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3716U -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3716U
CN212803716U CN202021787513.9U CN202021787513U CN212803716U CN 212803716 U CN212803716 U CN 212803716U CN 202021787513 U CN202021787513 U CN 202021787513U CN 212803716 U CN212803716 U CN 212803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hannel
rotor
heat
water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75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肇江
杨安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ru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ru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ru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ru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75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3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3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3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包括为回转体结构的导热隔水套,导热隔水套的轴心处设有定轴,定轴上可旋转的套设有转子叶轮,导热隔水套的上端连接有蜗壳,转子叶轮外侧壁与导热隔水套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以使蜗壳内的液体从第一冷却通道流入转子叶轮的内腔,转子叶轮包括与定轴转动配合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以使内腔中的液体从第二冷却通道流向转子叶轮的头部。流经第二轮冷却通道的液体可吸收转子叶轮与定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少转子与定轴的磨损,且控制板上的电子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到导热隔水套,再用导热隔水套内循环的液体来散热,提高了控制板的散热效率,延长水泵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液体、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水泵在运行的过程中,转子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定轴产生摩擦,导致转子叶轮与定轴之间长期磨损,时间久了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且控制板产生的热量也会传导至导热隔水套内壁,进一步增加了转子叶轮与定轴的磨损。
因此,如何降低转子叶轮与定轴之间的磨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可降低转子叶轮与定轴之间的磨损,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包括为回转体结构的导热隔水套,所述导热隔水套的轴心处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可旋转的套设有转子叶轮,所述导热隔水套的上端连接有蜗壳,所述转子叶轮外侧壁与所述导热隔水套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以使所述蜗壳内的液体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流入所述转子叶轮的内腔,所述转子叶轮包括与所述定轴转动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以使所述内腔中的液体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流向所述转子叶轮的头部。
优选的,所述导热隔水套与所述定轴为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转子叶轮包括设于头部的叶片,所述叶片为圆弧形叶片。
优选的,所述蜗壳包括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蜗壳的中部设有用于抵住所述转子叶轮的轴挡,以避免所述转子叶轮轴向窜动。
优选的,所述蜗壳的外壳与所述导热隔水套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包括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贯穿于所述中心孔内壁上的长槽。
优选的,所述长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在水泵运行时,转子叶轮转动,将液体从蜗壳的进水口吸入泵室,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液体被甩到泵室边缘,由于转子叶轮外侧壁与导热隔水套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且由于转子叶轮头部叶片的旋转,使转子叶轮的头部始终处于低压状态,进而使液体从第一冷却通道流入转子叶轮的内腔,转子叶轮包括与定轴转动配合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从而进入内腔中的液体又从第二冷却通道流向转子叶轮的头部,从而形成稳定的冷却循环回路。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水泵,流经第二轮冷却通道的液体可吸收转子叶轮与定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少转子叶轮与定轴的磨损,提高水泵使用寿命。且控制板上的电子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到导热隔水套,再用导热隔水套内循环的液体来散热,提高了控制板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延长水泵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导热隔水套的示意图;
图3为蜗壳的示意图;
图4为转子叶轮的示意图;
图5位图4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转子叶轮、101-叶片、102-内腔、103-中心孔、2-蜗壳、201进水口、202-出水口、203-轴挡、3-定轴、4-导热隔水套、5-控制板、6-第二冷却通道、7-第一冷却通道、8-泵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可降低转子叶轮与定轴之间的磨损,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导热隔水套的示意图;图3为蜗壳的示意图;图4为转子叶轮的示意图;图5位图4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包括为回转体结构的导热隔水套4,导热隔水套4的轴心处设有定轴3,定轴3上可旋转的套设有转子叶轮1,导热隔水套4的上端连接有蜗壳2,转子叶轮1外侧壁与导热隔水套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7,以使蜗壳2内的液体从第一冷却通道7流入转子叶轮1的内腔102,转子叶轮1包括与定轴3转动配合的中心孔103,中心孔10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6,以使内腔102中的液体从第二冷却通道6流向转子叶轮1的头部。
其中,转子叶轮1的头部有圆弧型的叶片101,中间有与定轴3配合的中心孔103,中心孔103设有第二冷却通道6,以用于连接水泵转子叶轮1额中间与转子叶轮1的内腔102。导热隔水套4是一个回转体结构,中间有一根定轴3,转子叶轮1围绕这个定轴3旋转。蜗壳2分别有一个进水口201与一个出水口202。
水泵运行时,转子叶轮1转动,以使液体从蜗壳2的进水口201流入泵室8,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液体被转子叶轮1头部中间甩到泵室8边缘,使得转子叶轮1头部中间处于低压,进而使小部分液体从而转子叶轮1和导热隔水套4之间的第一冷却通道7流入转子叶轮1中间的内腔102,再从转子叶轮1的内腔102经第二冷却通道6吸入转子叶轮1的头部,形成稳定的冷却循环回路,如图1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在水泵运行时,转子叶轮1转动,将液体从蜗壳2的进水口201吸入泵室8,由于转子叶轮1外侧壁与导热隔水套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7,且由于转子叶轮1头部叶片101的旋转,使转子叶轮1的头部始终处于低压状态,进而使液体从第一冷却通道7流入转子叶轮1的内腔102,转子叶轮1包括与定轴3转动配合的中心孔103,中心孔10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6,从而进入内腔102中的液体又从第二冷却通道6流向转子叶轮1的头部,从而形成稳定的冷却循环回路。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水泵,流经第二轮冷却通道的液体可吸收转子叶轮1与定轴3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少转子叶轮1与定轴3的磨损,提高水泵使用寿命。且控制板5上的电子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到导热隔水套4,再用导热隔水套4内循环的液体来散热,提高了控制板5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延长水泵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导热隔水套4与定轴3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导热隔水套4与定轴3为一体注塑成型。即本实施例中,导热隔水套4与定轴3为一体注塑成形,无需其他加工,制造容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转子叶轮1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转子叶轮1包括设于头部的叶片101,叶片101为圆弧形叶片。当然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状的叶片10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蜗壳2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蜗壳2包括进水口201与出水口202,蜗壳2的中部设有用于抵住转子叶轮1的轴挡203,以避免转子叶轮1轴向窜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蜗壳2与导热隔水套4的具体连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蜗壳2的外壳与导热隔水套4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以保证二者连接密封性,当然,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密封连接方式。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第二冷却管道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第二冷却通道6包括沿中心孔103的轴向贯穿于中心孔103内壁上的长槽。具体的长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以提高液体在长槽内流动的顺畅性,当然,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状的长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包括为回转体结构的导热隔水套(4),所述导热隔水套(4)的轴心处设有定轴(3),所述定轴(3)上可旋转的套设有转子叶轮(1),所述导热隔水套(4)的上端连接有蜗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叶轮(1)外侧壁与所述导热隔水套(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7),以使所述蜗壳(2)内的液体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7)流入所述转子叶轮(1)的内腔(102),所述转子叶轮(1)包括与所述定轴(3)转动配合的中心孔(103),所述中心孔(10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冷却通道(6),以使所述内腔(102)中的液体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6)流向所述转子叶轮(1)的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隔水套(4)与所述定轴(3)为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叶轮(1)包括设于头部的叶片(101),所述叶片(101)为圆弧形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包括进水口(201)与出水口(202),所述蜗壳(2)的中部设有用于抵住所述转子叶轮(1)的轴挡(203),以避免所述转子叶轮(1)轴向窜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的外壳与所述导热隔水套(4)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6)包括沿所述中心孔(103)的轴向贯穿于所述中心孔(103)内壁上的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CN202021787513.9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Active CN212803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7513.9U CN21280371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7513.9U CN21280371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3716U true CN212803716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7513.9U Active CN21280371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3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2112B2 (ja) モータ一体型内接歯車式ポンプ及び電子機器
US20170058915A1 (en) Electric Coolant Pump
JP2009047136A (ja) ポンプ一体型モータファン
KR101250969B1 (ko) 차량용 워터펌프
AU2020348637A1 (en) High-efficiency and low-noise automobile electronic water pump
JP2003161284A (ja) 薄型渦流ポンプとこれを備えた冷却システム
CN212803716U (zh)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水泵转子
CN202768377U (zh) 一种自散热液泵
CN21006857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空气压缩机
CN110345104B (zh) 双导叶贯流式油泵
TWM305266U (en) Micro pump
CN206830467U (zh) 底座式中空转子直驱电子水泵
CN112018959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驱动电机
JP4158269B2 (ja) 外部駆動形ラインポンプ
JP4013621B2 (ja) 電動ウォータポンプ
CN110594162A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泵
CN220566283U (zh) 电子水泵和车辆
CN206377060U (zh) 一种带有前盖板的叶轮及其电动水泵
CN218416036U (zh) 一种具有润滑油循环系统的电机机壳
CN220134287U (zh) 高压电子水泵控制器冷却结构
CN221033159U (zh) 一种电机水泵一体机
CN220505336U (zh)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系统
CN218207108U (zh) 分流式水泵装置
TWM565754U (zh) Double cooling electronic water pump
CN208966710U (zh) 一种离心旋涡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