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7286U -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67286U CN212667286U CN202021487635.6U CN202021487635U CN212667286U CN 212667286 U CN212667286 U CN 212667286U CN 202021487635 U CN202021487635 U CN 202021487635U CN 212667286 U CN212667286 U CN 212667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mounting
- abutting
- face
- camer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该安装支架适用于将摄像头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支架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摄像头的收容空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设置于支架本体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且二者之间具有安装间隙;安装基础具有安装孔、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背离,安装孔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支架本体可设置于安装孔中,安装基础围绕安装孔的部分嵌设于安装间隙中,第一限位件限位配合于第一端面,第二限位件限位配合于第二端面;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安装支架存在兼容性较差、长期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通常都具备多种功能的摄像头,而摄像头均是通过安装支架来实现与车身结构件的固定组配,安装支架通常与车身结构件卡扣配合。但是,现有的安装支架均只能对应适配一种厚度的车型车身结构,而随着车型的更新,以及不同厂商的车身结构设计不同,之前的安装支架就只能被淘汰,并需要开发新一代安装支架,各方面成本明显上升。由此可知,现有的安装支架的兼容性较差、且长期利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以解决目前的安装支架存在兼容性较差、长期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适用于将摄像头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上;该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摄像头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且二者之间具有安装间隙;
所述安装基础具有安装孔、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互背离,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支架本体可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基础围绕所述安装孔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第一限位件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限位件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和所述第二抵靠面均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安装基础通过所述第一端面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抵靠面或者第二抵靠面;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其包括摄像头以及前述的安装支架,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前述的安装支架,或者包括前述的摄像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装支架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具有安装间隙,该安装支架可通过安装间隙与安装基础进行限位配合;同时,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由于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分别与安装基础的第一端面的间距不同,因此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安装空间,进而适配不同厚度的车身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装支架无疑具备更好的兼容性,可以应用在不同车型的车身结构上,因此能够避免被大量淘汰,进而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与摄像头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通过第一抵靠面与安装基础组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通过第二抵靠面与安装基础组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与安装基础的放大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五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六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与摄像头的另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关于图12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壳体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壳体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基础、110-安装孔、120-第一端面、130-第二端面、
200-支架本体、210-第一壳体、211-第一弹性元件、212-第二弹性元件、213-第一卡扣、214-第二卡扣、220-第二壳体、221-第一限位筋、222-第二限位筋、223-第三限位筋、224-第四限位筋、225-第一卡接槽、226-第二卡接槽、230-收容空间、240-避让区、250-延伸部、260-弹性变形空间、
300-第一限位件、310-第一抵靠面、320-第二抵靠面、330-第一限位条、340-第一限位块、350-第二限位块、360-第二限位条、370-第三限位条、
400-第二限位件、500-导向件、510-第一导向斜面、
600-第一推抵件、700-第二推抵件、800-摄像头、8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安装支架,所公开的安装支架适用于将摄像头800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安装基础100的具体类型,举例来说,当摄像头800为车载摄像头时,安装基础100可以为汽车的车身结构;或者,当摄像头800为户外监控摄像头时,安装基础100可以为支撑桩。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多以车载摄像头为例。
通常情况下,安装基础100具有贯通的安装孔110,摄像头800通过安装支架组配于安装孔110中,而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200、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
其中,支架本体200是安装支架的主体构件。支架本体200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摄像头800的收容空间230,支架本体200为摄像头800提供了安装基础,且对摄像头80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然,支架本体200上开设有用于显露摄像头800镜头的开口,如此摄像头800即可正常工作。
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为安装支架的功能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均设置于支架本体200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且二者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支架本体200可设置于安装孔110中,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部分嵌设于安装间隙中。应理解的是,安装孔110周围的车身结构可嵌设入安装间隙中,如此,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则会对安装基础100产生限位作用,进而通过该安装支架,即可实现摄像头800在车身结构上的安装固定。
安装基础100还具有第一端面120和第二端面130,第一端面120和第二端面130相互背离,安装孔110贯通第一端面120和第二端面130,因此结合前述,支架本体200则贯通安装孔110,且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部分同时也环绕于支架本体200。
第一限位件300限位配合于第一端面120,第二限位件400限位配合于第二端面130。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件300位于安装基础100的第一端面120一侧,当支架本体200与安装基础100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安装基础100会通过第一端面120对第一限位件300形成限位约束,进而对支架本体200起到限位作用;同样地,第二限位件400位于安装基础100的第二端面130一侧,当支架本体200与安装基础100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安装基础100会通过第二端面130对第二限位件400形成限位约束,进而对支架本体200起到限位作用。如此,就实现安装支架在Z轴方向上的安装定位,避免了支架本体200在Z轴方向上产生移位。
通常情况下,第二限位件400上间隔凸设有多个承载单元,第二限位件400通过承载单元与第二端面130抵触。当然,多个承载单元通常均匀分布,如此就能够与安装基础100均匀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载单元凸出于第二限位件400的表面,其能够确保承载单元与安装基础100相抵触,而避免了第二限位件400存在翘曲问题时不能与安装基础100完全贴合抵触。如图2所示,承载单元可选为弧形凸条,当然承载单元还可以为凸块结构、凸点结构。
第一限位件300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均与第二限位件400相对设置,如前所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共同配合能够实现安装支架200在安装基础100上的固定配合,而在本实施例中,更为具体地,则是通过第一抵靠面310或者第二抵靠面320在与第二限位件400相对的一侧实现对安装基础100的限位配合。在具体使用时,安装基础100即是通过第一端面120限位配合于第一抵靠面310或者第二抵靠面320。
同时,第一抵靠面310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第二抵靠面320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如此设置下,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能够容纳第一厚度的车身结构(安装基础100),第二抵靠面32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能够容纳第二厚度的车身结构,因为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也即第一厚度小于第一厚度,因此,支架本体200能够适配不同厚度的安装基础100,进而使得本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能够应用在不同车型上。
在实际应用时,车身结构等安装基础100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和钣金材料制成,塑胶材料强度较低,通常需要增厚来维持强度,因此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安装基础100可与第二抵靠面320限位配合,而钣金材料强度较大,而为了节约成本通常设计厚度较薄,因此由钣金材料制成的安装基础100可与第一抵靠面310限位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00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只要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对安装基础100的限位作用不产生相互干扰即可。同时,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根据实际工况来设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300可以包括第一限位条330、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第一限位条330与第二限位件400相平行,也即,第一限位条330的延伸方向不会与第二限位件400产生相交干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规则的能够容纳安装基础100的间隙空间,以对应前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如此情况下,当第一抵靠面310对安装基础100进行限位时,就能够避免第一限位条330与安装基础100出现错位,而确保二者紧密抵触。
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的两端,且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与第二限位件400的间距均相等。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端面连线也会与第二限位件400相平行,二者的端面连线也不会与第二限位件400产生相交干涉,因此在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也存在规则的能够容纳安装基础100的间隙空间,也对应前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如此情况下,当第二抵靠面320对安装基础100进行限位时,就能够避免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与安装基础100出现错位,而确保三者紧密抵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未限制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的具体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中,其中一者可以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另一者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抵靠面310可以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上,更为具体地,即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端面上;同时,第二抵靠面320则相应设置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上,更为具体地,即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
在具体应用时,第一种安装基础100可与第一抵靠面310限位配合,如图3所示;第二种安装基础100可与第二抵靠面320限位配合,如图4所示;当然,此时第一限位条330会与安装基础100产生干涉,因此需要在安装基础100上对应第一限位条330的区域进行挖空以容纳第一限位条330。
如图7所示,第一抵靠面310还可以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上,更为具体地,即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相应地,第二抵靠面320可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上,更为具体地,即设置于第一限位条33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端面上。
由于为了能够可靠实现安装基础100与支架本体200的配合关系,安装基础100需要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中,在此过程中,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孔缘处会被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330通常分别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均相连。
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第一限位条330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之间均不存在间隙,当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孔缘处产生弹性变形时,则不会卡入这些间隙中,使得安装基础100能够顺利滑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中,且提升了操作的顺畅度;同时,第一限位条330、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的整体性更强,进而使得第一限位件300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大,以延长使用寿命。
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第一限位条330与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它们之间也可以间隔设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限位件300可以包括第二限位条360和第三限位条370,在垂直于第二限位件400的法线方向上,第二限位条360和第三限位条370依次排布,且第二限位条360和第三限位条370均与第二限位件400相平行。如此设置下,第二限位条360和第三限位条370的延伸方向均不会与第二限位件400产生相交干涉,因此,第二限位条360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第三限位条370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均存在规则的能够容纳安装基础100的间隙空间,并对应前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
同时,第二限位条36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抵靠面310,第三限位条370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抵靠面320。应理解的是,在具体应用时,安装基础100的第一端面120即被第二限位条360或第三限位条370所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基础100与第二抵靠面320限位配合时,第二限位条360会与安装基础100产生干涉,因此需要在安装基础100上对应第二限位条360的区域进行挖空以容纳第二限位条360。当然,也可以在背离支架本体200的外表面的方向上,使得第三限位条370相较第二限位条360更凸出设置,此时即可使得第三限位条370与更大安装孔110的安装基础100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也未限制第一限位件300的抵靠面的具体数量,除了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之外,第一限位件30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抵靠面,进而能够与更多厚度规格的安装基础100相配合。
当然,本实施例也未限制第二限位件400的具体类型,通常情况下,第二限位件400可以为环状的悬臂结构,当然,其也可以为多个呈大致环状排布的限位条。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中,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具有安装间隙,该安装支架可通过安装间隙与安装基础100进行限位配合;同时,第一限位件300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由于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分别与安装基础100的第一端面120的间距不同,因此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安装空间,进而可适配不同厚度的车身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无疑具备更好的兼容性,可以应用在不同车型的车身结构上,因此能够避免被大量淘汰,进而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的具体类型,举例来说,它们通常均为朝向第二限位件400的平面结构,但该种实施方式会使得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孔缘较难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中。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考图5,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均可以相对于安装基础100为斜面构型。如此设置下,第一限位件300(在本实施例中,即是指限位条结构和限位块结构)在安装基础100卡入的一侧厚度会有所减小,因此安装基础100能够更快捷地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安装间隙中。
同时,由于斜面构型使得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存在第一限位件300厚度方向上的延伸分量,因此在保证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对安装基础100保持可靠限位作用的前提下,可以容纳不同厚度的安装基础100,也即使得抵靠面与第二限位件400之间的限位配合范围可以在一定小范围内进行微调,可以满足安装基础100的厚度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允许偏差量;当然,基于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的尺寸限制,该厚度允许偏差量较小。
举例来说,在钣金材料制成的车身结构上,通常会在其上进行涂漆作业,因此会使得车身结构实际尺寸略微大于设计尺寸,而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安装支架即可以适配这种微小的尺寸偏差,而避免了重新开模来制作新的安装支架。
结合前述,通过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等,可以实现支架本体200与厚度尺寸区别较大的安装基础进行分别配合;而在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为斜面构型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支架本体200与厚度尺寸偏差量较小的安装基础100进行分别配合,如此,即可进一步地提升了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安装支架的兼容性。
由于安装基础100在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时,会与第一限位件300之间产生相互挤压作用,在此过程中,安装基础100与第一限位件300的相对运动会较难实现。基于此,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上可以开设有贯通的避让区240,也即是说,避让区240连通了支架本体200的内部和外。
避让区240中设置有延伸部250,延伸部250的一端与支架本体200相连,延伸部25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延伸部25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300。如此设置下,由于延伸部250的自由端不存在连接关系,当延伸部250受到驱动作用时则更容易产生变形,也即延伸部250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当安装基础100作用于第一限位件300时,第一限位件300能够带动延伸部250较容易产生变形,此时安装基础100就能够较为快捷地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随后延伸部250恢复变形,第一限位件300就能于安装基础100实现可靠的限位配合关系。
同样是为了便于安装基础100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导向件500,导向件500与第一限位件300相连,导向件500具有第一导向斜面510,第一导向斜面510由导向件500的第二端朝向导向件500的第一端倾斜设置;其中,导向件500的第一端为其背离第一限位件300的一端,导向件500的第二端为其与第一限位件300相连的一端。
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在安装支架与安装基础100的组配过程中,安装基础100能够较容易地通过导向件500的第二端,而与第一导向斜面510相抵触并可滑动配合,且基于第一导向斜面510的引导作用,安装基础100能够较容易地滑动至导向件500的第一端,并最终脱离与导向件500的配合关系、且越过第一限位件300而卡入到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之间。
由于不同的安装基础100其上的安装孔110的尺寸大小也不同,因此也会影响到安装支架的兼容性,而为了使得该安装支架能够适配不同尺寸大小的安装孔110,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推抵件600,第一推抵件600为弹性结构件,支架本体200通过第一推抵件600与安装基础100围绕安装孔110的部分相抵紧。
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在安装支架与安装基础100进行组配时,基于第一推抵件600的弹性变形特性,安装孔110在一定的口径尺寸变化范围内,支架本体200均可以通过第一推抵件600与安装孔110的孔缘相抵紧;具体而言,如果安装孔110的口径尺寸变小,第一推抵件600会受到安装基础100的挤压作用,第一推抵件600会随之发生变形,而避免了第一推抵件600与安装孔110的孔缘产生干涉,并使得支架本体200能够通过安装孔110而实现组配安装。如此,就实现安装支架在XY平面内的安装定位,避免了支架本体200在XY平面内产生移位。
为了确保第一推抵件600在受到挤压作用时能够顺利发生变形,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上可以开设有弹性变形空间260,第一推抵件600的一端延伸至弹性变形空间260。应理解的是,支架本体200上围绕弹性变形空间260的部分也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当第一推抵件600产生变形时,能够传导至支架本体200上围绕弹性变形空间260的这部分结构。
具体而言,在第一推抵件600变形时,第一推抵件600可部分容纳于弹性变形空间260中。应理解的是,弹性变形空间260即是第一推抵件600的活动停留空间,当第一推抵件600部分容纳在弹性变形空间260时,第一推抵件600对安装基础100的推抵作用会相应减小,如此使得支架本体200能够适配口径尺寸更小的安装孔110,进而使得安装支架顺利在安装基础100上实现组配关系。
通常情况下,弹性变形空间260为开孔或缺口结构。
为了避免第一推抵件600在安装基础100的挤压作用下达到弹性极限而使得其丧失弹性性能,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推抵件600邻近的第二推抵件700,第二推抵件700为硬性结构件,也即是说,当安装孔110的孔缘与第二推抵件700接触时,第二推抵件700能与安装孔110的孔缘相抵紧,而对安装基础100起到约束限位作用。
同时,在垂直于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第一推抵件600具有第一高度,第二推抵件700具有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安装基础100会首先与第一推抵件600接触,如前所述,基于第一推抵件600的弹性变形特性,使得支架本体200能够适配不同口径尺寸的安装孔110;在当安装孔110的口径尺寸缩小到即将达到第一推抵件600的弹性极限程度时,第二推抵件700与安装孔110的孔缘接触并抵紧,而避免安装孔110的孔缘再进一步对第一推抵件600施加更大的挤压作用,进而能够避免第一推抵件600丧失弹性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未限制第一限位件300、第二限位件400、第一推抵件600和第二推抵件700的数量,它们均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来设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支架本体200的一端面内只设置有第一推抵件600,而设置第二推抵件700;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抵件600的第一高度较小,因此第一推抵件600的变形程度较小,在其变形未达到弹性极限时,安装孔110的孔缘已经与支架本体200的外表面相抵接。同时,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抵件600位于第一限位件300设置在支架本体200的同一端面内。
当然,第一推抵件600和第二推抵件700可与第一限位件300设置在支架本体200的同一端面内,如图10和图11所示。但是在图10中,第一推抵件600相较于第二推抵件700更邻近于第一限位件300设置;而在图11中,第二推抵件700相较于第一推抵件600更邻近于第一限位件300设置,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空间260可由第一推抵件600和第二推抵件700之间的间隙空间代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未限制第一推抵件600和第二推抵件700的形状类型,第一推抵件600和第二推抵件700通常可选为条状结构,当然也可以选为块状结构等其他类型。
如图12~图17所示:
为了便于对安装支架、摄像头800等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可选的方案中,支架本体2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可拆卸配合,且二者形成收容空间230。具体而言,当需要安装摄像头800时,即可将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拆卸分离,如此就可以将摄像头800顺利组配于收容空间230中,然后再将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在支架本体200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可选地,第一限位件300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0上,第二限位件400设置于第二壳体220上。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螺纹紧固件对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进行连接,不仅安装较为繁琐,且增加了成本。基于此,在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壳体2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扣213,第一壳体210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214,第二壳体220上可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卡扣213相适配的第一卡接槽225和与第二卡扣214相适配的第二卡接槽226。应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卡扣213和第一卡接槽225的卡接配合关系、以及第二卡扣214和第二卡接槽226的卡接配合关系,即可方便地进行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装拆操作。
由于摄像头800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窜动,进而导致摄像头800的拍摄角度出现偏离,以及出现与安装基础100的同心度变差的问题。基于此,在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壳体210朝向收容空间230的端面上可设置有弹性结构。具体而言,当摄像头800安装在收容空间230内时,弹性结构会对摄像头800施加弹性驱动作用,以抵紧于摄像头800,进而使得摄像头800也与第二壳体220相抵紧。在此种情况下,即使摄像头800存在窜动趋势,也会由于受到弹性结构和第二壳体220的摩擦力而处于稳定状态。
具体地,第一壳体210朝向收容空间230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211和第二弹性元件212,第一弹性元件211和第二弹性元件212间隔布设。通常情况下第一弹性元件211和第二弹性元件212分别设置为与摄像头800的不同端面相对应,如此在使用时,第一弹性元件211和第二弹性元件212就可以与摄像头800的不同端面相抵紧,进而避免摄像头800存在端面未受到作用而出现窜动。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弹性元件的具体数量,第一壳体210上还可以设置多于两个的弹性元件,以对摄像头800更多的端面进行抵紧;同时,本实施例也未限制上述弹性元件的具体类型,它们可选为压缩弹簧、弹片、橡胶块等弹性结构。
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摄像头800在收容空间230内的稳定性,在可选的方案中,第二壳体220在朝向收容空间230的端面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筋221、第二限位筋222、第三限位筋223和第四限位筋224,且第一限位筋221、第二限位筋222、第三限位筋223和第四限位筋224对摄像头800的外表面四个端面分别进行限位;摄像头800的外部端面上可相应设置适配的凹槽结构以与上述的限位筋结构进行限位配合。
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上述的限位筋结构与摄像头800的具体哪些端面进行限位配合,这些端面可以包括摄像头800的周侧端面、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
由于摄像头800在使用时需要供电,其通常可以通过穿设于支架本体200上的线缆而与外部实现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线缆可穿设于第一壳体210上,且线缆的端部可设置有连接部810,连接部810可插接于第一壳体210上的插接座而实现定位,如此即可代替现有的线卡固定方式。插接座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210,因此对线缆的固定作用更为稳定可靠,同时固定操作更为便捷。
基于前述的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摄像头组件,其包括摄像头800以及前述的安装支架,摄像头800设置于收容空间230内。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不限制摄像头组件的具体类型。
基于前述的安装支架,或者基于前述的摄像头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汽车,其包括前述的安装支架,或者包括前述的摄像头组件。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汽车中,摄像头800可为车载摄像头,具体可选为倒车影像摄像头,相应地,安装基础100可为汽车的车身外壳。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安装支架,适用于将摄像头(800)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200)、第一限位件(300)和第二限位件(400),所述支架本体(200)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摄像头(800)的收容空间(230),所述第一限位件(30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00)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200)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且二者之间具有安装间隙;
所述安装基础(100)具有安装孔(110)、第一端面(120)和第二端面(130),所述第一端面(120)和所述第二端面(130)相互背离,所述安装孔(110)贯通所述第一端面(120)和所述第二端面(130);所述支架本体(200)可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0)中,所述安装基础(100)围绕所述安装孔(110)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第一限位件(300)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端面(120),所述第二限位件(400)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端面(130);
所述第一限位件(300)上设置有第一抵靠面(310)和第二抵靠面(320),所述第一抵靠面(310)和所述第二抵靠面(320)均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面(31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抵靠面(32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安装基础(100)通过所述第一端面(120)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抵靠面(310)或者第二抵靠面(320);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上开设有贯通的避让区(240),所述避让区(240)中设置有延伸部(250),所述延伸部(25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200)相连,所述延伸部(25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延伸部(25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件(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0)包括第一限位条(330)、第一限位块(340)和第二限位块(350),所述第一限位条(33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相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块(34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3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条(33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限位块(34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35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间距均相等;
所述第一抵靠面(310)和所述第二抵靠面(320)中,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条(330)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4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350)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0)包括第二限位条(360)和第三限位条(370),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条(360)和所述第三限位条(370)依次排布,且所述第二限位条(360)和所述第三限位条(370)均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相平行;所述第二限位条(360)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抵靠面(310),所述第三限位条(370)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0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抵靠面(3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设置有导向件(500),所述导向件(500)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00)相连,所述导向件(500)具有第一导向斜面(510),所述第一导向斜面(510)由所述导向件(50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导向件(500)的第一端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导向件(500)的第一端为其背离所述第一限位件(300)的一端,所述导向件(500)的第二端为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00)相连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推抵件(600),所述第一推抵件(600)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支架本体(200)通过所述第一推抵件(600)与所述安装基础(100)围绕所述安装孔(110)的部分相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上开设有弹性变形空间(260),所述第一推抵件(60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弹性变形空间(260),在所述第一推抵件(600)变形时,所述第一推抵件(600)可部分容纳于所述弹性变形空间(260)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推抵件(600)邻近的第二推抵件(700),所述第二推抵件(700)为硬性结构件;在垂直于所述支架本体(200)的周向外表面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第一推抵件(600)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推抵件(700)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所述第一壳体(210)与所述第二壳体(220)可拆卸配合,且二者形成所述收容空间(230),所述第一限位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0)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20)上。
10.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摄像头(800)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摄像头(80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230)内。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87635.6U CN212667286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87635.6U CN212667286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67286U true CN212667286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1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87635.6U Active CN212667286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672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9868A (zh) * | 2022-04-08 | 2022-06-28 |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及基于其的安装支架 |
-
2020
- 2020-07-24 CN CN202021487635.6U patent/CN2126672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9868A (zh) * | 2022-04-08 | 2022-06-28 |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及基于其的安装支架 |
CN114679868B (zh) * | 2022-04-08 | 2024-05-24 |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40534B2 (en) | Connector | |
US7426869B2 (en) | Pressure sensor | |
CN212667286U (zh) |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 |
CN101173583A (zh) | 玻璃夹具 | |
KR101119752B1 (ko) | 커넥터 | |
JP4049878B2 (ja) |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 |
JP5528853B2 (ja) | 弁体の取付構造 | |
US20230294548A1 (en) | Elastic member, limiting member, limiting guide device,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comprising same | |
US7393251B2 (en) | Connector | |
CN215869710U (zh) | 采样连接组件及电池采样模组 | |
CN114341509B (zh) | 固定件 | |
CN213138545U (zh) | 弹性构件、限位构件、限位导向装置、快换支架、快换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 |
CN214215718U (zh) |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19287916U (zh) | 控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 | |
CN220096322U (zh) | 雨刮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0792984A (zh) | 发光组件和车辆 | |
CN218729282U (zh) | 一种烟雾报警器及其底座 | |
CN219919499U (zh) | 机芯上壳以及马桶 | |
CN102160136B (zh) | 端子连接结构及旋转型传感器 | |
CN213334237U (zh) |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 |
CN221407796U (zh) | 充电座端子支架 | |
CN219247067U (zh) | 一种连接器组件 | |
CN220974087U (zh) |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总成和车辆 | |
CN219226776U (zh) | 车用密封连接器 | |
CN215494258U (zh) | 一种光缆接头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