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0484U -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0484U
CN212670484U CN202021082976.5U CN202021082976U CN212670484U CN 212670484 U CN212670484 U CN 212670484U CN 202021082976 U CN202021082976 U CN 202021082976U CN 212670484 U CN212670484 U CN 212670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floating
buffer
collision avoidance
avoidan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2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王德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2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0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0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0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式防撞装置,它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线性延伸并围合形成内圈;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伴随所述骨架外周延伸形成外圈,所述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缓冲件和所述骨架。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骨架提供刚性支撑,使得防撞装置具有较高强度;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具有防撞柔性,从而能够通过变形吸收船舶的撞击能量,保护船舶和桥墩。该浮式防撞装置具有较好防撞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桥梁下通行的时候,船舶有撞击桥墩的危险,船舶对桥梁的撞击一方面会造成桥梁的结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梁在设计寿命内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另一方面也对船舶造成了损害;更严重地,船舶撞击桥梁会造成人员的伤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船舶日渐趋于大型化,因此船舶撞击桥墩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带来的损失更加大。因此,需要在桥墩周围设置防撞装置,能够对船舶的撞击形成缓冲和保护,减少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浮式防撞装置,兼具刚性和防撞柔性,具有较好的防撞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式防撞装置,它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线性延伸并围合形成内圈;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伴随所述骨架外周延伸形成外圈,所述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缓冲件和所述骨架。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绕在所述骨架和所述缓冲件外周。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多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分布在所述骨架延伸方向上,单个所述连接条包绕在所述骨架和所述缓冲件外周。
可选地,所述骨架包括第一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腔中填充有第一吸能材料。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二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由复合材料或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腔中填充有第二吸能材料。
可选地,所述骨架外周设置有嵌槽,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镶嵌在所述嵌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浮式防撞装置,由于骨架设置在内圈,缓冲件设置在外圈,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骨架提供刚性支撑,使得防撞装置具有较高强度;缓冲件具有弹性变形量,具有防撞柔性,从而能够通过变形吸收船舶的撞击能量,保护船舶和桥墩。该浮式防撞装置具有较好防撞性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浮式防撞装置的剖视俯视图;
图2是浮式防撞装置的正视图(右半部分剖视);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骨架;
2、缓冲件;
3、连接机构;
4、连接条;
5、第一外壳;
6、第一内腔;
7、加强筋;
8、第二外壳;
9、第二内腔;
10、嵌槽;
11、保护块;
PI、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俯视图,浮式防撞装置为半剖,浮式防撞装置包括骨架1、缓冲件2以及连接机构3(只显示一根连接条4,实际为多个连接条4)。围绕在桥墩PI外周。
结合图1和图2,骨架1线性延伸,围合形成内圈。骨架1包括第一外壳5和设置在第一外壳5内的第一内腔6。第一外壳5由钢(如碳钢或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大强度。第一外壳5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7,加强了第一外壳5的强度。第一内腔6内为中空状态,无填充物。
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设置加强筋7,比如在第一内腔6中填充第一吸能材料,第一吸能材料为发泡材料或陶粒等。其它实施方式中,骨架1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比如钢桁架。
缓冲件2伴随骨架1外周延伸,围合形成外圈。缓冲件2包括第二外壳8和设置在第二外壳8内的第二内腔9。
第二外壳8为弹性模量相对于第一外壳5(钢材)较小的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材料等)或橡胶等。第二内腔9填充有第二吸能材料,第二吸能材料为聚合物泡沫(如聚氨酯、PVC、PET、SAN、HPE)、橡胶、气囊或陶粒等。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内腔9中还可以无填充物。
第二外壳8的横断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它多边形等。
缓冲件2具有弹性变形量,用于在船舶撞击时变形,吸收撞击能量。能够保护船舶(图未示)和桥墩PI。第二外壳8及其内部的第二吸能材料可有效减小船舶对桥墩的冲击作用,其原理是:利用第二外壳8的弹性变形,内部第二吸能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延长船舶与桥墩的碰撞时间、降低船舶对桥墩的撞击力、吸收船舶的动能。
本例中,骨架1为密闭结构,从而产生主要作用:一、起到支撑缓冲件2的作用;二、作为浮体,提供浮力;三、在缓冲件2被完全压溃的情况下,可继续吸收船舶动能,从而保护桥墩。
连接机构3连接缓冲件2和骨架1,包括多根连接条4。连接条4分布在骨架1的延伸方向上(也即在缓冲件2延伸方向上)(图1只显示其中的一个连接条4)。连接条4为钢带。
如图2,单根连接条4包绕在骨架1和缓冲件2外围,从而将骨架1和缓冲件2约束在一起。
单根连接条4由可分离的两部分组成,通过螺母和螺栓将这两部分连接成一个整圈,包绕在骨架1和缓冲件2外围。
连接条4的数量不受限制。
连接机构3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比如连接机构3为包绕在整体骨架1和整体缓冲件2外围的复合材料;又比如连接机构3为杆,杆的一端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骨架1上,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缓冲件2上。
连接条4或第一外壳5上还设置有保护块11,保护块11位于骨架1的内周,面对桥墩PI。本例的保护块11为橡胶材质。保护块11有利于减小桥墩PI与骨架1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作用。另外,保护块11面对桥墩PI的表面由低阻尼材料制成,这样使得浮式防撞装置上下浮动更为顺畅。
如图2,骨架1外周的第一外壳5向内凹陷,形成嵌槽10。缓冲件2的一小部分位于嵌槽10内,这样使得缓冲件2更稳固地设置在骨架1外周。缓冲件2有多少部分镶嵌进嵌槽10内不受限制。
本例的浮式防撞装置,兼具刚性和防撞柔性。骨架1提供刚性支撑,缓冲件2具有弹性变形量,在受到船舶撞击时,缓冲件2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因此,本例浮式防撞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撞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骨架(1),所述骨架(1)线性延伸并围合形成内圈;
缓冲件(2),所述缓冲件(2)伴随所述骨架(1)外周延伸形成外圈,所述缓冲件(2)具有弹性变形量;
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所述缓冲件(2)和所述骨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绕在所述骨架(1)和所述缓冲件(2)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多个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分布在所述骨架(1)延伸方向上,单个所述连接条(4)包绕在所述骨架(1)和所述缓冲件(2)围绕延伸方向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包括第一外壳(5)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5)内的第一内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5)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6)中填充有第一吸能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包括第二外壳(8)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8)内的第二内腔(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8)由复合材料或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9)中填充有第二吸能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外周设置有嵌槽(10),所述缓冲件(2)至少部分镶嵌在所述嵌槽(10)内。
CN202021082976.5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Active CN212670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976.5U CN21267048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976.5U CN21267048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0484U true CN212670484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3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2976.5U Active CN21267048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0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2603A (zh) * 2022-04-02 2022-08-12 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 一种弯角型桥墩防撞软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2603A (zh) * 2022-04-02 2022-08-12 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 一种弯角型桥墩防撞软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790B (zh) 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
JP3888630B2 (ja) 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ヘリコプタの耐衝撃構造
CN201924272U (zh) 隔离式桥墩防撞装置
CN208857674U (zh) 一种能够削弱桥墩振动加速度的桥梁防撞装置
CN212670484U (zh) 一种浮式防撞装置
JP2007162221A (ja) 防舷材
CN216664028U (zh) 一种大型桥梁安全性能的防撞装置
CN105625217A (zh) 一种吸能缓冲防撞单元
CN205576852U (zh) 桥梁防撞漂浮护舷
CN213575290U (zh) 一种用于护卫舰的大载荷气囊隔振器结构
CN211228374U (zh) 防撞块及防撞结构
CN109629520A (zh) 一种多级缓冲耗能型防撞耐蚀钢浮箱
CN102080362B (zh) 隔离式桥墩防撞装置
CN205474804U (zh) 一种多级别桥墩柔性复合材料安全防护装置
CN111254817A (zh) 一种桥墩多级防撞设施
CN210104639U (zh)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CN215561866U (zh) 一种适应变截面桥墩的伸缩式防撞船装置
CN214939860U (zh) 一种多级缓冲防船撞装置
CN216401708U (zh) 一种用于船体的船首防撞装置
CN212336866U (zh) 一种加固型地下车库框架柱结构
CN210827249U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CN211690212U (zh) 一种钢骨软体多级防船撞装置及桥墩
CN106784458A (zh) 一种机械式防碰撞电池箱
CN210421048U (zh) 船闸防护结构
CN201981523U (zh) 船闸防碰护门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