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8046U -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 Google Patents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8046U
CN212668046U CN202021077199.5U CN202021077199U CN212668046U CN 212668046 U CN212668046 U CN 212668046U CN 202021077199 U CN202021077199 U CN 202021077199U CN 212668046 U CN212668046 U CN 212668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base
stop
pl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71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771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8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8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8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多个立柱挡件沿底座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和多个立柱挡件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多个止挡部件与多个立柱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立柱接触,以在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对立柱进行止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的立柱折叠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背景技术
目前,周转箱广泛使用在液体货物或颗粒或粉末状货物的物料包装和运输中,周转箱一般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在周转箱处于存放状态时,需要将立柱由底座上拆下。
但是,当周转箱处于存放状态时,立柱与底座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容易丢失立柱,而通过锁链将立柱与底座连接的方式,仍然需要将立柱由底座上抽出之后在放置到底座上,这样不仅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大,还浪费了周转箱折叠的时间,降低了周转箱的折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的立柱折叠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多个立柱挡件沿底座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和多个立柱挡件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多个止挡部件与多个立柱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立柱接触,以在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对立柱进行止挡。
进一步地,止挡部件包括:止挡部,止挡部设置在立柱挡件上;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立柱上并与止挡部相互配合,移动组件沿止挡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移动组件与止挡部相互止挡,使立柱处于展开位置;或使移动组件由止挡部内抽出,以使立柱转动至折叠位置。
进一步地,立柱挡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第三板体连接,第三板体与底座主体相对,以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围成用于容纳立柱的容纳空间;其中,止挡部设置在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上。
进一步地,止挡部为止挡凹槽,移动组件与止挡凹槽的槽壁面相互止挡。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导向端面,导向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移动组件在转动地过程中的至少部分与导向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止挡件,止挡件设置在立柱上,止挡件沿止挡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立柱上设置有安装孔,止挡件的至少部分穿过安装孔后与止挡部配合;其中,安装孔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移动组件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具有预定夹角,第二杆体与止挡件连接,以通过操作操作杆带动止挡件移动。
进一步地,立柱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具有限位孔,第二杆体的至少部分穿过限位孔后与止挡件连接,第二杆体沿限位孔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杆体与限位件围成限位孔的本体相互止挡。
进一步地,底座组件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套设在第二杆体上,弹性部件的第一端与限位件抵接,弹性部件的第二端与止挡件抵接,弹性部件沿预定方向可伸缩地设置。
进一步地,立柱挡件上具有第一穿过孔,立柱上设置有第二穿过孔,以使转轴依次穿过第一穿过孔和第二穿过孔后,使立柱与立柱挡件连接,以使立柱绕转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周转箱,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为上述的底座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主体和多个立柱,底座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多个立柱挡件沿底座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和多个立柱挡件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多个止挡部件与多个立柱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立柱接触,以在立柱相对于底座主体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对立柱进行止挡。将立柱设置为相对于底座主体可翻转,在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底座组件的折叠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的立柱处于存放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周转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底座主体;2、立柱挡件;3、立柱;20、止挡部;30、移动组件;21、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3、第三板体;24、导向端面;301、止挡件;31、安装孔;302、操作杆;303、第一杆体;304、第二杆体;32、限位件;4、止挡部件;5、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2,多个立柱挡件2沿底座主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2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3,多个立柱3和多个立柱挡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4,多个止挡部件4与多个立柱3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4的至少部分与立柱3接触,以在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4对立柱3进行止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主体1和多个立柱3,底座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2,多个立柱挡件2沿底座主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2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3和多个立柱挡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4,多个止挡部件4与多个立柱3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4的至少部分与立柱3接触,以在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4对立柱3进行止挡。将立柱3设置为相对于底座主体1可翻转,在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底座组件的折叠时间。
如图2和图3所示,止挡部件4包括:止挡部20,止挡部20设置在立柱挡件2上;移动组件30,移动组件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立柱3上并与止挡部20相互配合,移动组件30沿止挡部20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移动组件30与止挡部20相互止挡,使立柱3处于展开位置;或使移动组件30由止挡部20内抽出,以使立柱3转动至折叠位置。这样设置在使周转箱处于叠放状态时,能够方便将立柱3进行折叠,通过止挡部20与移动组件30的配合,使立柱3处于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节省了工作人员对周转箱进行折叠的时间。
具体地,为了实现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进行折叠,立柱挡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通过第三板体23连接,第三板体23与底座主体1相对,以在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和第三板体23之间围成用于容纳立柱3的容纳空间;其中,止挡部20设置在第一板体21和/或第二板体22上。这样设置能够通过第三板体23对立柱3进行止挡,避免立柱3在翻转至工作状态后发生倾斜。
优选地,止挡部20为止挡凹槽,移动组件30与止挡凹槽的槽壁面相互止挡。其中,止挡凹槽设置在第一板体21和/或第二板体22的水平端面上。
第一板体21和/或第二板体22上设置有导向端面24,导向端面2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移动组件30在转动地过程中的至少部分与导向端面24接触。具体地,导向端面24与止挡凹槽的槽壁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移动组件30包括:止挡件301,止挡件301设置在立柱3上,止挡件301沿止挡部20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止挡件301与止挡部20相互配合,以在立柱3位于工作位置时,通过止挡件301与止挡部20相互止挡,以避免立柱3运动,在需要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将止挡件301抽出止挡部20,对立柱3进行翻转直至立柱3位于存放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立柱3上设置有安装孔31,止挡件301的至少部分穿过安装孔31后与止挡部20配合;其中,安装孔31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立柱3的长度方向一致。止挡件301在安装孔31内移动,通过止挡件301与安装孔31的孔壁相互止挡,以限制止挡件301的移动行程。
为了便于带动止挡件301移动,移动组件30还包括:操作杆302,操作杆30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体303和第二杆体304,第一杆体303与第二杆体304之间具有预定夹角,第二杆体304与止挡件301连接,以通过操作操作杆302带动止挡件301移动。这样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止挡件301,便于止挡件301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对第二杆体304进行导向,立柱3上设置有限位件32,限位件32具有限位孔,第二杆体304的至少部分穿过限位孔后与止挡件301连接,第二杆体304沿限位孔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杆体303与限位件32围成限位孔的本体相互止挡。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底座组件还包括: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套设在第二杆体304上,弹性部件5的第一端与限位件32抵接,弹性部件5的第二端与止挡件301抵接,弹性部件5沿预定方向可伸缩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利用弹性部件5的弹性力,压制止挡件301,使止挡件301保持在止挡部20内,在将止挡件301抽出时,只需克服弹性力,使弹性部件5压缩,将止挡件301由止挡部20内抽出,在立柱3处于存放装置时,利用弹性部件5的弹性力还能避免止挡件301晃动,在立柱3翻转至工作位置的过程中,利用止挡件301与导向端面24接触,克服弹性部件5的弹性力,将止挡件301压入止挡部20内,操作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对周转箱进行折叠的时间。优选地,弹性部件5为压缩弹簧。
具体地,立柱挡件2上具有第一穿过孔,立柱3上设置有第二穿过孔,以使转轴依次穿过第一穿过孔和第二穿过孔后,使立柱3与立柱挡件2连接,以使立柱3绕转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立柱挡件2上设置有卡接环,立柱3上设置有与卡接环相互配合的卡扣,通过卡扣卡入至卡接环,使立柱3处于展开位置,当需要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将卡扣由卡接环内抽出,以对立柱3进行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立柱挡件2上设置有固定套筒,立柱3上设置有挂钩,其中,挂钩通过锁链与立柱3连接,以在立柱处于展开位置时,将挂钩挂设在固定套筒内,当需要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将挂钩由固定套筒内取出,为了避免挂钩与固定套筒之间发生卡顿,挂钩通过柔性材料与立柱3连接,优选地,挂钩为弹性材质,可调节挂钩的挂设空间的大小,即挂钩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钩体部,钩体部与本体部之间构成挂设空间,固定套筒的延伸方向与立柱挡件2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能够使挂钩通过固定套筒的第一开口穿过固定套筒的筒腔,之后使挂钩与固定套筒围成第二开口的本体相互止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组件中,立柱挡件2与立柱3之间不限于转轴连接,还可与在底座主体1和立柱3之间设置合页,通过合页连接立柱挡件3与立柱3,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立柱挡件2与立柱3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与转轴连接或合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周转箱,如图4所示,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组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主体1和多个立柱3,底座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2,多个立柱挡件2沿底座主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立柱挡件2围成货物安装空间;多个立柱3和多个立柱挡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可折叠地设置;多个止挡部件4,多个止挡部件4与多个立柱3一一对应地设置,止挡部件4的至少部分与立柱3接触,以在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止挡部件4对立柱3进行止挡。将立柱3设置为相对于底座主体1可翻转,在对底座组件进行折叠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底座组件的折叠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主体(1),所述底座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挡件(2),多个立柱挡件(2)沿所述底座主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立柱挡件(2)围成货物安装空间;
多个立柱(3),多个所述立柱(3)和多个所述立柱挡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各个所述立柱(3)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1)可折叠地设置;
多个止挡部件(4),多个止挡部件(4)与多个所述立柱(3)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止挡部件(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立柱(3)接触,以在所述立柱(3)相对于底座主体(1)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所述止挡部件(4)对所述立柱(3)进行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4)包括:
止挡部(20),所述止挡部(20)设置在所述立柱挡件(2)上;
移动组件(30),所述移动组件(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立柱(3)上并与所述止挡部(20)相互配合,所述移动组件(30)沿所述止挡部(20)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移动组件(30)与所述止挡部(20)相互止挡,使所述立柱(3)处于展开位置;或使所述移动组件(30)由所述止挡部(20)内抽出,以使所述立柱(3)转动至折叠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挡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通过第三板体(23)连接,所述第三板体(23)与所述底座主体(1)相对,以在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和所述第三板体(23)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立柱(3)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止挡部(20)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21)和/或所述第二板体(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20)为止挡凹槽,所述移动组件(30)与所述止挡凹槽的槽壁面相互止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和/或所述第二板体(22)上设置有导向端面(24),所述导向端面(2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移动组件(30)在转动地过程中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向端面(24)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0)包括:
止挡件(301),所述止挡件(301)设置在所述立柱(3)上,所述止挡件(301)沿所述止挡部(20)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止挡件(301)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31)后与所述止挡部(20)配合;其中,所述安装孔(31)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柱(3)的长度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0)还包括:
操作杆(302),所述操作杆(30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体(303)和第二杆体(304),所述第一杆体(303)与所述第二杆体(304)之间具有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杆体(304)与所述止挡件(301)连接,以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302)带动所述止挡件(301)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限位件(32),所述限位件(32)具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杆体(304)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限位孔后与所述止挡件(301)连接,所述第二杆体(304)沿所述限位孔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杆体(303)与所述限位件(32)围成所述限位孔的本体相互止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
弹性部件(5),所述弹性部件(5)套设在所述第二杆体(304)上,所述弹性部件(5)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件(32)抵接,所述弹性部件(5)的第二端与所述止挡件(301)抵接,所述弹性部件(5)沿预定方向可伸缩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挡件(2)上具有第一穿过孔,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第二穿过孔,以使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过孔和所述第二穿过孔后,使所述立柱(3)与所述立柱挡件(2)连接,以使所述立柱(3)绕所述转轴转动。
12.一种周转箱,包括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
CN202021077199.5U 2020-06-11 2020-06-11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Active CN212668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7199.5U CN212668046U (zh) 2020-06-11 2020-06-11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7199.5U CN212668046U (zh) 2020-06-11 2020-06-11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8046U true CN212668046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7199.5U Active CN212668046U (zh) 2020-06-11 2020-06-11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8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706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杜萌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706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杜萌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8046U (zh)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CN107635043A (zh) 一种手机支架
US6561328B1 (en) Multifunctional container
CN102252014B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1388852U (zh) 一种封装涂料桶的机械爪
CN210157539U (zh) 托盘装置以及电气机柜
CN111571622A (zh) 夹具
CN205771937U (zh) 用于西林瓶的夹持机构
US20040187445A1 (en) Gripping arm assembly for loading a filled inner container into an outer container
CN109466608B (zh) 可调节便携式商品运载装置
US5772049A (en) Hat support apparatus
CN207107828U (zh) 手机震动马达的全自动贴合机
CN214877301U (zh) 运输设备
CN212738500U (zh) 一种旋翼可转向的新型旋翼支杆
CN219838999U (zh) 一种环保吨袋支撑架
CN214931971U (zh)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周转箱
CN208699421U (zh) 一种多功能化学用品存储装置
CN107472504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机臂水平快速折叠机构
CN207208135U (zh) 一种可折叠手推车
CN208181575U (zh) 一种液压打包机翻包装置
US20080223999A1 (en) Motorcycle wheel holder
EP3950478A1 (en) Three-dimensional folding frame, electric vehicle, bicycle, and motorcycle
CN202863899U (zh) 一种耐压可折叠周转箱
JP2001206301A (ja) 袋詰め方法と装置
US20070001472A1 (en) Gripping arm assembly for loading a filled inner container into an outer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