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2079U -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2079U
CN212812079U CN202021829203.9U CN202021829203U CN212812079U CN 212812079 U CN212812079 U CN 212812079U CN 202021829203 U CN202021829203 U CN 202021829203U CN 212812079 U CN212812079 U CN 212812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heating
microwave
guide rail
frame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92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安兰
李云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gh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gh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gh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gh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92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2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2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2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包括基座、微波加热炉、屏蔽外罩和送料车;基座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导轨和驱动装置;微波加热炉设置在安装底板上并位于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加热腔位于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屏蔽外罩设置在安装底板上并罩住微波加热炉,其侧壁设置有与端门相对设置、电动开闭的活动门;送料车滑接配合在导轨上,并由驱动装置驱动以进出屏蔽外罩和微波加热炉。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微波养护车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送料车进行自动化物料输送,由微波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过程由微波加热炉和送料车、屏蔽外罩进行双重微波屏蔽,防止微波泄漏,提高微波养护车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养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道路快速发展,但建设期间常有时间短、任务重、工序简化等问题存在,导致运营后龟裂、车辙、坑槽、翻浆等问题时有发生,高速公路尤为明显,因而需要经常进行道路养护。道路养护是对道路的保养和维护,维护道路及道路上的构筑物和设施,尽可能保持道路使用性能,及时恢复破损部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推迟重建时间。
现阶段沥青道路的养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热料获取难:路段长,远离城市,热料获取难度大;2、修补不及时:如修补不及时,则将会发生危险;3、施工时长:路况复杂,车流量大,车速快,须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4、工程量小:施工点分散,工程量小,不利于规模化施工。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种沥青道路微波养护车,采用微波的原理对沥青进行加热,其施工具有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率、作业时间短、作业范围广等优点。
但现有的微波养护车存在微波泄漏的弊端,在进行道路养护的同时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可以应用在微波养护车上,在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的同时防止微波泄漏,提高微波养护车的安全性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包括基座、微波加热炉、屏蔽外罩和送料车;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微波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所述屏蔽外罩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并罩住微波加热炉,其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端门相对设置、电动开闭的活动门;所述送料车滑接配合在所述导轨上,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进出所述屏蔽外罩和微波加热炉,加热物料时所述送料车位于所述加热腔的下方,装料或卸料时所述送料车位于所述屏蔽外罩的外侧。
所述送料车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料框、至少一根螺杆和液压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框下方的的行走车轮;所述料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螺杆装配的凹槽;所述螺杆的两端枢接配合在所述凹槽的端部;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进行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所述凹槽对应所述螺杆卸料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料框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
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螺旋尾座上,所述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两端。
所述料框包括车斗、下密封方法兰和挡料板框,所述下密封方法兰上下分别连接所述挡料板框和车斗,所述挡料板框连接一圈围成所述料框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加热时所述挡料板框贴合在所述加热腔的侧壁;所述挡料板框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所述微波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端门、固定支座、第一电动推杆、冷却液进管、冷却液出管和若干加热组件;所述炉体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出口;所述端门枢接配合在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上边缘;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侧壁,其输出端与所述端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端门的电动开闭;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炉体的表面;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表面的若干波导,以及安装在所述波导上的磁控管,所述磁控管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所述出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出管。
所述炉体的下端边缘均安装有微波密封边幅,所述微波密封边幅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磁铁,用于将所述微波密封边幅吸附贴合在所述送料车上。
所述磁控管排布在所述炉体的各表面,且分成若干组,同组的磁控管采取串联连通的方式后,位于首尾两端的磁控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
所述屏蔽外罩包括主体框架、具有若干通孔的屏蔽面、滑轨、所述活动门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屏蔽面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分别与两条所述滑轨滑接配合以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配合在所述主体框架和活动门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进行升降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进出口。
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接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中;所述滑块为圆柱体;所述滑轨设置有供所述滑块进出的缺口。
所述基座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的行程开关撞击块和限位座,所述送料车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行程开关撞击块相对的行程开关,当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行程开关撞击块接触时所述送料车停止行进,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所述送料车的装料或卸料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微波养护车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送料车进行自动化物料输送,由微波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过程由微波加热炉和送料车、屏蔽外罩进行双重微波屏蔽,防止微波泄漏,提高微波养护车的安全性能;导轨以及电动的端门和活动门方便送料车进出微波加热炉和屏蔽外罩,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不过多占用微波养护车内部的高度空间,更方便空间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送料车的俯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送料车的仰视角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微波加热炉的立体图及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闭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活动门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滑轨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基座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基座10;安装底板11;导轨12;驱动装置13;行程开关撞击块14;限位座15;微波加热炉20;炉体21;加热腔211;第一进出口212;走线钢丝213;排气孔214;端门22;固定支座23;第一电动推杆24;第一缸体241;第一输出杆242;冷却液进管25;冷却液出管26;波导27;磁控管28;进液口281;出液口282;微波密封边幅29;磁铁291;屏蔽外罩30;主体框架31;外围框架311;内支撑框架312;屏蔽面32;通孔321;滑轨33;第一直轨331;第二直轨332;弯轨333;缺口334;活动门34;门框341;滑块3411;第二电动推杆35;第二缸体351;第二输出杆352;第二进出口36;第二支座37;第三支座38;螺栓39;送料车40;料框41;车斗411;凹槽4111;下密封方法兰412;挡料板框413;螺杆42;液压马达43;行走车轮44;第一支座45;螺旋头座46;螺旋尾座47;卸料口471;行程开关4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包括基座10、微波加热炉20、屏蔽外罩30和送料车40。
基座10包括安装底板11,以及设置在安装底板11上的导轨12和驱动装置13;微波加热炉20设置在安装底板11上并位于导轨12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211,加热腔211位于导轨12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22;屏蔽外罩30设置在安装底板11上并罩住微波加热炉20,其侧壁设置有与端门22相对设置、电动开闭的活动门34;送料车40滑接配合在导轨12上,并由驱动装置13驱动以进出屏蔽外罩30和微波加热炉20,加热物料时送料车40位于加热腔211的下方,装料或卸料时送料车40位于屏蔽外罩30的外侧。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送料车40的具体结构:
其中,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车40,包括与驱动装置13连接的料框41、至少一根螺杆42和液压马达43,以及设置在料框41下方的的行走车轮44。料框41底部设置有供螺杆42装配的凹槽4111,螺杆42的两端枢接配合在凹槽4111的端部,液压马达43用于驱动螺杆42进行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凹槽4111对应螺杆42卸料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卸料口471。本实施例中,料框4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装置13的第一支座45。
本实施例中,螺杆42的数量为两根,料框41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凹槽4111,并且凹槽4111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使得料框41的底部呈W形状,与螺杆42配合实现进出料和物料的搅拌。
上述螺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头座46和螺旋尾座47,卸料口471设置在螺旋尾座47上,螺旋头座46和螺旋尾座47分别安装在凹槽4111的两端,以作为螺杆42旋转的轴承。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43安装在螺旋头座46上。
上述料框41包括车斗411、下密封方法兰412和挡料板框413,下密封方法兰412上下分别连接挡料板框413和车斗411,挡料板框413连接一圈围成料框41的侧壁,凹槽4111设置于车斗411的底部,加热时挡料板框413贴合在加热腔211的侧壁。将料框41分体设计方便零部件生产,以及后期料框41某一部位损坏时进行零件更换。
上述挡料板框41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不会吸收和反射微波,从而形成可供微波穿透的外围挡墙,既可以起到挡料作用、又不会阻挡微波而影响微波加热的效果,进而提升微波加热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车40通过螺杆42与液压马达43的配合,由液压马达43驱动螺杆42正转或反转,对应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两种功能仅需液压马达43一种驱动就能实现,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螺杆42的搅拌可以实现物料的不断翻动,有利于提高微波加热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微波养护车的物料处理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微波加热炉20的具体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加热炉20,包括炉体21、端门22、固定支座23、第一电动推杆24、冷却液进管25、冷却液出管26和若干加热组件。炉体21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211,加热腔2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出口212;端门22枢接配合在第一进出口212的上边缘;炉体21通过固定支座23安装在安装底板11上;第一电动推杆24的安装在炉体21的侧壁,其输出端与端门22连接,用于实现端门22的电动开闭;冷却液进管25和冷却液出管26分别环绕设置在炉体21的表面;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炉体21表面的若干波导27,以及安装在波导27上的磁控管28,磁控管28设置有进液口281和出液口282,进液口281连通至冷却液进管25,出液口282连通至冷却液出管26。
上述第一电动推杆24包括第一缸体241和第一输出杆242,第一缸体241枢接配合在炉体21的侧壁,第一输出杆242的其一端部与第一缸体241伸缩配合,第一输出杆242的另一端部与端门22枢接配合。
上述炉体21的下端边缘均安装有微波密封边幅29,微波密封边幅29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磁铁291,用于将微波密封边幅29吸附贴合在送料车40上(如挡料板框413的外侧),进一步提高防微波泄漏的效果。
上述磁控管28排布在炉体21的各表面,且分成若干组,同组的磁控管28采取串联连通的方式后,位于首尾两端的磁控管28分别连通至冷却液进管25和冷却液出管26,实现管道的排布设计,避免过多繁乱的管道交错,简化加热炉的结构和占用空间,也便于后期的维护。本实施例中,各组的磁控管28数量为2-3个;在实际产品中,磁控管28的间距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以仿真模拟干扰较小的磁场分布。
上述炉体2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走线钢丝213,用于实现磁控管28的电线排布。
上述炉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排气孔214,用于排出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加热炉20通过设置排布的波导27和磁控管28,由波导27进行电磁波的导向,在使用时实现对加热腔211内的物料进行均匀加热,配合上述送料车40的结构对物料搅拌,均匀加热的效果更好;通过冷却液进管25和冷却液出管26与磁控管28的连通,采用液冷的方式对磁控管28进行散热,防止过热,节能环保、安全性能更高;由第一电动推杆24和端门22自动开闭加热腔211的第一进出口212,打开时供送料车40进出、关闭时由端门22防止微波泄漏。
屏蔽外罩30的具体结构为:
参考图6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外罩30,包括主体框架31、具有若干通孔321的屏蔽面32、滑轨33、活动门34和第二电动推杆35。屏蔽面32设置在主体框架31上,并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出口36(与上述的第一进出口212相对设置),第二进出口36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33,活动门34的两侧分别与两条滑轨33滑接配合以进行升降运动,第二电动推杆35的两端分别枢接配合在主体框架31和活动门34上,用于驱动活动门34进行升降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进出口36。
上述主体框架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座37,活动门34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支座38,第二电动推杆35的固定端与第二支座37枢接配合,第二电动推杆35的活动端与第三支座38枢接配合。由于活动门34是可升降的、位置不固定的,将第二电动推杆35的固定端设置在主体框架31上,连接处的强度更有保障,从而保证活动门34升降时候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动推杆35包括第二缸体351和第二输出杆352,第二缸体351枢接配合在第二支座37上,第二输出杆352的其一端部与第二缸体351伸缩配合,第二输出杆352的另一端部与第三支座38枢接配合。
上述滑轨33安装在主体框架31上,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直轨331和第二直轨33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直轨331和第二直轨332的弯轨333,弯轨333使得第一直轨331和第二直轨332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且第一直轨331与第二进出口36所在侧面的距离大于第二直轨332与该侧面的距离。则活动门34在上升的过程中同时向主体框架31的内侧移动,从而与第二进出口36上方的屏蔽面32错开,而活动门34在下降的过程中可以从屏蔽面32的内侧逐渐降到屏蔽面32的下方,与其上方的屏蔽面32上下配合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上述活动门34由门框341和设置在门框341内的屏蔽面32’组成,即活动门34的屏蔽作用主要也是由屏蔽面32’实现,简化产品的原材种类、方便生产。
上述活动门34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滑块3411,两个滑块3411分别滑接配合在两条滑轨33中。本实施例中,上述滑块3411为圆柱体,方便滑块3411在滑轨33中移动时的转向,使得活动门34的升降过程更加顺畅;滑块3411设置在门框341的两侧。
上述滑轨33设置有供滑块3411进出的缺口334。则产品的维护和拆装时,在不拆下滑轨33的情况下可以将活动门34在缺口334位置进行拆装,操作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上述缺口334设置在第二直轨332的侧面。
上述主体框架31包括外围框架311和内支撑框架312,外围框架311由薄钢板围成主体框架31的形状,用于安装屏蔽面32,内支撑框架312由方管组成并设置在外围框架311的内侧,用于支撑外围框架311。外围框架311用薄钢板制作可以节省产品的材料成本,并由内支撑框架312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为第二电动推杆35提供稳固的受力点。
上述屏蔽面32是通过螺栓39锁固在主体框架31(即外围框架311)上,方便拆装。
上述主体框架31、屏蔽面32和活动门34均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实际生产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屏蔽面32可以有多种形成方式,如:①用金属条编织成网,金属条交错形成的孔洞即为上述的通孔321;②在板件上镂空形成若干上述通孔321。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方式。同时,针对通孔321的大小,业内具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出既能满足可视化效果、又可以实现防微波泄漏的通孔321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外罩30罩设在微波加热炉20的外表,通过屏蔽面32防止微波泄漏;同时,通过开设第二进出口36并设置可升降的活动门34,可以实现第二进出口36的活动开闭,打开时可方便送料车40进出,关闭时可避免微波从第二进出口36处泄漏。
基座10的具体结构为: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0,除去上述的结构外,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导轨12两端的行程开关撞击块14和限位座15,送料车的侧边设置有与行程开关撞击块14相对的行程开关48,当行程开关48与行程开关撞击块14接触时送料车40停止行进、到达预定加热位置,限位座15用于限制送料车40的装料或卸料位置,以防止送料车40从导轨12掉落。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3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有沥青混合料需要加热时,首先接通微波养护车的冷却回路,让冷却介质在冷却液进管25和冷却液出管26中循环。屏蔽外罩30上的活动门34通过第二电动推杆35控制向上移动,然后微波加热炉20上的端门22也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4打开,控制驱动装置13将送料车40移出微波加热炉20外,将沥青砂石混合料装入送料车40的料口41内。料装满后,驱动装置13控制送料车40移进微波加热炉20内,微波加热炉20底下四周的微波密封边幅29将送料车40包裹密封住,防止微波加热时微波泄漏。加热过程中,送料车40的螺杆42可对沥青砂石混合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加热更加均匀。加热结束后,送料车40移出微波加热炉20外,送料车40内部的螺杆42将加热后的沥青砂石混合料进行卸料。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微波养护车上,通过驱动装置13驱动送料车40进行自动化物料输送,由微波加热炉20进行加热,加热过程由微波加热炉20和送料车40、屏蔽外罩30进行双重微波屏蔽,防止微波泄漏,提高微波养护车的安全性能;导轨12以及电动的端门22和活动门34方便送料车40进出微波加热炉20和屏蔽外罩30,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不过多占用微波养护车内部的高度空间,更方便空间结构设计。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微波加热炉、屏蔽外罩和送料车;
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导轨和驱动装置;
所述微波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
所述屏蔽外罩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并罩住微波加热炉,其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端门相对设置、电动开闭的活动门;
所述送料车滑接配合在所述导轨上,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进出所述屏蔽外罩和微波加热炉,加热物料时所述送料车位于所述加热腔的下方,装料或卸料时所述送料车位于所述屏蔽外罩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车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料框、至少一根螺杆和液压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框下方的行走车轮;
所述料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螺杆装配的凹槽;
所述螺杆的两端枢接配合在所述凹槽的端部;
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进行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所述凹槽对应所述螺杆卸料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卸料口;
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料框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螺旋尾座上,所述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框包括车斗、下密封方法兰和挡料板框,所述下密封方法兰上下分别连接所述挡料板框和车斗,所述挡料板框连接一圈围成所述料框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加热时所述挡料板框贴合在所述加热腔的侧壁;所述挡料板框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端门、固定支座、第一电动推杆、冷却液进管、冷却液出管和若干加热组件;
所述炉体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出口;
所述端门枢接配合在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上边缘;
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侧壁,其输出端与所述端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端门的电动开闭;
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炉体的表面;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表面的若干波导,以及安装在所述波导上的磁控管,所述磁控管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所述出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出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的下端边缘均安装有微波密封边幅,所述微波密封边幅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磁铁,用于将所述微波密封边幅吸附贴合在所述送料车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控管排布在所述炉体的各表面,且分成若干组,同组的磁控管采取串联连通的方式后,位于首尾两端的磁控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外罩包括主体框架、具有若干通孔的屏蔽面、滑轨、所述活动门和第二电动推杆;
所述屏蔽面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分别与两条所述滑轨滑接配合以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配合在所述主体框架和活动门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进行升降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进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接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中;所述滑块为圆柱体;所述滑轨设置有供所述滑块进出的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的行程开关撞击块和限位座,所述送料车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行程开关撞击块相对的行程开关,当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行程开关撞击块接触时所述送料车停止行进,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所述送料车的装料或卸料位置。
CN202021829203.9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Active CN212812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203.9U CN212812079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203.9U CN212812079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2079U true CN212812079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9203.9U Active CN212812079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2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8414B (zh) 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列车的微波加热装置
CN212812079U (zh)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结构
CN111893851A (zh) 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
CN212375673U (zh) 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
CN2061678U (zh) 带有密封炉门的新型箱式电阻炉
CN114360856A (zh) 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
CN113387538A (zh) 自动加料玻璃熔炉
CN211406299U (zh) 一种用于旋转靶绑定的加热装置
CN202066379U (zh) 一种复合料车
CN212561027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微波加热炉
CN213740540U (zh) 一种新型微波加热炉
CN215712792U (zh) 红焦运送用施旋转焦罐
CN205798397U (zh) 一种多工位单横梁导向的低压铸造机械手
CN102221295A (zh) 一种热处理线设备组合结构
CN213417531U (zh) 一种微波屏蔽结构
CN113943851A (zh) 大工件的全自动热处理系统及热处理方法
CN206837932U (zh) 一种新型环氧树脂搅拌混料装置
CN102278889A (zh) 一种复合料车
CN2073099U (zh) 变功率高效节能箱式电阻炉
CN113182132A (zh) 一种多杆涂覆机
CN220229979U (zh) 一种用于松弛定型机的密封烘干箱体
CN108560388B (zh) 一种微波加热料仓机构
CN213507958U (zh) 一种公路养护加热装置
CN214053062U (zh) 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输送系统
CN219058436U (zh) 一种料盒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