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4922U - 一种磁性元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性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4922U
CN212724922U CN202021828936.0U CN202021828936U CN212724922U CN 212724922 U CN212724922 U CN 212724922U CN 202021828936 U CN202021828936 U CN 202021828936U CN 212724922 U CN212724922 U CN 212724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magnetic core
heat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89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山
杨瑞国
付守栋
张丽敏
雷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89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4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4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4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性元件,包括磁芯、线圈、第一导热垫以及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垫设于所述磁芯和散热器之间,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磁芯上,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磁芯的下表面,且所述露出部分抵压在所述第一导热垫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部分线圈露出于磁芯,从而使磁芯和线圈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导热垫传递至散热器,大大提高了磁性元件的散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极大降低了组装成本和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磁性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性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良好散热效果又拆装方便的磁性元件。
背景技术
磁性元件是开关电源的关键器件,其工作时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如果工作温度过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温度过高会导致磁性器件的绝缘系统性能下降,引起短路等;磁芯温度如果超过居里温度,还会导致磁导率大幅下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磁性元器件需要良好的散热措施。
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防污染等级,现有产品通常使用在产品内部灌导热胶的方式给磁性元件散热,而灌胶使用的导热胶,其导热系数一般在0.9-1.5W/(m·K),产品散热性能受限,灌胶产品通常难以维护,个别器件损坏往往导致开关电源整体报废,尤其是在大功率的应用场合,使用产品整体灌胶的方式会带来成倍的维护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既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又拆装方便的磁性元件散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又拆装方便的磁性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包括磁芯、线圈、第一导热垫以及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垫设于所述磁芯和散热器之间,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磁芯上,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磁芯的下表面,且所述露出部分抵压在所述第一导热垫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芯由两个E型磁芯体组成,两个所述E型磁芯体呈开口相对并左右对齐设置,所述线圈绕制于两个所述E型磁芯体的中柱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芯由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相互平行的两个柱体组成,所述线圈绕制于两个所述柱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元件还包括有一PCB板,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磁芯上,其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线圈两端连接的引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采用扁铜线绕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至少包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露出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相适配的弧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由所述散热板向上垂直凸伸的多个侧壁,所述散热板及多个侧壁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所述磁芯和线圈的容纳空间。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线圈部分露出于磁芯,从而使磁芯和线圈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导热垫传递至散热器,大大提高了磁性元件的散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极大降低了组装成本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爆炸分解图;
图5为图4中磁芯和线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磁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性元件,包括磁芯10、线圈20、导热垫30以及散热器40,导热垫30设于磁芯10和散热器40之间,线圈20绕制于磁芯10上,具体是绕制于磁芯10的中柱上,其至少部分露出于磁芯10的下表面,且露出部分抵压在导热垫30上。
也就是说,线圈20的底部未被磁芯10覆盖,组装时是通过对线圈20和/或磁芯10施加向下作用力压在导热垫30上,压缩导热垫30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使导热垫30填充在磁性器件和散热器40之间;因此,磁性器件工作时,磁芯10和线圈20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垫30传递至散热器40,并由散热器将热量带走,大大提高了磁性元件的散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极大降低了组装成本和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中,线圈20采用扁铜线绕制,不仅可以缩小磁性元件的体积,不易震动松散,减少产生噪音,且利于散热,由于扁铜线绕制的线圈20压在导热垫上时,提高了线圈20与导热垫3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线圈20与导热垫30之间的热量传导效率。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圈20也可采用圆形线绕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磁芯10由两个E型磁芯体11组成,两个E型磁芯体11呈开口相对并左右对齐设置,线圈20绕制于两个E型磁芯体11的中柱上。其中,两个E型磁芯体11上还通过支架固定有一PCB板50,该PCB板50上设有两个分别与线圈20两端连接的引脚51。具体的,每个E型磁芯体11包括连接部12、以及由连接部12一侧沿水平方向垂直凸出延伸的中柱14和两个侧板13,两个侧板13分别位于连接部12的前后两端;当两个E型磁芯体11相对接时,其中柱14和侧板13也相互对接,线圈20缠绕在两个中柱14上,且线圈20至少部分露出于两个E型磁芯体11的底面,从而便于线圈20与导热垫30接触进行热传导。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散热器40至少包括一散热板41,散热板41的上表面对应线圈露出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相适配的弧形槽42,当磁性器件压在导热垫30上时,线圈20的露出部分恰好位于散热板41的弧形槽42内,如此可减小导热垫30的厚度,提高了磁性器件与散热器40的导热效率。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散热板41的上表面也可采用平面结构,虽然增加了导热垫30的厚度,但也提高了磁性器件的防震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选择。
具体地,散热器40还可包括由散热板41向上垂直凸伸的多个侧壁(未图示),散热板41及多个侧壁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磁芯10和线圈20的容纳空间,如此可提高磁性器件的防尘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磁芯10由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15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15之间并相互平行的两个柱体16组成,所述线圈20绕制于两个所述柱体16上。其中,两个中柱16在水平方向相互平行,线圈20的至少部分露出于两个侧板15的底面,且露出部分抵压在导热垫30上,在磁性器件工作时,磁芯10和线圈20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垫30传递至散热板41,并由散热板41将热量带走,从而提高了磁性元件的散热效果。
对应地,散热板41的上表面对应两个柱体16上的线圈20露出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相适配的两个弧形槽42,当磁性器件压在导热垫30上时,两个柱体16上的线圈20的露出部分恰好位于散热板41的两个弧形槽42内,提高了线圈20与导热垫3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线圈20与导热垫30之间的热量传导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线圈、第一导热垫以及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垫设于所述磁芯和散热器之间,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磁芯上,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磁芯的下表面,且所述露出部分抵压在所述第一导热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由两个E型磁芯体组成,两个所述E型磁芯体呈开口相对并左右对齐设置,所述线圈绕制于两个所述E型磁芯体的中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由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相互平行的两个柱体组成,所述线圈绕制于两个所述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还包括有一PCB板,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磁芯上,其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线圈两端连接的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采用扁铜线绕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至少包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露出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相适配的弧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由所述散热板向上垂直凸伸的多个侧壁,所述散热板及多个侧壁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所述磁芯和线圈的容纳空间。
CN202021828936.0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磁性元件 Active CN212724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936.0U CN21272492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磁性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936.0U CN21272492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磁性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4922U true CN212724922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2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8936.0U Active CN21272492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磁性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4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5948A (zh) * 2021-05-20 2021-08-03 徐州汉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磁性元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5948A (zh) * 2021-05-20 2021-08-03 徐州汉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磁性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4440B (zh) 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JP6235605B2 (ja) バッテリ
CN113140824B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12724922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04834792U (zh) 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4068517U (zh) 平面变压器
CN214068544U (zh) 基于多层板的平面变压器
CN216700746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散热组件
CN201174855Y (zh) 散热器组合
CN109510333B (zh) 一种新式组装定子
CN210157562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快速散热装置
CN220272249U (zh) 一种ei变压器
CN212573098U (zh) 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耐用型电路板
CN220895297U (zh) 一种功率电感
CN219873024U (zh) 一种电感组件
CN219843534U (zh) 紧凑型变频器
CN210606918U (zh) 集成电感器
CN215118577U (zh) 变压器散热块
CN220065357U (zh) 一种电感器磁芯
CN216054161U (zh) 谐振电感器
CN216530432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母线槽
CN214848790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21174284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干式变压器
CN214705672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组件
CN213186960U (zh) 一种电路板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