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0176U -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0176U
CN212810176U CN202021842940.2U CN202021842940U CN212810176U CN 212810176 U CN212810176 U CN 212810176U CN 202021842940 U CN202021842940 U CN 202021842940U CN 212810176 U CN212810176 U CN 212810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ssembly
reed pipe
pcb
wire harness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2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豪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2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0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0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0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簧管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包括干簧管组件、线束端子和若干个线束,干簧管组件包括保护壳、PCB板、罩壳和干簧管本体,保护壳上开设有内陷槽,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安装螺丝孔,PCB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螺丝孔对齐分布的第二安装螺丝孔,第一安装螺丝孔和第二安装螺丝孔通过螺丝连接,且线束穿过第一安装螺丝孔与PCB板连接,PCB板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线孔,干簧管本体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设置在连接线孔的内部,保护壳与罩壳通过螺丝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束和干簧管组件组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不需设计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期功能,大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属于干簧管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簧开关也称之为干簧管,它是一个通过所施加的磁场操作的电开关,磁簧开关是由两片磁簧片密封在玻璃管内。两片磁簧片呈重迭状况但中间间隔有一小空隙,外来适当的磁场将会使两片磁簧片接触。
这两片簧片上的触点镀有层很硬的金属,通常都是铑和钌,这层硬金属大大提升了切换次数的寿命。玻璃管内通常注入了氮气或一些相等的惰性气体,而部份磁簧开关为了提升切换电压的性能,更会把内部做成真空状态。
现有的干簧管和线束结构较复杂,且需要复杂的电路来实现干簧管的预期功能,大大提高干簧管和线束一体化结构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束和干簧管组件组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不需设计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期功能,大大降低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包括干簧管组件、线束端子和若干个线束,所述线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簧管组件和所述线束端子连接,所述干簧管组件包括保护壳、PCB板、罩壳和干簧管本体,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内陷槽,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内陷槽的内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安装螺丝孔,所述PCB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对齐分布的第二安装螺丝孔,且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和所述第二安装螺丝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所述线束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线孔,所述干簧管本体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连接线孔的内部,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罩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为向下折弯的导线。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线束均与所述干簧管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线束与同一个所述干簧管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壳为环氧树脂罩壳,且所述保护壳和所述罩壳的连接处密封。
优选的,所述线束与所述保护壳的连接处密封。
优选的,所述内陷槽和所述PCB板均为凸形结构,且所述PCB板卡合设置在所述内陷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束和干簧管组件组合为一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设计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期功能,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干簧管组件可自由拆卸装配,方便与线束的连接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2、设有保护壳和罩壳,且罩壳为环氧树脂罩壳,线束与保护壳的连接处密封,提高干簧管组件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汽进入保护壳内,提高防水性能,保障干簧管本体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干簧管组件和线束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组件的部分装配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端子和线束的连接仰视图。
图中,1-干簧管组件,101-保护壳,1011-内陷槽,1012-第一安装螺丝孔,102-PCB板,1021-第二安装螺丝孔,1022-连接线孔,103-罩壳,104-干簧管本体,1041-连接线,2-线束,3-线束端子,4-连接片,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包括干簧管组件1、线束端子3和若干个线束2,线束2的两端分别与干簧管组件1和线束端子3连接,线束2的一端通过线束端子3进行连接,方便与其它结构进行组合安装,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保障线束2的排线整齐性,若干个线束2均与干簧管组件1连接,相邻的两个线束2与同一个干簧管组件1连接,干簧管组件1包括保护壳101、PCB板102、罩壳103和干簧管本体104,保护壳101上开设有内陷槽1011,PCB板102设置在内陷槽1011的内部,内陷槽1011和PCB板102均为凸形结构,且PCB板102卡合设置在内陷槽1011的内部,保护壳101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PCB板102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对齐分布的第二安装螺丝孔1021,且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和第二安装螺丝孔102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线束2穿过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与PCB板102连接,PCB板10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线孔1022,干簧管本体104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1041,连接线1041为向下折弯的导线,连接线1041设置在连接线孔1022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束2和干簧管组件1组合为一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设计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期功能,大大降低成本;干簧管组件1可自由拆卸装配,方便与线束2的连接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保护壳101与罩壳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保护壳1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片4,连接片4上开设有连接孔5,罩壳103为环氧树脂罩壳,且保护壳101和罩壳103的连接处密封,设有保护壳101和罩壳103,且罩壳103为环氧树脂罩壳,线束2与保护壳101的连接处密封,提高干簧管组件1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汽进入保护壳101内,提高防水性能,保障干簧管本体104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干簧管组件1和线束2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的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将干簧管用于位置及重力感应,利用干簧管磁感应弹片吸合原理,利用此通断功能,用于家电基本功能的实现,例如:开盖停机、开盖报警、无水报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束2和干簧管组件1组合为一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设计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期功能,大大降低成本;干簧管组件1可自由拆卸装配,方便与线束2的连接固定,提高装配效率,设有保护壳101和罩壳103,且罩壳103为环氧树脂罩壳,线束2与保护壳101的连接处密封,提高干簧管组件1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汽进入保护壳101内,提高防水性能,保障干簧管本体104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干簧管组件1和线束2的使用安全性。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包括干簧管组件(1)、线束端子(3)和若干个线束(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簧管组件(1)和所述线束端子(3)连接;
所述干簧管组件(1)包括保护壳(101)、PCB板(102)、罩壳(103)和干簧管本体(104);
所述保护壳(101)上开设有内陷槽(1011),所述PCB板(102)设置在所述内陷槽(1011)的内部,所述保护壳(101)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所述PCB板(10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对齐分布的第二安装螺丝孔(1021),且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和所述第二安装螺丝孔(102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所述线束(2)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螺丝孔(1012)与所述PCB板(102)连接;
所述PCB板(10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线孔(1022),所述干簧管本体(104)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1041),所述连接线(1041)设置在所述连接线孔(1022)的内部,所述保护壳(101)与所述罩壳(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上开设有连接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041)为向下折弯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线束(2)均与所述干簧管组件(1)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线束(2)与同一个所述干簧管组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03)为环氧树脂罩壳,且所述保护壳(101)和所述罩壳(103)的连接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2)与所述保护壳(101)的连接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陷槽(1011)和所述PCB板(102)均为凸形结构,且所述PCB板(102)卡合设置在所述内陷槽(1011)的内部。
CN202021842940.2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Active CN212810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2940.2U CN21281017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2940.2U CN21281017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0176U true CN212810176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7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2940.2U Active CN21281017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0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10176U (zh) 一种干簧管组件和线束一体化结构
WO2000006952A1 (en) Electronic gas-lighting device integrated with a terminal board
KR100427095B1 (ko) 안테나 장치
JP446239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8027764A (ja) 家庭用電気製品
CN109390730B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10429594U (zh) 一种新型防水线控器
CN113451817A (zh) 一种双接触式结构的电缆连接器
CN219329226U (zh) 一种具有剩余电流保护附件的数字断路器
CN221040990U (zh) 断路器
CN212159901U (zh) 集成电能表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能表
CN212689769U (zh) 智能门锁
CN218385088U (zh) 静触头组件
JPH10197574A (ja) 電子式電力量計
CN216818122U (zh) 一种内置式电阻开关
CN215815755U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断路器
CN220829892U (zh) 一种带信号线的防水型温控开关
CN211605028U (zh) 具有一体式互感器的真空灭弧室结构
AU2018274090B2 (en) Electrical equipment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mprising such a mechanism
CN214797147U (zh) 一种夹子滑动式接触微动开关
CN211605476U (zh) 一种双接触式结构的电缆连接器
CN221040876U (zh) 开关及电子设备
CN109950090B (zh) 一种固封极柱
CN216390479U (zh) 漏电保护装置
US2765384A (en) Combined variable resistor and switch for use with printed circ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201717 building 58, No. 6181, Zhufeng Road South, Liantang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Ltd.

Patentee after: DONGHUA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01717 building 58, No. 6181, Zhufeng Road South, Liantang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MAO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