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5857U -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5857U
CN212805857U CN202021272261.6U CN202021272261U CN212805857U CN 212805857 U CN212805857 U CN 212805857U CN 202021272261 U CN202021272261 U CN 202021272261U CN 212805857 U CN212805857 U CN 212805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fan
air inlet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22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泽磊
蒋大永
王进
傅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22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5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5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5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通过在蜗壳内设置蜗壳侧风道面和蜗舌侧的风道结构,以使得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形成朝向进风风机的第一风道面,以及朝向出风口的第二风道面,从而使得除了有大部分的气流沿着蜗壳侧风道面进入出风口所在的腔室内,还有另外一部分气流沿着蜗舌的第二风道面进入该腔室,以此使得二者形成冲击效应,使得腔室内的气流分布均匀,从出风口排出的送风均匀,进而提升用户的送风体验。

Description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携式空调器由于体积较小,结构紧凑,其出风口和进风口一般相隔较近,空气进入进风口后经风机的旋转将空气气流提速,并经风道结构如蜗壳改变进风方向后从出风口排出,由于风道结构的内部空间较小,使得空气进入蜗壳从蜗壳的出口排出时出现出风口的风量不均匀情况,如偏向出风口某一侧的出风较强,而另一侧出风较弱,以此使得出出风不均匀,从而影响用户的送风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空调器的出风不均匀影响用户的送风体验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风组件,包括蜗壳、设置于蜗壳内的进风风机以及出风口,以形成气流从进风风机进入并经蜗壳内部从出风口排出的风道,风道包括蜗壳侧风道面和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其中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形成朝向进风风机的第一风道面,以及朝向出风口的第二风道面。
可选地,蜗舌侧风道结构向蜗壳侧延伸以形成伸出部,伸出部的自由端与进风风机的风机轴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25°至45°。
可选地,蜗舌在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位于伸出部,凸起部在厚度方向的最高位置与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5°至35°。
可选地,凸起部相对自由端的起始端与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至15°。
可选地,凸起部的厚度与最高位置相对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距离的比值为0.05至0.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上述出风组件,在壳体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位于出风口以下,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存在相反的分量。
可选地,从进风口到出风口设置有蒸发换热器和进风风机,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蒸发换热器进入蜗壳内,经进风风机的旋转加速进入出风腔室,以形成冲击风区,在冲击风区增压后形成向上向前的出风从出风口排出。
可选地,蒸发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1,进风风机紧贴蒸发换热器,且进风风机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2,进风风机的风机轴与冲击风区中心的间距为D3, D3/(D1+D2)的范围为0.8至0.9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上述的出风组件,在壳体的侧板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进风风机的轴线垂直,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轴线形成的夹角为30度至85°。
可选地,从进风口到出风口设置有蒸发换热器和进风风机,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蒸发换热器进入蜗壳内,经进风风机的旋转加速冲击蜗壳的风道壁面,经增压后形成向上向前的出风从出风口排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蜗壳内设置蜗壳侧风道面和蜗舌侧的风道结构,以使得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形成朝向进风风机的第一风道面,以及朝向出风口的第二风道面,从而使得除了有大部分的气流沿着蜗壳侧风道面进入出风口所在的腔室内,还有另外一部分气流沿着蜗舌的第二风道面进入该腔室,以此使得二者形成冲击效应,使得腔室内的气流分布均匀,从出风口排出的送风均匀,进而提升用户的送风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另一仰视方向视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包含出风组件和蒸发换热器在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包含出风组件和蒸发换热器在内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包含蜗壳和蒸发换热器的后视图;
图9为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去掉密封板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组件的气流的风道流体分析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组件的气流的风道流体分析图;
图14为风口连接结构所在的便携式空调器的立体视图;
图15为图14的部分分解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连接件的立体视图;
图17为图14中的风管连接件与便携式空调器的分解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器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中C-C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主体100,把手101,出风口102,进风口103,冷凝排风口104,冷凝入风口105,冷凝换热器106,压缩机107,进风风机108,蒸发换热器109,固定孔110,蜗壳135,蜗壳侧风道面135a,密封板136,蜗舌137,伸出部137a,凸起部137b,第一风道面137c,第二风道面137d,进风滤网138,导向部139,前面板141,壳体199,送风软管200,风管连接件300,第一连接件310,连接过孔311,螺旋槽312,第二连接件320,冷凝排风软管400,冷凝进风软管500,电池盒6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结构或功能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根据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风组件,如图6至图9所示,包括蜗壳135、设置于蜗壳135内的进风风机108以及出风口102,在进风风机108的进风端形成进风口103,以形成气流从进风风机108进入并经蜗壳135内部从出风口102排出的风道,风道包括蜗壳侧风道面135a和蜗舌137侧的风道结构,其中蜗舌137侧的风道结构形成朝向进风风机108的第一风道面137c,以及朝向出风口102的第二风道面137d。
其中蜗舌137将蜗壳135所在的腔体分成两个腔室,分别是安装进风风机108的风机腔室和出风口102所在的出风腔室,蜗壳侧风道面135a分布于蜗壳135的内壁面形成的风道面,蜗舌137侧风道结构为蜗舌137部分的壁面形成的风道面,具体包括设置于蜗舌137的表面的壁面,具体是下部相对进风风机108的下表面即第一风道面137c和上部处于出风口102的上表面即第二风道面137d。进风风机108旋转时形成的高速气流如图8中的气流air3沿着其旋转方向在风机腔室经过第一风道面137c和蜗壳侧风道面135a,经过蜗舌137与蜗壳135 内壁面之间的通道进入出风腔室,根据气流的附壁效应的原理,其中一部分如图8中的气流 air2沿着蜗壳侧风道面135a进入出风腔室,另一部分如图8中的气流air1沿着蜗舌137的第二风道面137d进入出风腔室,这两部分的气流方向相对以此在出风腔室内形成冲击的扰流效应,以此使得出风腔室内的整体气流分布得到平均,从出风口102排出的气流也是较均匀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气流都沿着蜗壳侧风道面135a进入出风腔室,使得出风腔室的上部分的气流集中导致密度高,而下部分密度小,即气流大部分从出风口102的上部分排出下部分排出的气流少,造成出风口102排出的出风气流部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的送风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蜗舌137侧风道结构向蜗壳135侧延伸以形成伸出部 137a,伸出部137a的自由端与进风风机108的风机轴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25°至45°。如图8所示,蜗舌137沿着蜗壳135所在的圆形侧壁面向内延伸得到延长形成伸出部137a,该伸出部137a的长度越过进风风机108的风机轴的垂线即在上下方向上的L1线,即第二风道面137d随之延长,使得气流在第二风道面137d上的附壁效应增强,使得更多的气流air1沿着第二风道面137d进入出风腔室,从而增强了对沿着蜗壳侧风道面 135a进入出风腔室的气流air2形成的冲击效应,有助于更好的中和气流air2的强度,使得整个出风腔室中的气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最终从出风口102排出更加均匀的出风,以此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送风体验。伸出部137a越长时气流在蜗舌137上表面形成的部分气流越多,对蜗壳135内壁面的气流的干扰作用越大,但此时会导致风机腔室与出风腔室之间的通道变窄,因为伸出部137a越长其与蜗壳135相对蜗壳135内壁面间距变窄,此时会降低进入出风腔室的气流总量,以此影响到从出风口102排出的风量,因此为了兼顾出风口102的气流平均和气流的风量大小,需要设置伸出部137a合理的长度,即设置一个合理的伸出部137a的自由端与L1线的夹角φ3,经过试验,取25°至45°的范围较为合适,优选的可以进一步取30°至40°的角度范围。在图8中的夹角φ3为38℃。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组件和具有伸出部137a的蜗舌137的出风组件的气流的风道流体分析示意图,图12中从出风口102出来的气流在出风口102设置的格栅处形成气流分布,其颜色越深表示气流密度越高即格栅此处的送风越强,从图13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上部的格栅区域颜色深如图中的A区域气流密度高,而下部的格栅区域颜色浅气流密度低,因此从格栅出来的气流上部强度高下部强度低导致出风明显的不均匀;而在图13中,出风口102的各个格栅形成的流体的颜色都较均匀且颜色深度较一致,因此图13中出风口102的出风要比图12中的均匀,以此证明了具有伸出部137a 的蜗舌137与出风与现有技术比改善出风的均匀程度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蜗舌137在出风口102的一侧形成有凸起部137b,凸起部137b位于伸出部137a,凸起部137b在厚度方向的最高位置与进风风机108的轴心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5°至35°。如图8所示,在伸出部137a的上表面形成凸起部137b,该凸起部137b处于伸出部137a的中心或者靠近中心位置,以此使得伸出部137a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的上表面,根据气流的附壁效应原理,通过在伸出部 137a设置凸起部137b,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气流沿第二风道面137d的表面流动,从而加速扰流效果。凸起部137b的在厚度方向的最高位置为图8中的C2点,进风风机108 的轴心为C1点,二者的连线与垂线L1夹角为φ2,该夹角的大小体现了凸起部137b在蜗舌137上的位置分布,如果角度越大,则凸起部137b越远离中心线即越靠近蜗舌137 的自由端,以此带来气流不同的附壁效应,经过试验测试,在夹角为15°至35°可以使得凸起部137b的位置设置形成针对此蜗壳135结构的良好的附壁效应,而不至于将伸出部137a设置过长。进一步可优选为夹角为20°至30°如图8中此夹角约为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37b相对自由端的起始端与进风风机108的轴心的连线与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至15°。如图8所示,凸起部137b的起始端位置为C3,C3与C1的连线与L1线形成夹角φ1,夹角φ1的大小体现了凸起部137b 的自由端在伸出部137a上的位置,该夹角不同时凸起部137b从最高位置C2至C1之间的弧面的形状不同,以此也影响到整个凸起部137b对气流的附壁效应,经过试验测试,在夹角为5°至15°可以优化凸起部137b对气流的附壁效应,如图8中的夹角约为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37b的厚度与最高位置相对进风风机108的轴心的距离的比值为0.05至0.2。如图8所示,凸起部137b的厚度为H1,最高位置C2相对轴心C1的距离为H2,H1/H2的比值大小反映了凸起在蜗壳135内部腔体内的相对厚度大小,如果比值越大则相对厚度越大,改比值的大小会影响到凸起部137b的凸起幅度的大小,因此也会影响到凸起部137b对气流的附壁效应。经过试验测试,在该比值为 0.05至0.2可以优化凸起部137b对气流的附壁效应。如图8中的比值约为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蜗壳135后端的密封板136,密封板136与蜗壳135的后端通过卡接等连接结构实现对气流的密封连接,以将蜗壳135的后部密封,在蜗壳135内形成有进风风机108安装部以安装进风风机108,具体进风风机108 安装在密封板136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便携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如图1至图13所示,包括壳体199,在壳体199内设置有上述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具体设置于壳体199的前部,在壳体199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02,在壳体199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103,进风口 103位于出风口102以下,进风口103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存在相反的分量。通过将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2设置在空调器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位于空调器的前侧,使得空调器的布局紧凑,能有效的减少空调器的整体的体积。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102相对进风风机108的轴线倾斜向上设置,以此可以使得空调器放置在较低位置时,使得空调器的送风向上吹至较远的距离,并方便将送风输送至人的身体头部的位置,使得用户感觉到凉爽。
而且通过在空调器的壳体199内设置上述的出风组件,可以使得空调器的出风口102 的气流均匀,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102的一侧风大其他位置风小的不均匀现象,从而增强用户的送风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11所示,从空调器的进风口103到出风口102除了设置上述出风组件,还设置有蒸发换热器109,其中在壳体199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41,该前面板141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102,下端设置进风口103,在进风口 103上还可以设置进风滤网138,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蒸发换热器109的进风侧与前面板141的进风口103连接,蒸发换热器109的出风侧连接蜗壳135的进风侧,进风风机108设置于蜗壳135内部的进风腔室内,以此在空调器制冷时,进风风机108的高速旋转使得外界的热空气被吸入经蒸发换热器109换热后被制冷变为冷空气,然后进蜗壳135内部形成的送风风道从出风口102排出,从图6和图7可以知,前面板141、蒸发换热器109、蜗壳135和进风风机108在进风风向上位平行排列,以此使得这些部件布局紧凑,从而减小了在壳体199中的占用面积,同时将出风口102设置于前面板141 的上部且倾斜向上,方便形成向上的送风,从而可以将送风输送至较远位置。进风风机 108优选为离心风机,以此实现较大风量的从进风口103至出风口102流通,使得空调器获得较大的制冷能力。
具体地,从进风口103进入的气流经过蒸发换热器109后进入到蜗壳135内,经蜗壳135内的进风风机108的旋转加速冲击蜗壳135的风道壁面,即在圆形的风机腔室内形成旋转的气流,经过口径较小的蜗舌137处的通道进入出风腔室,以此使得从蜗壳侧风道面进入的气流air2与从第二风道面进入气流air1在该腔室内冲击,以形成冲击风区,以此以中和气流air2的强度,使得整个出风腔室中的气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最后从出风口向上向前排出。如图5所示,空调器在出风口还设置有相对进风方向斜向上的导向部139,与出风腔室连接,以使得出风腔室的气流经导向部后形成斜向上的出风,以此可以将送风输送至较远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换热器109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1,进风风机109紧贴蒸发换热器109,且进风风机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2,进风风机108的风机轴与冲击风区中心的间距为D3,D3/(D1+D2)的范围为0.8至0.97。如图8和图9所示,外界气流沿着进风风机108的轴线方向进从进风口进入,经蒸发换热器109进行换热,再进入到蜗壳内的进风风机108的风轮内部,通过进风风机108的高速旋转形成向上的气流,由于蜗壳135的上部密封,因此在进入到蜗壳135的出风腔室后形成与进风方向相反的气流排出如图9中的气流air4,再经过与出风腔室连接的导向部139形成斜向上的气流最终从出风口102排出。D3体现了出风组件在上下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而D1+D2 体现了包含蒸发换热器109在内的出风组件在进风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二者比值大小体现了整个出风组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比列要求,以实现从进风到出风的合理的风道结构,这个比值设置合适能使得整个出风组件结构紧凑,占用空调器的空间小使得整个空调器结构紧凑。在图8和图9中,该比列值约0.92左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99,在壳体199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02,在壳体199内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出风组件,在壳体199的侧板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进风风机108的轴线垂直,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与轴线形成的夹角为30度至85°。
与上述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进风口不是设置于出风口102所在的壳体199的同一侧,而是设置于壳体199的侧板,即空调器的侧面,至少在一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或者在空调器的两侧面均设置进风口,以此使得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的方向与风机的轴线垂直,而在上一实施例中进风方向与轴线平行,而出风方向与上一实施例保持不变,即相对轴线倾斜向上,与轴线形成的一个夹角,其夹角范围是30°至85°,进一步优选为 40°至70°如为60°。
进一步地,相对上一实施例,此时蒸发换热器109可设置于蜗壳135的后侧,蜗壳135的下方的前侧密封,从壳体199的侧面的进风口的气流进入后,改变方向进入到蒸发换热器109的进风面,经蒸发器进行换热后进入到蜗壳135内,经进风风机108的旋转加速冲击蜗壳135的风道壁面,经过口径较小的蜗舌137处的通道进行增压进入到出风腔室形成高速的气流从出风口102向上向前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口连接结构,如图14至图17所示,包括壳体199,以及在壳体199前侧设置的出风口102,该出风口102向斜上方向送风,以及在该出风口周围的壳体199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连接风管连接件300,风管连接件300还沿周向设置有连接槽,用于连接送风软管200。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口102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风管连接件300,风管连接件300可拆卸的连接送风软管200,从而使得用户方便的通过风管连接件300在出风口102处连接送风软管200。因为出风口102斜向上设置,以此通过对应斜向上连接的风管连接件300形成支撑力,起到较好的对送风软管200的支撑作用,在送风软管200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斜向上固定于风管连接件300上,以此形成斜向上的送风,从而易将送风辐射较广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02为斜向上伸出壳体199的出风端,该出风端有从壳体199至出风端出风处的减缩的截面,在出风端外表面形成有沿出风方向减缩的弧形曲面;风管连接件300为中空的筒状,其连接出风端的内壁面套设在弧形曲面。如图14至图 16所示,出风口102所在的壳体199形成弧形曲面,其弧面朝向出风方向外凸形成出风端,其凸出的方向斜向上,以此在壳体199上一体形成斜向上的出风口102,无需通过独立的出风口部件与壳体199固定实现,从而减少了部件提升装配效率。风管连接件300的一端形成扩口,其扩口的形状设与出风端的弧形曲面配合,实现二者的密封连接防止漏风,以此实现将出风口102的送风通过筒状的风管连接件300内部传输到送风软管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连接结构为设置在壳体199表面的固定孔110,风管连接件300对应固定空设置有连接过孔311,以通过固定件穿过该连接过孔311固定于固定孔110。其中风管连接件30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过孔311,对应出风口102的两侧设置固定孔110,固定件如螺钉穿过连接过孔311拧紧在固定孔110中以此实现风管连接件300与出风端紧密接触,实现密封。其中风管连接件300具体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一侧分别设置连接过孔311,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主体100部分的形状完全相同,二者对称通过固定件连接,以此形成中空的筒状结构,通过将风管连接件300设置为外形基本相同的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其占用的空间要比一体成型的风管连接件300小,方便加工生产和出厂时的包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连接槽设置在送风软管200连接件300的外侧,该处的送风软管200为圆形结构,连接槽为螺旋槽312,该螺旋槽312 包括起始导边;送风软管200包括拉展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送风软管200有与起始导边配合的导槽,通过旋转软管使导槽螺旋转入连接槽。送风软管200为可伸缩的波纹管,其一端拉伸后内部形成螺纹,以与风管连接件300的螺旋槽312配合,可旋合在螺旋槽312上实现可拆卸的连接。该送风软管200连接在风管连接件300上后,在不拉伸或者部分拉伸的情况下,如果送风软管200的长度较短如小于1米的长度,可实现独立的斜向上固定于风管连接部而不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实现了斜向上的送风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至图19所示,壳体199前侧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03,壳体199和壳体199内部形成有连接该进风口103至出风口102的风道,在风道上顺序设置有进风滤网138、蒸发换热器109和进风风机108。其进风口103靠近该出风口102 设置,在壳体199内部靠近进风口103的位置设置蒸发换热器109,蒸发器后侧设置风机,进风风机108的出风连通出风口102,以此形使得进风口103进入的热风经蒸发换热器109 进行换热制冷后成为冷风经进风风机108输送至出风口102再经送风软管200排出,以此形成供气流流通的风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便携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到的风口连接结构,其壳体199围合而成空调器的主体100,如图1至图19所示,在壳体199内设置有压缩机107、节流装置(图中未示出)、冷凝换热器106和冷凝风机(图中未示出),其中压缩机107、冷凝换热器106、蒸发换热器109和节流装置通过冷媒管密封连通,以此形成制冷系统。在壳体199的前侧设置斜向上的出风口102以及与出风口102靠近的进风口103,使得壳体199内的蒸发换热器109和风机可以排布紧凑,减少在壳体199内的体积占用。如图6所示,进风口103、蒸发换热器109和进风风机108的风轮大致竖直平行排布,出风口102向上倾斜,其位于进风风机108的斜上方,以此形成从进风至出风大致V型风路通道,使得这几个部件排布紧凑,整体占用的空间少,而斜向上的出风口102能避免其出风和进风的干涉,即避免出风口102排出的冷风直接被吸入到进风口 103内造成对周围环境制冷效果的下降。通过斜向上的出风口102,并进一步通过风管连接件300连接送风软管200后,其冷风斜向上输送至较高的位置,对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后,经过较大面积的循环再经进风口103进入,以此使得该空调器的制冷辐射区域大大提升。当该空调器放置于桌面,虽然不及人的头部高度,但经过斜向上的出风口102 的设置,并经送风软管200的输送,使得冷风可轻易达到头部以及头部以上的空间,实现类似挂壁式空调器安装于墙壁较高位置实现制冷辐射面积大的效果。以此加快了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制冷,实现了空调器较好的制冷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如图17至图19所示,壳体199为长条形设置,从前到后设置有蒸发换热器109,压缩机107,冷凝换热器106,还包括排风风道,在壳体199的后端设置有冷凝进风口103,和并排设置的冷凝出风口102,在排风风道上设置有排风机(图中未示出),从冷凝进风口103吸风,经过冷凝换热器106加热后,被吸入排风机,加压从冷凝排风口104排出。通过将空调器的壳体199设置为长条形,相对市面上常见的竖直外形的移动空调器,其空调器高度大大降低且底部面积增加,有利于放置得平稳降低翻倒的风险,以此方便携带。且包括蒸发换热器109在内的制冷循环部件与包括冷凝换热器106在内的制热循环部件分别设置在压缩机107的两侧,使得整个空调器的重心分布均匀,更加适宜方便携带。在空调器的壳体199的上表面可设置把手 101件,以此通过握持把手101可轻松的将整个空调器稳定的提起来进行搬运。
空调器还可包括连接冷凝入风口105和冷凝排风口104的冷凝进风软管500和冷凝排风软管400,这两个软管并排设置,以此将冷凝换热器106侧的风道加长,方便冷凝换热器106从室外引入空气进行换热并排出至室外,与蒸发换热器109侧的送风和进风所在的室内隔离。
该便携式空调器的压缩机107采用电压直流供电,可通过交流适配器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如24V对空调器进行供电,其进风风机108和排风机的电机也为直流供电部件,从而使得整个空调器全部为直流供电,相对交流供电的器件,能有效的减少压缩机107、电机这些部件的体积并降低这些部件运行的噪音,从而使得整个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便于携带。而且在外出的场景如开车外出旅行时,通过增加设置与壳体199的底部大小适配的电池盒600,方便为整个空调器进行供电,实现户外的制冷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临时空间通风系统,包括上述的便携式空调器,临时空间设置有维护结构的壁面,至少存在有一通孔,送风软管200通过通孔,向临时空间送风。该临时空间可以是由帐篷、临时工房等形成的临时空间,也包括适合户外旅行的车辆如房车形成的可移动的空间。以帐篷为例,空调器放置于低处位置如地面,在帐篷的一面可开设至少一个通孔以供送风软管200进入,使得送风软管200在帐篷内形成斜向上的送风,以此使得送送风软管200排出的冷气较快的在帐篷内循环,使得整个帐篷的空间都能被制冷,相对平行于地面的水平送风方式,其冷气在帐篷内的扩散速度要快和广。
针对空调器相对临时空间的两种安装方式,其进风的方式也有两种。
在一可实现方式中,进风口103位于维护结构壁面以内,该进风口103从维护结构内吸风,并通过送风软管200向维护结构内送风;围护结构内壁面还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送风软管200,使得送风软管200排风口的位置高于出风端。仍以帐篷为例,空调器的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2都位于帐篷之内,即空调器的主体100部分位于帐篷内,此时送风软管200经连接件临时固定后,斜向上朝向帐篷的上方进行送风,帐篷内的空气经空调器的风道组成大的内部循环,能实现帐篷内的空气较快的制冷。
在另一可实现方式中,进风口103位于维护结构壁面以外,该进风口103从周围空气中吸风,并通过送风软管200向围护结构内送风;维护结构内壁面还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送风软管200,使得送风软管200的排风口的位置高于出风端。仍以帐篷为例,空调器只有送风软管200进入到帐篷内,以此使得空调器的主体100位于帐篷之外,因而进风口103则在帐篷之外,此时空调器可以距离帐篷较远,通过将送风软管200拉长,实现在较远的位置为帐篷输送冷气,此时空调器的进风是在室外,因而空调器源源不断的从吸收周围的新鲜空气经送风软管200输送到帐篷内,使得帐篷内的空气质量较好。而且由于此时空调器可以与帐篷相距较远的距离,更能适应更多的安装场景,如在空调器的电池不够电或者没有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此时可以将空调器靠近汽车,从汽车的电源取电,通过送风软管200 的拉长对帐篷输送冷气。从而满足用户的临时制冷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设置于蜗壳内的进风风机以及出风口,以形成气流从进风风机进入并经蜗壳内部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蜗壳侧风道面和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其中所述蜗舌侧的风道结构形成朝向所述进风风机的第一风道面,以及朝向所述出风口的第二风道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侧风道结构向所述蜗壳侧延伸以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进风风机的风机轴的连线与所述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25°至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在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伸出部,所述凸起部在厚度方向的最高位置与所述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5°至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相对所述自由端的起始端与所述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风机轴的垂线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与所述最高位置相对所述进风风机的轴心的距离的比值为0.05至0.2。
6.一种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在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位于出风口以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存在相反的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设置有蒸发换热器和所述进风风机,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所述蒸发换热器进入所述蜗壳内,经所述进风风机的旋转加速进入出风腔室,以形成冲击风区,在所述冲击风区增压后形成向上向前的出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1,所述进风风机紧贴所述蒸发换热器,且所述进风风机在进风方向上的厚度为D2,所述进风风机的风机轴与所述冲击风区中心的间距为D3,其中D3/(D1+D2)的范围为0.8至0.97。
9.一种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在所述壳体的侧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进风风机的轴线垂直,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轴线形成的夹角为30度至8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设置有蒸发换热器和所述进风风机,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所述蒸发换热器进入所述蜗壳内,经所述进风风机的旋转加速冲击所述蜗壳的风道壁面,经增压后形成向上向前的出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CN202021272261.6U 2020-07-03 2020-07-03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Active CN212805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261.6U CN212805857U (zh) 2020-07-03 2020-07-03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261.6U CN212805857U (zh) 2020-07-03 2020-07-03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5857U true CN212805857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2261.6U Active CN212805857U (zh) 2020-07-03 2020-07-03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58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2252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深圳市刻酷科技有限公司 出风组件、便携式空调器及临时空间通风系统
CN114383209A (zh) * 2022-01-06 2022-04-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4413347A (zh) * 2021-12-13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2252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深圳市刻酷科技有限公司 出风组件、便携式空调器及临时空间通风系统
CN114413347A (zh) * 2021-12-13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空调器
CN114383209A (zh) * 2022-01-06 2022-04-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05857U (zh)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CN207146655U (zh) 空调一体机
CN213334872U (zh) 风口连接结构、便携式空调器和临时空间通风系统
CN210399151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3959015A (zh) 出风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WO2019178965A1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395547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3955468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210399156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059137U (zh) 空调器
CN20709485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一体机
CN107965855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机组
CN111735115A (zh) 空调器
CN11448459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97902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594921A (zh) 智能型冷热风机
CN209365815U (zh) 一种内循环式电动客车空调
CN215909341U (zh) 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974263A (zh) 空调新风管、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93410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793177A (zh)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215909238U (zh) 空调器
CN215260117U (zh) 出风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366474U (zh)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