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5249U -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5249U
CN212755249U CN202021340454.0U CN202021340454U CN212755249U CN 212755249 U CN212755249 U CN 212755249U CN 202021340454 U CN202021340454 U CN 202021340454U CN 212755249 U CN212755249 U CN 212755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ot
self
canned foo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04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婕
林辰辉
吴海平
赵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TE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 Shanghai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 Shanghai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 Shanghai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04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5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5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5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的锅底处设有凸出的台柱,所述台柱的顶部形成一自热包置放平台,所述台柱的柱体上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经所述连接外螺纹,所述台柱螺纹连接一罩壳,所述罩壳的上部壳体上设有连通罩壳内腔的透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的烹饪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背景技术
在野外工作和旅行时,时常由于行程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就餐。这时,旅行者往往需要通过加热罐头食品来果腹。而使用传统的电和明火来完成加热通常较难实现。对于明火来说,即便容易获得,鉴于很多时候,保护区或者野外都存在明令禁止使用明火以避免森林火灾的实际。而对于电来说,由于蓄电池的沉重,野外工作和旅行的人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放弃使用。另一方面,自发热的加热模式则不需要使用明火和电,仅仅加入水到装有自热包的烹饪锅中就可以产生热量来加热食物了。且加热的温度和时长可以通过调节加热包里的加热材料的种类和多少来实现。因此,该领域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随着最近几年,自发热烹饪锅技术的发展迅速。进一步出现了以下的技术文献。
公开号为CN 209153104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压力锅,但该压力锅存在压力爆炸的风险。
公开号为CN 106516443 A的中国发明申请,则公开了一种方便火锅,但其使用并不环保,并且存在塑料饭盒的废弃等问题。且野外活动,大部分情况是带的自带罐头和干粮,而非新鲜的米,蔬菜和肉类进行现场烹饪。主要加工模式为加热罐头的方式更接近真实的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合野外工作和旅游时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点为,所述锅体的锅底处设有凸出的台柱,所述台柱的顶部形成一自热包置放平台,所述台柱的柱体上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经所述连接外螺纹,所述台柱螺纹连接一罩壳,所述罩壳的上部壳体上设有连通罩壳内腔的透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锅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内层、真空层和金属外层。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孔均匀布满所述壳体上部表面所在的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透孔相对于所述平面呈莲蓬孔式分布。
同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锅体为不锈钢锅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通过调节加热包的加热能力控制满足各种食品加热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不用打开罐头就可以整体加热,能够保持菜汁的鲜美。
3、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抽真空的技术,有效的避免了锅中的热量从锅壁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热锅的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热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包括下部的锅身2和上部的锅盖5,锅身2由内至外分别是不锈钢内层20、抽真空层21和不锈钢外层22。锅身2两侧设有把手3。
锅身2的锅底处设置有凸出的具有外螺纹的凸台4,凸台的台面41上用于置放自热包。
一个具有内螺纹的罩壳1经其内螺纹与凸台外螺纹的配合,可以将安放在台面41上的自热包罩起来,其中,罩壳1的上部分形成一个内腔12。罩壳1的顶部壳体面13为平面,该平面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内腔12的通孔11,通孔11的布置呈莲蓬状结构。
将具有合适加热参数(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长)的自热包放进莲蓬状附件中(即内腔12)并可以置于台面41上,罩壳1的内螺纹拧紧固定于凸台4上后,将罐头或者在加热状态下密闭良好的饭盒放在锅的内层底部。随后,操作者需要加入干净的水并且让水浸没莲蓬状附件的顶部(即浸没顶部壳体面13),以方便水和加热包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反应。遇水自热的自热包固定在莲蓬状附件中时,加水就能使自热包发热而促使水烧开。此时,自热锅中的水开始逐步沸腾,所需要加工的食品也在水的沸腾中被加热。
其中,锅的材质可以是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中的一种。锅的锅体内层和外层之间是被抽成了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锅内的热量通过锅体传输到锅的外层,并且可以防止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触锅的外层而被烫伤。
锅的莲蓬状部件可以根据需要反复的装上和卸下自热包。与一次性的自热餐具比,这个锅是更加环保的。避免使用明火和电,采用的是安全的加热食品方法。烹饪过程中放入自热锅中的罐头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状态;如果是已经食用的罐头,加热时需要确保罐头是封闭良好的。
即,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要将用于加热的自热包装(自热包装指装有加水能发出热的材料的无纺布材质的小包装)放进莲蓬装的附件中,然后通过连接螺纹旋紧在锅的内层凸台底座上。在需要加热的时候,操作人员只需要倒入水。随后,锅中的自热包中的材料和水接触后水温就上升至沸腾。莲蓬状的附件内的自热包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的热量通过莲蓬状附件上的孔洞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自热锅不需要使用明火等传统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适合野外没有热源的环境下使用。
2、锅体采用抽真空模式,有效的避免锅体的热量损失和人员被烫伤。
3、这种自热锅支持罐头和封闭性良好的盒饭的整体加热,加热操作方便。

Claims (5)

1.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锅底处设有凸出的台柱,所述台柱的顶部形成一自热包置放平台,所述台柱的柱体上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经所述连接外螺纹,所述台柱螺纹连接一罩壳,所述罩壳的上部壳体上设有连通罩壳内腔的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金属内层、真空层和金属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均匀布满所述壳体上部表面所在的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相对于所述平面呈莲蓬孔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不锈钢锅体。
CN202021340454.0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Active CN212755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0454.0U CN2127552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0454.0U CN2127552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5249U true CN21275524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0454.0U Active CN2127552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5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23916U (zh) 一种带功率调节的多功能蒸汽水槽
CN206354856U (zh) 降低糖分的煮饭装置
CN212755249U (zh) 一种用于加热罐头食品的自热锅
CN207928188U (zh) 一种锅盖和锅体并用的多用途锅
KR102136334B1 (ko) 다중 구조의 복합 베이스를 구비하는 요리기구
CN2080309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678177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锅
CN206166138U (zh) 一种无需用火用电就做熟饭的便携式餐具
CN215555639U (zh) 一种密封盖气阀结构
CN210249508U (zh) 一种蒸煮保温餐具
CN220898451U (zh) 电煮锅
CN206284819U (zh) 一种自动蒸饭蒸菜机
CN214104178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锅盖
CN215993611U (zh) 一种多功能不粘锅
KR20190001848U (ko) 인덕션렌지용 다용도 구이판 세트
CN219720392U (zh) 一种具有蒸炖功能的器具及加热设备
CN211984996U (zh) 一种多功能熬煮汤设备
CN218922295U (zh) 一种元气锅
RU2655870C2 (ru) Кухонная утварь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утечки кипящего молока -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кастрюля
CN221035871U (zh) 一种微波炉专用煎煮蛋器皿
CN218528441U (zh) 一种具有微压效果的煮烤锅
CN213524808U (zh) 一种高温高湿的多功能食品烹饪装置
CN215077456U (zh) 一种新型瓦焖罐装置
CN216135633U (zh) 一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多功能组合锅
CN210285347U (zh) 带加热功能的炒饭罐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18 No. 12, Lane 500, Furonghu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GRA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 Lane 500, Furonghu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21

Patentee before: GRA (SHANGHAI)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