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9107U -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9107U
CN212759107U CN202020726740.4U CN202020726740U CN212759107U CN 212759107 U CN212759107 U CN 212759107U CN 202020726740 U CN202020726740 U CN 202020726740U CN 212759107 U CN212759107 U CN 212759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fine sand
overflow
water
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67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ENGWEI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锋 filed Critical 吴锋
Priority to CN2020207267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9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9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9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所述立式罐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整体构成所述溢水口;所述溢水回收筒套装固定在所述立式罐体外部,所述溢水回收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构成溢水输入口,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内空即构成溢水输送通道,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底部设置有溢水输出口。本实用新型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具有的优点是:溢水回收效果好,运行使用噪音小。

Description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洗沙机是一种高效砂石料清洗设备,洗沙机通常用于在人工制砂生产线上配合制砂机共同使用,可有效的清洗成品砂中的泥土、杂物和灰粉,大大的提升了沙料的洁净度,满足建筑用砂的标准,帮助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现有的洗沙机主要为螺旋洗砂机和轮斗式洗砂机;例如,公告号CN209205526U的专利所示的技术方案,即为螺旋洗砂机(参见本说明书附图中图1摘录所示);公告号CN210207199U或CN207430500U的专利所示的技术方案,即为轮斗式洗砂机(参见本说明书附图中图2摘录所示)。
但是上述现有的螺旋洗砂机和轮斗式洗砂机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占地面积大
螺旋洗砂机和轮斗式洗砂机均需要横铺安装在地面,且顺着占地面积的增大,其洗砂处理能力能够顺之提升,缩小占地面积只会降低起洗砂处理能力。故螺旋洗砂机和轮斗式洗砂机的占地面积必然较大,难以缩减。
2、运行噪音较大
螺旋洗砂机在运行时,砂砾要不断与螺旋叶片和洗砂(筒)池壁之间摩擦撞击,运行噪音通常在40-50分贝以上。
同样的,轮斗式洗砂机中叶轮连续不断的旋转并使得叶轮上的多个装沙斗依次进入洗砂池(与水面撞击)后挖沙后;装沙斗离开水面后又有一定的清洗水从装沙斗中掉落仅洗砂池,这样均为产生较大的噪音,运行噪音同样在40-50分贝以上,难以满足市区或郊区布置使用的要求。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内部能够蓄水的立式罐体,并利用砂砾的重力在立式罐体中的蓄水中沉降来形成冲洗清洁效果,但是需要不断向立式罐体内注入清洁水才能够持久获得良好的清洗效果。但是,向立式罐体内注入清洁水则会溢出,致使出现水资源浪费。故如何设计一种运行使用噪音更小的溢水回收机构是需要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运行噪音更小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
所述立式罐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整体构成所述溢水口;
所述溢水回收筒套装固定在所述立式罐体外部,所述溢水回收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构成溢水输入口,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内空即构成溢水输送通道,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底部设置有溢水输出口。
采用上述溢水回收机构后,即可将立式罐体中溢出水和溢水中漂浮的细砂回收再利用,起到节省用水和最大程度避免细砂损耗的功效。
与此同时,采用上述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不仅利于接收雨水;还使得溢水回收机构整体结构更简和紧凑,节省占地面积,功能更为丰富;此外,还使得溢水具有最宽阔的输出面,从而使得进入溢水输入口溢水更为分散,运行使用的噪音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告号CN209205526U的专利所示的螺旋洗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告号CN210207199U的专利所示的轮斗式洗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结构示意性剖视图。
图6为图5中虚线框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中螺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0立式罐体:101蓄水腔,102砂料输入管,103洗砂水入口,104内凸型环形挡片,105输水环道,106出水孔,107第一排砂口;
200第一均布筒,201筒形隔断:202外凸型环形挡片,203固定用连接块;
300阻挡筒;
400封挡板,401取渣口;
第一弹力封堵开关:500支撑板,501出砂筒,502压簧,503受力杆,504环形挡板,505封堵圆盘,506接砂筒;
600溢水回收筒,601螺旋片,602水回收管接口,603原料砂回收管接口,604细砂输出管接口,605细砂输入管接口;
700原料砂石,701澄清池,702成品砂;
800细砂清洗罐,801清洗水输入管,802立管,803出水壳,804圆环形隔片,805 细砂排出口;
第二弹力封堵开关:900支撑杆,901环形支承块,902滑动套环,903堵头,904复位弹簧,905接细砂斗,90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洗砂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3至图8所示:
洗砂机,包括立式罐体100,所述立式罐体100内部具有蓄水腔101;
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上段设置有与所述蓄水腔101连通的砂料入口;
所述立式罐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蓄水腔101连通的洗砂水入口103;
所述立式罐体10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内底部的沉积砂输出的排砂机构。
上述洗砂机的洗砂工作原理为:
因为,砂料入口设置在立式罐体100高度方向的上段,这样,利用砂料入口来向立式罐体100的蓄水腔101输送的砂料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该沉降过程也能够使得砂砾外表面与蓄水腔101内的洗砂水充分接触,从而实现洗砂作业。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洗砂机具有的优点是:
1、占地面积小,易于在现场快速布装使用
上述洗砂机整体为立式,能够更好且充分的利用竖向空间,利用砂砾在蓄水腔101内依靠自身重力来沉降并形成冲洗,故能够在保证洗砂作业能力的同时,大幅降低占地面积;且整体结构易于采用吊具在作业现场迅捷的布置安装使用。
2、运行噪音更小,运行起来更为节能
上述洗砂机依靠电泵来将砂料(砂与水的混合物)经砂料入口送入立式罐体100内,同样,采用电泵来将洗砂水经洗砂水入口103送入立式罐体100内,运行噪音仅为电泵运行。且上述电泵均可采用潜水泵来设置在相应池体内,这样易于更进一步降低运行噪音(低于50分贝)。
上述洗砂机在使用时,仅需将砂料和洗砂水利用电泵高效输入立式罐体100内即可,用电功耗仅为电泵的功耗;相较于现有的洗砂机需通过电机来持续带动较重的轮斗或螺旋叶片所需的用电功耗而言,能够大幅降低用电量,实现更好的节能降耗。
3、工作可靠且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
立式罐体100内部无电控执行运动机构,故能够减省维修和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能够持久保证立式罐体100主体部分工作使用的可靠性,确保更长的使用寿命。
[洗砂水入口103]的优选第一种实施例(优选),见图3-5所示:
其中,所述洗砂水入口103设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中段或下段。
采用上述洗砂水入口103的设置结构后,清水由下而上,砂砾由上而下,砂砾的沉降过程能够更为充分利用洗砂水的清洁度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砂砾和清洗水之间形成对冲冲洗效果,从而帮助获得更优和更高效的洗砂清洁作用。
[洗砂水入口103]的第二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所述洗砂水入口103设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上段,且经洗砂水入口103进入的水能够与经砂料入口进入的混合物对冲并实现清洗。
这样一来,即在洗砂水能够与砂料在刚进入立式罐体100时即可实现对冲来对砂料进行清洗。
[蓄水腔101]的优选实施例,参见图5和图6所示:
其中,所述蓄水腔101的高度方向的中段内设置有弯折通道,所述蓄水腔101的上段与蓄水腔101的下段之间通过所述弯折通道连通,且所述弯折通道整体呈竖向并能够使得所述蓄水腔101的上段内的物质流经至所述蓄水腔101的下段内。
采用上述弯折通道后,能够延长砂砾在其中的沉降下落的轨迹长度,获得更长的冲洗处理过程;不仅如此,上述弯折通道,使得砂砾能够在沉降过程中与弯折通道的侧壁撞击,该撞击能够充分有效的去除砂砾表面粘附的泥土等附着物,从而进一步提升砂砾的清洁处理效果。
其中,所述弯折通道的断面由上往下具有至少一个C型或S型形状的通道段。
这样,即能够缩短弯折通道的高度(从而帮助降低洗砂机的高度),又能够有效增加弯折通道的长度,提升洗砂清洁效果。
其中,洗砂机还包括第一均布筒200,所述第一均布筒200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腔101 内,所述第一均布筒200在高度方向上低于且靠近所述砂料入口;
所述第一均布筒200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型结构,所述第一均布筒200的外侧面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之间隔离开且能够供砂料通过。
设置了上述第一均布筒200后,不仅能更为充分的利用好蓄水腔101的空间;还能使得经砂料入口进入的砂料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掉落至第一均布筒200的外表面后充分的散开,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砂料在弯折通道内(的圆周方向上或竖向上)积聚堆积并引起堵塞,持久有效确保洗砂机功能的可靠性;还能够使得砂料在第一均布筒200的外表面上尽可能的均匀分布开,以使得第一均布筒200上的砂料能够更为充分的与洗砂水接触冲洗,提升清洗效果和洗砂效率。
实施时,优选第一均布筒200和立式罐体100同轴心线。
这样,可使得砂料在第一均布筒200外表面的均匀分布效果最优。
其中,所述第一均布筒200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筒形隔断201,所述筒形隔断 201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外凸型环形挡片202,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凸型环形挡片104;在所述立式罐体100的高度方向上交替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外凸型环形挡片202和至少一块所述内凸型环形挡片104;
所述外凸型环形挡片202、所述内凸型环形挡片104、所述筒形隔断201的外侧面和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共同围形成弯折通道。
上述“所述外凸型环形挡片202、所述内凸型环形挡片104、所述筒形隔断201的外侧面和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共同围形成弯折通道”,能够缩小弯折通道的径向宽度,提升弯折通道内的水压,从而提升对砂砾的冲洗压力,提升冲洗清洁效果;
与此同时,缩小弯折通道的径向宽度也适于与第一均布筒200均匀分布的砂砾相配合来更好的实现对在第一均布筒200的外表面和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砂砾实现更充分的冲洗清洁。
此外,上述外凸型环形挡片202和内凸型环形挡片104还起到了加强筋块的作用,能够提升立式罐体100和筒形隔断201的结构强度。
实施时,优选筒形隔断201的外侧面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竖向的固定用连接块203,所述固定用连接块203整体为沿立式罐体100的径向延伸的块型结构,所述固定用连接块203为在所述筒形隔断201的圆周方向的间隔设置的多块。
这样,筒形隔断201不仅不会阻碍砂砾的沉降,还能够在立式罐体100内部牢固固定,且固定连接块能够也起到加强筋块的作用,帮助提升立式罐体100和筒形隔断201的结构强度。
其中,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上正对所述筒形隔断201下段的位置处密封固定安装有一个输水环道105,所述输水环道105围绕所述筒形隔断201的下段,所述输水环道105与所述洗砂水入口103密封连通,所述输水环道105的径向内侧面上贯穿设置有出水孔106,所述出水孔106朝向所述筒形隔断201的外侧面,且沿着所述输水环道10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水孔106。
采用上述输水环道105和出水孔106的结构后,能够通过出水孔106来形成射向筒形隔断201外侧面的射流,且砂砾在自重作用下也会经过该射流区域,进而被高压射流进一步冲洗清洁。
此外,上述出水孔106的结构,能够避免对立式罐体100内部位于出水孔106下方空间形成冲射扰动,从而能够使得立式罐体100内部位于出水孔106下方空间内更为平稳,使得该空间内更适合砂砾平稳沉降堆积,帮助实现可靠的排砂。
实施时,优选筒形隔断201的下段由上往下外直径逐渐减小且最下段为圆筒形结构;对应的,所述输水环道105在径向上的内侧面与所述筒形隔断201的下段外侧面平行,所述出水孔106为沿径向贯穿且设置于所述输水环道105的径向内侧面的下段。
这样一来,即可获得更大的冲水压力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筒形隔断201的下段外侧面来形成对出水孔106出水的阻挡,并使得砂砾能够被冲击至筒形隔断201的下段外侧面,使得砂砾表面粘结附着物能够被充分冲击清洗掉,有效确保最终的砂砾清洁效果。
其中,所述立式罐体100整体为圆筒形结构;
所述砂料入口所在位置处设置有一根密封贯穿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侧壁的砂料输入管 102,且所述砂料输入管102沿所述蓄水腔101的切线方向与所述蓄水腔101连通;
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罐体100上段内部的阻挡筒300,所述阻挡筒300为上大下小且下端为开口的圆锥筒型结构;所述阻挡筒300的上端高于所述砂料入口。
上述砂料输入管102的设置,可使得经此输入的水砂混合物进入蓄水腔101后能够作离心运动,使得水砂混合物中污水与砂砾快速分散开,实现砂砾的预先分散与清洗功能。
此外,上述阻挡筒300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得经砂料输入管102输入的水砂混合物与阻挡筒300外侧面相撞后使得砂砾能够充分散开,砂砾表面的附着物散落掉;且阻挡筒300 的上大下小的锥筒型外侧面还能够使得与之相撞的砂砾加快下降,从而加快与清洗水之间的相对运动,提升冲洗清洁效果。
实施时,洗砂机还包括浮渣去除结构,所述浮渣去除结构包括封挡板400和取渣口401;
所述封挡板400为平布状的圆环板状结构,所述封挡板400的上板面低于所述阻挡筒 300的上端面或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上端面,所述封挡板400的内侧面与所述阻挡筒300外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封挡板400的外侧面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封挡板400的上板面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上凸形成有高于所述阻挡筒300的上端面或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上端面且整体呈筒形结构的取渣口401。
设置上述浮渣去除结构后,与上述阻挡筒300和砂料输入管102相配合使用后,即可使得浮渣均能够最终自行汇聚至取渣口401处,从而可便捷及时的将浮渣去除。
[排砂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优选),如图5和图6所示:
其中,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下段外形整体呈锥斗型,且该锥斗型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排砂机构,所述排砂机构包括第一排砂口107和第一弹力封堵开关,所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排砂口107所在位置处,所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蓄水腔101内仅满载水时实现封堵,所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堆积的砂砾和满载水共同的重力作用下自行打开并实现排砂。
上述筒体下段的锥斗型结构能够将砂砾汇聚至第一排砂口107,立式罐体100底部汇聚至一定量的砂砾后,第一弹力封堵开关能够自行开启并将砂砾和水的混合物排出,后又能够在排出后在弹力作用下自行复位实现关闭。
由上可见,上述排砂机构能够帮助实现排砂的自动化的同时,并降低排砂过程中排出的清洗用水量,从而实现节能节水的功效。
其中,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下段外形整体呈圆锥斗型,该圆锥斗型的最下端设置有孔口朝向正下方的所述第一排砂口107;
所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包括支撑板500、出砂筒501、压簧502和受力杆503;
所述支撑板500横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排砂口107的孔口处,所述支撑板50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装配孔,所述支撑板500的板面上设置有可供砂料穿过的穿孔;
所述出砂筒501上端与所述第一排砂口107外周的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出砂筒501 内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块整体呈横向的环形挡板504,所述环形挡板504外周边缘与所述出砂筒501的内侧面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受力杆503的上段贯穿所述支撑板500的装配孔,且所述受力杆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径向外凸状的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板500之间的受力杆503上套装有所述压簧502;所述受力杆503的下端贯穿所述环形挡板504中的穿孔,且所述受力杆503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能够与所述环形挡板504的下端面抵接限位的封堵圆盘505。
采用上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后,即可使得立式罐体100中的砂砾最终均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行汇聚至出砂筒501内,并作用于所述封堵圆盘505来克服压簧502的弹力后自行打开和关闭,实现排砂的自动化。
上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结构简化,且能够在排砂及时自动复位实现封闭,动作可靠。
其中,所述第一弹力封堵开关还包括整体滑动插装在所述出砂筒501内的接砂筒506,所述支撑板500和环形挡板504之间的所述受力杆503外部通过连接杆906固定连接有所述接砂筒506,所述接砂筒506的上端开口包围住所述第一排砂口107的开口,所述接砂筒506的下段为锥筒型结构且下端具有正对所述封堵圆盘505的上端面的出砂孔。
上述接砂筒506的设置,不仅能够充分的承接沉降而来的砂砾,并将砂砾的重力充分的传递并作用给受力杆503和封堵圆盘505,确保第一弹力封堵开关能够持久可靠的开启与关闭,确保使用的可靠性;还能够有效避免砂料在出砂筒501中堆积后因作用给封堵圆盘505不够致使无法实现开启并造成堵塞的情形。
[排砂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排砂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砂机构包括在第一排砂口107处固定安装的电控阀,以及通过管道安装的抽吸泵。这样一来,即可通过控制电控阀和抽吸泵来输出清洗后的成品砂702。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的优选实施例: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包括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600;
所述立式罐体100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整体构成所述溢水口;
所述溢水回收筒600套装固定在所述立式罐体100外部,所述溢水回收筒600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构成溢水输入口,所述溢水回收筒600的内空即构成溢水输送通道,所述溢水回收筒600的底部设置有溢水输出口。
实施时,优选经溢水输出口输出的水进入澄清池701。
采用上述溢水回收机构后,即可将立式罐体100中溢出水和溢水中漂浮的细砂回收再利用,起到节省用水和最大程度避免细砂损耗的功效。
与此同时,采用上述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600,不仅利于接收雨水;还使得溢水回收机构整体结构更简和紧凑,节省占地面积,功能更为丰富;此外,还使得溢水具有最宽阔的输出面,从而使得进入溢水输入口溢水更为分散,运行使用的噪音更小。
其中,所述溢水回收筒600包括包围在所述立式罐体100外周的筒形板,所述筒形板内侧面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外侧面之间间隔成型有筒形腔体结构,所述溢水输送通道内部填充设置有单螺旋向下的螺旋片601,所述螺旋片601的内侧端与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外侧面密封连接,所述螺旋片601的外侧端与所述筒形板的内侧面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螺旋片601后,不仅能够通过螺旋片601来连接并加强筒形板和立式罐体100 的结构强度;还能够通过螺旋片601来使得溢出水能够沿着螺旋片601缓降,从而使得携带有细砂粒的溢出水最终能够缓降至溢水回收筒600的底部,更好确保细砂均能够在溢水回收筒600的底部更好的集聚,避免高速流动的溢出水对沉淀的细砂形成冲刷并使得细砂难以沉积。
其中,所述螺旋片601在长度方向上任意处的断面形状垂直连接在所述立式罐体100 的外侧面与所述筒形板的内侧面之间。
这样一来,即可使得螺旋片601上的水流更为平缓,在径向上分布更为均匀(更好避免堆积堵塞),避免在径向上形成锐角夹角并容易形成集聚的情形(最终导致堵塞)。
其中,所述溢水输出口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水回收管接口602、原料砂回收管接口603和细砂输出管接口604,其中,所述水回收管接口602用于输出溢出水,所述原料砂回收管接口603用于输出细砂与水的悬混物,所述细砂输出管接口604位于所述溢水输送通道的最下端位置且用于输出沉积的细砂与水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溢水输出口的结构后,即可同时将各种物质便捷的分类并各自输送至不同处理单元,进而节约处理能耗,并提高处理效率。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细砂是指能够在流水中悬浮,并经溢水口溢出的水流中携带的砂砾。
实施时,水回收管接口602可用于输送至澄清池701;原料砂回收管接口603可用于输送至原料砂石700中。
实施时,所述细砂输出管接口604的上段为锥斗型结构。
这样即能够好的将细砂汇聚与此,提升后续的细砂返送的输送效率。
以下为【细砂抽回处理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见图5和图6所示:
其中,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还包括细砂抽回处理结构,所述细砂抽回处理结构包括细砂清洗器和细砂用输送泵;
所述细砂清洗器包括细砂清洗罐800和清洗水输入管801;所述细砂清洗罐800整体为立式且内部具有存水腔的筒体型结构;所述清洗水输入管80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细砂清洗罐800的下段内部;
所述细砂用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细砂输入管道与所述细砂输出管接口604接通,所述细砂用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细砂输出管道与所述细砂清洗罐800的上段内部接通;
所述细砂清洗罐800上还设置有细砂排出机构,所述细砂排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细砂清洗罐800的底部沉积的细砂排出。
采用上述细砂清洗器和细砂用输送泵的结构后,既能够避免细砂的流失与损耗;又能够将细砂尽快回收并重新清洗后排出;增加上述洗砂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确保上述洗砂机使用的经济效益(在行业内,清洗后的砂往往是根据重量来计价)。
其中,所述细砂清洗器整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罐体100的内部。
这样一来,细砂清洗器即可充分利用立式罐体100的内部空间,提升立式罐体100结构的紧凑性和功能密度,更好的帮助降低上述洗砂机的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
实施时,细砂清洗器的上段内部通过密封连接的立管802与立式罐体100的内部连通;所述立管802的上段伸至所述细砂清洗器外且位于阻挡筒300的内部。
这样一来,即可使得细砂清洗器的水能够溢出至立式罐体100的蓄水腔101内,避免水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经砂料入口进入的砂料也不会经立管802进入细砂清洗器内,从而更好的保证细砂清洗器内的细砂回收与再清洗效果。
实施时,上述立管802的下段位于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上段内部,且立管802的下段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筒型结构;所述细砂输出管道的末端高于所述立管802的下段。
这样一来,即可利用立管802的下段来使得细砂沉降的细砂能够在其表面均匀分布、获得充分的清洗清洁效果。
其中,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上段外形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型结构,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上段构成第一均布筒200;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下段外形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型结构。
上述结构更为紧凑巧妙合理,使得细砂清洗器不仅具备细砂清洗功能,还具有能够使得经砂料入口进入的砂砾在第一均布筒200外表面均匀沉降分布,从而更好清洗清洁效果。
与此同时,细砂清洗器的下段成斗型故可供细砂更好的沉降汇聚。
其中,所述清洗水输入管801的输出端具有一个封闭的出水壳803,所述出水壳803的上段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结构,所述出水壳803的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筒结构,且所述出水壳803的下段侧壁贯穿设置有朝下的射水孔,所述射水孔为沿着所述出水壳80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采用上述出水壳803的结构后,即可利用出水壳803的上段外侧面来使得细砂降落至此后即可(在圆周方向和竖向上)均匀分布,使得细砂能够与清水更充分的接触,实现细砂的清洗清洗效果。故上述射水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射击冲洗细砂,进一步增强细砂的清洗清洁度。
实施时,出水壳803的外侧通过沿径向延伸的竖向支承片与细砂回收器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实现固定安装。竖向支承片不会对细砂的竖向沉降形成阻挡,确保细砂清洗功能能够顺利实现。
其中,所述出水壳803的上段和下段之间具有整体呈圆筒型结构的中段,所述出水壳 803的中段与径向正对的所述细砂清洗器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等间距的圆环型间隙;所述出水壳803的下段外侧面与所述细砂清洗器的内侧面之间围形成有锥环型间隙,且所述射水孔位于所述出水壳803的下段外侧面。
设置上述圆环型间隙与锥环形间隙结构后,大幅缩小了此处空间体积,提升了此处能够清晰细砂表面的清洗水的水压,增强清洗清洁效果。
上述射水孔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对细砂清洗器内部位于射水孔下方空间形成冲射扰动,从而能够使得细砂清洗器内部位于射水孔下方空间内更为平稳,使得该空间内更适合细砂砾平稳沉降堆积,帮助实现可靠的排砂。
其中,所述圆环型间隙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1个圆环形隔片804,使得所述圆环型间隙内形成C型流道;或者,所述圆环型间隙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交替固定设置有至少2个圆环形隔片804,使得所述圆环型间隙内形成S型流道。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后,即可在狭小圆环型间隙的空间内延长冲洗的路程(处理过程),提升清洁度。
与此同时,圆环形隔片804也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所在侧面的结构强度。
[细砂排出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优选),参见图5和图6所示:
其中,所述细砂排出机构包括细砂排出口805和安装在所述细砂排出口805所在位置处的第二弹力封堵开关;所述二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所述立式罐体100的蓄水腔101仅满载水时实现封堵;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细砂排出口805处堆积的细砂砾和所述立式罐体100的蓄水腔101内满载水共同的重力作用下自行打开并实现排砂。
采用上述细砂排出机构后,即可在细砂排出口805所在位置处沉积了一定细砂砾后,第二弹力封堵开关自动打开完成细砂的外排,且在外排后能够自行复位,重新实现关闭。
故上述细砂排出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化开闭排砂。
其中,所述出水壳803的下表面构成安装面,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包括支撑杆900、环形支承块901、滑动套环902、堵头903、复位弹簧904、接细砂斗905和连接杆906;
所述支撑杆900竖向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安装面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900的高度方向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所述环形支承块901,且所述支撑杆900上高于所述环形支承块901的位置套设有所述滑动套环902,所述滑动套环902和所述环形支承块901之间的所述支撑杆900上套装有所述复位弹簧904;所述支撑杆900的下端伸出所述细砂排出口805且固定套装有所述堵头903;
所述接细砂斗905的上段滑动套接在所述细砂排出口805的外侧面,所述接细砂斗905 的下段为锥斗型结构且下端具有与所述堵头903配合实现封堵的排细砂孔;所述接细砂斗 905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杆906与所述滑动套环902外侧面固定相连。
实施时,优选在所述接细砂斗90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连接杆906。
上述接细砂斗905能够承接沉降至此的细砂,且在细砂达到一定重量后使得接细砂斗 905克服复位弹簧904的弹力下移,并使得接细砂斗905下端的排细砂孔与堵头903错开并形成可排砂的间隙,从而顺利排出细砂。又能够在排出细砂后在复位弹簧904弹力作用下,接细砂斗905上移并顺利复位,排细砂孔重新与堵头903配合实现封堵。
上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均为机械配合结构,动作可靠且不易出现堵塞,能够确保持久可靠的使用。
[细砂排出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细砂排出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细砂排出口805外侧面的安装座之间通过扭簧密封盖合相连。
同样的,本实施例的[细砂排出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开闭排砂。
[细砂排出机构]的第三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细砂排出机构]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盖板或接细砂斗905上布设有若干个能够阻止细砂砾穿过的细孔。
本实施例与上述两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或接细砂斗905处不承受水压(或承受的水压较小),这样可设置较小弹力的扭簧或复位弹簧904(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细砂排出机构]的第四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所述细砂排出机构包括安装在细砂排出口805处的电控阀。电控阀周期性开闭。但此实施例的[细砂排出机构]结构成本更高,更为复杂,在出现故障时更难以维护。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洗砂机(以额定处理能力100吨/小时规格的洗砂机估算)具有的优点是:
1、运行噪音低于35分贝。
2、洗砂机自身耗电量为零。
3、用水量约为50-70立方/小时。
4、占地面积低于4.5平方米(螺旋洗砂机通常为8-10平方米;轮斗式洗砂机10平方米左右)。
5、产能灵活性高,可最大可提升200吨/小时的处理能力。
6、现有的螺旋洗砂机、轮斗式洗砂机是在浑水中洗砂;而本实用新型洗砂机是能够尽可能利用清水来洗砂,故能够获得更好的清洗清洁效果。
由上可知,上述洗砂机的优点和使用效益较为显著。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水口和溢水回收筒;
洗砂机的立式罐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整体构成所述溢水口;
所述溢水回收筒套装固定在所述立式罐体外部,所述溢水回收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构成溢水输入口,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内空即构成溢水输送通道,所述溢水回收筒的底部设置有溢水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回收筒包括包围在所述立式罐体外周的筒形板,所述筒形板内侧面与所述立式罐体的外侧面之间间隔成型有筒形腔体结构,所述溢水输送通道内部填充设置有单螺旋向下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的内侧端与所述立式罐体的外侧面密封连接,所述螺旋片的外侧端与所述筒形板的内侧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片在长度方向上任意处的断面形状垂直连接在所述立式罐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筒形板的内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输出口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水回收管接口、原料砂回收管接口和细砂输出管接口,其中,所述水回收管接口用于输出溢出水,所述原料砂回收管接口用于输出细砂与水的悬混物,所述细砂输出管接口位于所述溢水输送通道的最下端位置且用于输出沉积的细砂与水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细砂抽回处理结构,所述细砂抽回处理结构包括细砂清洗器和细砂用输送泵;
所述细砂清洗器包括细砂清洗罐和清洗水输入管;所述细砂清洗罐整体为立式且内部具有存水腔的筒体型结构;所述清洗水输入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细砂清洗罐的下段内部;
所述细砂用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细砂输入管道与所述细砂输出管接口接通,所述细砂用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细砂输出管道与所述细砂清洗罐的上段内部接通;
所述细砂清洗罐上还设置有细砂排出机构,所述细砂排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细砂清洗罐的底部沉积的细砂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清洗器整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罐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上段外形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型结构,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上段构成第一均布筒;所述细砂清洗器的下段外形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输入管的输出端具有一个封闭的出水壳,所述出水壳的上段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结构,所述出水壳的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筒结构,且所述出水壳的下段侧壁贯穿设置有朝下的射水孔,所述射水孔为沿着所述出水壳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壳的上段和下段之间具有整体呈圆筒型结构的中段,所述出水壳的中段与径向正对的所述细砂清洗器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等间距的圆环型间隙;所述出水壳的下段外侧面与所述细砂清洗器的内侧面之间围形成有锥环型间隙,且所述射水孔位于所述出水壳的下段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型间隙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1个圆环形隔片,使得所述圆环型间隙内形成C型流道;或者,所述圆环型间隙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交替固定设置有至少2个圆环形隔片,使得所述圆环型间隙内形成S型流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排出机构包括细砂排出口和安装在所述细砂排出口所在位置处的第二弹力封堵开关;所述二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所述立式罐体的蓄水腔仅满载水时实现封堵;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能够在细砂排出口处堆积的细砂砾和所述立式罐体的蓄水腔内满载水共同的重力作用下自行打开并实现排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壳的下表面构成安装面,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所述第二弹力封堵开关包括支撑杆、环形支承块、滑动套环、堵头、复位弹簧、接细砂斗和连接杆;
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且上端与所述安装面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高度方向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所述环形支承块,且所述支撑杆上高于所述环形支承块的位置套设有所述滑动套环,所述滑动套环和所述环形支承块之间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装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出所述细砂排出口且固定套装有所述堵头;
所述接细砂斗的上段滑动套接在所述细砂排出口的外侧面,所述接细砂斗的下段为锥斗型结构且下端具有与所述堵头配合实现封堵的排细砂孔;所述接细砂斗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滑动套环外侧面固定相连。
CN202020726740.4U 2020-05-05 2020-05-05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Active CN212759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6740.4U CN212759107U (zh) 2020-05-05 2020-05-05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6740.4U CN212759107U (zh) 2020-05-05 2020-05-05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9107U true CN212759107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6740.4U Active CN212759107U (zh) 2020-05-05 2020-05-05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9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5399U (zh) 骨料筛分清洗装置
CN106995243B (zh) 环卫车的污水循环装置及该环卫车
US7267763B2 (en) Water intake screen with circular filter panel
CN105457349B (zh) 一种防扰动中心传动刮泥机
CN108856093A (zh) 一种节水高效矿石清洗设备
CN105625557B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
CN109701728A (zh) 一种建筑垃圾净化分离装置
CN211133106U (zh) 一种水力旋流除砂装置
CN215232450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真空收集装置
CN212759107U (zh) 洗砂机的溢水回收机构
CN212493444U (zh) 洗砂机
CN107558571B (zh) 市政排水管道
CN214262945U (zh) 一种洗沙设备用洗沙筒
CN203763925U (zh) 砂水分离器
CN106988720B (zh) 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底部的在线除砂装置及除砂方法
CN219280817U (zh) 泵站用排污冲洗系统
CN210057626U (zh)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RU115776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очистки ливневых стоков от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и взвешенных частиц
CN202762185U (zh) 污水净化系统和下水道综合养护车
CN105201868B (zh) 自冲洗潜水电泵及其底部沉积物的冲刷方法
CN105442686B (zh) 一体化污水/雨水收集和输送装置
CN21278994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回收与循环利用系统
CN107042025B (zh) 一种清污除砂机
CN213668091U (zh) 混凝土回收砂石分离装置
CN210078925U (zh) 一种旋转反冲式斜板沉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7

Address after: No. 255, Wuhua Avenue, overseas Chinese investment zone, Nanning, Guangxi 530000 (warehouse)

Patentee after: Guangxi HENGWEI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19, group 4, Huilong village, Changshou Lake,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Wu 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