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8589U -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8589U
CN212778589U CN202021041787.3U CN202021041787U CN212778589U CN 212778589 U CN212778589 U CN 212778589U CN 202021041787 U CN202021041787 U CN 202021041787U CN 212778589 U CN212778589 U CN 21277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pipe
branch pipe
section
bran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17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远华
钟春发
胡隆豪
林宝发
何子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Wonderful Ceramics Industrial Park Co Ltd
Jiangxi Wonderful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Wonderful Ceramics Industrial Park Co Ltd
Jiangxi Wonderful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Wonderful Ceramics Industrial Park Co Ltd, Jiangxi Wonderful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Wonderful Ceramics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17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8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包括:风机,与风机连接的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与急冷上分管连接的急冷上支管,与急冷下分管连接的急冷下支管,急冷段窑体,及设置在急冷段窑体中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的支撑传动件;急冷上支管和急冷下支管均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急冷上支管设置于支撑传动件的上方,急冷下支管设置于支撑传动件的下方,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只需调节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传输给急冷上支管和急冷下支管的风量,减少了调整时间,缩短了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在经过预热、烧成等阶段后,为此时制品本身的特性及生产效率考虑,需将制品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此阶段称为急冷阶段。由于制品在此阶段冷却过程中,若上下冷却速率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导致产品或凹或拱。并且,在生产不同产品时,甚至生产同一产品时,前工序的变化,都会改变制品的收缩,此时,则需对急冷上下风量进行调整,以保障产品出窑正常。
现有操作中,在转换产品或改变产品,需对上下风量进行调整时,通常是调整某个或某些急冷支管,以保障砖形,但此做法势必会较大影响急冷温度场,改变急冷各段冷却速率,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并且,此调整方式难以准确把握,使得制品调整过度或调整不足,造成操作过程耗时长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急冷装置调整风量时需要调整某个或某些急冷支管,造成操作过程耗时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中,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与所述急冷上分管连接的急冷上支管,与所述急冷下分管连接的急冷下支管,急冷段窑体,及设置在所述急冷段窑体中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的支撑传动件;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上方,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下方,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总管;所述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均与急冷总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上分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蝶阀,所述急冷下分管上设置有第二自动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球阀,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支管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上分管相连接,所述急冷下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下分管相连接;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上分管上;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下分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上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上方,包括:与所述急冷总管相连接的呈“L”型的第一上分管,及与所述第一上分管连接的呈“口”字型的第二上分管;所述第一自动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分管上,所述第二上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上分管、第二侧上分管、第三侧上分管和第四侧上分管;所述第一侧上分管和第三侧上分管沿急冷段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上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弯管、上贯穿管和第二上弯管;所述第一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上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上分管连接,所述上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所述第一风孔设置于所述上贯穿管的下部,所述第一支管球阀设置于第一上弯管或第二上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下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分管、第二下分管和第三下分管;所述第一下分管与所述急冷总管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的一侧;所述第三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的下方,且呈“口”字型;所述第二自动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分管上,所述第三下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下分管、第二侧下分管、第三侧下分管和第四侧下分管;所述第一侧下分管和第三侧下分管沿急冷段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下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弯管、下贯穿管和第二下弯管;所述第一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下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侧下分管连接,所述下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所述第二风孔设置于所述下贯穿管的上部,所述第二支管球阀设置于第一下弯管或第二下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风机平台;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平台上,所述急冷总管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风机与急冷总管之间设置有闸板;所述支撑传动件为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条辊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与所述急冷上分管连接的急冷上支管,与所述急冷下分管连接的急冷下支管,急冷段窑体,及设置在所述急冷段窑体中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的支撑传动件;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上方,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下方,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只需调节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传输给急冷上支管和急冷下支管的风量,即可调整第一风孔和第二风孔的风量,对制品的上部和底部的风量同时调整,无需单独调整支管风量,提高了控制风量的可操作性;以及减少了调整时间,缩短了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机;11、闸板;20、急冷总管;30、急冷上分管;31、第一自动蝶阀;40、急冷下分管;41、第二自动蝶阀;50、急冷上支管;51、第一支管球阀;60、急冷下支管;61、第二支管球阀;70、支撑传动件;80、风机平台;90、急冷段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用于在辊道窑生产急冷段,有效调整出窑砖形的急冷装置,可高效调整辊道窑出砖砖形,旨在控制过程中,减少对急冷温度场的影响,避免影响产品品质;提高控制风量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程度;以及减少调整时间,缩短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包括:风机10、急冷上分管30、急冷下分管40、急冷上支管50、急冷下支管60、急冷段窑体90和支撑传动件70。所述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分管40均与所述风机10连接,所述急冷上支管50与急冷上分管30连接,所述急冷下支管60与急冷下分管40连接。所述支撑传动件70设置在所述急冷段窑体90中,其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所述急冷上支管50和所述急冷下支管60均贯穿急冷段窑体90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50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70的上方,所述急冷下支管60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70的下方,所述急冷上支管50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所述急冷下支管60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分管40,只需调节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分管40传输给急冷上支管50和急冷下支管60的风量,即可调整第一风孔和第二风孔的风量,对制品的上部和底部的风量同时调整,无需单独调整支管风量,提高了控制风量的可操作性;以及减少了调整时间,缩短了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风机10连接的急冷总管20;所述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分管40均与急冷总管20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急冷总管20、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分管40的直径均为400m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上分管30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蝶阀31,所述急冷下分管40上设置有第二自动蝶阀41。所述第一自动蝶阀31和第二自动蝶阀41均采用自动控制表控制,以开度自动控制蝶阀开与关。这样,通过调整第一自动蝶阀31或第二自动蝶阀41,对急冷上支管50或急冷下支管60的冷风量进行同步改变,节约了调整时间,并且不会造成以往的急冷某段变化突出,影响急冷温度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上支管50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球阀51,所述第一支管球阀51用于控制各个急冷上支管50的风量。所述急冷下支管60上设置有第二支管球阀61,所述第二支管球阀61用于控制各个急冷下支管60的风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上支管50和所述急冷下支管60均沿急冷段窑体90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90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50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上分管30相连接,所述急冷下支管60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下分管40相连接;所述急冷上支管50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上分管30上;所述急冷下支管60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下分管40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上分管30设置于急冷段窑体90上方,包括:与所述急冷总管20相连接的呈“L”型的第一上分管,及与所述第一上分管连接的呈“口”字型的第二上分管;所述第一自动蝶阀31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分管上,所述第二上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上分管、第二侧上分管、第三侧上分管和第四侧上分管;所述第一侧上分管和第三侧上分管沿急冷段窑体9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自动蝶阀31设置有1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上支管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弯管、上贯穿管和第二上弯管;所述第一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上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上分管连接,所述上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90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90;所述第一风孔设置于所述上贯穿管的下部,所述第一支管球阀51设置于第一上弯管或第二上弯管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上弯管和第二上弯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90的外部。
具体的,急冷上支管50的直径为100mm,上贯穿管的下部均匀分布有直径6mm的第一风孔,对着制品上部吹冷风。每节急冷段窑体90安装6支急冷下支管60,共18支。每支急冷上支管50上安装一个第一支管球阀51,共安装36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下分管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分管、第二下分管和第三下分管;所述第一下分管与所述急冷总管20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90的一侧;所述第三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90的下方,且呈“口”字型;所述第二自动蝶阀41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分管上,所述第三下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下分管、第二侧下分管、第三侧下分管和第四侧下分管;所述第一侧下分管和第三侧下分管沿急冷段窑体90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下支管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弯管、下贯穿管和第二下弯管;所述第一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下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侧下分管连接,所述下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90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90;所述第二风孔设置于所述下贯穿管的上部,所述第二支管球阀61设置于第一下弯管或第二下弯管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下弯管和第二下弯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90的外部。
具体的,急冷下支管60的直径为100mm,下贯穿管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直径6mm的第二风孔,对着制品底部吹冷风。每节急冷段窑体90安装6支急冷下支管60,共18支。每支急冷下支管60上安装一个第二支管球阀61,共安装36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风机平台80;所述风机10设置于所述风机平台80上,所述急冷总管20设置于所述风机10的出风口处,且所述风机10与急冷总管20之间设置有闸板11;所述支撑传动件70为沿急冷段窑体9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条辊棒,多条辊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辊棒之间留有空隙,使得冷气能够吹到制品底部。具体的,所述风机10为离心风机10,功率为45KW,且设置有两个,一为现用风机10,一为备用风机10,采用变频控制,并有温控表以升降开度来控制变频。每个风机10的封口处均设置有闸板11。所述风机平台80长为6m,宽为2.2m,高3m,用于支撑离心风机10。所述急冷段窑体90还具有保温和支撑作用。
这样,在使用时,自然风在现用风机10的引力下,通过急冷总管20,到急冷上分管30和急冷下支管60,再到各支管,从支管的各出风孔中直接吹到制品的上下面上,以此来冷却制品。当需要对制品风量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调整急冷风机10的变频以控制风量;当需要通过调整上下风量对出窑砖形进行调整时,可通过调整设置在急冷上分管30上的第一自动蝶阀31和设置在急冷下分管40上的第二自动蝶阀41进行控制;当急冷分管上的自动蝶阀开度改变时,所有对应的急冷上支管50或急冷下支管60的冷风量都将同步改变,不会造成以往的急冷某段变化突出,影响急冷温度场。
并且,第一自动蝶阀31和第二自动蝶阀41各配备一个自动控制仪表,控制上下急冷风量时,只需在自动控制仪表上调整自动蝶阀的开度,不再像以往一样,控制某个或某些支管,造成急冷温度场变化,以及操作时间长,操作可控程度低等问题。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调整时,能调整整体的上下风量,不仅仅调节一两根风管,避免了过大的影响某段的急冷某段,解决了急冷调整过程中,对急冷温度场的影响,避免对出窑产品造成质量影响;并且操作简单,只需调整自动蝶阀的开度就能够实现上下风量调整,效果明显,调整准确度高,提高了控制的可操作性,解决了以往操作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准确度不够的问题;以及在实验确认调整幅度后,可一次调节到位,减少重复调节的必要,减少调整时间,解决了以往操作时间长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与所述急冷上分管连接的急冷上支管,与所述急冷下分管连接的急冷下支管,急冷段窑体,及设置在所述急冷段窑体中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的支撑传动件;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上方,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下方,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只需调节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传输给急冷上支管和急冷下支管的风量,即可调整第一风孔和第二风孔的风量,对制品的上部和底部的风量同时调整,无需单独调整支管风量,提高了控制风量的可操作性;以及减少了调整时间,缩短了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与所述急冷上分管连接的急冷上支管,与所述急冷下分管连接的急冷下支管,急冷段窑体,及设置在所述急冷段窑体中用于支撑并传动制品的支撑传动件;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上方,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于所述支撑传动件的下方,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上部吹风的第一风孔,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向制品的底部吹风的第二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急冷总管;所述急冷上分管和急冷下分管均与急冷总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上分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蝶阀,所述急冷下分管上设置有第二自动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上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球阀,所述急冷下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支管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上支管和所述急冷下支管均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设置;所述急冷上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上分管相连接,所述急冷下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急冷下分管相连接;所述急冷上支管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上分管上;所述急冷下支管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平行排列在所述急冷下分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上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上方,包括:与所述急冷总管相连接的呈“L”型的第一上分管,及与所述第一上分管连接的呈“口”字型的第二上分管;所述第一自动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分管上,所述第二上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上分管、第二侧上分管、第三侧上分管和第四侧上分管;所述第一侧上分管和第三侧上分管沿急冷段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上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弯管、上贯穿管和第二上弯管;所述第一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上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上弯管背离上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上分管连接,所述上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所述第一风孔设置于所述上贯穿管的下部,所述第一支管球阀设置于第一上弯管或第二上弯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下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分管、第二下分管和第三下分管;所述第一下分管与所述急冷总管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的一侧;所述第三下分管设置于急冷段窑体的下方,且呈“口”字型;所述第二自动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分管上,所述第三下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下分管、第二侧下分管、第三侧下分管和第四侧下分管;所述第一侧下分管和第三侧下分管沿急冷段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下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弯管、下贯穿管和第二下弯管;所述第一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一侧下分管连接,所述第二下弯管背离下贯穿管的一端与第三侧下分管连接,所述下贯穿管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急冷段窑体;所述第二风孔设置于所述下贯穿管的上部,所述第二支管球阀设置于第一下弯管或第二下弯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风机平台;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平台上,所述急冷总管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风机与急冷总管之间设置有闸板;所述支撑传动件为沿急冷段窑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条辊棒。
CN202021041787.3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Active CN21277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787.3U CN212778589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787.3U CN212778589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8589U true CN21277858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1787.3U Active CN212778589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8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9082B (zh) 超薄热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3667765A (zh) 一种泡沫铝合金的连续生产设备
CN106348576A (zh) 一种单曲面钢化玻璃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CN212778589U (zh) 一种用于辊道窑急冷段的急冷装置
CN108101345B (zh) 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7955877A (zh) 辊底式热处理炉内超低氧含量的控制方法
CN108911483A (zh) 一种溢流下拉法成型玻璃板厚快速精细调整装置
CN102181621A (zh) 钢制细长轴类部品淬回火处理方法
CN108483885B (zh) 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
CN216837651U (zh) 一种控温式玻璃加工用钢化炉
CN110818234A (zh) 一种大球面玻璃成型工艺
CN216998168U (zh) 一种钢化炉的控温装置
CN213924487U (zh)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
CN103274586B (zh) 玻璃钢化炉
CN104310764A (zh) 一种连续烘弯炉
CN208414230U (zh)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CN208327809U (zh) 一种2mm玻璃的钢化装置
CN111138077B (zh) 一种教学科研用小型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炉
CN209797757U (zh) 一种玻璃退火窑抽风装置
CN203200159U (zh) 盘型弯管喷流式对流管路结构
CN220665163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立体加热器
CN1699229A (zh) 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锥退火工艺
CN203922999U (zh) 钢化玻璃生产设备
CN205133400U (zh) 用于钢化玻璃的冷却系统
CN203833805U (zh) 一种光学玻璃条料粗退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