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6432U -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6432U
CN212796432U CN202021445961.0U CN202021445961U CN212796432U CN 212796432 U CN212796432 U CN 212796432U CN 202021445961 U CN202021445961 U CN 202021445961U CN 212796432 U CN212796432 U CN 212796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motor
push rod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59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刘纪新
徐增顺
程瑞伟
王大志
展赫
刘以强
周荣泉
周忠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4459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6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6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6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机体,无人机机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组,安装槽组包含安装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安装槽内均设有驱动件,安装槽组内均安装有横杆,横杆绕其长度方向旋转,横杆和无人机机体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横杆上的电机,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电磁制动器和轴承,电磁制动器通过轴承和电机的外周侧转动连接,电磁制动器的外周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套环,电磁制动器上安装有导电环。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可以实现飞行状态和地面行驶状态的转变,能够进入一些小的孔洞,提高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用无线电遥控或程序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救援过程中,无人机可以到达人们难以到达或者不能到达的地方,增大了救援人员的搜索范围和降低了救援人员的搜索难度,因此,无人机在求援行动中多有应用。
但是,现有的救援的无人机大多飞在空中,地面上的孔洞难以进入,降低了无人机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可以实现飞行状态和地面行驶状态的转变,能够进入地面上的孔洞,提高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机体,无人机机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组,安装槽组包含安装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安装槽内均设有驱动件。
安装槽组内均安装有横杆,横杆绕其长度方向旋转,横杆和无人机机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横杆上的电机,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电磁制动器和轴承,电磁制动器通过轴承和电机的外周侧转动连接,电磁制动器的外周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套环,电磁制动器上安装有导电环,导电环的输出端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导电环的输入端和无人机机体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输出轴的顶部安装有叶片,叶片位于套环内。
两个横杆通过驱动件连接,驱动件驱动两个横杆同步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件包括推动杆和电动推杆,推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旋转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推动杆的一端和横杆固定连接,推动杆的外侧和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和无人机机体的外侧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套环为弹性钢环或者塑料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无人机机体的下侧均匀设有减震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减震件为弹性橡胶块或者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套环的外周侧固定有防滑橡胶套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可以实现飞行状态和地面行驶状态的转变,能够进入地面上的孔洞,提高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无人机机体落到地面上时,套环的外周侧和地面接触,无人机机体控制电磁制动器处于抱紧电机输出轴的状态,电机通过电磁制动器、支撑杆带动套环旋转,套环在地面上移动,实现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在的地面移动,提高无人机机体对救援环境的适用。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无人机机体控制电动推杆伸长或缩短,电动推杆通过推动杆和连接杆带动横杆旋转,从而使套环得到旋转,实现飞行状态和地面行驶状态的切换。
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无人机机体落地过程中,减震件先于无人机机体与地面接触,降低无人机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面行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环、2电机、3叶片、4减震件、5连接杆、6推动杆、7电动推杆、8无人机机体、9支撑杆、10电磁制动器、11导电环、12轴承、13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机体8,无人机机体8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组,安装槽组包含安装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安装槽内均设有驱动件。
安装槽组内均安装有横杆13,横杆13绕其长度方向旋转,横杆13和无人机机体8的宽度方向平行。
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横杆13上的电机2,电机2输出轴套设有电磁制动器 10和轴承12,电磁制动器10通过轴承12和电机2的外周侧转动连接,电磁制动器10的外周侧通过支撑杆9固定有套环1,电磁制动器10上安装有导电环11,导电环11的输出端和电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导电环11的输入端和无人机机体8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2输出轴的顶部安装有叶片3,叶片3位于套环1内。
两个横杆13通过驱动件连接,驱动件驱动两个横杆13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套环1为弹性钢环或者塑料环。
从无人机机体8的控制器上引出与电机2、电磁制动器10连接的供电导线,无人机机体8控制电机2、电磁制动器10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电机2、电磁制动器10、导电环11等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电子元件,其工作方式及电路结构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无人机机体8优选为四翼无人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飞行时,叶片3和套环1均水平或者接近水平设置,电机2带动叶片3旋转,叶片3提供向上的升力,使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飞行,此时电磁制动器10处于张开状态;无人机机体的上升、平移或悬停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无人机机体8可以接收外部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无人机机体8其内的电子元件工作或者其上安装的电子元件工作。
当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需要在地面移动时,无人机机体8落到地面上,驱动件驱动横杆13旋转,横杆13带动电机2旋转,套环1的外周侧和地面接触,无人机机体8控制电磁制动器10处于抱紧电机2输出轴的状态,电机 2通过电磁制动器10、支撑杆9带动套环1旋转,套环1在地面上移动,实现本智能救援抢险机器在地面移动。
导电环11便于电磁制动器10得到电力供应,且避免电缆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缠绕。
实施例二: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驱动件包括推动杆6和电动推杆7,推动杆6的两端均安装有旋转的连接杆5,推动杆6和连接杆5通过合页或者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5远离推动杆6的一端和横杆 13固定连接,推动杆6的外侧和电动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和无人机机体8的外侧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5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无人机机体8控制电动推杆7伸长或缩短,电动推杆7通过推动杆6和连接杆5带动横杆13旋转,从而使套环1得到旋转,实现飞行状态和地面行驶状态的切换。
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无人机机体8的下侧均匀设有减震件4。
进一步的,减震件为弹性橡胶块或者气囊。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无人机机体8可以飞行和地面行驶,现有的起落架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无人机机体8在地面上的行驶;
无人机机体8落地过程中,减震件4先于无人机机体8与地面接触,降低无人机机体8落地时的冲击力。
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套环1的外周侧固定有防滑橡胶套环;防滑橡胶套环增强套环1和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中未公开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材料及工作原理不再详述;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变化、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机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8)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组,所述安装槽组包含安装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驱动件;
所述安装槽组内均安装有横杆(13),横杆(13)绕其长度方向旋转,横杆(13)和无人机机体(8)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横杆(13)上的电机(2),电机(2)输出轴套设有电磁制动器(10)和轴承(12),电磁制动器(10)通过轴承(12)和电机(2)的外周侧转动连接,电磁制动器(10)的外周侧通过支撑杆(9)固定有套环(1),电磁制动器(10)上安装有导电环(11),导电环(11)的输出端和电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导电环(11)的输入端和无人机机体(8)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机(2)输出轴的顶部安装有叶片(3),所述叶片(3)位于套环(1)内;
两个横杆(13)通过驱动件连接,驱动件驱动两个横杆(13)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推动杆(6)和电动推杆(7),推动杆(6)的两端均安装有旋转的连接杆(5),连接杆(5)远离推动杆(6)的一端和横杆(13)固定连接,推动杆(6)的外侧和电动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和无人机机体(8)的外侧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5)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为弹性钢环或者塑料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8)的下侧均匀设有减震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为弹性橡胶块或者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的外周侧固定有防滑橡胶套环。
CN202021445961.0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Active CN212796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961.0U CN212796432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961.0U CN212796432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6432U true CN212796432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5961.0U Active CN212796432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6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181A (zh) * 2022-05-19 2022-07-22 深圳乐生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态运动装置以及陆飞两用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181A (zh) * 2022-05-19 2022-07-22 深圳乐生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态运动装置以及陆飞两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6432U (zh) 一种智能救援抢险机器人
CN110901938B (zh) 一种无人机充电基站
CN10505926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装置
CN109176468B (zh) 滑轨导向吸盘伸缩仿蠕虫爬壁机器人装置
CN205256647U (zh) 飞行装置
CN210258625U (zh) 一种过障机构、及其轮式底盘组件和巡检机器人
CN107054502B (zh) 一种带有可提升结构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底盘
CN113607425B (zh) 一种用于装载vru目标物的小型智能超平承载机器人
CN113928585A (zh) 一种自动换电池装置及无人机机库
CN214508055U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移动采摘机器人
CN111169241B (zh) 一种车轮独立驱动的小车底盘
CN111696731B (zh)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电缆表面除水装置
CN10572064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搜救无人机
CN111733716B (zh) 一种驻塔式无人机起降系统
CN205273091U (zh) 一种用于移动平台的悬挂减震装置以及移动平台
CN214818605U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
CN211949837U (zh) 一种麦克纳姆轮停车机器人
CN211766354U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升降装置
CN211175197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机器人底座
CN110844051B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系统
CN206466172U (zh) 一种级联式反旋翼动力装置
CN217495821U (zh) 一种小型agv舵轮
CN117799369A (zh) 陆空跨域轮翼一体机器人
CN110329720B (zh) 一种间歇输送链装置
CN102555797A (zh) 双驱四支点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