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5282U -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5282U
CN212695282U CN202022059555.7U CN202022059555U CN212695282U CN 212695282 U CN212695282 U CN 212695282U CN 202022059555 U CN202022059555 U CN 202022059555U CN 212695282 U CN212695282 U CN 212695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battery
ear
heat dissipation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95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s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s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595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5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5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5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包括金属带,其中金属带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一端上均设有一凸起部,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均设置有极耳胶,所述金属带上设置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散热单元,安全方便,简单实用,耐用美观,使用寿命长久,具有良好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在进行极耳设置时,由于正极耳、负极耳的宽度受电芯宽度的制约,在进行极耳设计时如果将极耳设置的过宽,则正极耳、负极耳之间的距离过窄,容易发生短路,甚至会发生极耳重叠,无法实现功能作用,在加上极耳在电池内上时间的工作会腐化和短路,而对于锂离子电池,该部分腐蚀后容易导致电池内的电解液汽化,导致锂离子电芯的铝塑包装膜内部产生气胀现象和线路不通。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包括金属带,其中金属带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一端上均设有一凸起部,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均设置有极耳胶,所述金属带上设置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散热单元。
优选的,所述所述金属带为纯镍金属带或所述金属带为纯铝金属带;所述金属带由铜材内芯以及包裹在所述铜材内芯外周的镀镍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与金属带粘贴面是4.5×2mm。
优选的,所述正极耳的凸起部焊接在正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所述负极耳的凸起部焊接在负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片、散热板和感应块,所述散热板设置凹槽内,所述散热片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上设置信号传输块。
优选的,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可设为隐形盘状极耳。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设为防腐胶,其中防腐胶起到与锂电池包装膜密封及耐电解液腐蚀作用。
优选的,所述凹槽深度<2微米,且凹槽表面设置保护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凸起不的宽度相对于金属带中部的宽度更宽,从而不会发生因为距离不够而造成短路或重叠等,在加上极耳上设置极耳胶,可以当时极耳的腐化,从而解决腐蚀后对电池内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包装膜,安全方便,简单实用,耐用美观,使用寿命长久,具有良好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包括金属带1,其中金属带1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2和负极耳3,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一端上均设有一凸起部22,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上均设置有极耳胶21,所述金属带1上设置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散热单元4。
优选的,所述所述金属带1为纯镍金属带1或所述金属带1为纯铝金属带1;所述金属带1由铜材内芯以及包裹在所述铜材内芯外周的镀镍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21与金属带1粘贴面是4.5×2mm;进一步的,当极耳胶21与金属带1粘贴面是4.5×2mm时,包装膜与极耳胶21的粘贴面是4.5×2mm时,在没有电解液浸泡的状态下,其拉力大于等于1.5kg。
优选的,所述正极耳2的凸起部22焊接在正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所述负极耳3的凸起部22焊接在负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单元4包括散热片、散热板和感应块,所述散热板设置凹槽内,所述散热片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上设置信号传输块。
优选的,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均可设为隐形盘状极耳。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21设为防腐胶,其中防腐胶起到与锂电池包装膜密封及耐电解液腐蚀作用;进一步的,在包装膜内注入常规的电解液,按正常的工艺封装好包装膜,于60±3℃恒温状况下存放48小时,极耳处不漏液;将铝镍极耳分开浸泡在常规电解液中并用容器密封,于85±3℃恒温存放8小时,取出在1分钟内,对极耳胶21带与铝/镍带反向拉伸,拉力大于1KG为合格;85±3℃恒温存放8小时后,取出浸泡极耳,极耳胶21不脱落;85±3℃恒温存放8小时后,进行剥离:黑胶带材表面有极耳胶21残留物且覆盖面积大于60%;黄/白胶,极耳胶21撕开有拉力,不易剥离,极耳胶21与带材接触面呈乳白色;判定为合格。
优选的,所述凹槽深度<2微米,且凹槽表面设置保护层。
进一步的,铝带弯折标准:用夹具垂直夹住铝极耳铝带,铝带沿夹具折叠180°为一次,恢复到原来位置为两次,这样反复折叠,折断为止,折弯次数≥5次为合格。
进一步的,镍带弯折标准:用夹具垂直夹住镍极耳镍带,镍带沿夹具折叠180°为一次,恢复到原来位置为两次,这样反复折叠,折断为止,折弯次数≥8次为合格。
进一步的,边缘毛刺高度:≤0.02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带,其中金属带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一端上均设有一凸起部,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均设置有极耳胶,所述金属带上设置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散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为纯镍金属带或所述金属带为纯铝金属带;所述金属带由铜材内芯以及包裹在所述铜材内芯外周的镀镍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与金属带粘贴面是4.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的凸起部焊接在正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所述负极耳的凸起部焊接在负极片上预留的极耳焊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片、散热板和感应块,所述散热板设置凹槽内,所述散热片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设置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感应块上设置信号传输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可设为隐形盘状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设为防腐胶,其中防腐胶起到与锂电池包装膜密封及耐电解液腐蚀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2微米,且凹槽表面设置保护层。
CN202022059555.7U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Active CN212695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9555.7U CN21269528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9555.7U CN21269528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5282U true CN212695282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9555.7U Active CN21269528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5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0568B1 (ko) 비수성 전해질 전지
CN208352449U (zh) 一种电芯及锂电池
KR20040066412A (ko) 전지부 유니트와, 이를 채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KR20090038367A (ko) 전지팩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7066619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および携帯情報機器
JP2002184364A (ja) 角型電池およびその外装方法
JP2016529683A (ja) 電極リード−電極タブ結合部保護用フィルム部材を含むパウチ型電池セル
CN204966577U (zh) 带圆角极耳的聚合物电池
TW494598B (en) Electrode and gel electrolyte cell production method
CN212695282U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智能极耳
CN212810490U (zh) 一种带有双极耳结构的电池卷芯
CN212303842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极耳
CN206340623U (zh) 电池卷芯、锂电池及终端
CN115995636B (zh) 二次电池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204991768U (zh)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复合包装铝塑膜
CN209929399U (zh) 密封式电池极耳
CN217214848U (zh) 卷绕式电芯及具有其的圆柱型电池
CN210956775U (zh) 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
CN210468004U (zh) 电池、卷绕体及集流盘
CN100511779C (zh) 锂离子电池极组底部胶带的包裹方法
CN213660578U (zh) 一种结构稳定密封性好的极耳及电解电容器
CN217983597U (zh) 一种电池正极极耳及锂离子电池
CN214280159U (zh) 一种柱面带极性标识的电子烟锂电池
JPH11265730A (ja) 線状リチウム2次電池
JP2007042567A (ja) 有機電解質一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