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3275U -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3275U
CN212663275U CN202021383667.1U CN202021383667U CN212663275U CN 212663275 U CN212663275 U CN 212663275U CN 202021383667 U CN202021383667 U CN 202021383667U CN 212663275 U CN212663275 U CN 212663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cylinder
air inlet
gas mixer
cyclon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3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君辉
何华明
刘东平
薛凤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nhua Shiy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nhua Shiy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nhua Shiy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nhua Shiy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3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3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3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3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包括旋流筒、位于旋流筒进风口端的外筒、以及设于旋流筒内的旋流椎体,外筒上设置有一进气管,旋流筒上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进气孔;旋流椎体位于旋流筒的轴心线上,在旋流椎体的侧壁上绕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旋流叶片,相邻两旋流叶片间形成有与进风方向呈角度设置的导向风道。本申请中燃气从进气管送入,再从进气孔送入旋流筒中,而空气从旋流筒的进风口送入与燃气混合,初步混合后,混合气随风向旋流筒的出风口方向流动,在该过程中,风被旋流椎体阻挡后向旋流椎体与旋流筒间形成的空隙流过,在经过空隙时,被旋流叶片所阻形成阻力,带动旋流椎体发生转动,从而使混合气能够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体混合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用到两种甚至更多种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气体的混合气,如锅炉及蒸发器领域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是其中一种代表。
目前市场上蒸发器吨位不高,其混合多采用文丘里结构,其中,文丘里结构在后预混中使用时,并无风机叶轮搅拌,小型管道中的混合效果尚可,大点的管道中就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而工业锅炉中常用的是旋流式混合,之后总混方式对燃气的压力要求较高,很多时候小型用户无法满足其对燃气压力的要求。因此,对于对燃气压力不够但要求混合效果良好的后预混中,目前的预混气体混合器其预混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燃气压力不够但要求混合效果良好的后预混中的预混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包括旋流筒、位于旋流筒进风口端的外筒、以及设于旋流筒内的旋流椎体,所述外筒上设置有一进气管,所述旋流筒上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进气孔;所述旋流椎体位于旋流筒的轴心线上,在所述旋流椎体的侧壁上绕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旋流叶片,相邻两所述旋流叶片间形成有与进风方向呈角度设置的导向风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从进气管送入,再从进气孔送入旋流筒中,而空气从旋流筒的进风口送入与燃气混合,初步混合后,混合气随风向旋流筒的出风口方向流动,在该过程中,风被旋流椎体阻挡后向旋流椎体与旋流筒间形成的空隙流过,在经过空隙时,在旋流叶片的导向作用下形成旋流,从而使混合气能够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流筒的进风口中设置有一入口收缩管,所述入口收缩管沿进风方向的直径呈渐小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设置能够增大进风量,然后在减小的入口收缩管中形成更大的气压,从而提高流速,更好的带动旋流椎体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入口收缩管伸入旋流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入设置使得进风和旋流筒内壁间会形成负压,从而更好的带动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入口收缩管伸入旋流筒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气孔与旋流筒进风端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从进气孔送出时的冲击力在与入口收缩管的外侧壁接触时抵消,避免对进风产生影响,然后在负压作用下进行混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流筒的进风端设置有直径小于旋流筒的喉口段,所述外筒和进气孔设于喉口段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喉口段设置首先能够增大风力,从而更好的带动旋流椎体转动,其次与旋流椎体相配合,具有更好的打散效果,使得混合气混合更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喉口段与旋流筒间设置有圆锥扩散管,所述圆锥扩散管的横截面呈圆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更加平稳过渡的风流道,使风在圆锥扩散管内更好的进行扩散,减少对风在旋流筒中流动形成的无效阻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流椎体朝向旋流筒的进风端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设置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减少对风在旋流筒中流动形成的无效阻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流叶片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旋流筒的轴心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部进行分流后再通过倾斜部进行导流,具有更好的导流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不同所述倾斜部与旋流筒的轴心线间可以呈相同或不同大小的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角不同的设置可以形成多种旋流,从而在出风口所在侧形成进一步的混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流椎体与旋流筒间通过多个支撑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旋流椎体的支撑,并且支撑筋的设置能够减少对风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旋流椎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旋流筒;110、喉口段;120、圆锥扩散管;200、外筒;210、进气管;220、进气孔;300、旋流椎体;310、旋流叶片;320、支撑筋;400、入口收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如图1所示,包括旋流筒100、外筒200、旋流椎体300和入口收缩管400,燃气从外筒200送入后再进入到旋流筒100中与从入口收缩管400进入旋流筒100的空气混合,在经过旋流椎体300后从旋流筒100的出风口送出。
旋流筒100的进风端设置有圆锥扩散管120和喉口段110,喉口段110的直径小于旋流筒100的直径,圆锥扩散管120呈中空设置、且横截面呈圆台状,圆锥扩散管120直径小的一端与喉口段110连接,圆锥扩散管120直径大的一端与旋流筒100连接。
外筒200固定设置在喉口段110的外侧壁上,在喉口段110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220,进气孔220绕喉口段11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在喉口段110上。在外筒200的外壁上连接有进气管210,进气管210与外筒200内连通。
入口收缩管400固定连接在喉口段110的开口处,其中,入口收缩管400沿进风方向的直径呈渐小设置形成锥形的筒状结构。入口收缩管400直径小的一端伸入旋流筒100中,且该端的直径小于旋流椎体300的直径,入口收缩管400伸入旋流筒100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气孔220与旋流筒100进风端的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旋流椎体300呈圆柱形结构,且旋流椎体300的两端分别呈锥形设置。在旋流椎体300位于旋流筒100的轴心线上,旋流椎体300与旋流筒100间通过八个支撑筋320连接。在旋流椎体300的侧壁上绕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旋流叶片310,旋流叶片310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水平部和倾斜部呈一体折弯形成,水平部与旋流筒100的轴心线平行。其中,本实施例中每个旋流叶片310上的水平部和倾斜部间夹角可以呈不同设置,相应的,水平部和倾斜部间夹角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或者是全部相同,优选每个旋流叶片310上的水平部和倾斜部间夹角可以呈不同设置。
旋流叶片310可以是绕旋流椎体30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也可以是呈不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呈均匀分布。
工作原理:燃气从进气管210送入,再从进气孔220送入旋流筒100中,此时燃气先与入口收缩管400的外壁接触后向旋流筒100方向引导。而空气从旋流筒100的进风口送入与燃气混合,初步混合后,混合气随风向旋流筒100的出风口方向流动,在该过程中,风被旋流椎体300导向后向旋流椎体300与旋流筒100间形成的空隙流过,在经过空隙时,在旋流叶片310的导向作用下形成旋流,再次混合后从旋流筒100的出口送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包括旋流筒(100)、位于旋流筒(100)进风口端的外筒(200)、以及设于旋流筒(100)内的旋流椎体(300),所述外筒(200)上设置有一进气管(210),所述旋流筒(100)上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进气孔(220);所述旋流椎体(300)位于旋流筒(100)的轴心线上,在所述旋流椎体(300)的侧壁上绕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旋流叶片(310),相邻两所述旋流叶片(310)间形成有与进风方向呈角度设置的导向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旋流筒(100)的进风口中设置有一入口收缩管(400),所述入口收缩管(400)沿进风方向的直径呈渐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入口收缩管(400)伸入旋流筒(10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入口收缩管(400)伸入旋流筒(100)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气孔(220)与旋流筒(100)进风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旋流筒(100)的进风端设置有直径小于旋流筒(100)的喉口段(110),所述外筒(200)和进气孔(220)设于喉口段(1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喉口段(110)与旋流筒(100)间设置有圆锥扩散管(120),所述圆锥扩散管(120)的横截面呈圆台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旋流椎体(300)朝向旋流筒(100)的进风端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旋流叶片(310)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旋流筒(100)的轴心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不同所述倾斜部与旋流筒(100)的轴心线间可以呈相同或不同大小的夹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旋流椎体(300)与旋流筒(100)间通过多个支撑筋(320)连接。
CN202021383667.1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Active CN212663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667.1U CN212663275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667.1U CN212663275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3275U true CN212663275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3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3667.1U Active CN212663275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32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813A (zh) * 2021-03-24 2021-07-06 合肥膳之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气调保藏系统
CN117122787A (zh) * 2023-08-31 2023-11-28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精准混合气体潮气量发生控制装置及呼吸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813A (zh) * 2021-03-24 2021-07-06 合肥膳之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气调保藏系统
CN113071813B (zh) * 2021-03-24 2023-09-08 合肥膳之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气调保藏系统
CN117122787A (zh) * 2023-08-31 2023-11-28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精准混合气体潮气量发生控制装置及呼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3275U (zh) 一种预混气体混合器
US8512035B2 (en) Mixing device for a gas burner
CN101883952A (zh) 具有改进的初级空气道的燃气燃烧器
CN113144929A (zh) 一种预混均质耦合式气泡发生器
CN213101690U (zh) 一种真空炉用螺旋式混气装置
CN209116339U (zh) 一种多燃料预混燃烧器
CN217188915U (zh) 一种适用于乙炔裂解炉的两通道混合器
CN211060114U (zh) 一种用于全预混燃烧器的高效空燃掺混结构
CN206064211U (zh) 一种煤矿瓦斯掺混装置
CN215049020U (zh) 旋流曝气装置
CN219656069U (zh) 导气件及燃烧器
CN213012795U (zh) 一种提高vb2发酵过程中空气利用率的装置
CN110180417B (zh) 一种水气混合器
CN211051268U (zh) 一种用于非均相反应的混合器
CN211069677U (zh) 一种水气混合器
CN210153797U (zh) 一种全预混式金属纤维燃烧器
CN113967420B (zh) 多级水力循环混合器
CN208349284U (zh) 一种烟气空气混合装置
CN218459150U (zh) 一种气液混合器
CN217042004U (zh) 一种混合效果好的混合器装置
CN115638409B (zh) 一种实验室用氨气燃烧器及一种氨气燃烧试验方法
CN211159323U (zh) 一种方形文丘里混合器
CN216010909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油结构
CN203564984U (zh) 一种快速混合器
CN218269050U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