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9473U -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9473U
CN212669473U CN202020391503.7U CN202020391503U CN212669473U CN 212669473 U CN212669473 U CN 212669473U CN 202020391503 U CN202020391503 U CN 202020391503U CN 212669473 U CN212669473 U CN 212669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sewage treatment
water inlet
treatment device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1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顺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1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9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9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9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一上盖,所述箱体内设置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沉区、MBR膜区、排水区以及回污区,所述沉淀区与厌氧区相邻,沉淀区与厌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C。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将整个污水处理一体化,使得整个污水处理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防腐蚀、抗冲击。

Description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产和生活的排出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影响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因此,结合我国污水排放现状,进行高质量低成本地处理污水迫在眉睫。
现有的针对突发事件水污染的处理技术中,普遍采用组合处理技术,例如,由电气浮处理、芬顿(Fenton)反应、中和絮凝、微滤膜处理、紫外光反应、臭氧活性炭处理、吸附处理一系列处理工艺组成,能处理含有机化合物污染及生物毒性污染的污水。还有一些处理工艺采用臭氧作为气浮设备的气源,由气浮氧化池、刮渣机、沉淀池、沉淀器、清水池、电控系统和机房组成处理设备。
但是,上述处理工艺中由于工艺冗长,处理步骤繁琐,导致处理设备庞大,存在占地面积大和移动不便的缺点,对于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防腐蚀、抗冲击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一上盖,所述箱体内设置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沉区、MBR膜区、排水区以及回污区,所述沉淀区与厌氧区相邻,沉淀区与厌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C;
所述厌氧区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上安装有填料,所述厌氧区与好氧区相邻,厌氧区与好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B,与好氧区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上设置填料,所述好氧区顶部固定安装喷洒机构;
所述好氧区与二沉区相邻,所述二沉区与好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与好氧区连通,所述二沉区与MBR膜区相邻,所述二沉区与MBR膜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溢流堰板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与MBR膜区下方连通;
所述MBR膜区与排水区以及回污区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与回污区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连通,所述回污区通过回流管与好氧区连通,所述箱体近沉淀区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箱体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端面设置观察口,与箱体内各个区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C呈倒L形,横向部分设置于沉淀区与厌氧区连接处上方,竖直部分设置于厌氧区内,并延伸至厌氧区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板呈L形,竖直部分顶部呈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B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贯穿连接,延伸至厌氧区下方,与好氧区下方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D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贯穿连接,延伸至二沉区下方,与MBR膜区下方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防腐蚀层A、抗冲击层、缓冲层以及防腐蚀层B,所述防腐蚀层B覆于箱体最里层,缓冲层覆于防腐蚀层B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覆于缓冲层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覆于抗冲击层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底部倾斜向下,呈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安装板、一气缸、一支承板以及一转动板,所述安装板一端面与上盖下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远上盖端面一侧铰接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铰接一连杆,所述连杆远气缸端与转动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通过支柱与安装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一轴承与支承板铰接,所述转动板上端面两侧安装一对喷头安装头,喷头安装头上安装喷头,并通过软管与外界处理剂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将整个污水处理一体化,使得整个污水处理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防腐蚀、抗冲击。通过合理的设计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防腐蚀层A、抗冲击层、缓冲层以及防腐蚀层B,所述防腐蚀层B覆于箱体最里层,缓冲层覆于防腐蚀层B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覆于缓冲层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覆于抗冲击层外表面。防止污水对箱体内壁的侵蚀,以及外界水气对箱体外壁的侵蚀,缓冲冲击,且抗冲击。
合理的设计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底部倾斜向下,呈漏斗状。便于污泥更快的沉到沉淀区底部。
合理的设计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安装板、一气缸、一支承板以及一转动板,所述安装板一端面与上盖下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远上盖端面一侧铰接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铰接一连杆,所述连杆远气缸端与转动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通过支柱与安装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一轴承与支承板铰接,所述转动板上端面两侧安装一对喷头安装头,喷头安装头上安装喷头,并通过软管与外界处理剂源连通。喷洒机构将污水处理剂均匀的喷洒到好氧区污水上表面,加快生物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7是图6中局部放大图C;
图8是喷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出水口;1.2、进水口A;1.3、防腐蚀层A;1.4、抗冲击层;1.5、缓冲层;1.6、防腐蚀层B;2、上盖;2.1、观察口;3、沉淀区;4、厌氧区;5、好氧区;6、二沉区;7、MBR膜区;8、排水区;9、回污区;10、溢流堰板;11、稳流管;12、填料架;13、喷洒机构;13.1、安装板;13.2、气缸;13.3、连杆;13.4、支承板;13.5、支柱;13.6、转动板;13.7、喷头安装头;14、填料;15、曝气装置;16、进水口B;17、进水口C;18、回流管;19、进水口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一上盖2,所述箱体1内设置沉淀区3、厌氧区4、好氧区5、二沉区6、MBR膜区7、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所述沉淀区3与厌氧区4相邻,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C17;
所述厌氧区4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安装有填料14,所述厌氧区4与好氧区5相邻,厌氧区4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0,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B16,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15,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设置填料,所述好氧区5顶部固定安装喷洒机构13;
所述好氧区5与二沉区6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11,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0,溢流堰板10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19,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
所述MBR膜区7与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7与回污区9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9连通,所述回污区9通过回流管18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箱体1近沉淀区3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1.2,箱体1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上端面设置观察口2.1,与箱体1内各个区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C17呈倒L形,横向部分设置于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竖直部分设置于厌氧区4内,并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板10呈L形,竖直部分顶部呈锯齿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B16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0贯穿连接,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D19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0贯穿连接,延伸至二沉区6下方,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包括防腐蚀层A1.3、抗冲击层1.4、缓冲层1.5以及防腐蚀层B1.6,所述防腐蚀层B1.6覆于箱体1最里层,缓冲层1.5覆于防腐蚀层B1.6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1.4覆于缓冲层1.5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1.3覆于抗冲击层1.4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区3底部倾斜向下,呈漏斗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洒机构13包括一安装板13.1、一气缸13.2、一支承板13.4以及一转动板13.6,所述安装板13.1一端面与上盖2下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3.1远上盖2端面一侧铰接一气缸13.2,所述气缸13.2活塞杆铰接一连杆13.3,所述连杆13.3远气缸13.2端与转动板13.6保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13.4通过支柱13.5与安装板13.1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3.6通过一轴承与支承板13.4铰接,所述转动板13.6上端面两侧安装一对喷头安装头13.7,喷头安装头13.7上安装喷头,并通过软管与外界处理剂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污水通过进水口A1.2注入箱体1内的沉淀区3进行初步沉淀,经进水口C17进入厌氧区4对污水内有机物进行分解,反应完毕的水经进水口B16进入好氧区5,进行进一步分解,分解处理完的水经中心稳流管11进入二沉区6进行二次沉淀后经进水口D19进入MBR膜区7进一步过滤,最后进入排水区7通过排水口1.2排出,MBR膜区7底层污泥通入回污区8,经污泥回流管17回到生物反应区B5内进行分解。
合理的设计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防腐蚀层A、抗冲击层、缓冲层以及防腐蚀层B,所述防腐蚀层B覆于箱体最里层,缓冲层覆于防腐蚀层B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覆于缓冲层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覆于抗冲击层外表面。防止污水对箱体内壁的侵蚀,以及外界水气对箱体外壁的侵蚀,缓冲冲击,且抗冲击。
合理的设计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底部倾斜向下,呈漏斗状。便于污泥更快的沉到沉淀区底部。
合理的设计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安装板、一气缸、一支承板以及一转动板,所述安装板一端面与上盖下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远上盖端面一侧铰接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铰接一连杆,所述连杆远气缸端与转动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通过支柱与安装板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一轴承与支承板铰接,所述转动板上端面两侧安装一对喷头安装头,喷头安装头上安装喷头,并通过软管与外界处理剂源连通。喷洒机构将污水处理剂均匀的喷洒到好氧区污水上表面,加快生物反应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一上盖(2),所述箱体(1)内设置沉淀区(3)、厌氧区(4)、好氧区(5)、二沉区(6)、MBR膜区(7)、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所述沉淀区(3)与厌氧区(4)相邻,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C(17);
所述厌氧区(4)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安装有填料(14),所述厌氧区(4)与好氧区(5)相邻,厌氧区(4)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0),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B(16),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15),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设置填料,所述好氧区(5)顶部固定安装喷洒机构(13);
所述好氧区(5)与二沉区(6)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11),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0),溢流堰板(10)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19),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
所述MBR膜区(7)与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7)与回污区(9)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9)连通,所述回污区(9)通过回流管(18)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箱体(1)近沉淀区(3)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1.2),箱体(1)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端面设置观察口(2.1),与箱体(1)内各个区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C(17)呈倒L形,横向部分设置于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竖直部分设置于厌氧区(4)内,并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板(10)呈L形,竖直部分顶部呈锯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B(16)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0)贯穿连接,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D(19)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0)贯穿连接,延伸至二沉区(6)下方,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防腐蚀层A(1.3)、抗冲击层(1.4)、缓冲层(1.5)以及防腐蚀层B(1.6),所述防腐蚀层B(1.6)覆于箱体(1)最里层,缓冲层(1.5)覆于防腐蚀层B(1.6)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1.4)覆于缓冲层(1.5)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1.3)覆于抗冲击层(1.4)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底部倾斜向下,呈漏斗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13)包括一安装板(13.1)、一气缸(13.2)、一支承板(13.4)以及一转动板(13.6),所述安装板(13.1)一端面与上盖(2)下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3.1)远上盖(2)端面一侧铰接一气缸(13.2),所述气缸(13.2)活塞杆铰接一连杆(13.3),所述连杆(13.3)远气缸(13.2)端与转动板(13.6)保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13.4)通过支柱(13.5)与安装板(13.1)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3.6)通过一轴承与支承板(13.4)铰接,所述转动板(13.6)上端面两侧安装一对喷头安装头(13.7),喷头安装头(13.7)上安装喷头,并通过软管与外界处理剂源连通。
CN202020391503.7U 2020-03-25 2020-03-25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669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503.7U CN21266947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503.7U CN21266947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9473U true CN212669473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0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1503.7U Active CN21266947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9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23853A1 (en) Plasma denitrifica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81744A (zh) 高效去除生物毒性的多相复极电催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101333055B (zh) 印染轻污染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设备
CN103466846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2830626A (zh) 一种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5800881A (zh) 气提回流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2425578U (zh) 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过滤系统
CN212669473U (zh)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8791431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多级净化循环节能系统
CN206447745U (zh) 一种小型化粪池
CN212559884U (zh) 一体化污水精细处理装置
CN201250159Y (zh) 印染轻污染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设备
CN110627330B (zh) 一种用于再生水回用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12954720U (zh) 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微电解膜法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0480960U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6904695A (zh) 一种地埋式强化净水微电解装置
CN208055102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2811280Y (zh) 厌氧好氧一体式水渣生物膜处理废水装置
CN110898507A (zh) 废水净化用滤网往复运动过滤处理装置
CN206279057U (zh) 一种水库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55957U (zh) 一种高效一体化废水净化装置
CN214270588U (zh) 一种炼钢厂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12069U (zh)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CN212669474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4299685U (zh) 一种先进的光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尾水深度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uliflower formation, Yinjiang village, Junlian Town, Yunlian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uliflower formation, Yinjiang village, Junlian Town, Yunlian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BIN Q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