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0023U -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0023U
CN212850023U CN202022236297.5U CN202022236297U CN212850023U CN 212850023 U CN212850023 U CN 212850023U CN 202022236297 U CN202022236297 U CN 202022236297U CN 212850023 U CN212850023 U CN 212850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hole
notch
wire pass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62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兆峰
关定平
马建林
周浩文
陈建桐
黄俊能
黄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62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0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0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0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包括下盖及上盖,下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对应的第一过线孔,上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对应的第二过线孔,其中,还包括用于嵌入在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内的内壳筒,内壳筒与下盖及上盖围设有用于容置铁芯的齿部的腔体,内壳筒包括两块用于将对应的齿部与漆包线隔开的周向板部,内壳筒包括径向外板部,两块周向板部的外端通过径向外板部连接成一体,周向板部形成有第一散热孔,径向外板部形成有第二散热孔。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的散热性能高,有利于定子的铁芯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框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背景技术
绝缘框架是电机的定子的组成部分,电机的定子主要包括铁芯及漆包线绕组,绝缘框架的主要作用是将铁芯与漆包线绝缘隔开,进一步增强漆包线与铁芯之间的绝缘性能,附图3展示了铁芯9的结构,为了减小涡流,铁芯9由多片涂覆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层叠而构成,铁芯9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匹配电机的转子的中心孔93,铁芯9形成有若干个第三过线孔92,第三过线孔92以中心孔9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三过线孔92之间形成了齿部91,图3中的齿部91共有八个,相邻的两个齿部91之间还形成有分隔缺口9201,分隔缺口9201的作用一方面是将相邻的齿部91分开,另一方面是方便将漆包线绕入第三过线孔92。漆包线卷绕在齿部91上,也就是说,漆包线对应穿过第三过线孔92。
现有技术的绝缘框架包括下盖1及上盖2,下盖1形成有第一过线孔11,上盖2形成有第二过线孔21,下盖1在第一过线孔11的边缘处形成管壳,上盖2在第二过线孔21的边缘处也形成有管壳,上盖2与下盖1夹着铁芯9,上述管壳分别从铁芯9的两端穿入第三过线孔92,分别属于下盖1及上盖2的管壳套在一起,于是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的孔壁被上述的绝缘框架包裹,换句话说,齿部91也被绝缘框架包裹着。绝缘框架的上盖2和下盖1都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上述管壳分别与下盖1及上盖2一体成型。
目前,一些高功率的电机的定子的漆包线通过的电流较大,导致铁芯9的发热量较大,而现有技术的绝缘框架由于对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包裹严密,而且因绝缘框架的材料是塑料,不利于热量传导,结果导致铁芯9的热量在加装了散热风扇的情况下依然难以散出,在电机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铁芯9的硅钢片表面的绝缘漆被破坏,以致硅钢片之间绝缘效果降低,使铁芯9产生更大的涡流。所以现有技术的绝缘框架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性能绝缘框架,它有利于定子的铁芯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性能绝缘框架,包括下盖及上盖,所述下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对应的第一过线孔,所述上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对应的第二过线孔,其中,还包括用于嵌入在铁芯的第三过线孔内的内壳筒,所述内壳筒与所述下盖及所述上盖围设有用于容置铁芯的齿部的腔体,所述内壳筒包括两块用于将对应的齿部与漆包线隔开的周向板部,所述内壳筒包括径向外板部,两块所述周向板部的外端通过所述径向外板部连接成一体,所述周向板部形成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径向外板部形成有第二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线孔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的一端内的第一围墙部,所述第一围墙部内形成有第一内台阶,所述第二过线孔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相对应的另一端内的第二围墙部,所述第二围墙部内形成有第二内台阶,所述内壳筒的两端分别适配插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围墙部内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围墙部内,所述内壳筒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台阶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台阶贴靠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内壳筒的外壁与对应的第三过线孔的内壁之间的透气间隙,所述透气间隙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齿部位置对应的下盖散热孔,所述上盖形成有用于与铁芯的齿部位置对应的上盖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径向外板部的中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
优选地,所述内壳筒包括两块径向内板部,两块所述周向板部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径向内板部连接成一体,两块所述径向内板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对应铁芯的分隔缺口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边缘部形成有折边部,所述第一过线孔形成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过线孔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周向板部设置形成第一散热孔,在径向外板部设置形成第二散热孔,有利于使铁芯的齿部的硅钢片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散热,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有利于定子的铁芯散热。
附图说明
图1 为铁芯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铁芯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铁芯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组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铁芯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组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D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仰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E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下盖;101-下盖散热孔;11-第一过线孔;12-第一缺口;111-第一围墙部;112-第一内台阶;2-上盖;201-上盖散热孔;21-第二过线孔;22-第二缺口;211-第二围墙部;212-第二内台阶;3-内壳筒;31-周向板部;3101-第一散热孔;32-径向内板部;3201-第三缺口;3202-折边部;33-径向外板部;3301-第二散热孔;3302-加强肋;9-铁芯;91-齿部;92-第三过线孔;9201-分隔缺口;93-中心孔;94-轭部;98-透气间隙;99-线圈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下盖1及上盖2,如图11所示,下盖1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对应的第一过线孔11,如图13所示,上盖2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对应的第二过线孔21,图3举例展示了齿部91的数量为八个的铁芯9,所以相应地,图11中的第一过线孔11设有八个,图13中的第二过线孔21设有八个。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过线孔11、第二过线孔21及第三过线孔92位置对应,于是电机的定子的漆包线可以穿过第一过线孔11及第二过线孔21。以上描述为现有技术。
如图2、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还包括用于嵌入在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内的内壳筒3,图9展示了内壳筒3外形。如图5所示,内壳筒3与下盖1及上盖2围设有用于容置铁芯9的齿部91的腔体,换句话说,铁芯9的齿部91被下盖1、上盖2和内壳筒3组合地包裹着,如图9所示,内壳筒3包括两块用于将对应的齿部91与漆包线隔开的周向板部31(需要注意的是,所说的“周向板部31”中的“周向”是指以铁芯9的中心孔93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也就是说,属于同一个内壳筒3的两块周向板部31在以铁芯9的中心孔93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离布置),如图5所示,具体是齿部91置于相邻的两个内壳筒3的周向板部31之间。如图9所示,内壳筒3包括径向外板部33(需要注意的是,所说的“径向外板部33”中的“径向”是指铁芯9的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此处所说的“外”是指内壳筒3的沿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相对远离中心孔93的轴线的一侧),两块周向板部31的外端通过径向外板部33连接成一体(此处所说的“外端”是指周向板部31的沿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相对远离铁芯9的中心孔93的轴线的一端)。如图5和图9所示,周向板部31形成有第一散热孔3101,径向外板部33形成有第二散热孔3301。如图4和图5所示,内壳筒3、下盖1、上盖2及齿部91组合构成了线圈芯部99,线圈芯部99即是供漆包线缠绕的部位。由于设置了第一散热孔3101,于是铁芯9的齿部91的硅钢片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3101散出至漆包线之间的空隙继而再向外散出,如图3和图7所示,由于铁芯9的轭部94分别对应径向外板部33,于是铁芯9的轭部94产生的热量也可以通过第二散热孔3301散出,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有利于定子的铁芯散热。上述第一散热孔3101及第二散热孔3301可以设为直径约2毫米至4毫米的圆孔,这样可以避免漆包线陷入第一散热孔3101或第二散热孔3301内而与铁芯9接触。
当一些电机的定子长度设置得较长时,即是当铁芯9的沿中心孔93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设置得较大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设置了内壳筒3用于嵌入在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内,如图2所示,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筒3与下盖1及上盖2设为分体式的结构,避免用于下盖1或上盖2注塑成型的模具制作困难,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一过线孔11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的一端内的第一围墙部111,如图5所示,换句话说,第一围墙部111与第三过线孔92的在图5视觉下的下端部的内壁贴靠连接,第一围墙部111内形成有第一内台阶112,第二过线孔21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相对应的另一端内的第二围墙部211,第二围墙部211内形成有第二内台阶212,如图5所示,内壳筒3的两端分别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一围墙部111内及对应的第二围墙部211内,内壳筒3的两个端面(在图5的视觉下,是内壳筒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内台阶112及对应的第二内台阶212贴靠连接。内壳筒3与第一围墙部111及第二围墙部211可以设为过盈配合。通过上述设置,使内壳筒3与上盖2及下盖1的安装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也容易使内壳筒3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8所示,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内壳筒3的外壁与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的内壁之间的透气间隙98(需要注意的是,所说的“内壳筒3的外壁”是指图9中的内壳筒3的筒状外表面),透气间隙98与第一散热孔3101及第二散热孔3301连通,也就是说,内壳筒3的外壁与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透气间隙98,于是铁芯9产生的热量可以利用在透气间隙98内的空气经过第一散热孔3101及第二散热孔3301散出,从而更有利于铁芯9散热。
进一步地,如图4、图11至图14所示,下盖1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齿部91位置对应的下盖散热孔101,上盖2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齿部91位置对应的上盖散热孔201,于是铁芯9的齿部91的硅钢片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下盖散热孔101及上盖散热孔201散出至漆包线之间的空隙继而再向外散出,从而有利于铁芯9散热。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径向外板部33的中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3302(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上下方向”是依据图6的视觉方向而言的,也可以理解为加强肋330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铁芯9的中心孔93的轴线方向),加强肋3302增加了内壳筒3的强度,避免因内壳筒3变形而导致装配困难。在图9中,由于加强肋3302设置在径向外板部33的中部位置,如图4所示,所以加强肋3302不容易妨碍缠绕在线圈芯部99上的漆包线绕组。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内壳筒3包括两块径向内板部32(需要注意的是,所说的“径向内板部32”中的“径向”是指铁芯9的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所说的“径向内板部32”中的“内”是指内壳筒3的沿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相对靠近中心孔93的轴线的一侧),两块周向板部31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径向内板部32连接成一体(此处所说的“内端”是指周向板部31的沿中心孔93的半径方向相对靠近铁芯9的中心孔93的轴线的一端),两块径向内板部32之间形成有用于对应铁芯9的分隔缺口9201的第三缺口3201,第三缺口3201的边缘部形成有折边部3202,如图12所示,第一过线孔11形成有第一缺口12,如图14所示,第二过线孔21形成有第二缺口22,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缺口12及第二缺口22与第三缺口3201对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在电机定子的制作过程中,使漆包线可以经过分隔缺口9201缠绕到线圈芯部99,设置折边部3202,有利于加强第三缺口3201的边缘的强度,避免第三缺口3201变形而妨碍缠绕漆包线。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

Claims (6)

1.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包括下盖(1)及上盖(2),所述下盖(1)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对应的第一过线孔(11),所述上盖(2)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对应的第二过线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嵌入在铁芯(9)的第三过线孔(92)内的内壳筒(3),所述内壳筒(3)与所述下盖(1)及所述上盖(2)围设有用于容置铁芯(9)的齿部(91)的腔体,所述内壳筒(3)包括两块用于将对应的齿部(91)与漆包线隔开的周向板部(31),所述内壳筒(3)包括径向外板部(33),两块所述周向板部(31)的外端通过所述径向外板部(33)连接成一体,所述周向板部(31)形成有第一散热孔(3101),所述径向外板部(33)形成有第二散热孔(3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1)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的一端内的第一围墙部(111),所述第一围墙部(111)内形成有第一内台阶(112),所述第二过线孔(21)的边缘部形成有用于适配插装在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相对应的另一端内的第二围墙部(211),所述第二围墙部(211)内形成有第二内台阶(212),所述内壳筒(3)的两端分别适配插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围墙部(111)内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围墙部(211)内,所述内壳筒(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台阶(112)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台阶(212)贴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性能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内壳筒(3)的外壁与对应的第三过线孔(92)的内壁之间的透气间隙(98),所述透气间隙(98)与所述第一散热孔(3101)及所述第二散热孔(33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齿部(91)位置对应的下盖散热孔(101),所述上盖(2)形成有用于与铁芯(9)的齿部(91)位置对应的上盖散热孔(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外板部(33)的中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3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筒(3)包括两块径向内板部(32),两块所述周向板部(31)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径向内板部(32)连接成一体,两块所述径向内板部(32)之间形成有用于对应铁芯(9)的分隔缺口(9201)的第三缺口(3201),所述第三缺口(3201)的边缘部形成有折边部(3202),所述第一过线孔(11)形成有第一缺口(12),所述第二过线孔(21)形成有第二缺口(22),所述第一缺口(12)及所述第二缺口(22)与所述第三缺口(3201)对应设置。
CN202022236297.5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Active CN212850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6297.5U CN21285002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6297.5U CN21285002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0023U true CN212850023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5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6297.5U Active CN21285002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0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3594B (zh) 电容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JP5902726B2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CN102111037B (zh) 电机
JP7142700B2 (ja) 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その固定子
JP6372562B2 (ja) 回転電機
JP6844168B2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JP2004534493A5 (ja) セグメント固定子電気機器のエンド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
CN102077446B (zh) 电机
JP2016144394A (ja) 電気モータ
JP6862126B2 (ja) 改善された放熱性を有するプラスチックオーバーモールド成形された固定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028558B (zh)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MXPA03004707A (es) Estructura de estator para un detector de rotacion.
CN212850023U (zh) 一种高性能绝缘框架
US4048527A (en) Stator aggregate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WO2020183801A1 (ja) 回転機及びインシュレータ
WO2022142464A1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511188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210183136U (zh) 电机及其使用的外转子
CN109149801B (zh) 电机的定子铁芯及电机
CN216086295U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10829654A (zh) 一种电机转子
KR20210003840A (ko) 고정자
CN212258596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结构
JP2005027383A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ブラケット
CN212935652U (zh) 一种周向散热的电机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