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0290U -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0290U
CN212810290U CN202022298017.3U CN202022298017U CN212810290U CN 212810290 U CN212810290 U CN 212810290U CN 202022298017 U CN202022298017 U CN 202022298017U CN 212810290 U CN212810290 U CN 212810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odule
heat conduction
condu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80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彩芳
曾迎春
简和兵
陈才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nuoxin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nuoxi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nuoxin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nuoxi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980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0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0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0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所述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系统接触的导冷面,所述模块一侧的导冷面沿长度方向嵌入式设置有接触导热管;所述模块的顶部导热面设置有散热齿区,且顶部散热齿区内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铜管,且导热铜管的一端与接触导热管连接,所述导热铜管对应模块内部热源器件设置。本实用新型在热源集中部位的外表面增加散热齿,增大了传热面积;通过增加导热铜管,来提高总传热系数K;通过安装接触导热管与模块导冷面紧挨安装,实现自身的快速冷凝,提高自身导热能力,又能较快导出导热铜管传过来的热量,增大总导热系数K的同时,也增大核心热源与导热体之间的温度差△t,实现双重快速导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模块散热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我国军用和民用模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电子模块逐步在向小型化、微型化和集成化发展,元器件的组装密度随之也变得越来越高,组件和设备的热流密度也迅速增加。这就一方面要求芯片自身要有较好的导热系数,能承受较高的结温温度,另一方面也要求模块结构能实现良好的导热和辅助散热。
目前,为了满足模块结构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重量轻型化、防腐性、一定的散热特性等指标,市场上大部分的模块都采用5系或6系铝合金材料,在热流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部分产品使用纯铜材料,并辅助采用散热齿,强制风冷等措施,来实现模块的导热、散热。但针对模块集成度高,热流密度大且空间、重量和环境条件限制严格的产品,模块无法使用强制风冷,受重量限制,也无法采用纯铜材料或者含有大量散热齿的结构,这就容易导致产品在高温条件,甚至常温环境下,因为器件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这就亟需有一种结构方案,在满足空间、重量和环境限制的条件下,实现产品的快速导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旨在实现对模块进行快速散热。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所述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系统接触的导冷面,所述模块一侧的导冷面沿长度方向嵌入式设置有接触导热管;所述模块的顶部导热面设置有散热齿区,且顶部散热齿区内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铜管,且导热铜管的一端与接触导热管连接,所述导热铜管对应模块内部热源器件设置。
本模块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在热源集中部位的外表面增加散热齿,以增大传热面积。在空间和重量允许的情况下,散热齿可以满布于整个模块顶面,则散热效果更佳,在模块设计空间的限制下优先增大热源器件集中局域的散热面积。
模块顶部增加导热铜管来提高总传热系数K,热管是具有毛细液芯的真空容器,可受外部热源作用实现自行蒸发和冷凝的一种高效率真空传热器件,其导热效率根据做工不同,略有不同,但总体都是纯铜导热效率的50-100倍左右,而铜的导热系数约为386-400W/(m·K)。
模块的左侧和右侧各有1个与系统接触的安装面,系统无法直接对模块进行强制散热,但可以对模块与系统的安装部件进行散热处理,所以,对模块而言,这两个安装面即为导冷面。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21
和R=L/(λA),热管的安装位置,一方面要尽量缩短与热源之间的距离L,减小热阻;另一方面要尽量与系统导冷面接触,这样既能增大温度差Δt,又能提高总散热系数K,起到协同散热的作用。
为了缩短热管与主要热源器件的传热路径L,将热管长度和宽度尽量覆盖主要热源器件的散热面,若空间允许,导热铜管长度可以延伸至右侧冷板接触面,一方面加速发热器件的热耗,另一方面,携带部分主要热源发出的热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内部热源器件与导热铜管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等于4mm。
导热铜管分别安置于器件的垂直正上方,各器件到热管的路径因器件高度差异各不同,但整体均不大于4mm。为了增大温度差Δt,本方案安装了接触导热管,该热管与模块导冷面紧挨安装,实现自身的快速冷凝,提高自身导热能力,又能较快导出导热铜管传过来的热量,增大总导热系数K的同时,也增大核心热源与导热体之间的温度差Δt,实现双重快速导热。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齿区内嵌入式设置有第一导热铜管和第二导热铜管,所述第一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110*12mm*3.5mm,所述第二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215*8mm*3.5mm。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一侧的导冷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嵌入安装槽,所述接触导热管设置在安装槽内。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另一侧的导冷面对称设置有辅助接触散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的另一端与辅助接触散热铜管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通过导热垫与热源器件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的导热系数为11W/m.K,且导热垫厚度为1mm。
模块的内部根据各发热器件的不同高度设置有若干个凸台,凸台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平面度不大于0.05,且凸台和器件传热表面,选用导热系数更高的导热垫,常规导热垫导热系数为5~6W/(m.K),本次选用导热垫系数为11W/(m.K)。导热垫厚度以1mm最佳,太厚导热垫自身导热系数低,增长其导热路径L,会减小传导热量的能力,太薄压缩率不够,容易夹杂空气。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内部的印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镀铜散热区,且镀铜散热区与壳体紧密接触。
在电性能和印制板空间允许的部位,局部进行表面镀铜,并通过导热垫和壳体加工凸台的方法,使这些镀铜的部位能与壳体紧密接触,该处理措施旨在增加内部热源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传导热量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相邻热源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3mm。
理论上,应该将所有的发热器件,尽量均匀的分布于整个模块内,这样会避免在金属传热能力特定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内的热量集中,器件发出的热不能及时导出而导致温度过高,也可以避免发热器件的热量相互辐射,导致彼此温度进一步升高。但是,受电性能布局的要求、以及内部其他模块空间的占用,发热器件无法完全均匀分布,这就要求,在设计前期,设计者要具备增大热源器件布局空间的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各热源器件,尤其是热耗较高的器件之间相互远离,以降低单位空间的热流密度,避免热量堆积,温度骤升。改进后整个热源的布局空间被加大,主要热源器件间的相对距离也增大,既降低了单位空间的热流密度,也避免了器件之间的相互热辐射。
本实用新型,在模块结构设计时,合理选用高导热系数导热垫、铜管等导热材料,同时在限定的空间内,在不影响电器件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大散热面积、减小传热热阻、分散热源分布;并在设计前期,充分结合三维设计软件UG NX,热仿真软件ANSYS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经过多次热仿真及设计优化,最终实现模块在体积、重量满足指标,热耗为30W,外部无强制风冷的环境下,通过自然散热方式,快速散热并且在75℃高温下正常工作。
根据传热的基本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32
—热流量,W;K—总传热系数,W/(m2·K);A—传热面积,m2;Δt—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温差,℃。从公式可得,传递热量的多少,与上述三种因素成正比,因此,为了加快热量的传递,可采取提高总传递系数,增大传热面积和增大流体之间温差的方法。而总传热系数,一方面取决于传热材料自身的导热系数,另一方面取决于传热路径上的热阻。
由介质导热热阻的计算公式如下:R=L/(λA) (公式2)
其中R—导热热阻,℃/W;L—导热通路长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2·K);A—导热面面积,m2
由公式(1)、(2)可得,缩短导热通路长度,选择高导热系数材料,增大导热面面积,也可以降低热阻,进而提高传热性能,即提高传热系数K,最终提升传导的总热量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3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热源集中部位的外表面增加散热齿,增大了传热面积;通过增加导热铜管,来提高总传热系数K,从而加速模块的散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接触导热管与模块导冷面紧挨安装,实现自身的快速冷凝,提高自身导热能力,又能较快导出导热铜管传过来的热量,增大总导热系数K的同时,也增大核心热源与导热体之间的温度差Δt,实现双重快速导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热源器件间的相对距离,既降低了单位空间的热流密度,也避免了器件之间的相互热辐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印制板的镀铜散热区与壳体紧密接触,增加内部热源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面积,从而提高传导热量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凸台与热源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现有热源器件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改进后热源器件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模块模型网格划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型网格划分图;
图9为现有模块热仿真云图;
图10为现有模块器件热仿真云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热仿真云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器件热仿真云图。
其中:1-散热齿区、2-接触导热管、3-导热铜管、4-热源器件、5-凸台、6-导热垫、7-镀铜散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系统接触的导冷面,所述模块一侧的导冷面沿长度方向嵌入式设置有接触导热管2;所述模块的顶部导热面设置有散热齿区1,且顶部散热齿区1内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铜管3,且导热铜管3的一端与接触导热管2连接,所述导热铜管3对应模块内部热源器件4设置。
对比图1和图2得到:本实用新型在热源集中部位的外表面增加散热齿,增大了传热面积;通过增加导热铜管3,来提高总传热系数K;通过安装接触导热管2与模块导冷面紧挨安装,实现自身的快速冷凝,提高自身导热能力,又能较快导出导热铜管3传过来的热量,增大总导热系数K的同时,也增大核心热源与导热体之间的温度差Δt,实现双重快速导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模块内部热源器件4与导热铜管3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等于4mm。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凸台5,所述凸台5通过导热垫6与热源器件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6的导热系数为11W/m.K,且导热垫6厚度为1mm。
模块的内部根据各发热器件的不同高度设置有若干个凸台5,凸台5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平面度不大于0.05,且凸台5和器件传热表面,选用导热系数更高的导热垫6,常规导热垫6导热系数为5~6W/(m.K),本次选用导热垫6系数为11W/(m.K)。导热垫6厚度以1mm最佳,太厚导热垫6自身导热系数低,增长其导热路径L,会减小传导热量的能力,太薄压缩率不够,容易夹杂空气。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6所示,所述模块内部的印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镀铜散热区7,且镀铜散热区7与壳体紧密接触。所示镀铜散热区7通过导热垫6和壳体加工凸台5的方法,与壳体紧密接触,旨在增加内部热源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传导热量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如图2所示,模块的左侧和右侧各有1个与系统接触的安装面,分别为安装面L和安装面R。系统无法直接对模块进行强制散热,但可以对模块与系统的安装部件进行散热处理,所以,对模块而言,这两个安装面即为导冷面。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51
和R=L/(λA),热管的安装位置,一方面要尽量缩短与热源之间的距离L,减小热阻;另一方面要尽量与系统导冷面接触,这样既能增大温度差Δt,又能提高总散热系数K,起到协同散热的作用。
如图2、图3所示,为了缩短热管与主要热源器件4A、B和E的传热路径L,将第一导热铜管和第二导热铜管分别安置于器件的垂直正上方,各器件到热管的路径因器件高度差异各不同,但整体均不大于4mm。在热源器件4C、D正上方增加一组热管散热最佳,本模块受空间限制,容纳不了热管,且器件C和D热耗相对较小,故未在这两个器件的垂直上方安装热管。
为了增大温度差Δt,本方案安装了接触导热管2,该热管与模块冷板L面紧挨安装,实现自身的快速冷凝,提高自身导热能力,又能较快导出热管1和热管2传过来的热量,增大总导热系数K的同时,也增大核心热源与导热体之间的温度差Δt,实现双重快速导热。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110*12mm*3.5mm,长度和宽度尽量覆盖两个主要热源器件4A和B的散热面,受空间和重量限制,长度未延伸至右侧冷板接触面R;所述第二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215*8mm*3.5mm,宽度尽量覆盖4组热源器件4E,且该处空间允许,热管长度延伸至右侧冷板接触面R,一方面加速发热器件E的热耗,另一方面,携带部分主要热源A、B发出的热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模块内部根据各发热器件的不同高度腔体加工凸台5,凸台5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平面度不大于0.05,且凸台5和器件传热表面,选用导热系数更高的导热垫6,常规导热垫6导热系数为5~6W/(m.K),本实施例选用导热垫6系数为11W/(m.K)。导热垫6厚度以1mm最佳,太厚导热垫6自身导热系数低,增长其导热路径L,会减小传导热量的能力,太薄压缩率不够,容易夹杂空气。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或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5、图6所示,理论上,应该将所有的发热器件,尽量均匀的分布于整个模块内,这样会避免在金属传热能力特定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内的热量集中,器件发出的热不能及时导出而导致温度过高,也可以避免发热器件的热量相互辐射,导致彼此温度进一步升高。
但是,受电性能布局的要求、以及内部其他模块空间的占用,发热器件无法完全均匀分布,这就要求,在设计前期,设计者要具备增大热源器件4布局空间的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各热源器件4,尤其是热耗较高的器件之间相互远离,以降低单位空间的热流密度,避免热量堆积,温度骤升。例如该模块在最早设计时,未充分意识到分散热源的重要性,设计时,整个热源布局空间较小,主要热源A和B的距离过近。为此,对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整个热源的布局空间被加大,主要热源器件4间的相对距离也增大,既降低了单位空间的热流密度,也避免了器件之间的相互热辐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4或5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6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6所示,在电性能和印制板空间允许的部位,局部进行表面镀铜,并通过导热垫6和壳体加工凸台5的方法,使这些镀铜的部位能与壳体紧密接触,该处理措施旨在增加内部热源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传导热量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4-6任一个的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如图7-图12所示,为了验证该实用新型的效果,在研发前提,结合使用UG NX三维软件和ANSYS仿真软件,分别对改进前后的模块建立了三维模型,并用ANSYS仿真软件,对主要热源器件4进行了热仿真,验证改进方案的效果。
首先,如图7、图8所示,分别建立改进前后模块的三维模型,然后各自去除尖角、毛刺,简化模型,使热仿真模型更加可靠,然后将简化后的模型分别导入ANSYS仿真软件,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精细网格划分。
然后,如图9、图10所示,根据模块的材料组成、各种材料和器件的导热系数和热阻大小、模块发热器件的热耗大小以及系统给定的模块的热仿真边界条件等,在仿真时根据仿真输入需求,分别输入各个参数的对应值,改进前,设置导热垫6导热系数设为5.5W/(m.K),铝的导热系数设置为185W/(m.K),环境温度为70摄氏度,各热源器件4的具体布局位置同图5所示,得到模块整体和各发热器件的热仿真云图。
如图11、图12所示,改进后的具体结构外形图及透视图分别见图2和图3,铜管尺寸及位置如前述所示,散热齿深度为3.5mm,散热齿布局区域同前述所示。设置导热垫6导热系数设为11W/(m.K),铝的导热系数设置为185W/(m.K),设置三个热管的导热系数为24000W/(m.K),环境温度为70摄氏度,各热源器件4的具体布局位置同图7所示,得到模块整体和各发热器件的热仿真云图。
由仿真结果可知,结构改进前后,热耗最高的器件,也是温升最高的器件,但是改进后,该器件的最高温度,由115.38℃降低为98.88℃,同比降低16.5℃。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热耗相比较高的5个器件的热耗、两种情况下热仿真温度,正常工作允许温度等参数做一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可得,结构改进前,所有器件温升均大于110℃,且由于器件相互间布局比较集中,导致较低热耗的器件的温升也很高,且均超出各自所允许的正常工作温度。而改进后的结构,器件的热量较快的导给系统冷端,各器件布局相对分散,仿真的稳态温度均不超过100℃,满足各器件正常工作。
表1结构改进前后发热器件热仿真结果
Figure BDA000272661853000008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系统接触的导冷面,所述模块一侧的导冷面沿长度方向嵌入式设置有接触导热管(2);所述模块的顶部导热面设置有散热齿区(1),且顶部散热齿区(1)内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铜管(3),且导热铜管(3)的一端与接触导热管(2)连接,所述导热铜管(3)对应模块内部热源器件(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内部热源器件(4)与导热铜管(3)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等于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区(1)内嵌入式设置有第一导热铜管和第二导热铜管,所述第一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110*12mm*3.5mm,所述第二导热铜管的尺寸为长*宽*厚=215*8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内部的印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镀铜散热区(7),且镀铜散热区(7)与壳体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另一侧的导冷面对称设置有辅助接触散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3)的另一端与辅助接触散热铜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凸台(5),所述凸台(5)通过导热垫(6)与热源器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6)的导热系数为11W/m.K,且导热垫(6)厚度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热源器件(4)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3mm。
CN202022298017.3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Active CN212810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8017.3U CN212810290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8017.3U CN212810290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0290U true CN212810290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8017.3U Active CN212810290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0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9962B (zh) 水冷式线路板散热装置
WO2021227846A1 (zh) 适于电子设备液冷散热的液冷板及散热单元
TW200528014A (en) Variable density graphite foam heat sink
CN107969093A (zh) 散热器
CN212810290U (zh) 一种高热耗模块导热结构
CN201138905Y (zh) 小空间多热源条件下的集成散热装置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836913U (zh) 复合散热器和散热模组
CN108024488B (zh) 水套式线路板散热装置
CN213522815U (zh) 一种基于相变散热技术的高效散热密闭机箱
CN108419416A (zh) 一种igbt用的高散热量热管散热器
CN213302973U (zh) 一种新型导冷散热型工控机用主控制板
CN211129871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头盔
CN211580514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1792634U (zh) 一种使用均热板技术的风冷机箱
CN209880587U (zh) 一种散热器
CN108630640B (zh) 具有温度梯度的一体式散热器
CN2461055Y (zh) 双层式散热板
CN216852904U (zh) 具有多散热器对流式散热模组
CN220627002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书籍查询装置
CN215222818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852902U (zh) 用于多热源散热的自然对流式散热器
CN214316025U (zh) 散热结构
CN215494905U (zh) 散热器
CN217426723U (zh) 一种高功率igbt元件组的风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