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7632U -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7632U
CN212667632U CN202020891516.0U CN202020891516U CN212667632U CN 212667632 U CN212667632 U CN 212667632U CN 202020891516 U CN202020891516 U CN 202020891516U CN 212667632 U CN212667632 U CN 21266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oring
opt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targe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15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章磊
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15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所述系统通过系留气球将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升至不同高度,能够在对大型目标以及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且难以控制的地面目标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时,无需将被测目标转移至专用试验场地借助地面重型转台对目标进行转向控制,也无需通过频繁更换测量设备或通过载机的多架次飞行测量来获取完整全面的测量数据,简化了测量任务流程,减小了测量操作难度,降低了测量任务成本,提高了光学特性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标光学特性测量是目标光学特性研究中较为基础但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探测系统获取不同入射光照射下的目标反射光和散射光的特征信息,如目标反射光和散射光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强度分布、极化特性、光谱特性等,再通过光学图像、统计表格以及解析模型等形式给出目标反射光和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关系,即目标的光学特性。其中,入射光可以是主动施加的灯光、激光等非自然光源,也可以是太阳光、月光等自然光源。同时,目标反射光和散射光通常只存在于以被测目标被光照射表面为界面,且与入射光同侧的半球空间内,因而目标光学特性测量主要在入射光同侧半球空间内进行。
目标光学特性的测量一般借助目标光学测量系统进行。目标光学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装载光学测量设备和被测目标对象,通过控制测量设备或被测目标运动,改变测量设备与被测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入射光同侧半球空间内实现对被测目标全向测量的一种光学测量系统。
现有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有地面测量系统和机载测量系统。地面测量系统在测量时,将被测目标固定在位于多轴转台上的目标装载平台上,利用多轴转台控制调整被测目标的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通过位置固定的或安装于目标装载平台周围的环形滑轨上的可移动的光学特性测量设备采集获取被测目标不同方向上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再由数据处理系统对获取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参数。但是,地面测量系统对诸如坦克、飞机等大型目标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时,必须借助位于特定试验场地的地面重型转台对被测目标进行角度控制,而地面重型转台只能在方位方向以及小角度范围俯仰、横滚方向上调整控制被测目标的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无法满足全向测量的要求,从而无法采集获取完备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由于转台功能限制,地面测量系统无法对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且难以进行控制的地面目标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此外,利用地面测量系统对大型目标进行测量时,需要将被测目标运输至地面重型转台所在的试验场地,借助地面重型转台对目标进行方向控制,操作流程复杂,难度较大,测量任务成本较高。
机载测量系统在测量时,将被测目标固定于地面,利用有人或无人飞机搭载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升空并围绕被测目标飞行,在不同高度、不同距离和不同方向上采集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通过机载无线通信设备将获取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数据传输至地面的数据处理系统终端上,由数据处理系统对光学特性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参数。但是,机载测量系统对如坦克、飞机等大型目标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时,需要在大范围空间内依照任务规划的飞行路径飞行,目标越大则飞行路径和飞行时间越长,而机载测量系统中常用的旋翼无人机和有人直升机等载机的续航时间普遍不长,需要通过载机的多架次飞行测量来实现对被测目标的全向测量,测量数据时效性与连续性较差。由于旋翼无人机的有效搭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可见光、红外、高光谱等多种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同时搭载的要求,测量时存在根据任务要求频繁更换载荷甚至由于接口不兼容而需要更换无人机载机的可能,操作过于复杂,测量效率较低;针对大型地面建筑、区域型建筑等特殊地面目标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空间范围过大,无人机飞行高度和飞行距离有限,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测量区域,从而无法获取完备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有人直升机飞行时机体存在较大振动,难以满足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测量稳像控制要求,测量数据的精度不高;采用有人直升飞机进行测量时,还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由此可知,现有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的局限性在于:仅能针对材料样片、缩比模型等小型目标实现全向测量,无法实现对大型目标,特别是地面固定目标的全向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以实现大型目标的全向测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包括光学特性测量设备、通用稳定平台、系留气球、系留缆绳、锚泊装置、电气设备箱以及监控平台;
所述通用稳定平台、电气设备箱挂载于所述系留气球上,所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安装于所述通用稳定平台内,所述锚泊装置、监控平台位于地面,所述系留气球通过系留缆绳与所述锚泊装置连接,且系留缆绳的一端与监控平台进行光通信,系留缆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气设备箱进行光电通信,所述电气设备箱与通用稳定平台进行光电通信,所述通用稳定平台与光学特性测量设备进行光电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锚泊装置上系留缆绳的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电信号经系留缆绳传输到电气设备箱,经电气设备箱降压、整流后传输至通用稳定平台,在通用稳定平台内转换成通用稳定平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所需电源,为通用稳定平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提供电源;工作人员操作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以光信号的形式由系留缆绳、电气设备箱传输至通用稳定平台,在通用稳定平台上转换成电信号,再对通用稳定平台进行运动控制,将通用稳定平台内的光学特性测量设备调整至合适的测量角度;工作人员操作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发出开关指令和工作状态调试指令,开关指令和工作状态调试指令以光信号的形式由系留缆绳、电气设备箱传输至通用稳定平台,再传输至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完成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调试;光学特性测量设备接收从被测目标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输出光学特性测量数据,该测量数据以光信号的形式由电气设备箱、系留缆绳传输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以完成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测量。
锚泊装置通过收放系留缆绳来控制系留气球停留在不同的高度,通过监控平台调整通用稳定平台的运行而调整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测量角度,实现了不同高度、不同角度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测量,能够实现大目标的全向测量。
进一步地,所述锚泊装置为锚泊车,所述锚泊车包括底盘、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回转平台,在所述回转平台上设有系留塔、主绞盘以及拉索绞盘;所述系留塔的顶端设有系留锁,所述系留缆绳的一端缠绕在主绞盘上。
系留气球在地面时,系留锁与系留气球前端的头锥配合将系留气球的头部固定在系留塔上,再通过锚泊车可以将搭载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系留气球运载至相应的测量地点,便于整个测量系统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拉索将系留气球的头锥固定在系留塔的系留锁上,从而使系留气球固定于锚泊车上,有利于系留气球的运输(系留气球在高空时易遇到障碍物,且空气阻力大,不便于运输),通过控制主绞盘可以对系留缆绳进行收放操作,以便将系留气球升至不同高度;拉索绞盘用于控制拉索的收放。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转平台上设有托架,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撑系留气球。
进一步地,所述系留气球包括主气囊、设于所述主气囊两侧的尾翼、设于主气囊内的副气囊、以及设于主气囊前端的头锥;所述主气囊内充有氦气,所述副气囊和尾翼内充有空气。氦气轻于空气,便于系留气球升至预定高度的空中并处于稳定的滞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尾翼和副气囊分别通过柔性软管与所述电气设备箱内的不同充放气装置连接,每个充放气装置均包括充气风机和放气阀。
通过充气风机和放气阀对尾翼和副气囊进行充放气控制,便于在升空滞空期间保持系留气球和尾翼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主气囊为水滴状,且主气囊的长细比为3:1,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大化设备重量的搭载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主气囊为球形,以满足测量设备重量相对较小,测量时间相对较短,测量机动性要求更高的测量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系留缆绳包括光电复合缆绳,以及分设于光电复合缆绳两端的光电旋转连接器,在所述光电旋转连接器上设有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
光电复合缆绳内部集成了光纤和电缆,既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又可进行光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为可见光相机、红外热像仪、高光谱成像设备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测量要求进行不同测量设备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方舱车,所述监控平台设于所述方舱车上,便于监控平台的转移。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通过系留气球将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升至不同高度,能够在对大型目标以及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且难以控制的地面目标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时,无需将被测目标转移至专用试验场地借助地面重型转台对目标进行转向控制,也无需通过频繁更换测量设备或通过载机的多架次飞行测量来获取完整全面的测量数据,简化了测量任务流程,减小了测量操作难度,降低了测量任务成本,提高了光学特性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的地面锚泊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的空中滞空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用稳定平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用稳定平台的正视图;
其中,1-系留气球;2-尾翼;3-头锥;4-通用稳定平台;5-电气设备箱;6-副气囊;7-系留缆绳;8-锚泊车;9-系留塔;10-主绞盘;11-回转平台;12-拉索绞盘;13-光纤(第二光电旋转连接器与监控平台之间的光纤);14-方舱车;15-拉索(也称为牵引绳);16-负载框;17-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8-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留气球1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包括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通用稳定平台4、系留气球1、系留缆绳7、锚泊装置、电气设备箱5、监控平台以及方舱车14;通用稳定平台4、电气设备箱5挂载于系留气球1的腹部,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安装于通用稳定平台4的负载框16内,监控平台设于方舱车14上,锚泊装置、方舱车14位于地面;系留气球1通过系留缆绳7与锚泊装置连接,且系留缆绳7的一端与监控平台进行光通信,系留缆绳7的另一端与电气设备箱5进行光电通信,电气设备箱5与通用稳定平台4进行光电通信,通用稳定平台4与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进行光电通信。
锚泊装置为锚泊车8,锚泊车8包括底盘、以及转动设于底盘上的回转平台11,在回转平台11上设有系留塔9、主绞盘10以及拉索绞盘12;系留塔9的顶端设有系留锁,用于系留气球1在地面时,系留锁与系留气球1前端的头锥3配合将系留气球1的头部固定在系留塔9上;系留缆绳7的一端缠绕在主绞盘10上,在回转平台11上还设有托架18,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撑系留气球1,将通用稳定平台4和电气设备箱5悬空,避免触碰到已安装好的通用稳定平台4和电气设备箱5。本实施例中,锚泊装置为现有技术,可参见申请号为CN201720311984.4,名称为系留气球1用锚泊设备及锚泊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锚泊车8上的部件在市面上也有出售,例如,主绞盘10可选用赫壁万丰公司的JK系列绞车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该类主绞盘10带有可供系留缆绳7收卷的储缆装置和排缆装置,以及用于系留缆绳7收放控制的控制装置。锚泊车8整车满足国家交通运输标准,宽度不大于2.5m,高度不高于4m。
系留气球1包括主气囊、设于主气囊两侧的尾翼2、设于主气囊内的副气囊6、以及设于主气囊前端的头锥3;主气囊内充有氦气,副气囊6和尾翼2内充有空气,氦气轻于空气,便于系留气球1升至空中。尾翼2和副气囊6分别通过柔性软管与电气设备箱5内的不同充放气装置连接,每个充放气装置均包括充气风机和放气阀。通过充气风机和放气阀对尾翼2和副气囊6进行充放气控制,便于在升空滞空期间保持系留气球1和尾翼2的形状,尾翼2也可以是可拆装或可折叠的硬式或半硬式尾翼2或其它类型尾翼2。主气囊为水滴状,且主气囊的长细比为3:1,长细比是指主气囊的长度与最大横截面直径之比。本实施例中,充气风机和放气阀均为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市面上销售的充气风机和放气阀,例如将充气床垫吹起来的风机。
系留气球1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锚泊状态,即由锚泊车8将挂载有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通用稳定平台4和电气设备箱5的系留气球1运输至目标测量地点时所处的状态,另一种是滞空状态,即在测量时,将系留气球1升至所需的测量高度,以实现被测目标的全向测量时的状态。在锚泊状态时,拉索15通过头锥3将系留气球1的头部固定在系留塔9的系留锁上(将系留气球1的头部锁定在锚泊车8的系留塔9上,系留气球1其他部分的拉索也是用于将系留气球1固定在锚泊车8上),主绞盘10将系留缆绳7收起,拉索15缠绕在拉索绞盘12上(在锚泊状态即测量状态时,拉索15被拉索绞盘12收起),系留气球1停放在锚泊车8上(如图1所示),相对于系留气球1处于滞空状态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系留气球1遇到障碍物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减小空气阻力,便于系留气球1的运输。在锚泊车8到达目标测量地点时,解开系留气球1头部的固定,拉索15被拉索绞盘12放出(拉索15随系留气球1升至空中),主绞盘10将系留缆绳7放出,系留气球1升至空中,直至所需要或所预定的测量高度,使系留气球1处于滞空状态(如图2所示),调整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的测量角度,对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进行调试,测量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最后由监控平台进行分析和显示,即完成测量。
系留缆绳7包括高强度光电复合缆绳,以及分设于光电复合缆绳两端的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和第二光电旋转连接器,在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和第二光电旋转连接器上均设有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在锚泊车8上的第二光电旋转连接器,其电信号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其光信号接口通过光纤13与方舱车14上的监控平台进行光通信连接(监控平台内有光端机,可将一路光信号转换成多路光信号)。靠近系留气球1的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其电信号接口、光信号接口分别通过电缆、光纤与电气设备箱5连接,电气设备箱5上的电信号接口、光信号接口分别通过电缆、光纤与通用稳定平台4上的对应接口连接。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与电气设备箱5之间的电缆和光纤,电气设备箱5与通用稳定平台4之间的电缆和光纤均安装在系留气球1上。光电复合缆绳内部集成了多股光纤和电缆,既可以用于球上设备供电和球地之间信号传输,又可以满足系留气球1升空滞空期间承载强度要求。供电时,地面电源通过由锚泊车8、系留缆绳7、球上电缆(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与电气设备箱5之间的电缆)、电气设备箱5构成的有线链路实现球上供电;信号传输时,通过由方舱车14、地面光纤13(第二光电旋转连接器与监控平台之间的光纤)、锚泊车8、系留缆绳7、球上光纤(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与电气设备箱5之间的光纤)和电气设备箱5构成的有线链路实现球地间信号传输。当无需对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或者由于数据量较小而可以直接采用无线方式进行传输时,系留缆绳7也可以采用仅含有供电电缆的复合缆绳进行代替。
本实施例中,系留缆绳7选用中电23所的光电复合系留缆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
如图3和4所示,通用稳定平台4为三轴稳定平台,带有至少一个负载框16,根据监控平台发出的控制指令可以控制负载框16(携带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在方位、俯仰、横滚方向上的运行,使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达到所需的测量角度,实现全向测量。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安装在通用稳定平台4的负载框16内,每个负载框16均可同时装载多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包括可见光相机、红外热像仪以及高光谱成像设备等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需要任意进行组合。本实施例中,可见光相机可选用MVM-B-50 PAL制可见光变焦相机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红外热像仪可选用FLIR A67系列红外热像仪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高光谱成像设备可选用SENOP公司的HSC-2高光谱仪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通用稳定平台4可选用北京中易航信息科技公司的系留球稳定平台产品或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产品,这种通用稳定平台4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且可以承载多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在不同测量任务时,仅需增减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即可。
通用稳定平台4和光电特性设备也可以由光电吊舱来替代,光电吊舱挂载于系留球的腹部,且直接与电气设备箱进行光电通信,电气设备箱为光电吊舱提供电源,光电吊舱所采集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经电学设备箱内的光端机、系留缆绳传输给监控平台,针对不同测量任务需要更换测量设备时,可直接对光电吊舱进行整体更换,例如型号为JCY-SDU260型光电平台系统。
电气设备箱5内集成有光端机、变压器、整流电路以及电源,光端机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分别通过光纤与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的光信号接口、通用稳定平台4上的光接口连接,光端机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可以通用,即输入端口也可以作为输出端口用,光信号的传输是双向的。变压器与整流电路电连接,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电缆与第一光电旋转连接器的电信号接口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通用稳定平台4上的电接口连接。电源用于为光端机、变压器等提供辅助电源。光端机可以将多路光电信号转换成一路光信号,
方舱车14为一体式集成车辆,包括一体式监控方舱和方舱车14底盘,监控平台设于一体式监控方舱内,由系留缆绳7传送来的光信号经监控平台的光端机将其转换成多路光信号后,再传输给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显示,本实施例中,监控平台选用华北工控计算机或者满足要求的其它型号工控机产品。方舱车14整车满足国家交通运输标准,宽度不大于2.5m,高度不高于4m。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各部件和设备均为现有产品(如锚泊车,锚泊车上的回转平台、系留塔、主绞盘以及拉索绞盘,方舱车,方舱车上的监控平台,系留气球,系留气球所挂载的通用稳定平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箱,系留缆绳),市面上均有销售,这些部件和设备上设有相应的接口,只需将这些部件和设备上的对应接口连接起来即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改进点在于通过系留气球和锚泊车的这种结构将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升空并滞空,以进行不同测量地点不同高度的光学特性测量,满足大目标、全向测量的要求。监控平台对通用稳定平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控制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为设备自带程序,是现有技术,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先将系留气球充气装配,将系留气球的头部通过头锥、拉索固定在锚泊车系留塔的系留锁上,系留缆绳处于收起状态,托架支撑系留气球,通过锚泊车将系留气球运输至测量地点,再将电气设备箱、通用稳定平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根据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光学特性测量设备)以及监控平台安装好,完成各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调试(也可以在运输到测量地点之前先完成各设备的安装和连接);解开系留锁,释放系留气球的头锥,通过主绞盘释放系留缆绳,使系留气球升空,直至预定的测量高度,使系留气球处于浮空(滞空)状态;测量时,操作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以光信号的形式由系留缆绳、电气设备箱传输至通用稳定平台,在通用稳定平台上转换成电信号,再对通用稳定平台的负载框进行运动控制,将负载框内的光学特性测量设备调整至合适的测量角度;操作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发出开关指令和工作状态调试指令,开关指令和工作状态调试指令以光信号的形式由系留缆绳、电气设备箱传输至通用稳定平台,再传输至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完成光学特性测量设备的调试;光学特性测量设备接收从被测目标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输出光学特性测量数据,该测量数据以光信号的形式由通用稳定平台、电气设备箱、系留缆绳传输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以完成被测目标的光学特性测量。完成一次测量后,再将系留气球升至另一不同高度进行测量,完成不同高度的测量后,再进行下一测量地点不同高度的测量,直到完成所有位置和高度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能够在对大型目标如坦克、飞机以及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且难以控制的地面目标如地面建筑设施等进行光学特性测量时,无需将被测目标转移至专用试验场地借助地面重型转台对目标进行转向控制,也无需通过频繁更换测量设备或通过载机的多架次飞行测量来获取完整全面的测量数据,简化了测量任务流程,减小了测量操作难度,降低了测量任务成本,提高了光学特性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系留气球可同时搭载多台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的光学特性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同步采集获取被测目标的反射光及散射光的光强、极化特性、光谱特性等多方面光学特性信息。系留气球搭载光学特性测量设备升空后可维持长达数天乃至数十天的持续滞空,实现了对被测目标的长时间连续测量,获取目标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光学特性信息。
该系统通过一体化集成的锚泊车、方舱车进行转场运输,转场速度快,且在一般道路或高速公路上都可行驶,行驶路线基本不受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通用稳定平台(4)、系留气球(1)、系留缆绳(7)、锚泊装置、电气设备箱(5)以及监控平台;
所述通用稳定平台(4)、电气设备箱(5)挂载于所述系留气球(1)上,所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安装于所述通用稳定平台(4)内,所述锚泊装置、监控平台位于地面,所述系留气球(1)通过系留缆绳(7)与所述锚泊装置连接,且系留缆绳(7)的一端与监控平台进行光通信,系留缆绳(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气设备箱(5)进行光电通信,所述电气设备箱(5)与通用稳定平台(4)进行光电通信,所述通用稳定平台(4)与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进行光电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泊装置为锚泊车(8),所述锚泊车(8)包括底盘、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回转平台(11),在所述回转平台(11)上设有系留塔(9)、主绞盘(10)以及拉索绞盘(12);所述系留塔(9)的顶端设有系留锁,所述系留缆绳(7)的一端缠绕在主绞盘(1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平台(11)上设有托架(18),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撑系留气球(1)。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气球(1)包括主气囊、设于所述主气囊两侧的尾翼(2)、设于主气囊内的副气囊(6)、以及设于主气囊前端的头锥;所述主气囊内充有氦气,所述副气囊(6)和尾翼(2)内充有空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2)和副气囊(6)分别通过柔性软管与所述电气设备箱(5)内的不同充放气装置连接,每个充放气装置均包括充气风机和放气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囊的长细比为3: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囊为球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缆绳(7)包括光电复合缆绳,以及分设于光电复合缆绳两端的光电旋转连接器,在所述光电旋转连接器上设有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特性测量设备(17)为可见光相机、红外热像仪、高光谱成像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方舱车(14),所述监控平台设于所述方舱车(14)上。
CN202020891516.0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Active CN21266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1516.0U CN212667632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1516.0U CN212667632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7632U true CN212667632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1516.0U Active CN212667632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7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778A (zh) * 2021-05-07 2021-08-31 中星乾景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海事监控通信浮空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778A (zh) * 2021-05-07 2021-08-31 中星乾景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海事监控通信浮空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5632B2 (en) Aerial vehicle system
US10696395B2 (en) Tethered unmanned aerial system
EP3688885B1 (en) Persistent aeri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US20120112008A1 (en) System for high altitude tethered powered flight platform
CN107402583B (zh) 一种有动力氦气球的轻重量遥感传感器搭载装置
US8226043B2 (en) Autonomous stratosphere platform
CN107512391B (zh) 基于系留线缆供电的旋翼无人飞行器
US20110315811A1 (en) Lighter-than-air vehicle for shading
WO2018089859A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16537233A (ja) 飛行体運用システム
CN212667632U (zh)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目标光学特性测量系统
WO20190016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WIND ELEMENTS
KR20220027149A (ko) 스러스터 안정화를 갖는 현수식 항공기 시스템
CN107416172B (zh) 一种基于智能浮空器平台的全视角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4309795A (zh) 低空检测浮空平台
CN104808687B (zh) 基于观测带电检测体的无人驾驶飞艇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952119B2 (en) Payload support frame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
CN111114737B (zh) 混合升力高空系留系统
CN112660357B (zh) 一种集装箱形式系留气球锚泊平台
CN217718084U (zh) 适用于复杂山地环境的雷达快速架收系统
CA3087379A1 (en) Tether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RU2392188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вертывания и высотной подвеск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и несущий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10665239B (zh) 一种基于太阳帆的可遥控电动风筝及其控制方法
RU2213024C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арианты)
CN114252846A (zh) 适用于复杂山地环境的雷达快速架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