁场发生器,被配置为产生变化的磁场;
感受器,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接收于所述腔室内的可抽吸材料加热;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受器被构造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的片状,并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其中,
所述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或封装感测所述感受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体包括: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平直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具有可移除地接收可抽吸材料的敞口端;
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凸起高度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体还包括由所述第一部分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三部分,以通过该第三部分对所述感受器提供支撑或保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厚度方向凸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成横截面大体是三角形或圆弧形。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状体包括: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平直延伸的第四部分,以及由所述第四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五部分;
所述第五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设置,并由所述第五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8.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至少部分由所述容纳腔内贯穿至所述感受器外的导电连接部,进而在使用中可通过该导电连接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体的第二部分是通过扁平的片状金属或钣金材料冲压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具有可移除地接收可抽吸材料的敞口端;
所述容纳腔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横截面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容纳或封装在所述锥形区域。
11.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所述感受器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可抽吸材料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器被构造成沿轴向延伸的片状,并包括:
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其中,
所述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之间形成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或封装感测所述感受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CN202020910409.8U 2020-05-25 2020-05-25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Active CN212852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0409.8U CN212852505U (zh) 2020-05-25 2020-05-25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0409.8U CN212852505U (zh) 2020-05-25 2020-05-25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2505U true CN21285250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0409.8U Active CN212852505U (zh) 2020-05-25 2020-05-25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25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8157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WO2021238922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感受器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8157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WO2021238922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感受器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3814B1 (ko) 흡연 가능한 재료를 가열하기 위한 장치
KR102606655B1 (ko) 흡연가능 물질을 가열하기 위한 장치
EP3855953B1 (en) Hea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heating an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KR102664257B1 (ko) 흡연가능 물질을 가열하기 위한 장치
JP7161521B2 (ja) 分離部が縮小されたインダクタコイル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EP4122339B1 (en) Inductive heating assembly for inductive heating of an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CN212464914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气雾生成装置及测温装置
CN212852505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CN113017149A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534707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US20220240586A1 (en) An inductive heating arrangement having an annular channel
CN212852498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气雾生成装置
CN113712266A (zh) 气雾生成装置、感受器及制备方法
EP4159056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susceptor therefor
WO2021115339A1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US20230180839A1 (en) Vapor generation device and susceptor
CN21534707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
CN215684868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534706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
CN21334435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CN112806610B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080516A (zh) 气雾生成装置、感受器及控制方法
CN21696153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2068890A1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气雾生成装置及测温装置
CN215347061U (zh) 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