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7936U -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7936U
CN212697936U CN202021218868.6U CN202021218868U CN212697936U CN 212697936 U CN212697936 U CN 212697936U CN 202021218868 U CN202021218868 U CN 202021218868U CN 212697936 U CN212697936 U CN 212697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watch
buckle
clasp
watch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88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88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7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7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7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所述表扣机构包括:第一表扣,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磁性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磁性件;第二表扣,包括第二表扣主体和环绕件,所述环绕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表扣主体,所述环绕件围绕形成环绕空间;其中所述第一表扣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第一表扣和所述第二表扣相扣合;在所述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分离。其通过两块具有磁性件相排斥的原理自动弹开锁扣,无需外力便能够快速打开锁扣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计时工具,能够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臂或者其他身体部位,以便于使用者获取时间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智能手表的出现,手表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手表通常是通过两个表带相扣合佩戴于使用者手腕等部位,传统表带是通过表带与表带之间的卡扣连接,以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臂。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通过表带之间相互卡接的结构,在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臂时,需要将一条表带的凸起对准另一件表扣的卡接孔,以将两条表带相卡扣连接,佩戴过程较为繁琐;另一方面,与佩戴的过程相类似,在手表拆卸的过程中也较为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手表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儿童智能手表发展迅速。因此,手表的方便佩戴和拆卸变得尤为关键,传统卡扣结构的手表已然不能够满足儿童使用时快速佩戴和拆卸的效果。
综上所述,需要对传统手表的表扣机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其通过两块具有磁性件相排斥的原理自动弹开锁扣,能够快速打开锁扣机构,无需采用外力拉扯,拆卸过程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扣机构,包括:
第一表扣,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结合面的第一磁性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结合面的第二磁性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相同的磁性;
第二表扣,包括第二表扣主体和环绕件,所述环绕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表扣主体,所述环绕件围绕形成环绕空间;所述第一表扣的第一盖体适于穿过所述环绕空间,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相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表扣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第一表扣和所述第二表扣相扣合;在所述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扣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至少一个卡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的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连接于所述卡件;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件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按键能够带动所述卡件在所述卡槽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表扣在所述扣合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卡槽的开口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卡件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接部,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卡件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件进一步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的倾斜斜面,在所述卡件进入所述卡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倾斜斜面接触,并推动所述卡件带动所述按键向被按压的状态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进一步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或所述卡件,当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按键被压缩或拉伸,当作用于所述按键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按键和所述卡件归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与所述卡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枢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面上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表扣的所述卡件的数量也是两个,两个所述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两侧,所述按键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个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扣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固定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手表,包括:
手表主体;
第一表带;
第二表带;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表扣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一表扣,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二表扣,并且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分别位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表扣机构通过两块具有磁性件相排斥的原理自动弹开锁扣,能够快速打开锁扣机构,无需采用外力拉扯,拆卸过程方便。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相互卡结的方式连接,连接稳定,并在在将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时只需要相互按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锁固过程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一表扣与第二表扣的环绕件相连接,当所述第一表扣的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分离,所述环绕件仍然连接所述第一表扣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从而能够避免突然打开时手表的掉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表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表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表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表扣机构的第一表扣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表扣,2第二表扣,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第一磁性件,14 第二磁性件,15卡扣组件,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容纳腔,21第二表扣主体,22环绕件,110第一结合面,111第一安装腔,112第二安装腔, 120第二结合面,121卡槽,122第一卡接部,151卡件,152按键,153第二卡接部,154弹性元件,155倾斜斜面,220环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扣机构,所述表扣机构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表扣,采用具有相同磁性的磁铁相互排斥的方式打开表扣,在打开表扣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外力就能够打开表扣,从而能够便于表扣的系取。
具体地,所述表扣机构包括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其中所述第一表扣 1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表扣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第一结合面110 的第一磁性件13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12的第二结合面120的第二磁性件 14,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具有相同的磁性;所述第二表扣2包括第二表扣主体21和环绕件22,所述环绕件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表扣主体21,所述环绕件22围绕形成环绕空间220;所述第一表扣 1的所述第一盖体11适于穿过所述环绕空间220,然后与所述第二盖体12相扣合,从而将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相连接;所述第一表扣1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 相扣合;在所述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11绕所述第二盖体12转动,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与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二结合面120相分离,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盖体自所述环绕空间220内取出,以将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相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表扣机构,所述第一表扣1的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通过卡扣的方式相连接,连接稳定性较高;在打开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时,通过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二磁性件14 之间的排斥力使得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与所述第二盖体12 的所述第二结合面120相分离,在分离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时,不需要施加外力,拆卸过程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扣1进一步包括卡扣组件15,所述卡扣组件15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所述卡扣组件15包括至少一个卡件151和至少一个按键152,其中所述卡件151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所述按键152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一个侧面,所述按键152连接于所述卡件151,当所述按键152被按压时,所述按键152能够带动所述卡件151沿着所述第一盖体11的宽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二结合面120具有至少一个卡槽121,所述卡件151与所述卡槽121相适配,所述卡件151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槽121,所述按键152能够带动所述卡件151在所述卡槽121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表扣1在所述扣合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卡件151卡接于所述卡槽121内,从而将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相扣合;当需要将所述第一表扣1由所述扣合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时,按压所述按键152带动所述卡件151在所述卡槽121内移动,使得所述卡件151对应于所述卡槽121的开口,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 11带动所述卡件151离开所述卡槽121,使得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相分离。
参考说明书附图4,具体地,所述第二盖体12进一步具有设置于所述卡槽121的开口的第一卡接部122,所述卡件151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接部153。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卡件151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卡槽121内,所述第一卡接部12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53相卡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盖体11与所述第二盖体12相扣合。当需要将所述第一表扣1由所述扣合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时,按压所述按键152,所述按键152带动所述卡件151内在所述卡槽121内移动,所述第一卡接部12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53相分离,所述卡件 151对应于所述卡槽121的开口,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 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11带动所述卡件151离开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卡槽121。
优选地,所述卡件151的所述第二卡接部153与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2的接触面分别是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组件15进一步包括弹性元件154,所述弹性元件154 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152。当所述按键152 被按压时,所述弹性元件154被压缩,当作用于所述按键152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1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154推动所述按键152归位,同时所述按键152带动所述卡件151归位。可选地,当所述按键152被按压时,所述弹性元件154被拉伸,当作用于所述按键152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1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154拉动所述按键152归位。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15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卡件151。当所述按键152被按压时,所述卡件151压缩所述弹性元件 154;当作用于所述按键152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1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154推动所述卡件151归位,同时所述卡件151 推动所述按键152归位。可选地,当所述按键152被压缩时,所述卡件151 拉伸所述弹性元件154,当作用于所述按键152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1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154拉动所述按键152归位。
进一步地,所述卡件151的活动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53相连接的倾斜斜面155,在所述卡件151进入所述卡槽12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22与所述卡件151的所述倾斜斜面155相接触,并推动所述卡件151 向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122的方向运动,所述卡件151带动所述按键152向所述按键152被按压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卡件154的所述第二卡接部153与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2齐平时,在所述弹性元件1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卡件151被推动在所述卡槽121内移动至所述第二卡接部153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2相卡接。换句话说,在将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盖合的过程中,只需要克服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之间的排斥力按压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就能够将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相扣合,扣合过程方便。
参考说明书附图3,优选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卡槽121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卡槽12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14的两侧;所述卡扣组件15的所述卡件151和所述按键152的数量也分别是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卡件15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3的两侧,两个所述按键 15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卡件151,并且两个所述按键1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两个侧面。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两个所述按键1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两侧,从而能够在按压两个所述按键152的时候通过单只手同时按压两个所述按键152的效果,便于使用者操作。
优选地,所述卡扣组件15的所述卡件151与所述按键152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卡件151还能够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按键152,所述卡件151与所述按键15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第一盖体11进一步具有第一安装腔111和第二安装腔112,所述第一安装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腔112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卡件151、一个所述按键152以及一个所述弹性元件154,所述按键152的按压部突出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一个侧面,供操作者按压,所述卡件151的活动端突出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供与所述第二盖体12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扣1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6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所述第二固定板17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二结合面120,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一固定板16之间,所述第二磁性件14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7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16 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盖体11上的所述卡件151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卡件15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16上的通孔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板17上具有与所述第二盖体12上的所述卡槽121相对应的通孔,供所述卡件151穿过。
具体地,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一固定板16围绕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腔112,也就是说,所述卡扣组件15的所述卡件151、所述按键152以及所述弹性元件15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6和所述第一盖体 11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扣1的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第一盖体11的一端能够绕所述第二盖体12的一端枢转。可选地,所述第二表扣1的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之间还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举例但不限于柔性带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扣2的所述环绕件22是固态环绕件,举例但不限于宝石扣、金属环、塑料环等,所述第二表扣2的具体制作材料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可选地,所述环绕件22还能够是柔性件,举例但不限于链条、连接绳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扣1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的连接端之间的容纳腔18,所述环绕件22适于收纳于所述容纳腔 18内,以使得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相互连接。
具体地,在连接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的过程中,先将所述第一表扣1的所述第一盖体11穿过所述环绕件22的所述环绕空间220,然后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12旋转所述第一盖体11,使得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相扣合,并使得所述环绕件22收纳于所述第一盖体11和所述第二盖体12之间的所述容纳腔18,从而将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相连接。相应地,在将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相分离时,按压所述第一盖体11两端的两个所述按键152,使得所述第一表扣1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3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4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11的所述第一结合面110和所述第二盖体12的所述第二结合面 120相分离,然后将所述第一盖体11自所述环绕件22的所述环绕空间220内取出,完成所述第一表扣1和所述第二表扣2的拆卸。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手表,包括手表主体、第一表带、第二表带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表扣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表扣机构的所述第一表扣1;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表扣机构的所述第二表扣2;并且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分别位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两端。通过所述表扣机构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稳定佩戴与快速拆卸,便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佩戴于系取。
具体地,所述第一表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表扣1的所述第一盖体11,所述第二表带连接于所述第二表扣2的所述第二表扣主体21。可选地,所述第一表带还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一表扣1的所述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表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表扣1的位置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表扣,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结合面的第一磁性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结合面的第二磁性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相同的磁性;
第二表扣,包括第二表扣主体和环绕件,所述环绕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表扣主体,所述环绕件围绕形成环绕空间;所述第一表扣的第一盖体适于穿过所述环绕空间,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相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表扣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第一表扣和所述第二表扣相扣合;在所述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扣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至少一个卡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的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连接于所述卡件;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件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按键能够带动所述卡件在所述卡槽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表扣在所述扣合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盖体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卡槽的开口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卡件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接部,在所述扣合状态,所述卡件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卡件进一步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的倾斜斜面,在所述卡件进入所述卡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倾斜斜面接触,并推动所述卡件带动所述按键向被按压的状态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卡扣组件进一步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或所述卡件,当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按键被压缩或拉伸,当作用于所述按键的压力消失后,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按键和所述卡件归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键与所述卡件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枢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面上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表扣的所述卡件的数量也是两个,两个所述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两侧,所述按键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个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扣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固定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表主体;
第一表带;
第二表带;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扣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一表扣,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扣机构的第二表扣,并且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分别位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
CN202021218868.6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Active CN212697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8868.6U CN21269793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8868.6U CN21269793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7936U true CN21269793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8868.6U Active CN21269793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7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6705B2 (en) Clasp mechanism for wrist-worn devices
CN212545952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CN110897279A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12697936U (zh)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US8257851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1387652A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8889384U (zh) 一种带体长度调节机构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3080579B (zh) 一种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2036336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2754586U (zh) 一种表扣机构及手表
JP3703449B2 (ja) バックル
CN211459081U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12878011U (zh) 腕戴设备
CN212325665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111528586B (zh) 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
CN218457525U (zh) 表扣、表带以及穿戴设备
KR200231529Y1 (ko) 버클
CN212545938U (zh) 一种表扣机构和手表
CN219047607U (zh) 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及智能手表
CN212036333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9422352U (zh) 一种易穿戴表带及手表
CN219556519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