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2550U -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2550U
CN212822550U CN202021693235.0U CN202021693235U CN212822550U CN 212822550 U CN212822550 U CN 212822550U CN 202021693235 U CN202021693235 U CN 202021693235U CN 212822550 U CN212822550 U CN 212822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making machine
core making
bearing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3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ze Hengyang Fou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ze Hengyang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ze Hengyang Fou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ze Hengyang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32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2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2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2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芯机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减低使用成本,提高动作平稳性;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下模具,工作台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杆,四组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可以升降的上模具,还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后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左过渡轴,两组左过渡轴另一端设置有左辊筒,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右过渡轴,位于后侧的右过渡轴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还包括底板、螺纹杆、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和移动板。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芯机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制芯机是射芯机与壳芯机的统称,是采用热芯盒工艺制做覆膜砂壳芯的设备。它工作过程是填砂与紧实同时完成的,并立即在热的芯盒中硬化,减轻劳动强度、操作灵活轻便、容易掌握,采用电加热,温度可自动控制,工作地易保持清洁,为制芯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通常一个循环周期仅需十几秒至几十秒,便可生产出供浇铸用的砂芯,广泛应用于铸造机械业中;现有的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在砂芯制作完毕后需使用传送带取出砂芯,往往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可以左右平移并且可以上升下降的传送带,左右平移和上升下降均是单独驱动,增加了使用成本,尤其是上升下降的驱动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这种方式上升至限位位置后容易导致传送带晃动,可能会对其他设备发生损坏,使用局限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低使用成本,提高动作平稳性的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下模具,工作台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杆,四组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可以升降的上模具,还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后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左过渡轴,两组左过渡轴另一端设置有左辊筒,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右过渡轴,位于后侧的右过渡轴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两组右过渡轴另一端设置有右辊筒,左辊筒和右辊筒套设传送带,前支架和后支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架,前支架前侧壁和后支架后侧壁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安装杆,每组所述安装杆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外部均设置有V型轮,还包括底板、螺纹杆、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和移动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中央区域均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螺纹杆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两组所述第四轴承中部连接的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前滑动孔、螺纹孔和后滑动孔,所述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分别穿过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两端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连接,螺纹杆螺装穿过螺纹孔,右转轴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移动板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杆,前支架和后支架底部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两组套筒,每组所述限位杆顶端均插入至一组所述套筒内部,底板顶部前端和后端设置有连接杆,每组所述连接杆顶端均设置有弧形板,每组所述弧形板靠近传送带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每组所述限位槽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V型轮配合的V型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每组所述弧形板底部左端均设置有稳定杆,每组所述稳定杆底端均与底板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所述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端面均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内侧壁均设置有尼龙圈,两组所述尼龙圈分别与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每组所述限位杆端面均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所述移动板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脚轮,每组所述脚轮底端均与底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两组所述套筒与前支架焊接,另外两组所述套筒与后支架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四组所述限位杆均与移动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底板和工作台均固定在地面上,上模具由外界液压缸控制沿四组支撑杆升降,在前支架、后支架、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两组左过渡轴、两组右过渡轴、左辊筒、右辊筒和两组连接架的相互配合下,第一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转动,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转轴、右转轴、两组第四轴承、移动板、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使四组限位杆发生横向位移,从而带动四组套筒和传送带等发生横向位移,由于两组V型轮可沿四组V型轨道滚动,四组套筒可分别沿四组限位杆上下滑动,并且两组弧形板中央区域均呈弧形,两组弧形板左半区域的高度高于右半区域的高度,从而第二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横向位移的同时发生高度变化,正常工作时,制芯完毕后,开启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左移动并且向上移动至下模具下方,芯掉落至传送带上,然后反转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右移动并且向下移动,最后开启传送带使芯向右移动至操作者处,减低使用成本,提高动作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纹杆、前固定杆、后固定杆、移动板、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转轴、右转轴和限位杆的俯视图;
图3是左过渡轴、左辊筒、右过渡轴、右辊筒、第一电机、连接架、后支架和前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安装杆、V型轮、弧形板和V型轨道的连接示意后视图;
图5是移动板和尼龙圈的连接示意右视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下模具;3、支撑杆;4、上模具;5、左过渡轴;6、左辊筒;7、第一电机;8、传送带;9、连接架;10、安装杆;11、V型轮;12、底板;13、螺纹杆;14、前固定杆;15、后固定杆;16、移动板;17、左连接板;18、右连接板;19、左转轴;20、右转轴;21、第二电机;22、限位杆;23、套筒;24、连接杆;25、弧形板;26、V型轨道;27、稳定杆;28、尼龙圈;29、脚轮;30、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下模具2,工作台1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杆3,四组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可以升降的上模具4,还包括前支架30和后支架,前支架30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后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左过渡轴5,两组左过渡轴5另一端设置有左辊筒6,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右过渡轴,位于后侧的右过渡轴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7,两组右过渡轴另一端设置有右辊筒,左辊筒6和右辊筒套设传送带8,前支架30和后支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架9,前支架30前侧壁和后支架后侧壁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安装杆10,每组安装杆10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第三轴承外部均设置有V型轮11,还包括底板12、螺纹杆13、前固定杆14、后固定杆15和移动板16,底板12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中央区域均设置有第四轴承,螺纹杆13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两组第四轴承中部连接的左转轴19和右转轴20,移动板16设置有前滑动孔、螺纹孔和后滑动孔,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分别穿过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两端与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连接,螺纹杆13螺装穿过螺纹孔,右转轴20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1,移动板16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杆22,前支架30和后支架底部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两组套筒23,每组限位杆22顶端均插入至一组套筒23内部,底板12顶部前端和后端设置有连接杆24,每组连接杆24顶端均设置有弧形板25,每组弧形板25靠近传送带8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每组限位槽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置有与V型轮11配合的V型轨道26;底板和工作台均固定在地面上,上模具由外界液压缸控制沿四组支撑杆升降,在前支架、后支架、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两组左过渡轴、两组右过渡轴、左辊筒、右辊筒和两组连接架的相互配合下,第一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转动,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转轴、右转轴、两组第四轴承、移动板、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使四组限位杆发生横向位移,从而带动四组套筒和传送带等发生横向位移,由于两组V型轮可沿四组V型轨道滚动,四组套筒可分别沿四组限位杆上下滑动,并且两组弧形板中央区域均呈弧形,两组弧形板左半区域的高度高于右半区域的高度,从而第二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横向位移的同时发生高度变化,正常工作时,制芯完毕后,开启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左移动并且向上移动至下模具下方,芯掉落至传送带上,然后反转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右移动并且向下移动,最后开启传送带使芯向右移动至操作者处,减低使用成本,提高动作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每组弧形板25底部左端均设置有稳定杆27,每组稳定杆27底端均与底板12顶部连接;两组稳定杆提高两组弧形板与底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端面均呈圆形;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端面均呈圆形,降低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内侧壁均设置有尼龙圈28,两组尼龙圈28分别与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接触;两组尼龙圈减小对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每组限位杆22端面均呈圆形;降低安装难度,减小限位杆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移动板16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脚轮29,每组脚轮29底端均与底板12接触;四组脚轮提高移动板移动稳定性,降低前固定杆、后固定杆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两组套筒23与前支架30焊接,另外两组套筒23与后支架焊接;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四组限位杆22均与移动板16焊接;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在工作时,两组稳定杆提高两组弧形板与底板的稳定性,底板和工作台均固定在地面上,上模具由外界液压缸控制沿四组支撑杆升降,在前支架、后支架、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两组左过渡轴、两组右过渡轴、左辊筒、右辊筒和两组连接架的相互配合下,第一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转动,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转轴、右转轴、两组第四轴承、移动板、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使四组限位杆发生横向位移,从而带动四组套筒和传送带等发生横向位移,由于两组V型轮可沿四组V型轨道滚动,四组套筒可分别沿四组限位杆上下滑动,并且两组弧形板中央区域均呈弧形,两组弧形板左半区域的高度高于右半区域的高度,从而第二电机转动使传送带发生横向位移的同时发生高度变化,正常工作时,制芯完毕后,开启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左移动并且向上移动至下模具下方,芯掉落至传送带上,然后反转第二电机使传送带向右移动并且向下移动,最后开启传送带使芯向右移动至操作者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焊接、铆接或其他常见机械方式,其中可滑动/转动固定即为滑动/转动状态下不脱落,密封连通即两连接件连通的同时进行密封,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上述所有用电模块及用电器均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相互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且控制模块为其常见自带模块,故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下模具(2),工作台(1)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杆(3),四组所述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可以升降的上模具(4),还包括前支架(30)和后支架,前支架(30)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后支架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左过渡轴(5),两组左过渡轴(5)另一端设置有左辊筒(6),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右过渡轴,位于后侧的右过渡轴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7),两组右过渡轴另一端设置有右辊筒,左辊筒(6)和右辊筒套设传送带(8),前支架(30)和后支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架(9),前支架(30)前侧壁和后支架后侧壁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安装杆(10),每组所述安装杆(10)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外部均设置有V型轮(11),还包括底板(12)、螺纹杆(13)、前固定杆(14)、后固定杆(15)和移动板(16),所述底板(12)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中央区域均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螺纹杆(13)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两组所述第四轴承中部连接的左转轴(19)和右转轴(20),所述移动板(16)设置有前滑动孔、螺纹孔和后滑动孔,所述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分别穿过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两端与左连接板(17)和右连接板(18)连接,螺纹杆(13)螺装穿过螺纹孔,右转轴(20)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1),移动板(16)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杆(22),前支架(30)和后支架底部左半区域均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两组套筒(23),每组所述限位杆(22)顶端均插入至一组所述套筒(23)内部,底板(12)顶部前端和后端设置有连接杆(24),每组所述连接杆(24)顶端均设置有弧形板(25),每组所述弧形板(25)靠近传送带(8)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每组所述限位槽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V型轮(11)配合的V型轨道(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弧形板(25)底部左端均设置有稳定杆(27),每组所述稳定杆(27)底端均与底板(12)顶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端面均呈圆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前滑动孔和后滑动孔内侧壁均设置有尼龙圈(28),两组所述尼龙圈(28)分别与前固定杆(14)和后固定杆(15)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杆(22)端面均呈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6)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脚轮(29),每组所述脚轮(29)底端均与底板(12)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套筒(23)与前支架(30)焊接,另外两组所述套筒(23)与后支架焊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限位杆(22)均与移动板(16)焊接。
CN202021693235.0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Active CN212822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235.0U CN2128225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235.0U CN2128225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2550U true CN212822550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3235.0U Active CN2128225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2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1607B (zh) 一种压力机换模小车及换模方法
KR102147049B1 (ko) 프레스 성형기용 금형 교체장치
CN212822550U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制芯机
CN106553310A (zh) 能使模具对中且通用的换模台车
CN101823257A (zh) 多功能大型机械手臂
CN108145917A (zh) 一种注射成型用组合式模具和用该模具制造旋转件的方法
CN211277591U (zh) 一种机床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7598616U (zh) 一种模具钢生产用转运装置
CN116394393A (zh)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晾架调度系统
CN113523248B (zh) 铸件冷却提升机构
CN211495845U (zh) 翻转机构
CN107470303A (zh) 芯盒自动化清洗生产线
CN219667225U (zh) 一种手套浸胶匀胶输送装置
CN210943552U (zh) 一种汽车用烟灰缸托架加工用送料设备
CN113460197A (zh) 一种举升臂间距可调的全向自主导航承载式agv
CN210701264U (zh) 一种轮毂毛坯自动分拣搬运装置
CN211219516U (zh) 双机械臂轴承智能压装设备
CN212798506U (zh) 一种平板硫化机用的模板输送装置
CN216098225U (zh) 一种汽车配件抛光装置
CN214456552U (zh) 模具车床用支撑架
CN216264837U (zh) 一种可滚动的平台工装
CN210735486U (zh) 一种制品捺印上货装置
CN220943336U (zh) 金属板加工设备
CN218395619U (zh) 一种换模具车
CN214358236U (zh) 模具收集集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