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6211U -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6211U
CN212776211U CN202021685525.0U CN202021685525U CN212776211U CN 212776211 U CN212776211 U CN 212776211U CN 202021685525 U CN202021685525 U CN 202021685525U CN 212776211 U CN212776211 U CN 212776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pipe
cooling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55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昌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engwang Coat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gu Ion Pl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gu Ion Pl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gu Ion Pl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55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6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6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6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冷却管道,包括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所述内部管道(11)设置在所述外部管道(12)中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水流空间(16),在所述内部管道(11)与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通过多个隔块(13)进行连接,所述水流空间(16)中的冷却水对所述内部管道(11)中的热量进行转移。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结构内部水冷的技术,来实现管道的冷却,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所带来的热量通过冷却管道实现温度降低,并且冷却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冷却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从管道通过,所带来的热量导致管道温度过高,管道内部有热量需要导出。
现有技术采用的是铜管绕行的降温方式,降温效果较差,尺寸多样且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且费用高。如图1所示,传统管道冷却降温结构是在管道1外表缠绕铜管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管道,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管道冷却降温结构存在降温效果较差,尺寸多样且结构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包括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所述内部管道(11)设置在所述外部管道(12)中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水流空间(16),在所述内部管道(11)与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通过多个隔块(13)进行连接,所述水流空间(16)中的冷却水对所述内部管道(11)中的热量进行转移。
优选地,所述热量为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所带来的热量。
优选地,所述内部管道(11)与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存在多个连接面,每个连接面通过2-4个所述隔块(13)实现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块(13)至少有两个弧面,一个弧面与所述内部管道(11)外壁贴合,另一个弧面与所述外部管道(12)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隔块(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部管道(11)的外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法兰(14),所述内部管道(11)一端和所述外部管道(12)一端都与所述第一法兰(14)连接,所述第一法兰(14)设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之间导通,所述第一入水口位于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第一出水口(141)将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冷却水导出。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法兰(15),所述内部管道(11)另一端和所述外部管道(12)另一端都与所述第二法兰(15)连接,所述第二法兰(15)设有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导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第二入水口(151)将所述冷却水从外部导入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的水流空间(16)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法兰(15)设有的第二入水口(151)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法兰(14)设有的第一出水口(141)数量。
优选地,所述内部管道(11)的材质为不锈钢。
该新型冷却管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结构内部水冷的技术,来实现管道的冷却,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所带来的热量通过冷却管道实现温度降低,并且冷却速度快。
(2)本实用新型内外管两层中间的间隙使用弧形正方块固定,这样可以在装配中方便固定位置,并且保证工作环境的顺畅,有效的对管道进行降温。
(3)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采用铜管绕行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效果提升,能更加快速的为管道降温,并且更加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管道冷却降温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新型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新型冷却管道的爆炸图。
图4:本实用新型新型冷却管道的外观装配图。
图5:本实用新型新型冷却管道的径向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管道;2—铜管;
11—内部管道;12—外部管道;13—隔块;14—第一法兰;141—第一出水口;15—第二法兰;151—第二入水口;16—水流空间;17—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包括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内部管道11设置在外部管道12中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水流空间16,在内部管道11与外部管道12之间通过多个隔块13进行连接,水流空间16中的冷却水对内部管道11进行降温及换热。
内部管道11与外部管道12之间存在多个连接面,每个连接面通过2-4个隔块13实现连接。
隔块13至少有两个弧面,一个弧面与内部管道11外壁贴合,另一个弧面与外部管道12内壁贴合。
还包括第一法兰14,内部管道11一端和外部管道12一端都与第一法兰14连接,第一法兰14设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之间导通,第一入水口位于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之间,第一出水口141将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之间冷却水导出。还包括第二法兰15,内部管道11另一端和外部管道12另一端都与第二法兰15连接,第二法兰15设有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导通,第二出水口位于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之间,第二入水口151将冷却水从外部导入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之间的水流空间16中。
第二法兰15设有的第二入水口151数量少于第一法兰14设有的第一出水口141数量。内部管道11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只需要将冷却水从下方第二入水口151进入,从第二出水口出并进入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之间的水流空间16中,冷却水对内部管道11降温换热之后,再进入第一法兰14的第一入水口,然后再从第一出水口141导出,根据水冷特性完成对管道的降温工作。对比传统采用铜管绕行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效果提升,能更加快速的为管道降温,并且更加便于维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管道(11)和外部管道(12),所述内部管道(11)设置在所述外部管道(12)中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水流空间(16),在所述内部管道(11)与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通过多个隔块(13)进行连接,所述水流空间(16)中的冷却水对所述内部管道(11)中的热量进行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为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所带来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道(11)与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存在多个连接面,每个连接面通过2-4个所述隔块(13)实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13)至少有两个弧面,一个弧面与所述内部管道(11)外壁贴合,另一个弧面与所述外部管道(12)内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部管道(11)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法兰(14),所述内部管道(11)一端和所述外部管道(12)一端都与所述第一法兰(14)连接,所述第一法兰(14)设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141)之间导通,所述第一入水口位于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第一出水口(141)将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冷却水导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法兰(15),所述内部管道(11)另一端和所述外部管道(12)另一端都与所述第二法兰(15)连接,所述第二法兰(15)设有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入水口(151)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导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所述第二入水口(151)将所述冷却水从外部导入所述内部管道(11)和所述外部管道(12)之间的水流空间(16)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15)设有的第二入水口(151)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法兰(14)设有的第一出水口(141)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道(11)的材质为不锈钢。
CN202021685525.0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Active CN212776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5525.0U CN2127762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5525.0U CN2127762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6211U true CN21277621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5525.0U Active CN2127762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6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0151A (zh) * 2022-09-26 2022-11-22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在输送管道降温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0151A (zh) * 2022-09-26 2022-11-22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在输送管道降温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5461B (zh) 冷卻套
CN101645632B (zh) 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水冷装置
CN106711542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和电池模组
TW201322606A (zh) 冷卻套
CN212776211U (zh) 一种新型冷却管道
CN105202960A (zh) 一种铝管式换热器
CN205377538U (zh) 一种高效、无焊接的水冷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机壳
WO2017152300A1 (zh) 一种伺服电机的水冷机壳及其制造工艺
CN106549517A (zh) 一种定子槽内水冷系统及具有该水冷系统的电机
CN105806100A (zh) 同轴翅片换热器
CN211183565U (zh) 一种矿用隔爆永磁电动滚筒定子循环冷却系统
CN204029551U (zh) 水冷型移相整流变压器
CN204880169U (zh) 一种冷渣机的冷渣筒
CN206323260U (zh) 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
CN215766674U (zh) 一种用于核电散热翅管的防变形工装
CN214698249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系统
CN213755477U (zh) 液冷散热器
CN214010038U (zh) 一种鳍片式船用冷却器
CN208033622U (zh) 一种用于马达转子压铸机的水冷散热结构
CN108667217A (zh) 一种轴向单槽双l型并流道反向流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
CN107490311B (zh) 自驱式磁流体换热器
CN212958839U (zh)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器
CN219494913U (zh) 一种便于加工的铜铝合金散热器
CN203687697U (zh) 高压液体冷却器
CN106411024A (zh) 电机水冷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8

Address after: 323000 No.357, Lugu Avenue, nanmingshan street, Liandu District,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Fengwang Coa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2-a23, building 3, area 30, No.2 Kefa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vgu Ion Plat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