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0415U -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10415U CN212810415U CN202021872470.4U CN202021872470U CN212810415U CN 212810415 U CN212810415 U CN 212810415U CN 202021872470 U CN202021872470 U CN 202021872470U CN 212810415 U CN212810415 U CN 2128104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 ring
- side space
- spacer
- battery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隔圈组件包括:第一侧隔圈,第一侧隔圈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侧隔圈,第二侧隔圈与第一侧隔圈相对设置,第二侧隔圈上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第一侧隔圈与第二侧隔圈之间配合限定出供电池的极耳穿过的通道。本申请通过将隔圈分体设计,设置成由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组合而成的隔圈组件,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可拆卸装配,并且两者之间预留可以容纳极耳通过的通道,不仅方便极耳与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的装配,而且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可以夹紧极耳,固定极耳形态,防止极耳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散乱或者下坠挤压极片,提高电池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池通常具有导电端子、以及电池内部电连接结构。在电池内部极耳与引出脚之间有一个防护结构,即隔圈。相关技术中,一些隔圈是一体结构,隔圈装配于电池的方法是,顺着电池极芯正、负极极耳方向套入,极耳为多层金属薄片结构,在实际装配隔圈时装配难度较大,且装配隔圈时存在极耳打皱的风险,极耳定位孔的宽度较小不利于隔圈装配,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的隔圈组件和电池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隔圈组件,包括:第一侧隔圈,所述第一侧隔圈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侧隔圈,所述第二侧隔圈与所述第一侧隔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隔圈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一侧隔圈与所述第二侧隔圈之间配合限定出供电池的极耳穿过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隔圈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隔圈上的第一安装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的第二安装部位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隔圈上的第二安装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的第一安装部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隔圈和所述第二侧隔圈分别为长条形,所述第一侧隔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隔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侧隔圈的一侧向外突出的卡扣,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为设于所述第二侧隔圈的一侧的插槽,所述卡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隔圈和所述第二侧隔圈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注液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隔圈包括: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为长条形;
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侧隔圈包括:
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为长条形;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限位横板,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限位横板,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且间隔开限定出所述通道。
可选地,沿着从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底面为由外到内向上倾斜延伸的斜面。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隔圈分体设计,设置成由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组合而成的隔圈组件,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可拆卸装配,并且两者之间预留可以容纳极耳通过的通道,不仅方便极耳与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的装配,而且第一侧隔圈和第二侧隔圈可以夹紧极耳,固定极耳形态,防止极耳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散乱或者下坠挤压极片,提高电池安全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在未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在未装配时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在装配时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隔圈组件100;电池200;
第一侧隔圈10;第一安装部11;注液通道12;第一限位横板13;第一夹持部15;第一连接部16;
第二侧隔圈20;第二安装部21;第二限位横板23;第二夹持部25;第二连接部26;
极耳30;通道40;极芯50;极柱6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隔圈组件100。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隔圈组件100包括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其中,如图8所示,隔圈组件100通常用于设在电池的壳体内,并且位于极芯50与盖板之间,隔圈组件100可以用于支撑盖板,并且在盖板与极芯50之间限定出容纳极芯50上的极耳30的装配空间。
具体而言,第一侧隔圈10设有第一安装部11,第二侧隔圈20与第一侧隔圈10相对设置,第二侧隔圈20上设有第二安装部21,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21可拆卸地相连,第一侧隔圈10与第二侧隔圈20之间配合限定出供电池极耳30穿过的通道。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100主要由两个侧隔圈组成,即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其中,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上分别设有互相可拆卸的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21,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通过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21的配合可以实现可拆卸相连,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装配之后,两者之间的缝隙形成通道40(如图7所示),电池的极耳30汇合后穿过通道40与电池盖板连接(如图8所示)。穿过通道40的极耳进行折弯形成折弯后的极耳,第一侧隔圈10与第二侧隔圈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折弯后的极耳的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100可以用于设在电池的极芯50与盖板上的极柱60之间(如图8所示),极芯50上的极耳30汇合后穿过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限定出的通道40之后在两者之间进行折弯,并与引出脚相连,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在起到防护极耳30的同时,通过分体设计,便于装配,并且装配后,极耳30容易穿过通道40进行折弯,有效提高了隔圈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和成品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极芯50、极耳30以及盖板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本申请主要对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的装配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圈组件100,通过将隔圈分体设计,设置成由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组合而成的隔圈组件,相比于传统的一体结构的隔圈而言,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可拆卸装配,并且两者之间预留可以容纳极耳30通过的通道,不仅方便极耳30与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的装配,而且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可以夹紧极耳30,固定极耳30形态,防止极耳30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散乱或者下坠挤压极片,提高电池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隔圈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1,第二侧隔圈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设置在第一侧隔圈10上的第一安装部11与设置在第二侧隔圈20上的第二安装部21位置对应,设置在第一侧隔圈10上的第二安装部21与设置在第二侧隔圈20上的第一安装部11位置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分别为长条形,第一侧隔圈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21,第二侧隔圈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1和第一安装部11。
可选地,第一安装部11为从第一侧隔圈10的一侧向外突出的卡扣,第二安装部21为设于第二侧隔圈20的一侧的插槽,卡扣可拆卸地插接在插槽内。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2和图3分别为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安装部11可以为半圆形卡扣、圆形卡扣、方形卡扣等,第二安装部21可以为与第一安装部11对应的扣孔、孔位或者插槽,扣孔、孔位或者插槽可以是圆孔或者方形孔,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与插槽的相互配合扣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如图4和图5所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隔圈10两端的第一安装部11可以是结构相同的安装结构,第二侧隔圈20两端的第二安装部21也是结构相同的安装结构,并且可以与第一安装部11可拆卸地配合;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隔圈10两端的第一安装部11可以是结构不同的安装结构,第二侧隔圈20两端的第二安装部21也是结构不同的安装结构,并且第二安装部21的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均可以与第一安装部11的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可拆卸地相连,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由此,该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结构简单可行,装配方便,并且扣和后可以保证对极耳30的压紧效果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注液通道12。注液通道12的开口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并列或者间隔开设置,注液通道12用于电芯内部排气以及给电芯提供注液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侧隔圈10包括:第一夹持部15和两个第一连接部16,第二侧隔圈20包括:第二夹持部25和两个第二连接部26。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5为长条形,两个第一连接部16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15的两端且与第一夹持部15相连,第一夹持部15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6的宽度,第一安装部11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6上。
第二夹持部25为长条形,两个第二连接部26分别设于第二夹持部25的两端且与第二夹持部25相连,第二夹持部25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26的宽度,第二安装部21设于第二连接部26上,第二夹持部25与第一夹持部15相对设置,通道40位于第二夹持部25与第一夹持部15之间。
也就是说,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为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条形,第一侧隔圈10的两端为第一连接部16,第一连接部16的内侧设有第一安装部11,两个第一连接部16通过第一夹持部15相连;第二侧隔圈20的两端为第二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6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部21,两个第二连接部26通过第二夹持部25相连。
在第一侧隔圈10与第二侧隔圈20装配时,第一侧隔圈10上的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侧隔圈20上的第二安装部21配合相连,由于第一夹持部15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6的宽度,第二夹持部25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26的宽度,在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21装配之后,第一夹持部15与第二夹持部25之间间隔的间隙便可形成通道40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部15包括第一限位横板13,第二夹持部25包括第二限位横板23,第一限位横板13的内侧面与第二限位横板23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且间隔开限定出通道40。
换句话说,第一侧隔圈10的第一夹持部15和第二侧隔圈20第二夹持部25的截面可以为类L形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夹持部15包括沿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横板13,第二夹持部25包括沿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横板23,第一限位横板13的内侧面与第二限位横板23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两个内侧面之间间隔开形成的间隙构成通道40。
由此,该结构的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可以在保证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的装配稳定性的基础上形成通道40,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便于极耳30从通道40伸出。
优选地,沿着从第一限位横板13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第一限位横板13的内侧面与第二限位横板23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限位横板13与第二限位横板23的内侧面从下向上逐渐贴近,由此可以便于极耳30的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横板13的底面和第二限位横板23的底面分别为由外到内向上倾斜延伸的斜面。优选地,第一限位横板13和第二限位横板23的底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60°。
也就是说,第一限位横板13和第二限位横板23的下表面均不是平面设计,而是从两侧向通道40所在方向逐渐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为斜面结构,每个斜面结构在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可以为5°-60°,更优选为10°-30°。该斜面结构可以有利于在装配时对极耳30引出定型,同时保证不挤压极片,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两部分配合后,第一限位横板13和第二限位横板23的内侧面留有配合间隙形成通道40,作为极耳30引出用,同时可以夹紧极耳30,保证电池使用过程极耳30不会散乱。
其中,第一限位横板13和第二限位横板23之间配合形成的间隙,即通道40的宽度为Y,一般为极耳30层叠后的总厚度,Y的尺寸可为0.2mm-2mm,优选0.2mm-1mm,第一侧隔圈10和第二侧隔圈20装配后,最终状态如图8所示,将极耳30夹紧在通道40内,固定极耳30形态,防止极耳30在电池使用过程因振动而散乱或下坠挤压极片,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200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隔圈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隔圈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200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极耳30装配方便,并且安全性高。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隔圈,所述第一侧隔圈设有第一安装部;
第二侧隔圈,所述第二侧隔圈与所述第一侧隔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隔圈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一侧隔圈与所述第二侧隔圈之间配合限定出供电池的极耳穿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隔圈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隔圈上的第一安装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的第二安装部位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隔圈上的第二安装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圈上的第一安装部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隔圈和所述第二侧隔圈分别为长条形,所述第一侧隔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隔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向外突出的卡扣,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插槽,所述卡扣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隔圈和所述第二侧隔圈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注液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隔圈包括: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为长条形;
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侧隔圈包括:
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为长条形;
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限位横板,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限位横板,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且限定出所述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横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横板的底面为由外到内向上倾斜延伸的斜面。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隔圈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2470.4U CN212810415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2470.4U CN212810415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10415U true CN212810415U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8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72470.4U Active CN212810415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104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16469A1 (zh) * | 2020-12-04 | 2022-06-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 |
-
2020
- 2020-08-31 CN CN202021872470.4U patent/CN2128104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16469A1 (zh) * | 2020-12-04 | 2022-06-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03125B2 (en) |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 |
CN212810415U (zh) | 电池的隔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 |
EP3540814B1 (en) | End plate, housing, and battery module | |
CN210123775U (zh) | 输出极安装座、电芯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0723207U (zh) | 用于电池的极耳连接片及具有其的电池 | |
CN206211204U (zh) | 安装板及开关插座 | |
CN115425365B (zh) | 集流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US10700314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head cover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7097934U (zh) | 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 |
CN115775640A (zh) | 燃料棒夹持环及燃料组件支撑格架 | |
CN110970637A (zh) |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总管支撑结构 | |
CN203225309U (zh) | 防止铅膏脱落的铅酸蓄电池板栅 | |
CN110518170B (zh) | 一种组合式电池pack箱体 | |
CN218997124U (zh) | 一种新型塑料片和端子组件铆接结构 | |
CN210840482U (zh) | 易组装型换热器 | |
CN218827479U (zh) | 一种锂电池盖板 | |
US20190058169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head cover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
CN212161963U (zh) | 一种电极连接和线束隔离板间的配合结构及电池模组 | |
CN217387468U (zh) | 极耳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 |
CN112866524B (zh) | 摄像头支架及其生产工艺和摄像头组件 | |
CN217691226U (zh) | 一种碳纤维材质的电栅板 | |
CN219350573U (zh) | 电气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 |
CN220510179U (zh) | 一种ln系列电池模组的模块化扩容结构 | |
CN211176779U (zh) | 一种具有叠片式火孔结构的圆柱形燃烧器 | |
CN215418456U (zh) | 互扣式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