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6419U -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6419U
CN212756419U CN202020383700.4U CN202020383700U CN212756419U CN 212756419 U CN212756419 U CN 212756419U CN 202020383700 U CN202020383700 U CN 202020383700U CN 212756419 U CN212756419 U CN 212756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device
backstop
piece
gear damping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37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汪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37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6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6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6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包括转动件和挡位件,转动件被构造成可绕预设旋转轴转动,转动件的环绕在预设旋转轴外的侧壁设有止挡凸起,挡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止挡部,在转动件绕预设旋转轴转动时,止挡凸起与止挡部相适配以控制转动件能够锁定并保持在多个预设转动角度中的任一个,止挡部包括主止挡板和两个限位挡板,转动件伸入并被夹在两个限位挡板之间。通过将转动件安装在限位挡板之间,让止挡凸起对转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转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让挡位阻尼装置在进行转动折叠时,增加可折叠次数,从而让挡位阻尼装置能够在进行多次折叠时,折叠寿命相对较高。

Description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缓解颈部疲劳,以及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等等按摩产品,颈部按摩仪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
传统设计中的颈部按摩仪由于自身设计的原因,颈部按摩仪无法进行小幅度弯折,导致颈部按摩仪在使用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挡位阻尼装置,所述挡位阻尼装置具有多个挡位,结构相对较为稳定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挡位阻尼装置,包括转动件和挡位件,所述转动件被构造成可绕预设旋转轴转动,所述转动件的环绕在所述预设旋转轴外的侧壁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挡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包括主止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止挡板两侧的限位挡板,所述转动件深入并被夹在两个所述限位挡板之间,在所述转动件绕预设旋转轴转动时,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止挡部相适配以控制所述转动件能够锁定并保持在多个预设转动角度中的任一个。
通过将转动件安装在限位挡板之间,让转动件进行转动时受到止挡凸起的限定,从而能够让止挡凸起对转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转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让挡位阻尼装置在进行转动折叠时,增加可折叠次数,从而让挡位阻尼装置能够在进行多次折叠时,折叠寿命相对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止挡板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连接在两个限位挡板之间,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中间板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转动件的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还设有适于与所述止挡凸起相适配的抵接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中间臂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臂两端的侧臂,所述主止挡板包括两个子臂,每个子臂的一端与所侧臂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连接,所述子臂形成有与所述止挡凸起相适配的止挡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子臂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设置在相邻止挡凹面之间,所述过渡面为相对于所述止挡凹面突起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挡凸起为尖角状且朝远离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转动件的侧壁形成凹陷,在其中一个预设旋转角度,所述止挡凸起与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止挡凹面相适配且所述过渡面伸入所述凹陷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止挡部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挡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且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角为15°-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主体、两个夹臂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所述挡位阻尼装置设置在每个夹臂和所述按摩仪主体的端部之间,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夹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按摩仪主体枢转连接,所述挡位件与所述按摩仪主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臂借助所述挡位阻尼装置以相对于所述按摩仪主体转动,以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仪主体包括中间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支架两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中间支架与所述夹臂之间且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挡位阻尼装置外,所述转动件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为弹性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挡位阻尼装置,通过设有能够进行折叠的止挡部和连接部,让挡位阻尼装置具有多个挡位。同时使用止挡部和连接部形成的适当夹角还能让挡位阻尼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以及弹性恢复能力,不仅让挡位阻尼装置的小角度折叠更加方便,而且能够增加挡位阻尼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由于在夹臂和中间支架之间设有能够进行多个挡位调节的挡位阻尼装置,让折叠式颈部按摩仪能够进行小角度折叠,从而让用户在进行使用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多种挡位的选择,不仅便于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使用,而且让折叠式颈部按摩仪也能通过挡位阻尼装置在任意角度下停止并锁定,让用户佩戴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后的按摩效果能够更好作用于用户颈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挡位阻尼装置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挡位阻尼装置10
转动件11,旋转轴111,止挡凸起112,凹陷113,抵接凸台114,
挡位件12,连接部121,中间臂1211,侧臂1212,止挡部122,止挡凹面1221,过渡面1222,主止挡板123,子臂1231,限位挡板1232,中间板1233,容纳槽1234,
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按摩仪主体20,中间支架21,壳体22,夹臂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挡位阻尼装置10,包括转动件11和挡位件12,转动件11被构造成可绕预设旋转轴 111转动,转动件11的环绕在预设旋转轴111外的侧壁设有止挡凸起112,挡位件12 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21、止挡部122,止挡部122包括主止挡板123以及连接在主止挡板两侧的限位挡板1232,转动件11深入并被夹在两个限位挡板1232之间,在转动件11绕预设旋转轴111转动时,止挡凸起112与止挡部122相适配以控制转动件11能够锁定并保持在多个预设转动角度中的任一个。
其中,止挡凸起112一般是相对凸起于旋转轴111所在的侧壁,凸起高度相对较低以防止止挡凸起112与转动件11进行配合限定时,止挡凸起112与转动件11配合以使挡位阻尼装置10在进行折叠时处于较为安全的使用范围,增加挡位阻尼装置10的可靠性。
通过将转动件11安装在限位挡板1232之间,让转动件11进行转动时受到止挡凸起112的限定,从而能够让止挡凸起112对转动件11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转动件11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让挡位阻尼装置10在进行转动折叠时,增加可折叠次数,从而让挡位阻尼装置10能够在进行多次折叠时,折叠寿命相对较高。
参照图4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主止挡板123包括中间板1233,中间板1233连接在两个限位挡板1232之间,限位挡板1232与中间板1233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转动件的容纳槽1234。这样,使用中间板1233对限位挡板1232进行连接能够增加两个限位挡板12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强止挡部122的可靠性,同时在相对较为稳定的限位挡板1232与中间板1233之间限定处容纳槽1234,让设在容纳槽1234内的转动件11能够受到容纳槽1234的保护,增加转动件11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10所示,转动件11具有与容纳槽1234相适配的抵接凸台114。通过将容纳槽1234与抵接凸台114使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让挡位阻尼装置10的组装较为简单,从而简化了挡位阻尼装置10的生产流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容纳槽1234为T形插槽,抵接凸台114为T形凸台。
其中,使用T形插槽和T形凸台进行安装配合,能够使容纳槽1234与抵接凸台114进行连接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同时使用T形插槽与T形凸台还能使挡位阻尼装置 10的拆装能力较好。需要说明的是,插槽与凸台的配合不仅可使用T形,使用Y形或者其他具有较好的插接能力的形状皆可,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1、止挡部122一体形成。使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121、止挡部122不仅使节约了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的生产步骤,简化了生产流程,而且让连接部121、止挡部122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还增加了挡位阻尼装置10的整体结构强度。
参照图3所示,连接部121包括中间臂1211以及连接在中间臂1211两端的侧臂1212,主止挡板123包括两个子臂1231,每个子臂1231的一端与侧臂1212连接且另一端与中间板1233连接,子臂1231形成有与止挡凸起112相适配的止挡凹面1221。通过使用子臂1231加强侧臂1212与中间板1233的连接能够让挡位阻尼装置1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止挡部122与连接部121的连接处形成折弯且具有夹角。这样,通过让止挡部122与连接部121设有一定范围的夹角,能够对止挡部122 和连接部121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由于限定了止挡部122与连接部121,能够增加挡位阻尼装置1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夹角为15°-60°。通过进一步限定止挡部122与连接部121的夹角,不仅让挡位阻尼装置10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而且让用户对挡位阻尼装置10进行使用时更为安全。
如图2所示,止挡部122包括多个止挡凹面1221,止挡凸起112与多个止挡凹面1221中的至少一个相适配。这样让止挡凸起112与止挡面进行配合后限定出多个配合挡位从而使挡位阻尼装置10具有多个挡位,可增加用户使用挡位阻尼装置10时的挡位选择,改善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止挡部122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面1222,过渡面1222设置在相邻止挡凹面1221之间,过渡面1222为相对于止挡凹面1221突起的弧面。如此一来,使用过渡面1222能够显著增加相邻止挡凹面1221之间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止挡凸起112为棱角状且朝远离旋转轴111方向延伸,止挡凸起112与转动件11的侧壁形成凹陷113,在其中一个预设旋转角度,止挡凸起112 与靠近连接部121的止挡凹面1221相适配且过渡面1222伸入凹陷113内。这样,让止挡凸起112与止挡凹面1221进行配合时,凹陷113对过渡面1222起到提供缓冲空间的作用,让挡位阻尼装置10在进行挡位转换时更加方便,同时凹陷113还会限制过渡面 1222与凹陷113进行配合,从而还能对挡位阻尼装置10的折叠范围起到进一步限定的作用。
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仪主体20、两个夹臂30以及如上述的任一项的挡位阻尼装置 10,挡位阻尼装置10设置在每个夹臂30和按摩仪主体20的端部之间,转动件11与夹臂30固定连接且与按摩仪主体20枢转连接,挡位件12与按摩仪主体20的端部固定连接,夹臂30借助挡位阻尼装置10以相对于按摩仪主体20转动,以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由于使用转动件11连接夹臂30与主体,使得夹臂30能够以转动件11为中心进行枢转,这样让同样设在夹臂30与主体之间的方位阻尼装置能够对夹臂30的枢转起到阻碍作用,并在夹臂30与主体的夹角处于任何角度下进行锁定,即通过挡位阻尼装置10 能够让夹臂30能够在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角度下停止并锁定,从而让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的弯折幅度更加精细,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颈部情况进行调整,进而让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具有更加合适按摩区域,用户佩戴使用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的感受与效果也变得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摩仪主体20包括中间支架21以及连接在中间支架21两端的壳体22,壳体22位于中间支架21与夹臂30之间且壳体22包覆在挡位阻尼装置10外,转动件11通过枢轴与壳体22枢接。
通过将中间支架21的两端连接有壳体22,不仅让中间支架21对两端壳体22起到支撑和装载的作用,而且让壳体22能够保护中间支架21的两端,降低中间支架21两端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部分进行刚性接触所带来的损伤。不仅如此,壳体22还对挡位阻尼装置10起到了保护作用,增加了挡位阻尼装置1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22为弹性壳体。这样,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壳体22能够让壳体22具有缓冲,避免了壳体22与壳体22内结构进行接触时的刚性接触所带来的刚性损伤,同时,弹性壳体22还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让弯折状态下的壳体22于壳体22内结构进行接触时提供加好的缓冲与保护能力,避免弯折状态下壳体22对壳体22内结构的刚性损伤。
如图4到图9所示,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能够通过将夹臂30进行折叠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具体表现为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的夹臂30一般具有三个使用状态,即如图4所示夹臂3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如图6所示夹臂30处于部分折叠状态,如图 8所示夹臂30处于完全折叠状态,举例来说两个夹臂30都能够单独处于这三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但在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进行完全收纳时,可以认为是先进行收纳的一个夹臂30处于完全折叠状态,而另一个夹臂03搭叠在一个夹臂30的外侧处于部分折叠状态,同时,先进行折叠的夹臂30就会更靠近按摩电极,能够受到壳体22和另一个夹臂30的保护,增加折叠时颈部按摩仪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如图4所示的夹臂3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在初始状态两个夹臂30呈展开状态,如图5所示,展开状态下过渡面1222与止挡凸起112的前端部分进行接触从而使挡位阻尼装置10内的连接部121与止挡部122的夹角处于安全范围内,且较接近于45°而相对较为安全,完全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一般用于用户展开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或者佩戴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
如图6所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处于部分折叠状态,处于部分折叠状态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一般是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进行挡位转化的过程中,如图7所示,此时挡位阻尼装置10处于过渡面1222与止挡凸起112的中间部分接触,而挡位阻尼装置10内连接部121与止挡部122的夹角而处于较为安全的范围内。
如图8所示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处于部分折叠状态,即仅有一个夹臂30进行折叠而另一个夹臂30未进行折叠,本案中定义的折叠状态是两个夹臂30都进行折叠的状态,由于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本身两个夹臂30无法都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即一个夹臂30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另一个夹臂30处于部分折叠状态,可理解为一个夹臂30最终折叠后另一个夹臂30搭叠在一个夹臂30上,可认为此时另一个夹臂30处于如图6中所示的状态,能够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出另一个夹臂30中挡位阻尼装置10的使用情况,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9所示的一个夹臂30处于折叠状态后,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中的挡位阻尼装置10由于与连接部121进行连接,过渡面1222与止挡凸起112的接触,止挡部122与连接部121的夹角仍处于安全区域,此时折叠式颈部按摩仪100仍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折叠式颈部按摩仪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被构造成能够绕预设旋转轴转动,所述转动件的环绕在所述预设旋转轴外的侧壁设有止挡凸起;和
挡位件,所述挡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包括主止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止挡板两侧的限位挡板,所述转动件伸入并被夹在两个所述限位挡板之间,在所述转动件绕预设旋转轴转动时,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止挡部相适配以控制所述转动件能够锁定并保持在多个预设转动角度中的任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止挡板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连接在两个限位挡板之间,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中间板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转动件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还设有适于与所述止挡凸起相适配的抵接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中间臂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臂两端的侧臂,所述主止挡板包括两个子臂,每个子臂的一端与所述侧臂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连接,所述子臂形成有与所述止挡凸起相适配的止挡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臂还具有至少一个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设置在相邻止挡凹面之间,所述过渡面为相对于所述止挡凹面突起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起为尖角状且朝远离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转动件的侧壁形成凹陷,在其中一个预设旋转角度,所述止挡凸起与其中一个止挡凹面相适配且所述过渡面伸入所述凹陷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止挡部一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且具有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5°-60°。
10.一种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摩仪主体;
两个夹臂;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挡位阻尼装置,所述挡位阻尼装置设置在每个夹臂和所述按摩仪主体的端部之间,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夹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按摩仪主体枢转连接,所述挡位件与所述按摩仪主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臂借助所述挡位阻尼装置以相对于所述按摩仪主体转动,以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主体包括中间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支架两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中间支架与所述夹臂之间且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挡位阻尼装置外,所述转动件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枢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弹性壳体。
CN202020383700.4U 2020-03-23 2020-03-23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2756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3700.4U CN212756419U (zh) 2020-03-23 2020-03-23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3700.4U CN212756419U (zh) 2020-03-23 2020-03-23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6419U true CN21275641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26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3700.4U Active CN212756419U (zh) 2020-03-23 2020-03-23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6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037A (zh) * 2021-11-04 2022-03-15 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人体关节部位的多功能按摩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037A (zh) * 2021-11-04 2022-03-15 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人体关节部位的多功能按摩仪
CN114177037B (zh) * 2021-11-04 2024-03-12 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人体关节部位的多功能按摩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1303B2 (ja) ヘッドフォン
CN212756419U (zh)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JP6764341B2 (ja) ガスボンベのタップ用カバー
CN111228100B (zh)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ES2923428T3 (es) Componente de bisagra y montura de gafas
US7007344B2 (en) Safety unit of hinge for folding ladder
US20080141498A1 (en) Hose Clamp
JP6981788B2 (ja) 動作補助装置
JP2005097823A (ja) 曇り止めシールドアセンブリ
CN102025121A (zh) 臂结构
CN213191050U (zh) 挡位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颈部按摩仪
CN101542834A (zh) 可伸缩旋转天线
US7636954B2 (en)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helmet accessories
CN208176935U (zh) Vr手柄
CN212940092U (zh) 矫形器
KR102150885B1 (ko) 가슴 착용형 거치 장치
CN212940514U (zh) 折叠式颈部按摩仪及其挡位阻尼装置
CN212941012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4159282A (zh) 支架组件、佩戴支架及按摩仪
JP2004356818A (ja) 耳掛け式イヤホン
CN114269300A (zh) 用于矫形器的闭合装置
CN213547797U (zh) 头戴组件及头戴式耳机
CN214963089U (zh) 一种可打开的手镯
JP3931523B2 (ja) 蓋構造
CN213131602U (zh) 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