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0012U -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0012U
CN212850012U CN202021996267.8U CN202021996267U CN212850012U CN 212850012 U CN212850012 U CN 212850012U CN 202021996267 U CN202021996267 U CN 202021996267U CN 212850012 U CN212850012 U CN 212850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sheet
stator
wire
rotor punching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62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军利
黄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r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yi M&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yi M&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yi M&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62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0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0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0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包括定子冲片和转子冲片,所述定子冲片采用特深槽设计,包括极身部分和磁轭部分,所述极身部分包括极靴和极尖,所述极靴外侧的极尖圆弧与所述定子冲片内孔通过直线相切连接;所述转子冲片沿轴向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圆周阵列在转子冲片的周圈,所述线槽外侧的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入线槽口,所述线槽和入线槽口相邻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中心线呈100~104°角的滑线角。其能够在自动绕线时使漆包线顺利的进入到线槽内,可靠性强,降低了生产工艺的难度,保证了电机的质量。所述定子冲片具有定子线圈的跨距、极身宽度缩短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转子冲片,具体涉及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背景技术
单相串激电动机主要由定子、电枢、机座、端盖、刷握和换向器等构成。定子是电动机的主要支撑,用以产生主磁通,它主要由定子铁芯和和励磁绕组组成。电枢亦称转子,由转轴、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和冷却风扇等组成,为电动机的旋转部分,转子的作用是产生连续的电磁转矩,从而将电能变换成机械能。
现有的转子冲片进线窗口在自动绕线时,不容易进入到转子冲片的槽内,对绕线的精度要求高。且在绕线时,漆包线容易窜进绝缘纸和铁芯之间,导致漆包线绝缘层损坏,丧失绝缘的作用,对电机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能够在自动绕线时使漆包线顺利的进入到线槽内,可靠性强,降低了生产工艺的难度,保证了电机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沿轴向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圆周阵列在转子冲片的周圈,所述线槽外侧的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入线槽口,所述线槽和入线槽口相邻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中心线呈100~104°角的滑线角。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线角的角度为102°。
作为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线槽之间的转子冲片构成齿部,所述齿部的齿宽为转子冲片外径的0.06-0.09,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转子冲片外径的0.06-0.09和0.02-0.04。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31-0.35。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径为25.96-28.52mm,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为1.8-2.2mm,高度为0.7-0.9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线槽的个数为10个,所述转子冲片的内径为9mm,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为2mm,高度为0.8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的轴向上开设有附着孔,所述附着孔位于每个齿部的中心线上,所述转子冲片的转轴腔内沿轴向开设有止转槽。
作为优选的,包括定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设置在定子冲片内,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径与定子冲片的外径之比为0.59-0.62。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子冲片包括磁轭部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极身部,所述极身部的极弧组成转子腔,且极弧的总长与转子腔的周长的比值为0.67-0.7,所述极身部与磁轭部的连接部分组成磁极,且所述极弧的弧长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1.9-2.8。
作为优选的,所述磁极的高度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0.3-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优化的设计,在自动绕线时,漆包线能够经由入线槽口进入到线槽内;且漆包线在进入到线槽时,因滑线角的存在,漆包线能够自然的越过绝缘纸的边缘,避免进入到绝缘纸和铁芯之间,提高了绕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冲片和定子冲片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1-定子冲片,11-极身部,12-磁轭部,13-极靴,14-极尖,16-扁方,17-极弧,18-螺钉孔,19-缺口,2-转子冲片,20-线槽,21-入线槽口,23-附着孔,24-止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包括定子冲片1以及设置在其内的转子冲片2。
上述定子冲片1包括磁轭部12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极身部11。极身部11的极弧17组成转子腔,且极弧17的总长与转子腔的周长的比值为0.67-0.7。极身部11与磁轭部12的连接部分组成磁极。且极弧17的弧长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1.9-2.8。以上优化的设计,定子冲片形成深槽结构,磁极的宽度极短,缩短了定子线圈的跨距,使同样匝数的线圈长度更短,降低了线圈电阻,减少了铜耗,成本低。另外,其也增加了放定子线圈的窗口面积,可以放置更多的定子线圈,增大了励磁的磁通量,进而增大定子到转子气隙的磁通量,从而增大了电机功率。其极大的发挥出了冲片的潜能,单位重量出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具体而言,上述极身部11呈月牙状。月牙的极弧17,即凹弧,围合成转子腔。月牙的外弧,即凸弧,部分设置在磁轭部12上。外弧与磁轭部12的连接部分即为磁极。外弧、磁轭部12的内圈和磁极共同构成用于放置定子线圈的深槽。
为减小定子磁轭的磁通密度,降低磁耗,磁极的高度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0.3-0.6。其增大了定子冲片的磁轭高度,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和电机效率,同时还改善了电机特性硬度,改善了电机火花,提高了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保证定子冲片整体的结构强度,磁轭部12的定子轭高为磁极的高度的0.4-0.8。
上述磁轭部12的横截面呈直槽口状。磁轭部12的外径为定子轭高的11-16倍。极身部11的内径为定子轭高的6-10倍。极身部11外侧的两扁平状面的距离为外径的0.82-0.91。磁轭部12的两侧开设有沿轴向的螺钉孔18。在磁轭部12的外圆对称的切出扁方16。扁方16减小的长度不大于磁轭部12的外径的0.06。扁方16可以位于固定磁轭部12的螺钉孔18侧。扁方16能够提高定子冲片的经济裁剪性。极身部11外侧的两扁平状面上开设有倒梯形的缺口19。缺口19的深度为定子轭高的0.37-0.50。
上述极身部11包括极靴13和极尖14。极靴13设置在磁极上。极尖14设置在极靴13上。极尖14呈圆弧状。极靴13的极弧17与极尖14的圆弧在连接部分相切,并构成切线41,且切线41与转子腔相切。其具有良好的过渡,不仅减小了极尖效应,且降低了下线的工艺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极身部11具有两个,且其对称的设置在磁轭部12内。上述磁极的宽度为12-15mm。极弧17的弧角为121-126°,即β=121-126°。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深槽的深度较深,缩短了同样匝数下的线圈长度,窗口面积较大,能够通过其放置更多匝数的线圈。优选的,磁极的宽度为13mm。极弧17的弧角β=122°。
上述磁极的高度为5-7mm。其磁轭高度较大,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效率和使用寿命。优选的,磁极的高度为5.65mm。
上述定子轭高为3-4mm。其降低了磁轭部12的磁通密度。优选的,定子轭高为3.3mm。
上述磁轭部12的外径为44-46mm。磁轭部12的内径为27-29.5mm。优选的,磁轭部12的外径为45mm,内径为38.4mm。
上述极身部11的两扁平状面的距离为38-40mm。优选的,两扁平状面的距离为39mm。
相对的两扁方16之间的距离为43.6-45.6mm。优选的,其为44.6mm。
上述缺口19的深度为1.5mm。
上述转子冲片2设置在定子冲片1的转子腔内。转子冲片2沿轴向开设有线槽20和入线槽口21。多个线槽20沿圆周阵列在转子冲片2的周圈。线槽20外侧的转子冲片2上开设有入线槽口21。线槽20和入线槽口21相邻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中心线呈100~104°角的滑线角。以上优化的设计,在自动绕线时,漆包线能够经由入线槽口21进入到线槽20内;且漆包线在进入到线槽20时,因滑线角的存在,漆包线能够自然的越过绝缘纸的边缘,避免进入到绝缘纸和铁芯之间,提高了绕线的可靠性。
具体的,上述转子冲片2呈圆柱状。转子冲片2的中心开设有转轴腔。多个线槽20均匀的分布在转子冲片2的周圈。每一个线槽20处,均设置有一个入线槽口21。入线槽口21使得线槽20与外部连通,用于绕线。线槽20为拐角平滑的倒梯形状,且较小的底边邻近转轴腔。线槽20的中心线和入线槽口21的中心线重合。线槽20较大的底边与线槽20的中心线的夹角即为滑线角(图1中的θ角)。相邻的两个线槽20之间的转子冲片2构成齿部,齿部的两侧边平行。优选的,滑线角的角度为102°。
上述线槽20的个数为10或12个。其相对于传统的8个线槽20,能够大大提升转子的启动性能、振动和换向性能等,电机性能得到提高。
上述齿部的齿宽为转子冲片2外径的0.06-0.09。入线槽口21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转子冲片2外径的0.06-0.09和0.02-0.04。转子冲片2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31-0.35。
上述转子冲片2的外径与定子冲片1的外径之比为0.59-0.62。优选的,其为0.6。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转子冲片2的外径与定子冲片1的外径比例过小,如在0.54-0.58之间,会导致转子线负荷变大,转子冲片发热增加,电机的寿命会缩短,电机功率也做不大,单位重量出力小。而本实施例的比例,能够降低损耗,减小转子的线负荷,从而降低了热负荷,延长了电机的寿命。
为了提高绝缘层与铁芯的附着力,在转子冲片2的轴向上开设有附着孔23。附着孔23位于每个齿部的中心线上。其大大提升了绝缘层在齿部的附着力,避免齿部处的绝缘层翘起,绕线时也不易拉断绝缘层,避免返工。
为了提高成型时绝缘层与转轴的附着力,在转子冲片2的转轴腔内沿轴向开设有止转槽24。其大大提升了附着力,避免转轴和绝缘层脱开造成的转子冲片传动能力的丧失,减小了转轴的振动。止转槽24可以呈半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子冲片2的外径为25.96-28.52mm。入线槽口21的宽度为1.8-2.2mm,高度为0.7-0.9mm。转子冲片2的齿宽为1.8mm-2.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线槽20的个数为10个。转子冲片2的内径为9mm。入线槽口21的宽度为2mm,高度为0.8mm。转子冲片2的齿宽为1.9mm。附着孔23的数量为10个,其直径为1.0mm。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沿轴向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圆周阵列在转子冲片的周圈,所述线槽外侧的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入线槽口,所述线槽和入线槽口相邻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中心线呈100~104°角的滑线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线角的角度为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槽之间的转子冲片构成齿部,所述齿部的齿宽为转子冲片外径的0.06-0.09,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转子冲片外径的0.06-0.09和0.02-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31-0.3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径为25.96-28.52mm,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为1.8-2.2mm,高度为0.7-0.9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个数为10个,所述转子冲片的内径为9mm,所述入线槽口的宽度为2mm,高度为0.8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的轴向上开设有附着孔,所述附着孔位于每个齿部的中心线上,所述转子冲片的转轴腔内沿轴向开设有止转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设置在定子冲片内,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径与定子冲片的外径之比为0.59-0.6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包括磁轭部和极身部,所述极身部的极弧组成转子腔,且极弧的总长与转子腔的周长的比值为0.67-0.7,所述极身部与磁轭部的连接部分组成磁极,且所述极弧的弧长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1.9-2.8。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的高度与磁极的宽度的比值为0.3-0.6。
CN202021996267.8U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Active CN212850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6267.8U CN212850012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6267.8U CN212850012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0012U true CN212850012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4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6267.8U Active CN212850012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0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2721A2 (en)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win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and a method of magnetizing a permanent magnet
WO2017202316A1 (zh) 两对极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汽车
CN212850012U (zh)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US9748807B2 (en) Motor
JP2023024370A (ja) 固定子構造及び平角線モータ
CN111313582B (zh) 一种小型高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及设计方法
CN214255889U (zh)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CN110912297B (zh) 电机和压缩机
CN110266126B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和空调器
CN219960371U (zh) 动力工具
CN215817708U (zh) 电机及其电动工具
WO2022068052A1 (zh)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802002U (zh) 转子结构和电机
CN218124410U (zh) 一种电主轴电机定子冲片
CN219554800U (zh) 一种感应电机
CN212304904U (zh)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20066998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结构
CN116073627B (zh) 直接-间接复合水冷锥形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及冷却方法
CN211296347U (zh) 一种单相串激电机定转子冲片
CN108696086B (zh) 一种径向磁通电机
CN218161947U (zh) 电机转子、电机及绕线装置
CN203387309U (zh) 一种插片式磁钢电机内转子
CN216649343U (zh) 一种132中心高电机的高效4极定子冲片及转子冲片
CN217642891U (zh) 一种冲片定转子铁芯
CN220325485U (zh) 无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100 No. 699, Xiangjiang Road, Haime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ay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100 No. 99, Hehai East Road, Haime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Dayi electromechanical Tool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