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5701U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5701U
CN212805701U CN202021495248.7U CN202021495248U CN212805701U CN 212805701 U CN212805701 U CN 212805701U CN 202021495248 U CN202021495248 U CN 202021495248U CN 212805701 U CN212805701 U CN 212805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pipe
boiler
wat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52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鲁荣
左成
张华鹏
兰明磊
刘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oude Ruihu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oude Ruihu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oude Ruihu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oude Ruihu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52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5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5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5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涉及锅炉的技术领域,包括锅炉、脱硫塔、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锅炉连接有烟气管路,烟气管路的端部连接有脱硫塔,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回路,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之间连接有用于水循环的水源热泵,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之间连接有加热装置,脱硫塔连接有加热室,加热室和脱硫塔通过烟气管连通,加热室内固设有蛇形管,蛇形管与回水管网串连。本申请具有利用锅炉燃烧烟气的残余热量,节约能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厂,以及一些办公场所都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供热源普遍是锅炉,通过烧锅炉将管道中的水加热,进而将暖气输送到用户的暖气片中,进而实现锅炉供暖的效果。
中国一篇公告号为CN20918097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该系统锅炉产生的烟气进入脱硫塔,冷却盘管内吸热后的冷却水通过水雾管供给喷头,通过喷头喷落至雾化板上,在雾化板的作用下飞溅形成水雾,在溅成水雾的同时会进行降温,水雾下落时配合吸尘板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处理后的湿空气由空气排出管排入冷却箱,由冷却箱进行湿空气加热烘干,加热烘干后的清洁空气通过烟筒排至室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锅炉中的燃烧材料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经过脱硫处理后,就会直接排出到空气中,此时烟气中还会含有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会对能源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利用锅炉燃烧烟气的残余热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脱硫塔、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所述锅炉连接有烟气管路,所述烟气管路的端部连接有脱硫塔,所述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回路,所述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之间连接有用于水循环的水源热泵,所述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之间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脱硫塔连接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和脱硫塔通过烟气管连通,所述加热室内固设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与回水管网串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燃烧后的产生的废气经烟气管路进入脱硫塔,脱硫后的烟气排入到加热室中,加热室中的蛇形管将烟气中散发的热量吸收,然后对蛇形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水源热泵的作用下,将加热后的水进入到回水管网中,然后加热装置对回水管网中经过加热装置的水进一步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然后在送入到供水管网中,形成一个供水加热循环。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减少加热装置的供热量,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锅炉连接有进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远离锅炉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鼓风机将空气经过进风管路吹入到锅炉中,增加锅炉中的含氧量,使锅炉中的燃料燃烧的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烟气管路上依次串连有位于锅炉与脱硫塔之间的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袋除尘器能够将烟气中的粉尘过滤,防止污染空气,同时经引风机将过滤后的烟气送入到脱硫塔中。
优选的,所述烟气管路上串连有位于锅炉与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省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省煤器能够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节省燃料。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脱硫浆液池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脱硫浆液池中,所述脱硫塔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脱硫浆液池包括进管和出管,所述进液管与出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进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两端连接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塔中反应后的高温脱硫浆液通过出液管与进管进入到脱硫浆液池中,脱硫浆液中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回水管网中的水,然后加热后的水从供水管网输送出去,之后脱硫浆液经出管和进液管再次进入到脱硫塔中。通过该种方式,能有更加有效地利用锅炉燃烧产生的热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内通有用于加热蛇形管的水,所述加热室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加热室,所述烟气管连通进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燃烧后的烟气从进气管入到加热室中,进而对加热室中的水进行加热,水升温后对流通到蛇形管中的水进行升温预热,从而利用烟气中的余热。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烟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能够防止水倒灌进烟气管中,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外罩设有一层隔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温层能够将加热室中散发的热量尽可能的进行保留,减缓热量的散发速度,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脱硫浆液池外罩设有一层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将脱硫浆液池中的热量尽可能的保留,提高脱硫浆液池中热量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锅炉、脱硫塔、供水管网、回水管网、加热装置、蛇形管和加热室的设置,锅炉燃烧后的产生的废气经脱硫塔脱硫后排入到加热室中,加热室中的蛇形管将烟气中散发的热量吸收,然后对蛇形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进入到回水管网中,然后加热装置对回水管网中经过加热装置的水进一步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然后在送入到供水管网中,形成一个供水加热循环,能够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减少加热装置的供热量,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2.通过隔温层的设置,隔温层能够将加热室中散发的热量尽可能的进行保留,减缓热量的散发速度,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果;
3.通过保温层的设置,保温层能够将脱硫浆液池中的热量尽可能的保留,提高脱硫浆液池中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是用于突显实施例中加热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突显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11、省煤器;12、布袋除尘器;13、引风机;14、鼓风机;2、脱硫塔;21、烟气管;22、进液管;23、出液管;3、供水管网;4、回水管网;5、加热装置;51、脱硫浆液池;511、保温层;512、进管;513、出管;52、换热器;521、进水管;522、出水管;6、加热室;61、蛇形管;62、隔温层;63、进气管;7、水源热泵;8、单向阀;9、热交换器;91、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参照图1,锅炉1系统包括锅炉1、供水管网3、回水管网4。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回路,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之间连接有用于水循环的水源热泵7,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之间连接有用于对回水管网4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5。锅炉1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装置5对回水管网4中进入加热装置5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水源热泵7的动力,将加热后的水推入到供水管网3中,从而进入到用户家中的暖气片中。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回水管网4进入到加热装置5中,然后再一次加热,进入到供水管网3,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进而实现供暖的作用。
参照图1,锅炉1通过进风管路连接有鼓风机14,鼓风机14将空气吹入到锅炉1中,使燃烧更加充分。同时锅炉1连接有烟气管路,烟气管路的端部连接有脱硫塔2,烟气管路上依次串连有省煤器11、布袋除尘器12和引风机13,省煤器11、布袋除尘器12和引风机13位于锅炉1与脱硫塔2之间。锅炉1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省煤器11后,省煤器11能够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节省燃料。然后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12,布袋除尘器12能够将烟气中的粉尘过滤,防止污染空气。然后引风机13将过滤粉尘后的烟气送入到脱硫塔2中,脱硫塔2能够将锅炉1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硫反应后去除,防止污染空气。通过上述过程,保证最终排出的烟气符合排放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
参照图1和图2,脱硫塔2连接连接有加热室6,加热室6和脱硫塔2通过烟气管21连通。加热室6内固设有蛇形管61,加热室6中有水,蛇形管61浸没于水中,蛇形管61串连于回水管网4中。同时加热室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进气管63,进气管63连通加热室6,烟气管21连通进气管63。烟气从脱硫塔2中经烟气管21进入到进气管63中,进而通入到水中,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室6中的水将烟气中的热量吸收,进而水温升高,对蛇形管61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间接将回水管网4中的水进行预加热,进而利用烟气中的热量。
参照图2,进气管63与烟气管21之间固定连接有单向阀8,单向阀8能够防止水倒灌进烟气管21中,提高安全性。加热室6外罩设有一层隔温层62。隔温层62能够将加热室6中散发的热量尽可能的进行保留,减缓热量的散发速度,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果。同时蛇形管61表面涂有防锈涂料,由于蛇形管61一直浸没与水中,烟气通入水中后会有部分气体元素对蛇形管61腐蚀,防锈涂料能够提高耐腐蚀性,提高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3,加热装置5包括脱硫浆液池51和换热器52,换热器52位于脱硫浆液池51中。脱硫塔2包括进液管22和出液管23,脱硫浆液池51包括进管512和出管513,进液管22与出管513固定连接,出液管23与进管512固定连接。换热器52包括进水管521与出水管522,进水管521连通回水管网4,出水管522连通供水管网3。吸收了废渣中热量的水,经回水管网4进入到换热器52中,同时经过脱硫塔2的烟气中的热量最终在脱硫塔2中被脱硫浆液吸收。脱硫浆液经出液管23与进管512进入到脱硫浆液池51中,然后加热后的脱硫浆液对换热器52中的水进行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从换热器52中输送到供水管网3中,随后脱硫浆液经出管513和进液管22进入到脱硫塔2中。由于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蛇形管61时被烟气的热量进行了预热,所以通过换热器52后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参照图3,脱硫浆液池51中设有热交换器9。热交换器9由若干换热管91组成,换热管91的两端穿过脱硫浆液池51,通过换热管91的水经脱硫浆液池51进行加热,从而对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参照图3,脱硫浆液池51外罩设有一层保温层511,进水管521穿设出保温层511与回水管网4固定连接,出水管522穿设出保温层511与供水管网3固定连接。保温层511能够将脱硫浆液池51中的热量尽可能的保留,提高脱硫浆液池51中热量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锅炉1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经省煤器11、布袋除尘器12、引风机13和脱硫塔2处理后,烟气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脱硫塔2中的脱硫浆液,脱硫浆液进入到脱硫浆液池51中对换热器52进行加热;同时经过脱硫浆液池51的烟气通过烟气管21进入到加热室6中,烟气对蛇形管61进行加热,从而将回水管网4中的水进行预加热,然后在水源热泵7的作用下进入到换热器52中,然后进入到供水管网3中,最终进入到用户的暖气片中;取暖设备中的水降温后再次进入回水管网4,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1)、脱硫塔(2)、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所述锅炉(1)连接有烟气管路,所述烟气管路的端部连接有脱硫塔(2),所述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回路,所述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之间连接有用于水循环的水源热泵(7),所述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之间连接有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2)连接有加热室(6),所述加热室(6)和脱硫塔(2)通过烟气管(21)连通,所述加热室(6)内固设有蛇形管(61),所述蛇形管(61)与回水管网(4)串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连接有进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远离锅炉(1)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路上依次串连有位于锅炉(1)与脱硫塔(2)之间的布袋除尘器(12)和引风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路上串连有位于锅炉(1)与布袋除尘器(12)之间的省煤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脱硫浆液池(51)和换热器(52),所述换热器(52)位于脱硫浆液池(51)中,所述脱硫塔(2)包括进液管(22)和出液管(23),所述脱硫浆液池(51)包括进管(512)和出管(513),所述进液管(22)与出管(513)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23)与进管(512)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52)的两端连接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6)内通有用于加热蛇形管(61)的水,所述加热室(6)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进气管(63),所述进气管(63)连通加热室(6),所述烟气管(21)连通进气管(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3)与烟气管(21)之间固定连接有单向阀(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6)外罩设有一层隔温层(6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浆液池(51)外罩设有一层保温层(511)。
CN202021495248.7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2805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5248.7U CN21280570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5248.7U CN21280570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5701U true CN21280570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5248.7U Active CN21280570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5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852A (zh) * 2021-06-21 2021-09-17 许昌学院 一种板式塔的内调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852A (zh) * 2021-06-21 2021-09-17 许昌学院 一种板式塔的内调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8144B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5258143B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2660447A (zh) 酿酒废料综合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方法
CN108731012B (zh)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湿烟羽消除的装置及方法
CN212805701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0197333U (zh) 一种高效喷水冷凝式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5825498U (zh) 一种多级回收燃气烟气余热的系统
CN205065764U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9945276A (zh)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暖系统
CN104192079A (zh) 生态洗浴系统
CN205245139U (zh) 一种高效蒸汽发生器
CN112161290A (zh) 一种具有能源回收利用的环保型电力设备
CN212805702U (zh) 一种锅炉炉渣余热利用系统
CN212902769U (zh)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和余氧去除的装置及其燃气锅炉系统
CN211372476U (zh)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堵塞防治系统
CN210345898U (zh) 一种全冷凝超低氮卧式热水锅炉
CN213454228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余热蓄热供暖系统
CN213713197U (zh) 一种燃煤电厂热网循环水装置
CN107218587B (zh) 一种健康节能桑拿系统
CN107676771B (zh) 一种强化燃烧系统
CN106166779A (zh) 一种木材热改性处理设备
CN217909761U (zh) 一种利用脱硫浆液余热换热供暖装置
CN220083319U (zh) 工业热水锅炉供热系统
CN104879788A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型回风炉
CN205065763U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