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也在被不断刷新,并且目前的电梯管理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写字楼的需要。所以,在每天早晚高峰,楼道里总是有大量的等电梯的人群,导致拥堵情况严重;而办公楼的物业管理人员也只能是忙于维护人群秩序,而无法对拥挤的等候人群的疏散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当前在城市中,人口的增加导致交通压力越来越严重,而交通拥挤现象也是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降低。另外,目前利用石油能源来驱动的交通工具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加深,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寻求和开发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已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普遍存在的能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然,如何将车辆与磁悬浮以及建筑相结合,使得车辆既能够在地面行驶,有能够根据需求在对应的建筑外部导轨位置升降移动,从而缓解在高峰时的电梯拥堵情况,同时也减少办公区域停车拥堵的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内容
实用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包括交通运输装置、磁悬浮装置、变换装置、识别装置、车体控制器以及服务器;
所述交通运输装置包括磁悬浮车体、轨道悬停机构、着陆驱动机构、着陆移动履带、车体开关门以及建筑开关门,所述磁悬浮车体设置有若干个并采用建筑升降设计以及道路移动设计;所述轨道悬停机构分别设置于磁悬浮车体侧方以及建筑铁磁导轨侧方位置,用于将磁悬浮车体停置于建筑的铁磁导轨位置;所述着陆驱动机构位于磁悬浮车体底部位置并与着陆移动履带连接;所述着陆移动履带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底部位置并与着陆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车体开关门设置于磁悬浮车体两侧位置;所述建筑开关门设置于建筑各层外部位置并与建筑内部通道连接,用于提供磁悬浮车体内部人体进入建筑内部;
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铁磁导轨、车体电磁铁以及导轨制动槽,所述铁磁导轨设置于建筑外部位置;所述车体电磁铁设置于磁悬浮车体的轨道悬浮架位置并采用电磁悬浮技术;所述导轨制动槽设置于铁磁导轨两侧位置;
所述变换装置包括轨道旋转轴、轨道悬浮架、悬架放置槽、制动伸缩机构以及车体制动块,所述轨道旋转轴设置于磁悬浮车体侧面位置并与轨道悬浮架连接;所述轨道悬浮架与轨道旋转轴连接并在旋转后与铁磁导轨对应,且轨道悬浮架的车体制动块与导轨制动槽对应;所述悬架放置槽设置于磁悬浮车体侧面位置,用于放置存储轨道悬浮架;所述制动伸缩机构设置于轨道悬浮架前侧端内部位置并与车体制动块连接;所述车体制动块设置于轨道悬浮架前端外部位置,伸出后与导轨制动槽抵触固定磁悬浮车体于铁磁导轨位置;
所述识别装置包括车体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车速传感器,所述车体摄像头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外部位置;所述雷达传感器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外部位置并采用雷达障碍物识别技术;所述车速传感器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内部,获取磁悬浮车体升降速度;
所述车体控制器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磁悬浮车体、轨道悬停机构、着陆驱动机构、车体开关门、车体电磁铁、轨道旋转轴、制动伸缩机构车体摄像头、雷达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用户终端连接;
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建筑开关门、车体控制器、城市交通管理中心、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轨道悬停机构包括固定液压泵、固定液压杆、抵触固定块以及抵触凹槽,所述固定液压泵设置于磁悬浮车体侧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固定液压杆以及车体控制器连接,所述固定液压杆分别与固定液压泵以及抵触固定块连接;所述抵触固定块设置于固定液压杆前端位置,用于与抵触凹槽抵触;所述抵触凹槽设置于建筑铁磁导轨侧方位置,用于与抵触固定块抵触将磁悬浮车体固定于建筑外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平台放置槽、车体防护平台、车体防护机构以及平台旋转轴,所述平台放置槽分别设置于建筑顶部以及建筑底部侧方位置,且放置存储有车体防护平台;所述车体防护平台存储于平台放置槽并与车体防护机构连接;所述车体防护机构设置于车体防护平台侧方位置并分别与车体防护平台以及服务器连接,且与铁磁导轨对应;所述平台旋转轴设置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与车体防护机构连接位置处并分别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车体防护机构以及服务器连接,用于驱动车体防护平台旋转。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体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防护推进悬架以及防护电磁铁,所述防护壳体设置于车体防护平台侧端位置;所述防护推进悬架设置于防护壳体侧方位置并与铁磁导轨对应,所述防护电磁铁设置于防护推进悬架底端内部位置并采用电磁悬浮设计,且与服务器连接,用于驱动防护壳体带动车体防护平台在铁磁导轨位置移动。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缓冲电磁铁以及平台电磁铁,所述缓冲电磁铁设置于磁悬浮车体底部以及顶部位置并与车体控制器连接,所述平台电磁铁设置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下表面以及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上表面位置并与服务器连接,且缓冲电磁铁与平台电磁铁对应面之间为同磁极。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建筑停车通道、停车平台、平台伸缩机构以及建筑停车场,所述建筑停车通道设置于建筑顶部侧方位置并与建筑停车场连通,所述停车平台位于建筑停车通道位置并设置有与建筑铁磁导轨对应的铁磁导轨,在伸出时,停车平台外表面与建筑外表面对应,停车平台铁磁导轨与建筑铁磁导轨对应;所述平台伸缩机构位于建筑停车通道内部并分别与停车平台以及服务器连接,用于驱动停车平台伸缩;所述建筑停车场位于建筑顶部内部位置并与建筑停车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台伸缩机构包括平台液压泵、平台液压杆以及辅助滑轮组,所述平台液压泵设置于建筑停车通道内部并分别与平台液压杆以及服务器连接;所述平台液压杆分别与平台液压泵以及停车平台连接;所述辅助滑轮组分别设置于停车平台上端以及下端位置,用于辅助停车平台伸缩。
本实用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磁悬浮车体需求通行时,采用自动驾驶至需求的建筑地址位置并将磁悬浮车体与抵达建筑对应编号的铁磁导轨对应,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的轨道旋转轴将轨道悬浮架旋转与铁磁导轨对应,然后控制车体电磁铁启动采用磁悬浮技术将磁悬浮车体上升至需求楼层位置与建筑开关门对应并在上升完成后,控制抵触固定块与抵触凹槽抵触,且控制制动伸缩机构将车体制动块神处置导轨制动槽内,以将磁悬浮车体停置于需求楼层位置,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的车体开关门开启并控制与车体开关门对应的建筑开关门开启,以供用户进入建筑或从建筑进入磁悬浮车体;从而缓解在高峰时的电梯拥堵情况。
2.在磁悬浮车体升降时,若检测出磁悬浮车体失速则控制磁悬浮车体上下位置的车体防护平台启动并控制磁悬浮车体的缓冲电磁铁启动,控制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上升并启动平台电磁铁,控制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旋转下降并启动平台电磁铁,从而为失速下降的磁悬浮车体提供防护。
3.当检测到用户需求停置磁悬浮车体时,控制磁悬浮车体上升至停车平台的铁磁导轨位置,然后控制停车平台通过平台液压泵驱动平台液压杆收缩进入建筑停车通道,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与铁磁轨道解除磁悬浮并控制轨道旋转轴将轨道悬浮架旋转解除与铁磁导轨的对应,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通过建筑停车通道进入建筑停车场进行停车位停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不可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设置于……之上”、“设置于……上方”、“设置于……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设置于……上方”可以包括“设置于……上方”和“设置于……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一
参考图1-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包括交通运输装置1、磁悬浮装置2、变换装置3、识别装置4、车体控制器5以及服务器6;
所述交通运输装置1包括磁悬浮车体10、轨道悬停机构11、着陆驱动机构12、着陆移动履带13、车体开关门14以及建筑开关门15,所述磁悬浮车体10设置有若干个并采用建筑升降设计以及道路移动设计;所述轨道悬停机构11分别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侧方以及建筑铁磁导轨200侧方位置,用于将磁悬浮车体10停置于建筑的铁磁导轨200位置;所述着陆驱动机构12位于磁悬浮车体10底部位置并与着陆移动履带13连接;所述着陆移动履带13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底部位置并与着陆驱动机构12连接;所述车体开关门14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两侧位置;所述建筑开关门15设置于建筑各层外部位置并与建筑内部通道连接,用于提供磁悬浮车体10内部人体进入建筑内部。
其中,所述磁悬浮车体10设置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地面履带移动模式,一种为建筑墙壁磁悬浮轨道升降模式;所述着陆驱动机构12为驱动着陆移动履带13的履带驱动电机,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氢动力为能源的电机以及电动力为能源的电机;所述车门开关门设置有复数个并位于磁悬浮车体10两侧位置,当磁悬浮车体10处于地面履带移动模式时,车门开关门可在磁悬浮车体10停置解锁后,由内外人员手动开关,当磁悬浮车体10处于磁悬浮轨道升降模式时,磁悬浮车体10外部的车体开关门14锁定,车门开关门可在磁悬浮车体10悬停完成于指定楼层后,由车体控制器5控制开关操作;所述建筑开关门15每层建筑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有对应的编号信息,只有存在磁悬浮车体10悬停后,建筑开关门15才解除锁定,由服务器6控制开关操作。
所述磁悬浮装置2包括铁磁导轨200、车体电磁铁201以及导轨制动槽202,所述铁磁导轨200设置于建筑外部位置;所述车体电磁铁201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的轨道悬浮架31位置并采用电磁悬浮技术;所述导轨制动槽202设置于铁磁导轨200两侧位置。
所述铁磁导轨200设置于建筑外部墙壁位置,用于提供磁悬浮车体10进行磁悬浮升降;所述车体电磁铁201用于驱动磁悬浮车体10在铁磁导轨200位置进行升降;所述导轨制动槽202用于提供车体制动块34抵触,以将磁悬浮车体10悬停于需求的楼层位置。
所述变换装置3包括轨道旋转轴30、轨道悬浮架31、悬架放置槽32、制动伸缩机构33以及车体制动块34,所述轨道旋转轴30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侧面位置并与轨道悬浮架31连接;所述轨道悬浮架31与轨道旋转轴30连接并在旋转后与铁磁导轨200对应,且轨道悬浮架31的车体制动块34与导轨制动槽202对应;所述悬架放置槽32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侧面位置,用于放置存储轨道悬浮架31;所述制动伸缩机构33设置于轨道悬浮架31前侧端内部位置并与车体制动块34连接;所述车体制动块34设置于轨道悬浮架31前端外部位置,伸出后与导轨制动槽202抵触固定磁悬浮车体10于铁磁导轨200位置。
其中,所述轨道旋转轴30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两侧位置,用于驱动连接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所述轨道悬浮架31旋转后与铁磁导轨200对应,以供车体电磁铁201启动控制磁悬浮车体10进行升降移动;所述悬架放置槽32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存在轨道悬浮架31的位置并与轨道悬浮架31对应,用于收纳旋转复位的轨道悬浮架31;所述制动伸缩机构33采用液压伸缩设计或电动伸缩设计,用于驱动车体制动块34伸缩;所述车体制动块34与导轨制动槽202尺寸对应,用于伸出后与导轨指定槽抵触固定,从而使得磁悬浮车体10停置于需求的楼层位置。
所述识别装置4包括车体摄像头40、雷达传感器41以及车速传感器42,所述车体摄像头40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外部位置;所述雷达传感器41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外部位置并采用雷达障碍物识别技术;所述车速传感器42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内部,获取磁悬浮车体10升降速度。
其中,所述车体摄像头40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摄取磁悬浮车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雷达传感器41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获取磁悬浮车体10外部周围区域的障碍物信息。
所述车体控制器5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磁悬浮车体10、轨道悬停机构11、着陆驱动机构12、车体开关门14、车体电磁铁201、轨道旋转轴30、制动伸缩机构33车体摄像头40、雷达传感器41、车速传感器42以及用户终端连接。
所述服务器6设置于城市交通管理中心规划的放置位置并分别与建筑开关门15、车体控制器5、城市交通管理中心、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无线连接。
其中,当磁悬浮车体10出现危急问题后,车体控制器5向服务器6反馈紧急信息,再由服务器6向保持连接的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发送紧急信息;其中,所述危急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坠落、卡死以及损坏等危险问题。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轨道悬停机构11包括固定液压泵110、固定液压杆111、抵触固定块112以及抵触凹槽113,所述固定液压泵110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侧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固定液压杆111以及车体控制器5连接,所述固定液压杆111分别与固定液压泵110以及抵触固定块112连接;所述抵触固定块112设置于固定液压杆111前端位置,用于与抵触凹槽113抵触;所述抵触凹槽113设置于建筑铁磁导轨200侧方位置,用于与抵触固定块112抵触将磁悬浮车体10固定于建筑外部位置。
其中,所述固定液压泵110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液压杆111伸缩;所述固定液压杆111用于驱动连接的抵触固定块112伸缩;所述抵触凹槽113在每条铁磁导轨200的建筑每层两侧上下位置设置有两个,即每条铁磁导轨200所在建筑每层设置有四个抵触凹槽113,抵触凹槽113之间的距离与磁悬浮车体10的抵触固定块112之间的距离对应,即当磁悬浮车体10在建筑的某层停置完成后,磁悬浮车体10所有的抵触固定块112与所在建筑层的铁磁导轨200两侧的抵触凹槽113对应。
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使用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车体控制器5接收到连接用户终端发送的通行指令则提取通行指令包含的建筑地址以及建筑楼层并向车体摄像头40以及雷达传感器41发送通行信号,所述车体摄像头40根据通行信号启动实时摄取车体外部影像,所述雷达传感器41根据通行信号启动实时获取车体周围障碍物信息。
其中,所述建筑楼层包含有建筑楼层的层数以及铁磁导轨200的编号信息;所述车体外部影像是指车体摄像头40摄取的磁悬浮车体10周围的环境影像。
S2、所述车体控制器5将实时的车体外部影像、障碍物信息以及驱动信号发送给着陆驱动机构12,所述着陆驱动机构12根据驱动信号、车体外部影像以及障碍物信息驱动连接的着陆移动履带13带动所述磁悬浮车体10前往与建筑地址位置一致的建筑位置,且将磁悬浮车体10停置于所述建筑底端对应的铁磁导轨200位置并向所述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一磁悬浮信号。
其中,所述将磁悬浮车体10停置于所述建筑底端对应的铁磁导轨200位置是指将磁悬浮车体10停置于所述建筑底端与铁磁导轨200的编号信息一致编号的铁磁导轨200位置。
S3、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第一磁悬浮信号向轨道旋转轴30发送旋转信号,所述轨道旋转轴30根据旋转信号驱动连接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从悬架放置槽32旋转与磁悬浮车体10对应的铁磁导轨200对应,且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二磁悬浮信号。
其中,所述磁悬浮车体10左侧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完成后,与铁磁导轨200的左侧对应,所述磁悬浮车体10右侧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完成后,与铁磁导轨200的右侧对应;在轨道悬浮架31与铁磁导轨200对应完成后,磁悬浮车体10能够通过车体电磁铁201在铁磁导轨200进行升降移动操作。
S4、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第二磁悬浮信号向车体电磁铁201发送包含有建筑楼层的上升信号,所述车体电磁铁201根据上升信号驱动磁悬浮车体10移动至与所述建筑楼层一致的楼层位置并在上升完成后,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上升完成信号。
其中,在所述磁悬浮车体10上升完成后,所述磁悬浮车体10的抵触固定块112与所在铁磁导轨200两侧的抵触凹槽113对应。
S5、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上升完成信号向固定液压泵110以及制动伸缩机构33发送车体悬停信号,所述固定液压泵110根据车体悬停信号驱动连接的固定液压杆111将抵触固定块112伸出至所在楼层的抵触凹槽113位置并在伸出后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一伸出信号,同时所述制动伸缩机构33根据车体悬停信号驱动连接的车体制动块34伸出至导轨制动槽202位置并在伸出后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二伸出信号。
其中,在固定液压泵110驱动抵触块完全伸出与抵触凹槽113抵触完成后,才向连接的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一伸出信号;在所述制动伸缩机构33驱动连接的车体制动块34完全伸出与铁磁导轨200的导轨制动槽202抵触完成后,才向连接的车体控制器5反馈第二伸缩信号。
S6、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第一伸出信号以及第二伸出信号向面向建筑的车体开关门14发送开启信号并向服务器6反馈包含有所述建筑楼层的开启信号,所述车体开关门14根据开启信号进入开启状态,所述服务器6根据开启信号向与所述建筑楼层对应的建筑开关门15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建筑开关门15根据开启信号进入开启状态。
其中,在车体开关门14体以及建筑开关门15开启完成后,所述磁悬浮车体10内的人体能够从磁悬浮车体10进入建筑楼层对应的通道,以供人体前往对应建筑位置。
其中,应急磁悬浮车体10在道路交通拥堵时,能够借用建筑外部的铁磁导轨200进行移动,应急磁悬浮车体10包括但不仅限于消防、医疗、公安、特警等车体。
实施例二
参考图1-6,图8-10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悬浮装置2还包括平台放置槽203、车体防护平台204、车体防护机构205以及平台旋转轴206,所述平台放置槽203分别设置于建筑顶部以及建筑底部侧方位置,且放置存储有车体防护平台204;所述车体防护平台204存储于平台放置槽203并与车体防护机构205连接;所述车体防护机构205设置于车体防护平台204侧方位置并分别与车体防护平台204以及服务器6连接,且与铁磁导轨200对应;所述平台旋转轴206设置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与车体防护机构205连接位置处并分别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车体防护机构205以及服务器6连接,用于驱动车体防护平台204旋转。
其中,所述平台放置槽203数量与建筑的铁磁导轨200数量对应,且分别位于建筑顶部位置以及建筑底部侧方地面位置,以放置车体防护平台204;所述车体防护平台204数量与平台放置槽203数量一致,且建筑顶部放置的车体防护平台204设置有平台旋转轴206,能够旋转,建筑底部位置的车体防护平台204并未设置有平台旋转轴206,建筑顶部位置的车体防护平台204在常态时,处于垂直状态,以形成建筑天台防护区域;所述车体防护机构205数量与车体防护平台204数量一致,用于驱动车体防护平台204在铁磁轨道位置进行电磁悬浮升降移动操作;所述平台旋转轴206设置于位于建筑顶部位置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与车体防护机构205连接区域,用于驱动车体防护平台204进行旋转。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体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2050、防护推进悬架2051以及防护电磁铁2052,所述防护壳体2050设置于车体防护平台204侧端位置;所述防护推进悬架2051设置于防护壳体2050侧方位置并与铁磁导轨200对应,所述防护电磁铁2052设置于防护推进悬架2051底端内部位置并采用电磁悬浮设计,且与服务器6连接,用于驱动防护壳体2050带动车体防护平台204在铁磁导轨200位置移动。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磁悬浮装置2还包括缓冲电磁铁207以及平台电磁铁208,所述缓冲电磁铁207设置于磁悬浮车体10底部以及顶部位置并与车体控制器5连接,所述平台电磁铁208设置于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下表面以及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上表面位置并与服务器6连接,且缓冲电磁铁207与平台电磁铁208对应面之间为同磁极。
其中,所述缓冲电磁铁207位于磁悬浮车体10的底部表面以及顶部表面,所述平台电磁铁208设置于车体防护平台204面向磁悬浮车体10的外表面位置;例如磁悬浮车体10的顶部的缓冲电磁铁207上表面为N极,在建筑顶部车体防护平台204下表面的平台电磁铁208下表面为N极,以此类推,以通过同磁极产生的斥力缓冲磁悬浮车体10失速下坠的力,避免磁悬浮车体10坠毁;当磁悬浮车体10失速无法通过斥力缓解则通过车体防护平台204与磁悬浮车体10抵触减缓磁悬浮车体10的坠落速度。
在磁悬浮车体10位于建筑铁磁导轨200位置磁悬浮升降时,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车体控制器5向车速传感器42发送车速识别信号并根据车体外部影像判断磁悬浮车体10上下的物体信息,所述车速传感器42根据车速识别信号实时获取磁悬浮车体10的升降速度信息并将所述升降速度信息反馈给车体控制器5。
其中,当磁悬浮车体10下降速度超过设置的速度后,且超速的速度非用户设置,且速度加快非匀速则判定为磁悬浮车体10失速。
S11、若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升降速度信息以及物体信息判断出磁悬浮车体10出现失速坠落且上下未存在物体则向缓冲电磁铁207发送启动信号以及向服务器6反馈包含有建筑地址以及建筑楼层的救援信号,所述缓冲电磁铁207根据启动信号进入启动状态,所述服务器6根据救援信号向与建筑地址以及建筑楼层对应的平台旋转轴206以及平台电磁铁208发送救援信号。
其中,若磁悬浮车体10上下均存在其他磁悬浮车体10则取消控制车体防护平台204的升降;若磁悬浮车体10上方存在其他磁悬浮车体10则取消控制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的旋转及下降;若磁悬浮车体10下方存在其他磁悬浮车体10则取消控制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的上升操作,且控制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的平台电磁铁208磁极进行变换,以让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与磁悬浮车体10抵触电磁吸附,然后控制车体防护平台204上升移动,缓解磁悬浮车体10的坠落速度。
S12、所述平台旋转轴206根据救援信号控制连接的位于建筑顶部车体防护平台204旋转与建筑地面保持平行并向服务器6反馈旋转完成信号,所述平台电磁铁208根据救援信号进入启动状态并向服务器6反馈启动完成信号。
其中,控制连接的位于建筑顶部车体防护平台204旋转与建筑地面保持平行是指控制常态为90°垂直的车体防护平台204逆时针旋转90°,以与建筑地面平行。
S13、所述服务器6根据旋转完成信号以及启动完成信号向防护电磁铁2052发送升降信号,所述防护电磁铁2052根据升降信号带动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上升并带动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下降,以将建筑底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与失速的磁悬浮车体10底部对应,将建筑顶部的车体防护平台204与失速的磁悬浮车体10顶部对应,以缓冲失速的磁悬浮车体10下降速度。
实施例三
参考图1-7,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悬浮装置2还包括建筑停车通道209、停车平台210、平台伸缩机构211以及建筑停车场,所述建筑停车通道209设置于建筑顶部侧方位置并与建筑停车场连通,所述停车平台210位于建筑停车通道209位置并设置有与建筑铁磁导轨200对应的铁磁导轨200,在伸出时,停车平台210外表面与建筑外表面对应,停车平台210铁磁导轨200与建筑铁磁导轨200对应;所述平台伸缩机构211位于建筑停车通道209内部并分别与停车平台210以及服务器6连接,用于驱动停车平台210伸缩;所述建筑停车场位于建筑顶部内部位置并与建筑停车通道209连通。
其中,通过建筑停车通道209能够进入建筑顶部内部位置的建筑停车场内。
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台伸缩机构211包括平台液压泵2110、平台液压杆2111以及辅助滑轮组2112,所述平台液压泵2110设置于建筑停车通道209内部并分别与平台液压杆2111以及服务器6连接;所述平台液压杆2111分别与平台液压泵2110以及停车平台210连接;所述辅助滑轮组2112分别设置于停车平台210上端以及下端位置,用于辅助停车平台210伸缩。
其中,所述平台液压泵2110用于驱动连接的平台液压杆2111伸缩;所述平台液压杆2111用于驱动连接的停车平台210伸缩;在停车平台210伸缩移动时,所述停车平台210上下的辅助滑轮组2112减小停车平台210伸缩时的摩擦力。
在车体开关门14以及建筑开关门15开启完成后,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悬浮轨道的智能化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若车体控制器5接收到用户终端反馈的停车信号则向车体开关门14发送关闭信号并向服务器6反馈建筑关闭信号,所述车体开关门14根据关闭信号进入关闭状态并向车体控制器5发送关闭完成信号,所述服务器6根据建筑关闭信号向所述建筑开关门15发送关闭信号,所述建筑开关门15根据关闭信号进入关闭状态。
其中,车体控制器5连接有绑定的用户终端,且磁悬浮车体10内部设置有辅助操作的按钮;所述建筑关闭信号包含有需要关闭的建筑楼层信息。
S61、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关闭完成信号固定液压泵110以及制动伸缩机构33发送制动结束信号,所述固定液压泵110根据制动结束信号驱动连接的固定液压杆111将抵触固定块112完全收缩,所述制动伸缩机构33根据制动结束信号驱动连接的车体制动块34完全收缩,所述固定液压泵110以及制动伸缩机构33收缩完成后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收缩完成信号。
其中,在固定液压泵110驱动抵触固定块112收缩以及指定伸缩机构驱动车体制动块34收缩完成后,所述车体电磁铁201提供辅助向上的电磁悬浮力,以将磁悬浮车体10缓速上升一段距离,防止取消固定后造成磁悬浮车体10下坠。
S62、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收缩完成信号向车体电磁体发送停车信号,所述车体电磁体根据停车信号驱动磁悬浮车体10磁悬浮移动至停车平台210位置,在磁悬浮车体10移动完成后,所述车体电磁体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抵达信号,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抵达信号向服务器6反馈包含有建筑地址以及建筑楼层的抵达信号。
其中,在磁悬浮车体10移动至停车平台210位置时,磁悬浮车体10位于停车平台210中心位置,即磁悬浮车体10的中心与停车平台210中心对应,磁悬浮车体10的着陆移动履带13不与建筑停车通道209的面抵触。
S63、所述服务器6根据抵达信号向与建筑地址以及建筑楼层对应的平台液压泵2110发送停车信号,所述平台液压泵2110根据停车信号驱动连接的平台液压杆2111带动停车平台210向建筑停车通道209内完全收缩并在收缩完成后向服务器6反馈收缩完成信号,所述服务器6根据收缩完成信号向车体控制器5发送停车收缩信号。
其中,在停车平台210完全收缩后,所述车体电磁体驱动磁悬浮车体10磁悬下降,以让磁悬浮的着陆移动履带13与建筑停车通道209的面抵触。
S64、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停车收缩信号向车体电磁铁201以及轨道旋转轴30发送复位信号,所述车体电磁铁201根据复位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轨道旋转轴30根据旋转服务信号驱动连接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复位并在复位结束后向车体控制器5反馈复位完成信号。
其中,在所述轨道悬浮架31旋转复位后,所述轨道悬浮架31位于悬架放置槽32内;当磁悬浮车体10离开停车平台210后,停车平台210通过平台液压泵2110驱动平台液压杆2111进行自动复位。
S65、所述车体控制器5根据复位完成信号向着陆驱动机构12发送包含有车体外部影像以及障碍物信息的停车信号,所述着陆驱动机构12根据停车信号驱动连接的着陆移动履带13带动磁悬浮车体10移动至建筑停车场的空置停车位进行停车。
其中,在磁悬浮车体10停车时,通过建筑停车通道209前往建筑停车场内,然后识别最近的空置车位并控制磁悬浮车体10通过着陆驱动机构12驱动连接的着陆移动履带13带动磁悬浮车体10在识别出的空置车位位置停放;若用户需求用车则控制对应的停车平台210收缩,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10移动至建筑停车通道209对应的停车平台210位置,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10的轨道悬浮架31旋转与停车平台210的铁磁导轨200对应,然后控制停车平台210伸出,然后控制磁悬浮车体10在铁磁导轨200位置移动至对应的建筑楼层位置接取用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