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7334U -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 Google Patents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7334U
CN212687334U CN202021395742.6U CN202021395742U CN212687334U CN 212687334 U CN212687334 U CN 212687334U CN 202021395742 U CN202021395742 U CN 202021395742U CN 212687334 U CN212687334 U CN 212687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leeve
connecting plate
roto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57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ene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ene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ene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ene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57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7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7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7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包括套接本体及清除件,其中,所述套接本体设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清除件的一端与所述套接本体连接,所述清除件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伸入螺杆的螺纹槽内的清除部。清除件的清除部伸入螺杆的螺纹槽内,当清除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清除部能够提前将附着在螺纹槽内的杂物剔除,从而保证连接套筒能够可靠、稳定的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卡塞、异响等传动故障。

Description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汽轮机作为一种蒸汽动力装置,在各个行业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汽轮机能够可靠的工作,需要定期对汽轮机进行检修,其中,对汽轮机的转子的检修属于整个检修工作中比较关键的步骤。对汽轮机的转子进行检修时,需要先借助转子吊运机构将转子吊起。传统的转子吊运机的螺杆使用较长时间后,易出现传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易出现传动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套筒,包括:套接本体,所述套接本体设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及清除件,所述清除件的一端与所述套接本体连接,所述清除件的另一端设有凸出所述内螺纹设置的清除部,且所述清除部能够伸入螺杆的螺纹槽内。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套筒,使用时,利用螺杆的外螺纹与套接腔的内壁的内螺纹螺纹配合,从而将螺杆旋入套接腔内,进而将套接本体套设在螺杆上。旋转螺杆时,套接本体能够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发生往复移动,同时,套接本体的移动也能同步带动清除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另外,清除件的清除部凸出内螺纹并伸入螺杆的螺纹槽内,当清除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清除部能够提前将附着在螺纹槽内的杂物剔除,从而保证套接本体能够可靠、稳定的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卡塞、异响等传动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除件包括环绕本体,所述环绕本体呈螺旋状,且所述环绕本体的螺旋轨迹与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轨迹相匹配,所述环绕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套接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环绕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清除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本体的外壁设有能够与悬吊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吊运机构,包括:吊架;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吊架可转动连接;悬吊件,所述悬吊件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悬吊件的另一端设有悬吊部;及所述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并与所述悬吊件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清除部伸入所述螺杆的螺纹槽内。
上述实施例的转子吊运机构,需要对转子进行吊运检修时,将连接套筒安装在悬吊件的安装通孔内,使得连接套筒与悬吊件连为一体,再将连接套筒套设在螺杆上,再利用悬吊部与转子进行连接,进而在起重机吊起吊架时能够对转子进行悬吊。螺杆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时,使得连接套筒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悬吊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转子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对汽轮机的转子进行检修。同时,连接套筒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利用清除部能够提前将附着在螺纹槽内的杂物剔除,避免出现卡塞、异响等传动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吊件还设有通孔,所述转子吊运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悬吊件能够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吊件包括连接本体及悬吊本体,所述连接本体设有所述安装通孔,所述悬吊本体设有所述悬吊部,且所述悬吊部的悬吊高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吊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螺杆、所述连接套筒及所述悬吊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杆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悬吊件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螺杆、所述连接套筒及所述悬吊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用于供其中一个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用于供另一个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设有用于支撑两个所述螺杆的自由端的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能够与起重机连接。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包括起重机及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所述起重机能够与所述吊架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汽轮机检修装置,需要对汽轮机的转子进行吊运检修时,利用起重机吊起吊架,从而将转子进行悬吊,便于转子的转运与检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转子吊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转子吊运机构的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转子吊运机构的连接套筒与悬吊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子吊运机构,100、连接套筒,110、套接本体,111、套接腔,112、第一连接部,120、清除件,121、环绕本体,1211、清除部,200、螺杆,300、吊架,310、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孔,320、第二连接板,321、第二连接孔,330、第三连接板,331、支撑部,400、悬吊件,410、连接本体,411、安装通孔,412、通孔,420、悬吊本体,421、悬吊部,500、支撑件,610、第一连接杆,620、第二连接杆,700、起重机,800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套筒100,包括套接本体110及清除件120。其中,套接本体110设有套接腔111,套接腔1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未标注);清除件120的一端与套接本体110连接,清除件120的另一端设有凸出内螺纹设置的清除部1211,且清除部1211能够伸入螺杆200的螺纹槽(未标注)内。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套筒100,使用时,利用螺杆200的外螺纹与套接腔111的内壁的内螺纹螺纹配合,从而将螺杆200旋入套接腔111内,进而将套接本体110套设在螺杆200上。旋转螺杆200时,套接本体110能够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如图1的A方向所示)发生往复移动,同时,套接本体110的移动也能同步带动清除件12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另外,清除件120的清除部1211凸出内螺纹并伸入螺杆200的螺纹槽内,当清除件12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清除部1211能够提前将附着在螺纹槽内的杂物剔除,从而保证套接本体110能够可靠、稳定的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卡塞、异响等传动故障。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连接套筒100的应用场景可以是任意的满足使用要求的场景,为了便于说明,以汽轮机的检修过程为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不能理解为对连接套筒100的使用限定。清除部1211可以是刮刃、刮铲或其他能够对螺纹槽内的杂物进行清除的结构或形状。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除件120包括环绕本体121,环绕本体121呈螺旋状,且环绕本体121的螺旋轨迹与螺纹槽的螺旋轨迹相匹配。如此,将环绕本体121环绕螺杆200的外侧设置,避免环绕本体121对螺杆200的转动造成干涉。环绕本体121的一端与套接本体110的端部连接,环绕本体121的另一端设有清除部1211。如此,环绕本体121环绕在螺杆200的外侧,并使得清除部1211伸入至螺纹槽内,当环绕本体121在套接本体110的带动下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带动清除部1211对螺纹槽内的杂物进行清除。同时,环绕本体121环绕螺纹槽设置,环绕本体121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也能对螺旋槽内的杂物进行清除,进一步加强清楚效果。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清除效果,清除部1211的轮廓形状可以与螺纹槽的轮廓形状相适应,例如,螺纹槽的轮廓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时,清除部1211的轮廓形状可以相应的为梯形或三角形。清除部1211还可以与螺纹槽的内壁相抵触,避免清除部1211与螺纹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保证杂物的清除效果。优选地,在套接本体110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均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设有一个环绕本体121,当套接本体11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发生往复运动时,能够对套接本体110运动方向上的杂物进行清除。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套接本体110的外壁设有能够与悬吊件4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2。如此,利用第一连接部112使得套接本体110与悬吊件400连为一体,从而使得套接本体110能够带动悬吊件4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其中,第一连接部112与悬吊件400的连接,可以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形式实现(例如,在套接本体110的外壁上凸设有凸起,在悬吊件400的安装通孔的内壁上相应设有供凸起插入的凹槽),还可以通过销与销孔配合的形式实现(例如,在套接本体110的外壁上凹设有第一插孔,在悬吊件400开设连通安装通孔的第二插孔,套接本体110插入安装通孔内后,使得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对应连通,再利用插销依次穿过第二插孔和第二插孔),只需满足能够将套接本体110与悬吊件400连为一体,从而使得套接本体110能够带动悬吊件4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即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转子吊运机构10,包括吊架300、螺杆200、悬吊件4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连接套筒100。其中,螺杆200与吊架300可转动连接;悬吊件400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411,悬吊件400的另一端设有悬吊部421;连接套筒100设置于安装通孔411内并与悬吊件400连为一体,连接套筒100套设在螺杆200上,且清除部1211伸入螺杆200的螺纹槽内。
上述实施例的转子吊运机构10,需要对转子800进行吊运检修时,将连接套筒100安装在悬吊件400的安装通孔411内,使得连接套筒100与悬吊件400连为一体,再将连接套筒100套设在螺杆200上,再利用悬吊部421与转子800进行连接,进而在起重机吊起吊架300时能够对转子800进行悬吊。螺杆200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时,使得连接套筒1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悬吊件4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转子8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对汽轮机的转子800进行检修。同时,连接套筒1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利用清除部1211能够提前将附着在螺纹槽内的杂物剔除,避免出现卡塞、异响等传动故障。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悬吊部421与转子800的连接,可以通过钩持的方式实现(例如,悬吊部421设置为挂钩或吊钩),也可以通过抓取的方式实现(例如,悬吊部421设置为卡爪或机械手),只需满足能够对转子800进行稳定、可靠的拾取即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悬吊件400还设有通孔412。转子吊运机构10还包括与螺杆200平行设置的支撑件500,支撑件500穿过通孔412,且悬吊件400能够沿支撑件5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如此,支撑件500穿过通孔412后,利用支撑件500能够为悬吊件400提供支撑力,避免螺杆200承受过大的力而发生变形或避免损坏螺杆200的外螺纹,避免传动故障,保证传动能够可靠、持续的进行。其中,支撑件5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当悬吊件400需要悬吊的物体较重时,可以相应增加支撑件500的数量。支撑件500可以采用螺接、铆接等方式与吊架300进行连接。支撑件500可以是支撑柱、支撑杆或其他能够对悬吊件400提供支撑力的元件。支撑件500还能对悬吊件4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与限位。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悬吊件400包括连接本体410及悬吊本体420,连接本体410设有安装通孔411,悬吊本体420设有悬吊部421。如此,利用连接本体410与螺杆200或支撑件500进行连接配合,利用悬吊本体420对转子800或其他需要悬吊的物体进行悬吊,从而实现转子800的转运与检修。悬吊部421的悬吊高度可调。如此,通过调节悬吊部421的悬吊高度,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检修要求对转子800相对地面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检修条件。
悬吊部421的悬吊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螺纹调节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先滑动后锁止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调节悬吊部421相对地面的高度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吊本体420与连接本体410螺纹连接。具体地,在悬吊本体420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连接本体410上设置第一外螺纹,利用第一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悬吊本体420与连接本体410的螺纹连接。同时,通过将第一外螺纹旋进或旋出第一螺纹孔,从而调节悬吊部421的悬吊高度,即调节悬吊部421相对地面的高度。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吊架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10、第二连接板320及第三连接板330。第一连接板310与第二连接板320相对间隔设置,第三连接板330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10与第二连接板320之间。如此,通过第三连接板330将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进行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330与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接、铆接等方式装配形成,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板310、第二连接板320和第三连接板330一体成型。螺杆200、连接套筒100及悬吊件400均为两个,两个螺杆200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悬吊件400相对间隔设置,螺杆200、连接套筒100及悬吊件40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板310设有用于供其中一个螺杆200穿过的第一连接孔311,第二连接板320设有用于供另一个螺杆200穿过的第二连接孔321。如此,利用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悬吊件400能够分别对转子800的两端进行悬吊,从而使得转子800能够保持平稳,受力均匀,避免转子800在悬吊过程中发生晃动,保证检修能够可靠的进行。同时,两个螺杆200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311与第二连接孔321后相对间隔设置,每个螺杆200上均套设有一个连接套筒100,每个连接套筒100均与一个悬吊件400连为一体,从而能够对两个悬吊件400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的调节(可以通过单独转动其中一个螺杆200实现,也可以同时转动两个螺杆200实现),通用性更强。第三连接板330设有用于支撑两个螺杆200的自由端的支撑部331。如此,利用支撑部331能够对两个螺杆200的自由端进行支撑,保证螺杆200不会悬空,从而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悬吊件400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两个螺杆200的中心轴线优选为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整个转子800能够受力均匀,稳定性好。还可以通过分别或同时调整两个悬吊部421的悬吊高度,从而能够调整转子800的水平度,满足吊运要求和检修要求。支撑部331可以是设有通孔的支撑块,也可以是支撑架,只需满足能够对螺杆200的自由端进行支撑即可。还可以在螺杆200的端部开设扳手槽或加设六角套筒等能够辅助螺杆200进行转动的结构或元件。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吊架300还包括第一连接杆610及第二连接杆620,第一连接杆610与第三连接板330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杆620与第三连接板330的另一侧连接,且第一连接杆610及第二连接杆620均能够与起重机700连接。如此,第一连接杆610和第二连接杆620分别分布在第三连接板330的两侧,起重机700起重时,第三连接板330受力均衡,从而使得转子800受到均衡的作用力,避免发生倾斜而倾覆。其中,可以在第三连接板330的两侧分别设置吊耳,第一连接杆610和第二连接杆620分别与两个吊耳采取铆接或螺接的形式进行连接。优选为,第一连接杆610和第二连接杆620关于第三连接板33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包括起重机7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子吊运机构10,起重机700能够与吊架300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汽轮机检修装置,需要对汽轮机的转子800进行吊运检修时,利用起重机700吊起吊架300,从而将转子800进行悬吊,便于转子800的转运与检修。
其中,起重机700可以通过螺接、插接或钩持等方式与吊架300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接本体,所述套接本体设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及
清除件,所述清除件的一端与所述套接本体连接,所述清除件的另一端设有凸出所述内螺纹设置的清除部,且所述清除部能够伸入螺杆的螺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件包括环绕本体,所述环绕本体呈螺旋状,且所述环绕本体的螺旋轨迹与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轨迹相匹配,所述环绕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套接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环绕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清除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本体的外壁设有能够与悬吊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4.一种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架;
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吊架可转动连接;
悬吊件,所述悬吊件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悬吊件的另一端设有悬吊部;及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并与所述悬吊件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清除部伸入所述螺杆的螺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还设有通孔,所述转子吊运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悬吊件能够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包括连接本体及悬吊本体,所述连接本体设有所述安装通孔,所述悬吊本体设有所述悬吊部,且所述悬吊部的悬吊高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螺杆、所述连接套筒及所述悬吊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杆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悬吊件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螺杆、所述连接套筒及所述悬吊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用于供其中一个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用于供另一个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设有用于支撑两个所述螺杆的自由端的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能够与起重机连接。
10.一种汽轮机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机及如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吊运机构,所述起重机能够与所述吊架连接。
CN202021395742.6U 2020-07-15 2020-07-15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Active CN212687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742.6U CN212687334U (zh) 2020-07-15 2020-07-15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742.6U CN212687334U (zh) 2020-07-15 2020-07-15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7334U true CN212687334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5742.6U Active CN212687334U (zh) 2020-07-15 2020-07-15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7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6644A (zh) 利用安装在轮毂上的设备对风轮机进行维护的方法
US20020050724A1 (en) Articulated lifting devices for lifting objects under overhangs
CN212687334U (zh)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CN214359772U (zh) 用于吊装架的吊钩及吊装架
CN111874797A (zh) 汽轮机检修装置、转子吊运机构及连接套筒
KR102319059B1 (ko) 터빈 케이싱을 갖는 터빈의 구성요소를 장착 및/또는 제거하기 위한 방법, 이 방법에 사용을 위한 어댑터 및 시스템 뿐만 아니라 어댑터의 사용
CN105705452A (zh) 用于风轮机的转子轮毂的转动支架及转动转子轮毂的方法
CN219726100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拉马工具
CN111673670A (zh) 导叶轴套拆装工具
CN110626939A (zh) 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
CN112744693A (zh) 用于吊装架的吊钩及吊装架
CN108328528B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机械锁紧机构
CN203611080U (zh) 专用砂轮吊具
CN111943014B (zh) 航空发动机起动机的吊挂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10683456B (zh) 一种棒线材立式接轴吊装工具及其吊装方法
CN219567489U (zh) 一种用于锅炉吊杆更换调整的辅助装置
CN220593002U (zh) 一种磨辊总成拆卸装置
CN210589009U (zh) 一种螺栓拆卸装置
CN215101405U (zh) 自动扶梯梯级链的辅助对接工装
CN219860130U (zh) 泵护板辅助拆卸装置
CN212450234U (zh) 一种输媒皮带吊装架
CN215148747U (zh) 抽油机平衡块固定螺母拆装省力装置
CN217897349U (zh) 一种用于空分冷箱塔器的垂直度调整装置
CN217776809U (zh) 一种新型低温型卸料臂qcdc端面法兰分离器
CN218025040U (zh) 一种用于制冷机端盖拆装的吊装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