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0086U -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0086U
CN212750086U CN202021818286.1U CN202021818286U CN212750086U CN 212750086 U CN212750086 U CN 212750086U CN 202021818286 U CN202021818286 U CN 202021818286U CN 212750086 U CN212750086 U CN 212750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cognition
shooting device
shooting
photograp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82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志鹏
孟庆禹
杨毅
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Dix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Dix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Dix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Dix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82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0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0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0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交通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包括:集成为一体的至少三个拍摄装置,且至少三个拍摄装置分别形成有彼此不同的拍摄方向。可见,在一套设备上通过三个拍摄方向不同的拍摄装置,实现了对车头、车尾的车牌抓拍的同时,还实现对车身的跟踪拍摄,保障了车头和车尾抓拍图片的一致性,而且实时为系统提供了车头、车尾、车身的图像,便于高速收费系统进行查询和取证。此外,将三个拍摄装置集成在一起,施工安装仅需要安装一套设备,无需安装其它配套支架,而且后续的维护也比较方便,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Description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交通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收费入口对车辆的取证主要通过两种方案来实现:第一种是在入口出安装龙门架,在龙门架上安装车头和车尾车牌识别摄像头和补光灯等;第二种方式在收费票厅的安全岛上两端分别安装车头和车尾的车牌识别摄像头来抓拍来车车牌图片。
上述两种方案都存在安装上施工工作量大,多点位置安装,同时日后对设备的保养维护都不方便。同时,由于车头和车尾抓拍相机完全独立,当出现车辆排队或驻停时间较长的情况时,偶尔会导致串车现象,即软件系统存入的车头摄像机抓拍的车牌号码和车尾摄像头抓拍的号码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的取证设备安装施工量大,且容易出现抓拍错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包括:集成为一体的至少三个拍摄装置,三个所述拍摄装置沿着行车方向顺次设置,且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分别形成有彼此不同的拍摄方向,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头,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身,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支撑构件,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拍摄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车尾识别拍摄装置,且任一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任一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均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用构件以及转动连接构件,所述支撑用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构件,所述转动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拍摄装置;所述转动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用构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用构件形成有多个呈弧形分布的安装孔,所述转动连接构件通过插设于所述支撑用构件的对应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与所述支撑用构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有与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相一一对应的安装窗口,且任一所述安装窗口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的中空处相连通;
所述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窗口,所述拍摄装置配设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壳体内,且所述转动机构的支撑用构件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侧壁延伸出的安装部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主体以及第二支撑部;其中,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主体均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安装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所述拍摄装置均配设有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补光灯,且任一所述补光灯均位于对应的所述拍摄装置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构件以及第二高度调节构件,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构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能够连接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形成有三个连续且彼此之间形成角度的安装面;
所述拍摄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分别设置于相一一对应的所述支撑构件的三个安装面;
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包括车身识别拍摄装置、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其中所述车身识别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与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在一套设备上通过三个拍摄方向不同的拍摄装置,实现了对车头、车尾的车牌抓拍的同时,还实现对车身的跟踪拍摄,保障了车头和车尾抓拍图片的一致性,而且实时为系统提供了车头、车尾、车身的图像,便于高速收费系统进行查询和取证。此外,将三个拍摄装置集成在一起,施工安装仅需要安装一套设备,无需安装其它配套支架,而且后续的维护也比较方便,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高度调节构件与第二高度调节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头识别拍摄装置,2-车身识别拍摄装置,3-车尾识别拍摄装置,4-支撑构件,41-安装面,42-安装窗口,43-安装部,44-第一支撑部,45-主体,451-机柜开门,46-第二支撑部,47-防护罩,5-转动机构,51-支撑用构件,511-第一主体,512-支撑用部,513-安装孔,52-转动连接构件,521-第二主体,522-连接用部,6-补光灯,7-第一高度调节构件,8-第二高度调节构件,9-安装通孔,10-弹性涨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包括:集成为一体的三个拍摄装置,三个拍摄装置沿着行车方向顺次设置,且三个拍摄装置分别形成有彼此不同的拍摄方向;
三个拍摄装置中包括沿着行车方向顺次设置的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其中,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用于拍摄车头,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用于拍摄车身,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用于拍摄车尾。
将本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安装于高速收费入口的安全岛上,位置介于称重台和票厅之间,一般设备距离称台距离大约4.5米,当有来车进入车头识别区域后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开始对车牌进行识别,同时来车触发称重系统后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开始拍摄并获取每帧视频画面,开始跟踪行车轨迹至车辆离开,同时通过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的拍摄跟踪判断车尾进入识别区域后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开始识别车尾车牌信息。上述过程执行完成后,可以获取车头车牌抓拍图片、车尾车牌抓拍图片、车身的拼接图片,上述信息录入收费系统软件,供对车辆信息进行核实和留存证据。此外,设备的设计方案是将车牌摄像头和视频图像处理都基于边端完成,无需上传服务器端;车牌摄像头自身具有车牌识别能力,可以输出车牌信息;本设备还包括视频主机,可以对车身视频进行矫正和拼接实现完整车身图片,包括行车跟踪,全部视频处理在设备内全部实现,上端仅需要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即可获取实时信息。当然,本设备不仅限于应用在上述环境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在其他环境中。
本设备满足了对高速收费治超管理的取证需求,同时安装维护方便,车头、车身、车尾摄像头的位置关系和逻辑算法可以避免出现串车导致车头和车尾车牌信息不一致等现象。
可见,在一套设备上通过三个拍摄方向不同的拍摄装置,实现了对车头、车尾的车牌抓拍的同时,还实现对车身的跟踪拍摄,保障了车头和车尾抓拍图片的一致性,而且为实时为系统提供了车头、车尾、车身三张照片,便于高速收费系统进行查询和取证。
此外,将三个拍摄装置集成在一起,施工安装仅需要安装一套设备,无需安装其它配套支架,而且后续的维护也比较方便,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当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拍摄装置,还包括多于三个的情况,且需要保证至少有三个拍摄装置分别形成有彼此不同的拍摄方向,即至少包括上述的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支撑构件4,三个拍摄装置均设置于支撑构件4。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无需在将拍摄装置吊挂在龙门架,以龙门架作为支撑,而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安装有拍摄装置的支撑构件4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处,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构件4形成有三个连续且彼此之间形成角度的安装面41;
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分别设置于相一一对应的支撑构件4的三个安装面41,其中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设置于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与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之间。
通过上述三个彼此形成角度的安装面41,使得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分别能够拍摄到车头、车身以及车尾,保证拍摄效果。
对于车头识别拍摄装置1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可采用车牌相机,用于识别来车的车头号牌和车尾号牌,并生成抓拍车牌信息图片。车牌相机采用压铸铝材质,对车牌相机镜头和补光部分进行密封保护,防护等级达IP66。同时压铸铝外壳的外部增加钣金调节件设计,整个外壳可以左右水平方向和上下垂直方向调整,便于根据现场安装位置、高度、角度影响对来车拍摄的角度进行调整达到最佳识别效果。
对于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可选择水平可视角度180度鱼眼摄像机,从行车进入称重台开始跟踪至行车驶离可视范围,同时对行车车身图片进行矫正或拼接形成完整画面。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任一拍摄装置均配设有设置于支撑构件4的补光灯6,且任一补光灯6均位于对应的拍摄装置的下方。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当周边照度低于一定亮度时,上述的多个补光灯6分别对一一对应的行车的车头部分、车身部分、车尾部分进行补光,保障车头、车身以及车尾的拍摄效果,尤其应用在夜间。上述补光原理都是通过光敏电阻感应外部照度,低于阈值后启动补光灯6。
其中,三个补光等6中处于中间部位的补光灯6的灯珠的发光角度120度,处于两侧的两个补光灯6的灯珠的发光角度为30度,保障夜间的车身拍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构件4具有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支撑构件4形成有与至少三个拍摄装置相一一对应的安装窗口42,且任一安装窗口42与支撑构件4内部的中空处相连通。
其中,可选地,壳体结构采用钣金加工,整机一体成型,可达到良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壳体结构设置有机柜开门451,同时对机柜开门451的四周采用激光胶圈密封,上下双门锁锁紧,保障防护等级,便于内部电气接线和维护。
车身识别拍摄装置2以及车尾识别拍摄装置3均通过转动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构件4,利用转动调节机构调节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转动机构5包括支撑用构件51以及转动连接构件52,具体地,拍摄装置设置于安装窗口42,拍摄装置配设的转动机构5设置于支撑构件4的壳体内,且转动机构5的支撑用构件51与安装窗口42的侧壁延伸出的安装部43相连接;
拍摄装置连接于转动构件,转动连接构件52与支撑用构件51转动连接,方便调节两者之间的夹角;
支撑用构件51形成有多个呈弧形分布的安装孔513,转动连接构件52还与支撑用构件51通过插设于其中一个安装孔513的紧固件相连接。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可通过不同的安装孔513调节转动连接构件52相对支撑用构件51的拍摄角度,进而调节拍摄装置的倾斜角度,根据满足实际需要。将支撑构件4设计成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以及其上开设安装窗口42,不仅为拍摄装置提供了安装空间,而且不会阻碍拍摄装置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
其中,支撑用构件51包括第一主体511以及分别与第一主体511的两端相连接的支撑用部512,其中一个支撑用部512上均形成有呈弧形分布的多个安装孔513,转动连接构件52包括第二主体521以及分别与第二主体521的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用部522,其中一个连接用部522的靠近第二主体521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撑用部512转动连接,即其中另一个连接用部522的远离第二主体521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撑用部512通过穿过其中一个安装孔513的紧固件例如U型的弹性涨紧件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构件4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44、主体45以及第二支撑部46;其中,至少三个拍摄装置均设置于第一支撑部44,且第一支撑部44以及主体45均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第二支撑部46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安装面41。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可通过第二支撑部46将本支撑构件4放置并固定在预设安装面例如底面或者安全岛的顶面上,可选地,可利用紧固件将支撑部锁紧于预设安装面。
其中,可选地,第二支撑部46为支撑平板,钣金厚度为5mm,保障稳定性和强度,第二支撑部46形成有4个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构件4的主体45延伸出与拍摄装置相一一对应的防护罩47,能够防尘、防水,起到保护拍摄装置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以及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形成有安装槽,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插设于安装槽内与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可拆卸连接;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能够连接于支撑构件4。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通过两个高度调节组件,能够调节设置于支撑构件4的拍摄装置的高度,实用性更强。
其中,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与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分别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安装通孔9,通过使得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的一个安装通孔9以及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的一个安装通孔9相对应,并插入紧固件,从而将两者锁紧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四个安装通孔9,相邻的两个安装孔513之间的间隔为80mm,对拍摄装置的高度调节范围为200mm至320mm,同理,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沿其高度方向也形成有四个安装通孔9,相邻的两个安装孔513的间隔为80mm。
因为组装有三个拍摄装置的支撑构件4较重,因而需要先调节好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的高度,再将组装有三个拍摄装置的支撑构件4组装于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的顶端,具体地,调节拍摄装置的高度的步骤如下:首先将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以及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之间的连接用的紧固件拆卸下来,再移动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到合适的高度,而后再利用紧固件重新将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锁紧于第一高度调节构件7,最后再将组装有三个拍摄装置的支撑构件4放置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8的顶端,并且采用螺栓与螺母的组合件将两者锁紧。
综上,相对于传统的治超识别设备,本产品具有施工方便(仅需一点安装)、安装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无需架设龙门架,对安装空间和环境要求很低,同时将车头、车尾、车身三路相机于一套设备中,便于调试和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为一体的至少三个拍摄装置,三个所述拍摄装置沿着行车方向顺次设置,且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分别形成有彼此不同的拍摄方向,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头,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身,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车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支撑构件,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拍摄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车尾识别拍摄装置,且任一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任一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均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用构件以及转动连接构件,所述支撑用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构件,所述转动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拍摄装置;所述转动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用构件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用构件形成有多个呈弧形分布的安装孔,所述转动连接构件通过插设于所述支撑用构件的对应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与所述支撑用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有与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相一一对应的安装窗口,且任一所述安装窗口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的中空处相连通;
所述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窗口,所述拍摄装置配设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壳体内,且所述转动机构的支撑用构件与所述安装窗口的侧壁延伸出的安装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主体以及第二支撑部;其中,至少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主体均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安装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拍摄装置均配设有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补光灯,且任一所述补光灯均位于对应的所述拍摄装置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拍摄装置均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构件以及第二高度调节构件,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构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构件能够连接于所述支撑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形成有三个连续且彼此之间形成角度的安装面;
所述拍摄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分别设置于相一一对应的所述支撑构件的三个安装面;
三个所述拍摄装置包括车身识别拍摄装置、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以及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其中所述车身识别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头识别拍摄装置与所述车尾识别拍摄装置之间。
CN202021818286.1U 2020-08-26 2020-08-26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12750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8286.1U CN2127500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8286.1U CN2127500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0086U true CN212750086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8286.1U Active CN2127500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0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4938U (zh) 高清联动摄像机系统
WO2011046394A2 (ko) 광대역 감시 카메라
CN207184634U (zh) 一种全景视频电子哨兵摄像装置
CN102025907A (zh) 具有夜间监视功能的一体化激光红外车载球形摄像机
CN206878992U (zh) 一种联动的车载全景摄像机
KR100974455B1 (ko) 태양광 안전 버스 승강장 표지판
CN212750086U (zh) 车型识别及抓拍一体化设备
CN206195958U (zh) 一种警灯
CN112383697B (zh) 一种监控摄像头装置的摄像头盖防掉绳结构
CN201869286U (zh) 一种具有夜间监视功能的一体化激光红外车载球形摄像机
KR101319838B1 (ko) 감시카메라 시스템
CN205647698U (zh) 双摄像头监控摄像设备
CN106412525A (zh) 一种警灯
KR101494869B1 (ko) 감시 시스템용 팬틸트 장치
KR101494872B1 (ko) 감시 시스템용 팬틸트 장치
CN216852173U (zh) 一种用于道路桥隧的监控设备
KR102334883B1 (ko) 모듈 탈착식 서라운드 카메라 시스템
CN210469485U (zh) 一种泊车管理视频桩
KR101494871B1 (ko) 감시 시스템용 팬틸트 장치
CN210274235U (zh) 一种基于双球机的停车管理设备
KR101440871B1 (ko) 감시 시스템용 팬틸트 장치
KR200484267Y1 (ko) 통합형 보안장치
KR101321006B1 (ko) 돌발검지용 어레이카메라 장치
CN210271235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可调节式电子监控系统
CN217088018U (zh) 一种固定式超清超视角车底拍照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