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0855U -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0855U
CN212740855U CN202022040667.8U CN202022040667U CN212740855U CN 212740855 U CN212740855 U CN 212740855U CN 202022040667 U CN202022040667 U CN 202022040667U CN 212740855 U CN212740855 U CN 212740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action
fuel
oxidant
sto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06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德栋
杨桑宇
韩俊杰
谭富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0406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0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包括点火区、反应区、分离区三部分。该装置利用电热塞的热量点燃反应斜管中的燃料,使得反应区内温度迅速达到反应要求,实现了有机废液的快速预热和高效降解,此外,整个加热过程中燃料无需使用预热器,降低了设备的投资与能耗。分离直管下端设有第一电动球阀、排盐管以及第二电动球阀,通过调节第一电动球阀与第二电动球阀的开关,可实现装置的自动排盐,避免含盐污水的产生,有利于反应器的连续运行与零排放,满足工业化处理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水氧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指在23~30MPa、400~600℃的条件下,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以空气、O2或H2O2为氧化剂,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CO2、N2和H2O等小分子的高级氧化技术,其中Cl、P和S通常被转化为相应的酸或以无机盐析出,SCWO技术被美国认定为能源与环境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废物处理关键技术,尽管应用基础已经形成,国内外也已经有一些SCWO工业装置,但是反应器的腐蚀、盐沉积以及高运行成本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工业化推广。
专利号为CN104291546A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主体由倾斜放置的斜管反应器和垂直放置的直管分离器组成,预热至200℃的废料同氧化剂以及500~600℃的超临界水混合后进入斜管,斜管内设有多孔内衬管,边界流体在内衬管内表面形成保护膜,避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壁沉积,减小反应产物对斜管的腐蚀与盐沉积的同时,降低反应斜管内壁温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的材质要求。产物在分离器中通过重力沉降实现固液分离,冷却水对其进行中和与降温,同时将分离器底部的固体颗粒溶解排出。但随着反应的进行,装置需不断通入500~600℃超临界水,存在高运行成本问题,而且固体颗粒溶解排出后会产生二次污染,无法实现零排放,不利于装置的连续运行。
目前为解决物料的预热问题,专利号为CN102190363A利用辅助燃料补给热量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提出了燃料加热的方法,利用辅助燃料补给反应所需热量,通过不同方向的射流使物料、燃料以及氧化剂(空气或氧气)进行高效混合以提高其氧化效率。但该装置燃料点火困难,在与氧化剂一同进入反应器之前需使用预热器,仍存在高运行成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解决了装置预热时存在的高运行成本问题以及排盐时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包括点火区、反应区和分离区三部分,
所述点火区由燃料入口管(1)、第一截止阀(2)、燃料出口管(3)、三通阀(4)、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第二截止阀(7)、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斜管端盖(9)、电热塞(10)组成,
所述燃料入口管(1)与第一截止阀(2)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2)出口与燃料出口管(3)连接,所述三通阀(4)的燃料入口(4-1)、燃料与废水出口(4-2)分别与燃料出口管(3)、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连接,所述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与第二截止阀(7) 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7)出口与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连接,所述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与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焊接在斜管端盖(9)上端,所述电热塞(10) 经螺纹连接在斜管端盖(9)中心处;
所述反应区由三通阀(4)、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第二截止阀(7)、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斜管端盖(9)、废水入口管(11)、第三截止阀(12)、废水出口管(13)、反应斜管(14)、T型多孔内衬管(15)、斜管凸台(16)、第二氧化剂入口管(17)、第四截止阀(18)、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组成,
所述废水入口管(11)与第三截止阀(12)入口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12)出口与废水出口管(13)连接,所述废水出口管(13)与三通阀(4)的废水入口(4-3)连接,所述反应斜管(14)上端设有斜管端盖(9),所述反应斜管(14)内设有T型多孔内衬管(15),所述T型多孔内衬管(15)上端为凸台端,所述反应斜管(14)内侧设有斜管凸台(16),用于固定T型多孔内衬管(15),所述第二氧化剂入口管(17)与第四截止阀(18)入口连接,所述第四截止阀(18)出口与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连接,所述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 焊接在反应斜管(14)下侧面;
所述分离区主要由直管端盖(20)、分离直管(21)、排气管(22)、第一电动球阀(23)、排盐管(24)、第二电动球阀(25)组成,
所述分离直管(21)上端设有直管端盖(20),所述排气管(22)焊接在直管端盖(20)中心处,所述分离直管(21)下端经法兰与第一电动球阀(23)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球阀(23)出口经法兰与排盐管(24)入口连接,所述排盐管(24)出口经法兰与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为盐水排放口;
所述反应斜管(14)与分离直管(21)呈一定倾角焊接,所述分离直管(21)中部设有供T型多孔内衬管(15)插入的开口,保证反应斜管(14)中的产物流入分离直管(21)。
所述点火区、反应区与分离区中各组件的最高工作压力均为30MPa,其中反应区中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200℃,反应区与分离区中其余组件的最高工作温度为 700℃。
所述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中的一种。
所述氧化剂选择空气、氧气、双氧水、KClO3溶液、KMnO4溶液中的一种。
所述燃料选择汽油、煤油、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热塞(10)加热芯的热量点燃反应斜管(14)中的燃料,使得反应区内温度迅速达到反应要求,实现了有机废液在快速预热和高效降解;
2.整个加热过程中燃料无需高温预热,降低设备的投资与能耗;
3.通过调节分离直管(21)下端第一电动球阀(23)、第二电动球阀(25)的开关,可实现反应器的自动排盐,避免采用冷却水降温除盐时产生含盐污水,有利于反应器的连续运行与零排放,满足工业化处理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该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盐水积累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盐水排出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料入口管;2、第一截止阀;3、燃料出口管;4、三通阀;4-1、燃料入口; 4-2、燃料与废水出口;4-3、废水入口;5、燃料与废水出口管;6、第一氧化剂入口管;7、第二截止阀;8、第一氧化剂出口管;9、斜管端盖;10、电热塞;11、废水入口管;12、第三截止阀;13、废水出口管;14、反应斜管;15、T型多孔内衬管;16、斜管凸台;17、第二氧化剂入口管;18、第四截止阀;19、第二氧化剂出口管;20、直管端盖;21、分离直管; 22、排气管;23、第一电动球阀;24、排盐管;25、第二电动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包括:点火区、反应区和分离区三部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4%。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60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关闭,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23MPa的空气与有机废水分别通过氧化剂出口管(8)和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进入反应斜管(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达到2%以上,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就可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23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4%。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60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关闭,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30MPa的空气与有机废水分别通过氧化剂出口管(8)和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进入反应斜管(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达到2%以上,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就可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30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4%。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55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关闭,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23MPa的空气与有机废水分别通过氧化剂出口管(8)和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进入反应斜管(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达到2%以上,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就可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23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4%。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55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关闭,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30MPa的空气与有机废水分别通过氧化剂出口管(8)和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进入反应斜管(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达到2%以上,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就可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30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1%。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60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开度减小,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23MPa的有机废水和一定燃料混合后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进入反应斜管 (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在2%以下,仅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无法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有机废水在进入反应斜管(14)前需与一定的燃料混合。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23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第二电动球阀(36)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36)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1%。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60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开度减小,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30MPa的有机废水和一定燃料混合后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进入反应斜管 (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在2%以下,仅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无法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有机废水在进入反应斜管(14)前需与一定的燃料混合。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30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第二电动球阀(36)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36)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1%。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至55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开度减小,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23MPa的有机废水和一定燃料混合后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进入反应斜管 (14)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在2%以下,仅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无法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有机废水在进入反应斜管(14)前需与一定的燃料混合。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23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 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第二电动球阀(36)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36)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废液中有机物含量为1%。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采用空气,燃料采用汽油,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
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的用量为废水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倍。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如下:
1.点火加热过程:装置开始运行时,阀门全部关闭,电热塞(10)连上电源,电热塞(10) 上的加热芯开始升温,当温度升至1100℃时,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7)、第一电动球阀(23)、第四截止阀(18)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燃料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喷射至电热塞(10)的加热芯上,燃料点燃,反应斜管(14)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与此同时,未预热且压力为1MPa的空气经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进入反应斜管(14),防止斜管内壁过热。
2.SCWO反应过程:当反应斜管(14)内温度升550℃时,电热塞(10)断开电源,第一截止阀(2)开度减小,第三截止阀(12)打开,未预热且压力为30MPa的有机废水和一定燃料混合后与空气分别通过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和氧化剂出口管(8)进入反应斜管(14) 中进行SCWO反应,由于有机物含量在2%以下,仅依靠反应过程中自身氧化放热无法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有机废水在进入反应斜管(14)前需与一定的燃料混合。与此同时,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处的空气压力升至30MPa,充当渗透流体,在T型多孔内衬管(15) 内表面上形成保护性气膜,最大程度减小反应造成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同时充当SCWO的氧化剂。物料进入反应斜管(14)后,沿T型多孔内衬管(15)向下流动,SCWO反应在途中发生。
3.分离过程:当反应产物到达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末端时,流入分离直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应产物分离为干净的向上流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不含固体颗粒的气体) 和向下流动的盐水(盐和固体颗粒以及水)。超临界流体由分离直管(21)顶端的排气管(22) 排出,而盐水在经过第一电动球阀(23)后流入排盐管(24),堆积到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随着反应进行,排盐管(24)中盐水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动球阀(23)关闭,第二电动球阀(25)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排出。第二电动球阀(36)打开,盐水由第二电动球阀(36)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泥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

Claims (5)

1.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区、反应区、分离区三部分,
所述点火区由燃料入口管(1)、第一截止阀(2)、燃料出口管(3)、三通阀(4)、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第二截止阀(7)、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斜管端盖(9)、电热塞(10)组成,
所述燃料入口管(1)与第一截止阀(2)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2)出口与燃料出口管(3)连接,所述三通阀(4)的燃料入口(4-1)、燃料与废水出口(4-2)分别与燃料出口管(3)、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连接,所述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与第二截止阀(7)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7)出口与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连接,所述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与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成一定角度焊接在斜管端盖(9)上端,所述电热塞(10)经螺纹连接在斜管端盖(9)中心处;
所述反应区由三通阀(4)、燃料与废水出口管(5)、第一氧化剂入口管(6)、第二截止阀(7)、第一氧化剂出口管(8)、斜管端盖(9)、废水入口管(11)、第三截止阀(12)、废水出口管(13)、反应斜管(14)、T型多孔内衬管(15)、斜管凸台(16)、第二氧化剂入口管(17)、第四截止阀(18)、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组成,
所述废水入口管(11)与第三截止阀(12)入口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12)出口与废水出口管(13)连接,所述废水出口管(13)与三通阀(4)的废水入口(4-3)连接,所述反应斜管(14)上端设有斜管端盖(9),所述反应斜管(14)内设有T型多孔内衬管(15),所述T型多孔内衬管(15)上端为凸台端,所述反应斜管(14)内侧设有斜管凸台(16),用于固定T型多孔内衬管(15),所述第二氧化剂入口管(17)与第四截止阀(18)入口连接,所述第四截止阀(18)出口与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连接,所述第二氧化剂出口管(19)焊接在反应斜管(14)下侧面;
所述分离区主要由直管端盖(20)、分离直管(21)、排气管(22)、第一电动球阀(23)、排盐管(24)、第二电动球阀(25)组成,
所述分离直管(21)上端设有直管端盖(20),所述排气管(22)焊接在直管端盖(20)中心处,所述分离直管(21)下端经法兰与第一电动球阀(23)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球阀(23)出口经法兰与排盐管(24)入口连接,所述排盐管(24)出口经法兰与第二电动球阀(25)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球阀(25)出口为盐水排放口;
所述反应斜管(14)与分离直管(21)呈一定倾角焊接,所述分离直管(21)中部设有供T型多孔内衬管(15)插入的开口,保证反应斜管(14)中的产物流入分离直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火区、反应区与分离区中各组件的最高工作压力均为30MPa,其中反应区中T型多孔内衬管(15)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200℃,反应区与分离区中其余组件的最高工作温度为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T型多孔内衬管(15)材料采用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剂选择空气、氧气、双氧水、KClO3溶液、KMnO4溶液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选择汽油、煤油、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CN202022040667.8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Active CN212740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0667.8U CN21274085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0667.8U CN21274085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0855U true CN212740855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0667.8U Active CN21274085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0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4146B (zh) 印染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WO2012151795A1 (zh) 利用辅助燃料补给热量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
JP5463524B2 (ja) バイオマスガス化方法、及びバイオマスガス化システム
CN111943473A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连续超临界水氧化系统
CN110510726A (zh) 一种以煤、有机物为原料的废水、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WO2020192221A1 (zh) 一种超临界气化装置及方法
WO2021189184A1 (zh) 处理高含固量有机废弃物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及其系统
CN112250157A (zh) 一种低能耗的超临界水氧化系统
CN111140856A (zh) 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高热值危险废物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212740855U (zh)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CN211902912U (zh) 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高热值危险废物处理系统
CN212740854U (zh) 一种火花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CN111417598B (zh) 一种处理高盐高有机废水并回收能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11943349A (zh) 一种电热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CN201254462Y (zh) 一种制备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装置
CN112225275A (zh)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高效蒸发装置及系统
CN113354228B (zh)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CN212741101U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连续超临界水氧化系统
JP5007999B2 (ja) 気液分離器
CN114590607B (zh) 高温灰渣的出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43350A (zh) 一种火花塞点火内燃式连续超临界水氧化装置
CN101306814B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9772158B (zh) 多级旋风预热危废高温熔融炉及尾气净化系统
CN114798664A (zh) 基于高温熔融的废盐处置系统及处置工艺
CN201695000U (zh) 油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