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4988U - 一种线圈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4988U
CN212694988U CN202021303963.6U CN202021303963U CN212694988U CN 212694988 U CN212694988 U CN 212694988U CN 202021303963 U CN202021303963 U CN 202021303963U CN 212694988 U CN212694988 U CN 212694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winding
bobbins
bending
coil 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39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章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iq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iq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iq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iq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39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4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4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4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圈骨架,包括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为若干个彼此呈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之间通过弯曲部对接;各绕线筒通过弯曲部弯曲使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前端端部与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后端端部彼此对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生产、生产成本低、连接牢固,通过折弯变形方便安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线圈骨架用于支撑线圈,同时也能用于放置磁芯,线圈骨架种类繁多,其中市面上存在一种通过若干节线圈骨架相互扣合实现环形封闭线圈的线圈骨架,由于该种线圈骨架是一段段分离开的,一个线圈骨架分成四段,待漆包线缠绕于各线圈骨架上后再将每段线圈骨架进行对接扣合,这就造成了线圈骨架存在连接不牢固,安装不方便,生产模具需要开多套,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并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生产成本低、连接牢固,通过折弯变形方便安装的线圈骨架。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圈骨架,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为若干个彼此呈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之间通过弯曲部对接;各绕线筒通过弯曲部弯曲使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前端端部与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后端端部彼此对接。
上述结构中,各个绕线筒通过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之间通过弯曲部对接,当绕线筒完成绕线后,可对弯曲部进行弯曲从而使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的线圈骨架,避免现有单个绕线筒需要相互扣合实现对接造成装配工艺成本的增加;同时现有的线圈骨架则需要单个绕制后将各个线圈骨架组装完成后再对每个线圈进行焊接,而本结构可实现一次装夹无接口绕制,大幅提升可靠性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筒外壁的两端设有遮挡部。
上述结构中,遮挡部用于阻挡绕制于绕线筒外壁的线圈,避免线圈沿绕线筒轴向方向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其前端端部设有插接部,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后端端部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对接部。
上述结构中,插接部与对接部彼此扣合,使得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后能够保持对接状态避免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往绕线筒侧面方向外伸插于设有对接部的绕线筒的中心;所述对接部与插接部相抵。
上述结构中,插接部插于绕线筒的中心后并通过对接部与插接部相抵,增加对接时的有效接触面积,有利于固定各绕线筒之间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部往绕线筒轴向方向外伸;设有插接部的绕线筒其设有插接部的一端端部还设有抵块,所述抵块位于插接部背向插接部外伸方向的一侧,所述对接部与插接部相抵的同时与抵块相抵。
上述结构中,绕线筒优选为四个,四个绕线筒通过三个弯曲部对接,因此在对接部与插接部适配对接时,四个绕线筒因存在可弯曲的对接部容易产生平行四边形效应导致绕线筒之间发生倾斜,因此抵块与对接部相抵可进一步固定绕线筒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绕线筒与弯曲部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压铸成型。
上述结构中,绕线筒与弯曲部为塑料材质时,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加工而成;如绕线筒与弯曲部为铝材或铜材时,则通过一体压铸成型,注塑及压铸成型可有效保证绕线筒与弯曲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筒中心为磁芯插孔。
上述结构中,磁芯插孔用于放置磁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使各绕线筒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所述弯曲部连接于绕线筒的外侧侧壁的端面位置处。
上述结构中,可增大弯曲部的弯曲半径,避免弯曲部因弯曲半径过小发生断裂或疲劳;同时保证弯曲部在弯曲时能够阻挡住位于绕线筒中心的磁芯,避免磁芯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使各绕线筒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相邻绕线筒之间的遮挡部彼此相抵。
上述结构中,相邻绕线筒通过弯曲部对接的同时通过遮挡部相抵对接,减轻弯曲部的受力强度,同时提高相邻绕线筒之间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各个绕线筒通过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之间通过弯曲部对接,当绕线筒完成绕线后,可对弯曲部进行弯曲从而使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的线圈骨架,避免现有单个绕线筒需要相互扣合实现对接造成装配工艺成本的增加;同时现有的线圈骨架则需要单个绕制后将各个线圈骨架组装完成后再对每个线圈进行焊接,而本结构可实现一次装夹无接口绕制,大幅提升可靠性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首尾对接状态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首尾对接状态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筒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绕线筒;101-遮挡部;102-插接部;103-对接部;104-抵块;11-弯曲部;12-磁芯插孔;13-上通槽;14-下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线圈骨架,包括绕线筒10,所述绕线筒10为若干个彼此呈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10之间通过弯曲部11对接;各绕线筒10通过弯曲部11弯曲使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10前端端部与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后端端部彼此对接。
上述结构中,各个绕线筒10通过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10之间通过弯曲部11对接,当绕线筒10完成绕线后,可对弯曲部11进行弯曲从而使最前端的绕线筒10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的线圈骨架,避免现有单个绕线筒需要相互扣合实现对接造成装配工艺成本的增加;同时现有的线圈骨架则需要单个绕制后将各个线圈骨架组装完成后再对每个线圈进行焊接,而本结构可实现一次装夹无接口绕制,大幅提升可靠性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筒10外壁的两端设有遮挡部101。
上述结构中,遮挡部101用于阻挡绕制于绕线筒10外壁的线圈(图中未示出),避免线圈沿绕线筒10轴向方向发生滑动。
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10其前端端部设有插接部102,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后端端部设有与插接部102适配的对接部103。
上述结构中,插接部102与对接部103彼此扣合,使得最前端的绕线筒10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对接后能够保持对接状态避免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02往绕线筒10侧面方向外伸插于设有对接部102的绕线筒10的中心;所述对接部103与插接部102相抵。
上述结构中,插接部102插于绕线筒10的中心后并通过对接部103与插接部102相抵,增加对接时的有效接触面积,有利于固定各绕线筒10之间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103往绕线筒10轴向方向外伸;设有插接部102的绕线筒10其设有插接部102的一端端部还设有抵块104,所述抵块104位于插接部102背向插接部102外伸方向的一侧,所述对接部103与插接部102相抵的同时与抵块104相抵。
上述结构中,绕线筒10优选为四个,四个绕线筒10通过三个弯曲部11对接,因此在对接部103与插接部102适配对接时,四个绕线筒10因存在可弯曲的对接部11容易产生平行四边形效应导致绕线筒10之间发生倾斜,因此抵块104与对接部103相抵可进一步固定绕线筒10之间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各绕线筒10与弯曲部11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压铸成型。
上述结构中,绕线筒10与弯曲部11为塑料材质时,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加工而成;如绕线筒10与弯曲部11为铝材或铜材时,则通过一体压铸成型,注塑及压铸成型可有效保证绕线筒10与弯曲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筒10中心为磁芯插孔12。
上述结构中,磁芯插孔12用于放置磁芯(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在最前端的绕线筒10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对接使各绕线筒10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所述弯曲部11连接于绕线筒10的外侧侧壁的端面位置处。
上述结构中,可增大弯曲部11的弯曲半径,避免弯曲部11因弯曲半径过小发生断裂或疲劳;同时保证弯曲部11在弯曲时能够阻挡住位于绕线筒10中心的磁芯,避免磁芯脱落。
本实施例中,在最前端的绕线筒10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对接使各绕线筒10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相邻绕线筒10之间的遮挡部101彼此相抵。
上述结构中,相邻绕线筒10通过弯曲部11对接的同时通过遮挡部101相抵对接,减轻弯曲部11的受力强度,同时提高相邻绕线筒10之间的支撑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筒10断面呈方形,所述绕线筒10的上筒壁中心位置设有上通槽13,所述绕线筒10的下筒壁靠近绕线筒10两端位置处设有与上通槽13错开设置的下通槽14。
上述结构中,上通槽13与下通槽14彼此错开,在磁芯置入时能使绕线筒10产生扩张效果以夹紧磁芯,避免磁芯将绕线筒10胀裂。
本实施例中,绕线筒10个数还可设置为两个、三个、五个等不同个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各个绕线筒10通过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10之间通过弯曲部11对接,当绕线筒10完成绕线后,可对弯曲部11进行弯曲从而使最前端的绕线筒10与最后端的绕线筒10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的线圈骨架,避免现有单个绕线筒需要相互扣合实现对接造成装配工艺成本的增加;同时现有的线圈骨架则需要单个绕制后将各个线圈骨架组装完成后再对每个线圈进行焊接,而本结构可实现一次装夹无接口绕制,大幅提升可靠性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线圈骨架,包括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为若干个彼此呈线性排列,相邻绕线筒之间通过弯曲部对接;各绕线筒通过弯曲部弯曲使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前端端部与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后端端部彼此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外壁的两端设有遮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前端的绕线筒其前端端部设有插接部,位于最后端的绕线筒后端端部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对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往绕线筒侧面方向外伸插于设有对接部的绕线筒的中心;所述对接部与插接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往绕线筒轴向方向外伸;设有插接部的绕线筒其设有插接部的一端端部还设有抵块,所述抵块位于插接部背向插接部外伸方向的一侧,所述对接部与插接部相抵的同时与抵块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各绕线筒与弯曲部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压铸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中心为磁芯插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使各绕线筒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所述弯曲部连接于绕线筒的外侧侧壁的端面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最前端的绕线筒与最后端的绕线筒对接使各绕线筒呈封闭的环形排列时,相邻绕线筒之间的遮挡部彼此相抵。
CN202021303963.6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线圈骨架 Active CN212694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963.6U CN212694988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线圈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963.6U CN212694988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线圈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4988U true CN212694988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3963.6U Active CN212694988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线圈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4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8431B2 (en) Armored cable connector
US6633000B2 (en) Noise filter with an improved insulating case
US7780473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2694988U (zh) 一种线圈骨架
US7063558B1 (en) Electric plug
WO2012070752A1 (en) Bus bar housing of motor having improved work efficiency and method of wiring coils using the same
KR101240346B1 (ko) 전선 유도용 요비선
US6572417B2 (en) Male terminal fittings and male connector to which male terminal fittings are mounted
JP2020194635A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150288079A1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low impedance
JP2002101590A (ja) 絶縁部材及び電動機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固定子の組立方法
CN110168675B (zh) 热保护器
CN110690597A (zh) 连接器及其电缆连接结构
JP2957418B2 (ja) 配電線保護カバー
CN213692529U (zh) 一种具有高保持力结构的abs传感器线束连接器
KR101806979B1 (ko) 다수의 코일의 결선을 용이하게 하는 다분할 메그메이트
CN209929587U (zh) 一种车用的高频数据传输连接装置
CN217882011U (zh) Mpo连接器及其导针组件
CN111007605B (zh) 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
CN10246856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3693251U (zh) 一种带有过线沟槽的定子
CN216911924U (zh) 一种套装式弹簧管组件
KR200225471Y1 (ko) 이어폰 고정구조
CN213425276U (zh) 一种内嵌有防止公端子针弯的缓冲件的塑壳结构
CN220209531U (zh)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dp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