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2119U -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 Google Patents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2119U
CN212772119U CN202020978618.6U CN202020978618U CN212772119U CN 212772119 U CN212772119 U CN 212772119U CN 202020978618 U CN202020978618 U CN 202020978618U CN 212772119 U CN212772119 U CN 212772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per
circulating
dustbin
dust
sweep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86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家海
崔久萍
贾学伟
张万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hui New Energy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hui New Energy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hui New Energy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hui New Energy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86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2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2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2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包括清扫车主体,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后部安装有集尘垃圾箱,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扫盘装置,所述可调扫盘装置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吸盘循环装置,所述吸盘循环装置通过闭式风机系统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清扫车主体与所述集尘垃圾箱之间连接有垃圾箱举升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闭式风机系统使得气流运动形成闭式流动通道,不断循环反复的被吸进所述集尘垃圾箱内,实现良好的集尘效果;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集尘效果不好而出现二次污染等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集尘效率较高、清洁效果较好的优点,彻底消除扬尘等二次污染的产生。

Description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背景技术
清扫车的使用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经历,随着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目前电动清扫车和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电动环卫车辆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城市环卫及相关方面的工作。电动清扫车起源于国外,目前国内的产品大都才有国外类似的结构形式,具有不错的性能,但是各国之间不同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也让产品的适应性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针对我国南方及北方春、夏、秋季节的特点,我们研发了此款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主要解决了扫路车二次污染、滤网过滤易堵塞、扫盘调节方式、吸盘吸力及洁净度等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扬尘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堵塞滤网、吸盘吸力大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包括清扫车主体,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后部安装有集尘垃圾箱,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扫盘装置,所述可调扫盘装置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吸盘循环装置,所述吸盘循环装置通过闭式风机系统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清扫车主体与所述集尘垃圾箱之间连接有垃圾箱举升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前端设置有垃圾箱入口,所述吸盘循环装置连接至所述垃圾箱入口,所述集尘垃圾箱内顶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垃圾箱入口对应且向后下方弯曲延伸的垃圾挡板,所述垃圾挡板的后方顶端的垃圾箱出口处对应设置有湿式过滤装置,所述集尘垃圾箱内部还设置有内降尘喷头;所述集尘垃圾箱顶端外设置有连通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的循环出风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出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垃圾箱顶部的循环出风箱,所述循环出风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风口对应的循环进风口,所述循环出风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连接的循环出风口,所述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循环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两对称布置的弧形循环出风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湿式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出口处的过滤网纱,所述过滤网纱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湿式滤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闭式风机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吸盘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风机上连接有风机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盘循环装置包括吸盘壳体,所述吸盘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吸盘入口,所述吸盘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与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吸盘出风管,所述吸盘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的吸盘回风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箱举升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集尘垃圾箱与所述清扫车主体之间的倾倒举升油缸,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尾端铰接在所述清扫车主体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调扫盘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清扫车主体前端的扫盘固定座,所述扫盘固定座上设置有扫盘调节导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上横向滑动安装有两扫盘总成,两所述扫盘总成之间连接有扫盘调节油缸。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扫盘总成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上的扫盘支架,所述扫盘支架的前端铰接有扫盘提升臂,所述扫盘提升臂的前端安装有清扫盘,所述扫盘提升臂与扫盘支架之间铰接有扫盘提升油缸;所述清扫盘上安装有外降尘喷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扫车主体包括清扫车底盘,所述清扫车底盘的前部设置有清扫车驾驶室,所述清扫车底盘的后部设置有安装平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包括清扫车主体,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后部安装有集尘垃圾箱,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扫盘装置,所述可调扫盘装置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吸盘循环装置,所述吸盘循环装置通过闭式风机系统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清扫车主体与所述集尘垃圾箱之间连接有垃圾箱举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所述可调扫盘装置将地面上的垃圾等杂物清扫至车辆的正中间,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所述吸盘循环装置在所述闭式风机系统的负压作用下,将垃圾等杂物吸进所述集尘垃圾箱内,垃圾落入至垃圾箱内,但是由于尘土密度较大,会有部分尘土随着气流排出至所述集尘垃圾箱外;然而由于排出的气流在所述闭式风机系统作用下继续运动至所述吸盘循环装置的两侧,使得尘土重新进入所述吸盘循环装置内,经过多次循环气流流动,使得所有垃圾、尘土聚集在所述集尘垃圾箱内;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闭式风机系统使得气流运动形成闭式流动通道,不断循环反复的被吸进所述集尘垃圾箱内,实现良好的集尘效果;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集尘效果不好而出现二次污染等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集尘效率较高、清洁效果较好的优点,彻底消除扬尘等二次污染的产生。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尘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盘循环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盘循环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盘循环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扫盘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扫盘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清扫车主体;11-清扫车底盘;12-清扫车驾驶室;2-集尘垃圾箱;21-垃圾箱入口;22-垃圾挡板;23-内降尘喷头;24-循环出风箱;25-循环出风口;26-弧形循环出风道;27-过滤网纱;28-湿式滤网;3-可调扫盘装置;31-扫盘固定座;32-扫盘调节导轨;33-扫盘调节油缸;34-扫盘支架;35-扫盘提升臂;36-清扫盘;37-扫盘提升油缸;38-外降尘喷头;4-吸盘循环装置;41-吸盘壳体;42-吸盘入口;43-吸盘出风管;44-吸盘回风管;5-闭式风机系统;51-循环风机;52-风机电机;6-垃圾箱举升装置;61-倾倒举升油缸;62-铰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包括清扫车主体1,所述清扫车主体1的后部安装有集尘垃圾箱2,所述清扫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扫盘装置3,所述可调扫盘装置3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吸盘循环装置4,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通过闭式风机系统5与所述集尘垃圾箱2连接;所述清扫车主体1与所述集尘垃圾箱2之间连接有垃圾箱举升装置6。工作时,所述可调扫盘装置3将地面上的垃圾等杂物清扫至车辆的正中间,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在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的负压作用下,将垃圾等杂物吸进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垃圾落入至垃圾箱内,但是由于尘土密度较大,会有部分尘土随着气流排出至所述集尘垃圾箱2外;然而由于排出的气流在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作用下继续运动至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的两侧,使得尘土重新进入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内,经过多次循环气流流动,使得所有垃圾、尘土聚集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使得气流运动形成闭式流动通道,不断循环反复的被吸进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实现良好的集尘效果;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集尘效果不好而出现二次污染等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集尘效率较高、清洁效果较好的优点,彻底消除扬尘等二次污染的产生。
参见图3,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前端设置有垃圾箱入口21,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连接至所述垃圾箱入口21,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顶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垃圾箱入口21对应且向后下方弯曲延伸的垃圾挡板22,所述垃圾挡板22用于阻挡大块垃圾,当垃圾接触到所述垃圾挡板22时,破坏气流的流动,使得垃圾落入至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部,所述垃圾挡板22的后方顶端的垃圾箱出口处对应设置有湿式过滤装置,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的垃圾、尘土进行过滤,避免有更多的尘土在负压作用下跟随气流排出,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部还设置有内降尘喷头23,所述内降尘喷头23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入口21与所述垃圾挡板22之间,所述内降尘喷头23用于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实现喷淋降尘的效果,使得所有垃圾、尘土等湿润后汇聚在垃圾箱内,减少扬尘的排出;所述集尘垃圾箱2顶端外设置有连通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的循环出风装置。
参见图3和图4,所述循环出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顶部的循环出风箱24,所述循环出风箱24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风口对应的循环进风口,所述循环出风箱2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连接的循环出风口25,所述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循环出风口25之间设置有两对称布置的弧形循环出风道2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弧形循环出风道26,且两弧形循环出风道26设置在两侧,能够增加进入风机的面积,提升风力效果,同时便于多层滤网布置空间的增加。
参见图5和图6,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包括吸盘壳体41,所述吸盘壳体41的底端设置有吸盘入口42,所述吸盘入口42处底端接地位置对应设置有橡胶板,所述吸盘壳体41的上方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42与所述垃圾箱入口21的吸盘出风管43,所述吸盘壳体41的两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42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的吸盘回风管44。
参见图2,所述闭式风机系统5包括循环风机51,所述循环风机51的进风口与所述循环出风口25连接,所述循环风机51的出风口与所述吸盘回风管44连接;所述循环风机51上连接有风机电机52。
参见图1,所述湿式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出口处的过滤网纱27,所述过滤网纱27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湿式滤网28。所述过滤网纱27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垃圾,所述湿式滤网28用于过滤尘土。
本实施例气流循环流动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所述可调扫盘装置3将地面上的垃圾等杂物清扫至车辆的正中间,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在所述风机电机52与所述循环风机51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产生负压,将垃圾等杂物由所述吸盘入口42经过所述吸盘出风管43进入至所述垃圾箱入口21内,首先被所述内降尘喷头23进行喷淋,然后撞击至所述垃圾挡板22上,使得湿润的垃圾以及尘土落入至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然后部分垃圾以及尘土依次经过所述过滤网纱27、所述湿式滤网28进行一次过滤,将垃圾阻隔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但是会有部分尘土随着气流由所述循环进风口进入至所述循环出风箱24内,然后经过两所述弧形循环出风道26流动至所述循环出风口25进入至所述循环风机51内,由所述循环风机51的出风口排出至两所述吸盘回风管44,由两所述吸盘回风管44吹至所述吸盘壳体41的两侧,让尘土重新再由所述吸盘入口42继续进入垃圾箱内,经过多次循环气流流动和喷淋降尘,使得所有垃圾、尘土聚集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此外由于两所述吸盘回风管44设置在所述吸盘入口42的两侧,因此当回风由所述吸盘回风管44排出后,可以将地面上的垃圾吹气进行二次推动,在吸盘上方的所述吸盘入口42的正向风力与两侧回风共同作用下,能够增加垃圾的受力,抵消一部分垃圾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了除尘的作业效率。气流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内的运动路线参见图3所示,气流在所述循环出风箱24内的运动路线参见图3和图4,气流在所述吸盘循环装置4内的运动路线参见图5所示;气流的总体循环路线参见图1。
所述垃圾箱举升装置6包括铰接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与所述清扫车主体1之间的倾倒举升油缸61,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尾端铰接在所述清扫车主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底部设置有呈三角状的举升装置避让部,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后端设置有垃圾倾倒口;所述清扫车主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铰支架62,铰支架62的顶端设置有铰支座,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底部后端铰接在该铰支座上,所述倾倒举升油缸61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铰支座铰接在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底端前端、所述清扫车主体1的后端;当不需要举升所述集尘垃圾箱2时,所述倾倒举升油缸61处于水平状态,减少对所述集尘垃圾箱2下部空间的占用,提高了车架的空间,有利于合理布置,此时所述倾倒举升油缸61与铰支架62之间形成倒三角结构;而当需要举升所述集尘垃圾箱2时,控制所述倾倒举升油缸61伸长,所述倾倒举升油缸61会向上推动所述集尘垃圾箱2向后翻转,实现垃圾箱的倾倒功能。
所述可调扫盘装置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清扫车主体1前端的扫盘固定座31,所述扫盘固定座31上设置有扫盘调节导轨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设置有两根且上下布置;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上横向滑动安装有两扫盘总成,两所述扫盘总成之间连接有扫盘调节油缸33。所述扫盘调节油缸33为双头伸缩油缸,双头伸缩油缸的端部分别与两所述扫盘总成对应连接;当所述扫盘调节油缸33的两伸缩端均伸长时,两所述扫盘总成分别沿着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向外侧滑动,增加两所述扫盘总成之间的作业宽度;当所述扫盘调节油缸33的两树森所端均缩回时,两所述扫盘总成分别沿着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向内侧滑动,缩小两所述扫盘总成之间的作业宽度。
所述扫盘总成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上的扫盘支架34,所述扫盘支架34上设置有套装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32外的支架滑动孔,所述扫盘支架34的前端通过铰支座铰接有扫盘提升臂35,所述扫盘提升臂35的前端安装有清扫盘36,所述扫盘提升臂35与扫盘支架34之间铰接有扫盘提升油缸37;所述清扫盘36上安装有外降尘喷头38。图8状态时,所述扫盘提升臂35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清扫盘36垂直向下,此时为作业清扫状态;当清扫完毕后,控制所述扫盘提升油缸37缩回,即带动所述扫盘提升臂35向上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清扫盘36向上摆动不再与地面接触;当需要进行清扫时,控制所述扫盘提升油缸37伸长,即带动所述扫盘提升臂35向下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清扫盘36向下摆动接触到地面。
所述清扫车主体1包括清扫车底盘11,清扫车底盘11通过转向机、制动器等实现车辆的转向和制动等功能;所述清扫车底盘11的前部设置有清扫车驾驶室12,所述清扫车底盘11的后部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顶端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循环风机51的风机安装位,所述安装平台的顶端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集尘垃圾箱2的垃圾箱安装位,所述安装平台的底端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储水箱的水箱安装位,所述安装平台的底端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包的电池安装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包括清扫车主体,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后部安装有集尘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扫盘装置,所述可调扫盘装置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吸盘循环装置,所述吸盘循环装置通过闭式风机系统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清扫车主体与所述集尘垃圾箱之间连接有垃圾箱举升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前端设置有垃圾箱入口,所述吸盘循环装置连接至所述垃圾箱入口,所述集尘垃圾箱内顶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垃圾箱入口对应且向后下方弯曲延伸的垃圾挡板,所述垃圾挡板的后方顶端的垃圾箱出口处对应设置有湿式过滤装置,所述集尘垃圾箱内部还设置有内降尘喷头;所述集尘垃圾箱顶端外设置有连通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的循环出风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出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垃圾箱顶部的循环出风箱,所述循环出风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湿式过滤装置的出风口对应的循环进风口,所述循环出风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连接的循环出风口,所述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循环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两对称布置的弧形循环出风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出口处的过滤网纱,所述过滤网纱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湿式滤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集尘垃圾箱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吸盘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风机上连接有风机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循环装置包括吸盘壳体,所述吸盘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吸盘入口,所述吸盘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与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吸盘出风管,所述吸盘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吸盘入口与所述闭式风机系统的吸盘回风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举升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集尘垃圾箱与所述清扫车主体之间的倾倒举升油缸,所述集尘垃圾箱的尾端铰接在所述清扫车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扫盘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清扫车主体前端的扫盘固定座,所述扫盘固定座上设置有扫盘调节导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上横向滑动安装有两扫盘总成,两所述扫盘总成之间连接有扫盘调节油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盘总成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扫盘调节导轨上的扫盘支架,所述扫盘支架的前端铰接有扫盘提升臂,所述扫盘提升臂的前端安装有清扫盘,所述扫盘提升臂与扫盘支架之间铰接有扫盘提升油缸;所述清扫盘上安装有外降尘喷头。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主体包括清扫车底盘,所述清扫车底盘的前部设置有清扫车驾驶室,所述清扫车底盘的后部设置有安装平台。
CN202020978618.6U 2020-06-01 2020-06-01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Active CN212772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618.6U CN21277211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618.6U CN21277211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2119U true CN21277211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8618.6U Active CN212772119U (zh) 2020-06-01 2020-06-01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2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6334B (zh) 扫吸式干湿两用扫路车
KR101898100B1 (ko) 건식 청소차
CN201261876Y (zh) 一种双吸斜流除尘的扫路车
CN101349043A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扫路车
CN201127574Y (zh) 吸尘器旋风集尘装置
CN206189324U (zh) 一种吸入式道路垃圾压缩处理清洁装置
CN209722836U (zh) 高效节能降尘的环卫用清扫车
CN106812096A (zh) 具有卸料抑尘装置的道路清洁车
CN212772119U (zh) 湿式循环降尘电动清扫车
CN208441031U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
CN211948178U (zh) 一种扫路车循环喷雾降尘系统
CN214194299U (zh) 一种环卫车吸尘装置
CN113373844A (zh) 清扫车
CN109457647A (zh) 一种吸尘系统及环卫车
CN211735202U (zh) 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
CN2665206Y (zh) 电动真空清扫车
CN210507267U (zh) 环保吸尘车
CN208777237U (zh) 一种干湿两用清扫车
CN2816124Y (zh) 清洗洒水吸扫车
CN209323451U (zh) 一种道路垃圾清洁车
CN216040907U (zh) 道路洗扫车
CN209277070U (zh) 吸尘系统及环卫车
CN215562243U (zh) 清扫车
CN219508458U (zh) 一种集成式吸嘴装置及清扫车
CN212452416U (zh) 干湿两用辊扫式道路清扫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