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7929U -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7929U
CN212777929U CN202021877346.7U CN202021877346U CN212777929U CN 212777929 U CN212777929 U CN 212777929U CN 202021877346 U CN202021877346 U CN 202021877346U CN 212777929 U CN212777929 U CN 21277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heat exchange
cavity
pipe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7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7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设置于锅炉本体(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且将锅炉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缓冲腔、蓄水腔(22)、以及加热腔(13)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4),两端贯穿蓄水腔(22)后分别与缓冲腔和加热腔(13)连通的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所述缓冲腔和加热腔(13)分别位于蓄水腔(22)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上设置有上鳍片和下鳍片,通过上鳍片和下鳍片可以提高水与介质输送管和介质回流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将回流的介质进行加热,使水升温更快。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其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锅炉通常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加热水,以提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但是目前锅炉的换热效率不高,存在较大的热能损失,无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的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设置于锅炉本体内,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内且将锅炉本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缓冲腔、蓄水腔、以及加热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端贯穿蓄水腔后分别与缓冲腔和加热腔连通的介质输送管和介质回流管;所述缓冲腔和加热腔分别位于蓄水腔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输送管和介质回流管的结构相同;所述介质输送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的连接头,设置在管体上表面的若干块上鳍片,设置在管体下表面的若干块下鳍片,以及依次贯穿连接头和管体的介质流道;两块下鳍片之间以及两块上鳍片之间均形成间隙,管体两端的连接头分别伸入到缓冲腔和加热腔内。
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将蓄水腔分隔为上缓冲腔和下缓冲腔的分隔板;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一端与上缓冲腔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连通,所述介质回流管的一端与下缓冲腔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连通。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器。
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若干块折流板。
所述加热器为空气加热器或燃油加热器。
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与上缓冲腔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入口,与下缓冲腔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出口,与蓄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脚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上设置有上鳍片和下鳍片,通过上鳍片和下鳍片可以提高水与介质输送管和介质回流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将回流的介质进行加热,使水升温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介质输送管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介质输送管的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锅炉本体,2—进水口,3—第一隔板,4—热交换介质入口,5—上缓冲腔,6—分隔板,7—热交换介质出口,8—下缓冲腔,9—脚架,10—介质回流管,11—出水口,12—加热器,13—加热腔,14—第二隔板,15—介质输送管,16—折流板,17—连接头,18—管体,19—上鳍片,20—介质流道,21—下鳍片,22—蓄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设置于锅炉本体1 内,其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且将锅炉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缓冲腔、蓄水腔22、以及加热腔13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4,两端贯穿蓄水腔22后分别与缓冲腔和加热腔13连通的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所述缓冲腔和加热腔13分别位于蓄水腔22的两端,介质输送管15位于介质回流管10上方。
所述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的结构相同,只是二者内部的介质流动方向相反。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所述介质输送管15包括管体18,设置在管体18两端的连接头17,设置在管体18上表面的若干块上鳍片19,设置在管体18下表面的若干块下鳍片21,以及依次贯穿连接头17和管体18的介质流道20。两块下鳍片21之间以及两块上鳍片19之间均形成间隙,使用时,水充满上述所形成的间隙,从而增大水与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管体18两端的连接头17分别伸入到缓冲腔和加热腔13内,便于介质的流通。蓄水腔22和缓冲腔及以加热腔之间密封。
如图1所示,所述蓄水腔22内设置有将蓄水腔22分隔为上缓冲腔5和下缓冲腔8的分隔板6。此时,所述介质输送管15的一端与上缓冲腔5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13连通,所述介质回流管10的一端与下缓冲腔8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13连通。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上缓冲腔5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入口4,与下缓冲腔8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出口7,与蓄水腔22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11。
使用时,高温介质从热交换介质入口4进入到上缓冲腔5,经上缓冲腔5缓冲后流入介质输送管15,高温介质流经介质输送管15时与蓄水腔2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升温,而介质的温度而降低。经热交换后的介质流入到加热腔 13内。本实施例的加热腔13内设置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可以是空气加热器或燃油加热器,其根据情况设置。换热后的介质经加热器12再次加热后流入到介质回流管10,在流经介质回流管10的过程中高温介质再次与蓄水腔2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介质进入到下缓冲腔8,再由热交换介质出口7排除出到外部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蓄水腔22内设置有若干块折流板16,其可减缓水流动的速度,更好的加热水。
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脚架9。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设置于锅炉本体(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1)内且将锅炉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缓冲腔、蓄水腔(22)、以及加热腔(13)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4),两端贯穿蓄水腔(22)后分别与缓冲腔和加热腔(13)连通的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所述缓冲腔和加热腔(13)分别位于蓄水腔(22)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管(15)和介质回流管(10)的结构相同;所述介质输送管(15)包括管体(18),设置在管体(18)两端的连接头(17),设置在管体(18)上表面的若干块上鳍片(19),设置在管体(18)下表面的若干块下鳍片(21),以及依次贯穿连接头(17)和管体(18)的介质流道(20);两块下鳍片(21)之间以及两块上鳍片(19)之间均形成间隙,管体(18)两端的连接头(17)分别伸入到缓冲腔和加热腔(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22)内设置有将蓄水腔(22)分隔为上缓冲腔(5)和下缓冲腔(8)的分隔板(6);所述介质输送管(15)的一端与上缓冲腔(5)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13)连通,所述介质回流管(10)的一端与下缓冲腔(8)连通、其另一端则与加热腔(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3)内设置有加热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22)内设置有若干块折流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2)为空气加热器或燃油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上缓冲腔(5)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入口(4),与下缓冲腔(8)连通的热交换介质出口(7),与蓄水腔(22)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脚架(9)。
CN202021877346.7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Active CN21277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346.7U CN21277792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346.7U CN21277792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7929U true CN21277792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7346.7U Active CN21277792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7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4158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换热的紧凑式换热器
CN212777929U (zh) 一种燃油、气锅炉换热结构
CN208256859U (zh) 一种电芯冷却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11207510A (zh) 一种无风机式固体蓄热电锅炉
CN211782958U (zh) 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
CN211425144U (zh) 一种浮管式换热器
CN220230197U (zh) 一种倾斜式热管换热器
CN111174622A (zh) 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
CN210689304U (zh) 一种立式烘干塔换热器
CN218469299U (zh) 海水型低氮冷凝一体常压热水锅炉
CN210951877U (zh) 智能固体蓄热式电加热炉
CN215003095U (zh) 一种船舶废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2644965U (zh) 一种蓄热电锅炉
CN216079747U (zh) 一种摇粒机用蒸汽发生器
CN211011936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板式换热器
CN218545382U (zh) 适用于大规模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翅片管换热器
CN219473634U (zh) 一种板式给水预热器
CN217297738U (zh) 一种高效沥青罐加热火管
CN204346224U (zh) 一种平板型模块式热交换器
CN214701862U (zh) 稀释风蒸汽加热器
CN204535048U (zh) 一种换热设备
CN101907284B (zh) 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用蒸发换热器
CN215523226U (zh) 一种利用热水供能的余热锅炉
CN216953015U (zh)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省煤器的换热装置
CN217209331U (zh) 一种锅炉尾气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