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7493U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7493U
CN212847493U CN202021576858.XU CN202021576858U CN212847493U CN 212847493 U CN212847493 U CN 212847493U CN 202021576858 U CN202021576858 U CN 202021576858U CN 212847493 U CN212847493 U CN 21284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frared light
infrared
display screen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68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富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68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该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模组;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的一侧,背光模组包括膜片组件,膜片组件至少包括反射膜,反射膜用于反射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其中,反射膜对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透光率;红外传感器,设置在背光模组背离显示模组的一侧,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反射膜以及显示模组发射红外光和/或接收红外光。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红外传感器可以更容易地接收经过电子设备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线,并保证显示屏组件整体强度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大屏占比的手机等电子装置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子装置的屏占比,防止红外传感器等功能器件与电子装置的干涉,功能器件可安装在显示屏组件的下方。然而,背光模组中的反射膜会将可见光和红外光反射到导光板,导致一般的红外传感器发出的光线很难穿透显示组件,导致红外传感器无法接收经过电子设备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线,从而无法检测物体是否遮挡显示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模组;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的一侧,背光模组包括膜片组件,膜片组件至少包括反射膜,反射膜用于反射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其中,反射膜对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透光率;红外传感器,设置在背光模组背离显示模组的一侧,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反射膜以及显示模组发射红外光和/或接收红外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控制电路以及如前述的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与壳体配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控制电路以及红外传感器设于容纳空间内,显示模组、背光模组以及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反射膜可反射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进而使红外光透过反射膜以及显示模组射出和/或射入,红外传感器可以更容易地接收经过电子设备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而进行相应的感应。此外,该结构不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操作,保证显示屏组件整体强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显示屏组件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该显示屏组件10包括:显示模组11、背光模组12以及红外传感器13,背光模组12设置于显示模组11的一侧,红外传感器13设置在背光模组12背离显示模组11的一侧。
本申请的显示屏组件10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的红外传感器13用于来检测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以手机为例,在手机的上部区域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3。当用户进行语音通话或相关操作时,手机靠近头部,红外传感器13将距离信息反馈到控制电路30,控制电路30便执行相应的指令,如关闭显示屏组件10的灯光等。
显示模组11包括依次层叠的下偏光片、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上偏光片。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模组11为透光显示模组11。
可选地,透光显示模组11包括OLED显示屏。具体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通过可见光和红外光。因此,OLED显示屏在展现内容效果的情况下,也不影响红外传感器13发射和接收红外光。透光显示模组11也可以采用Micro LED显示屏,Micro LED显示屏同样具有对可见光和红外光良好的透光率。当然,这些显示屏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背光模组12包括用于提供背光光线的背光光源(图未示出),背光模组12主要用于为显示模组11提供亮度充足且均匀的背光,显示模组11能够根据需要对背光进行调制,从而显示不同的图像。因此,显示模组11在背光模组12的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光线照射下,能够实现显示功能。
背光模组12包括膜片组件120,膜片组件120包括依次层叠的反射膜121、导光板122、扩散片123、下棱镜片124、上棱镜片125。反射膜121可将背光模组12侧漏出的光线(通常为可见光)反射回导光板122,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
其中,反射膜121对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透光率。第一预设波长范围为850-940nm,第一预设透光率为75-99%。优选地,第一预设波长范围为900-940nm,第一预设透光率为85-99%。
红外传感器13包括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分离设置。发射器131用于透过反射膜121以及显示模组11向显示屏组件10外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32用于透过显示模组11以及反射膜121接收经过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物体反射的红外光。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反射膜可反射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进而使红外光透过反射膜以及显示模组射出和/或射入,红外传感器可以更容易地接收经过电子设备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而进行相应的感应。此外,该结构不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操作,保证显示屏组件整体强度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2,反射膜121包括石英玻璃基片1210以及覆盖于石英玻璃基片1210表面上、以及由两种不同材质的高折射率膜和一种低折射率膜组成的非周期多层膜。非周期多层膜的组合方式为a[(0.5H1)(L)(0.5H1)/b[(0.5H2)(L)(0.5H2)],其中a、b为周期系数,H1、H2分别为两种不同材质的高折射率膜,L为低折射率膜。通过在石英玻璃基片1210表面上叠置一层H1,然后依次叠置一层L、一层H1,交替叠置a个周期,在前述的最后一层H1表面上依次叠置一层L、一层H2,交替叠置b个周期,直至最后一层H2膜层结束。通过上述方式叠置后所制得的冷光反射镜,其光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自然光老化高加速试验系统的使用要求。
优选地,非周期多层膜的周期系数a为11~15,周期系数b为8~11。
优选地,H1的单层膜层厚度为16~66nm。
优选地,H2的单层膜层厚度为22~75nm。
优选地,L的单层膜层厚度为38~180nm。
优选地,高折射率膜H1的膜料采用Ta2O5,高折射率膜H2的膜料采用TiO2,低折射率膜L的膜料采用SiO2。通过使用高折射率膜料Ta2O5、TiO2与低折射率膜料SiO2以本申请方式叠置后制得的反射膜121,其可以最大程度地反射可见光和紫外光,并将红外光的反射率进一步降低,以透过更多的红外光。
请参阅图3,该背光模组12还包括支撑件126。支撑件126包括底板161和侧板162,侧板162自底板161周缘延伸并与底板161之间形成一敞口的收容腔160,膜片组件120容置于收容腔160内。其中,侧板162围绕膜片组件120,膜片组件120承载在底板161上,且显示模组11设置于膜片组件120背离底板161的一侧。
其中,底板161包括透光区域1610,红外传感器13用于透过透光区域1610、反射膜121以及显示模组11发射和/或接收红外光。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610为透光材料制成。该透光材料对波长范围为850-940nm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5%。优选地,该透光材料对波长范围为900-940nm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5%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610为贯穿底板161的第一通孔1611。其中,第一通孔16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分别对应一个第一通孔1611设置。发射器131用于透过对应的第一通孔1611、反射膜121以及显示模组11向显示屏组件10外发射红外光IR。接收器132用于透过显示模组11、反射膜121以及对应的第一通孔1611接收经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反射物反射的红外光。
如此,第一通孔1611使得发射器131可以正常地向显示屏组件10外发射红外光,还使得接收器132可以正常接收经过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反射物反射的红外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3为距离传感器,接收器132可以为距离传感器的接收部位。此时,红外传感器13为距离传感器时,发射器131可以向电子设备100外发出红外光,接收器132可以接收反射物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00与反射物的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3为接近传感器,发射器131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32用于接收经反射物发射的红外光以检测反射物是否接近电子设备100。
具体地,当用户在接听或者拨打电话时,电子设备100靠近头部,发射器131发出红外光,接收器132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控制电路30计算红外光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便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屏幕关闭背景灯,当电子设备100远离头部时,控制电路30再次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便重新打开屏幕背景灯。如此,不仅防止了用户的误操作,而且节省了电子设备100的电量。
请参阅图5,背光模组12还包括遮光胶127,遮光胶127设置在显示模组11与背光模组12之间。具体地,遮光胶127设置在上棱镜片125与下偏光片之间,其中,遮光胶127的对应导光板122处具有贯穿遮光胶127的第二通孔1270。
发射器131用于透过透光区域1610、反射膜121、第二通孔1270以及显示模组11向显示屏组件10外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32用于透过显示模组11、第二通孔1270、反射膜121、以及透光区域1610接收经过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反射物反射的红外光。
请参阅图6和图7,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盖板128,盖板128设置在显示模组11背离背光模组12的一侧。或者说,盖板128覆盖显示模组11。
具体地,盖板128的材料可以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等透光材料制成。由于盖板128覆盖显示模组11,为了保护显示模组11,盖板128可以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例如以上的蓝宝石材料。或者在盖板128的表面形成硬化层以提高盖板128的抗刮能力。
其中,盖板128包括视窗区1281以及非视窗区1282,视窗区1281与显示模组11相对,非视窗区1282与视窗区1281相邻接。视窗区1281对可见光的透光率和红外光的透光率均大于90%。
非视窗区1282上设有红外透光件129,红外透光件129用于拦截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其中,红外透光件129对第二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透光率。
接收器132至少部分与红外透光件129相对设置,即接收器132至少部分在盖板128上的正投影与红外透光件129重合。发射器131用于透过反射膜121以及显示模组11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32用于透过红外透光件129接收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反射物反射的红外光。
或者,发射器131至少部分与红外透光件129相对设置,即发射器131至少部分在盖板128上的正投影与红外透光件129重合。发射器131用于透过红外透光件129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32用于透过反射膜121以及显示模组11接收显示屏组件10外部的反射物反射的红外光。
优选地,在红外传感器13和显示模组11层叠的方向上,也可以设置红外透光件129正投影于盖板128下表面的面积等于红外传感器13正投影于盖板128下表面的面积。如此,能够在不影响红外传感器13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红外透光件129刚好遮挡红外传感器13,实现从朝向并垂直于显示模组11上表面的方向观看电子设备100时,达到红外传感器13不可见的效果。
其中,红外透光件129为IR油墨层,IR油墨层对波长范围为850-940nm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75%,且对可见光的透光率小于6%。优选地,IR油墨层对波长范围为900-940nm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85%。
请参阅图8,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遮光元件14,当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分体设置时且距离相隔较近时,可通过设置遮光元件14限定出相互间隔的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
可选地,遮光元件14可以由泡棉、泡沫塑料、橡胶或者其他不透光的软质材料制成。当然,这些材料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遮光元件14的尺寸可与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相当,从而有效遮挡从发射器131发射的红外光直接进入接收器132。
通过上述方式,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被遮光元件14隔开,有效防止发射器131和接收器132之间的串扰问题。
请参阅图9和1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20、控制电路30以及上述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图9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显示屏组件10与壳体20配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控制电路30以及红外传感器13设于容纳空间内,显示模组11、背光模组12以及红外传感器13分别与控制电路30电连接。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
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至少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用于反射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其中,所述反射膜对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透光率;
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反射膜以及所述显示模组发射所述红外光和/或接收所述红外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波长范围为850-940nm;
所述第一预设透光率为75-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支撑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周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一敞口的收容腔,所述膜片组件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膜片组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底板包括透光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反射膜以及所述显示模组发射和/或接收所述红外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区域对所述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透光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区域为贯穿所述底板的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遮光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
其中,所述遮光胶具有贯穿所述遮光胶的第二通孔,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反射膜、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显示模组发射所述红外光和/或接收所述红外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
盖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其中,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对的视窗区以及与所述视窗区相邻接的非视窗区,所述非视窗区上设有红外透光件,所述红外透光件用于拦截可见光并透过至少部分红外光,其中,所述红外透光件对第二预设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透光率;
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
其中,所述发射器至少部分与所述红外透光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射器用于透过所述红外透光件发射所述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透过所述反射膜以及所述显示模组接收所述显示屏组件外部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光;或者,
所述接收器至少部分与所述红外透光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射器用于透过所述反射膜以及所述显示模组发射所述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透过所述红外透光件接收所述显示屏组件外部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波长范围为850-940nm;
所述第二预设透光率为75-9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用于限定出相互间隔的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壳体配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以及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显示模组、背光模组以及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CN202021576858.XU 2020-07-31 2020-07-31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84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6858.XU CN212847493U (zh) 2020-07-31 2020-07-31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6858.XU CN212847493U (zh) 2020-07-31 2020-07-31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7493U true CN212847493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6858.XU Active CN212847493U (zh) 2020-07-31 2020-07-31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7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576A (zh) * 2021-08-17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47649A (zh) * 2021-11-15 2022-0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车载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576A (zh) * 2021-08-17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47649A (zh) * 2021-11-15 2022-0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车载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7448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9257470B (zh) 电子装置
CN212847493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2053195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9618031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57513A (ja) 近接センサーを用いた感知装置及び携帯端末機の近接センサー利用方法
JP2011059589A (ja) 表示装置、携帯情報端末、携帯情報端末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173347B1 (ko) 휴대 전자 기기용 케이스
US10007381B2 (en) Mobile terminal
EP2523066A2 (en) Mobile terminal
US2012032733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01242440A (ja) フロント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94760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능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커버 부재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201126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111464675B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925291U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EP4040223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59423A (zh) 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US20210144241A1 (en) Mobile terminal
JP486467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光装飾装置
CN219283171U (zh) 电子设备
US11419183B2 (en)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