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9732U -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 Google Patents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9732U
CN212659732U CN202021885190.7U CN202021885190U CN212659732U CN 212659732 U CN212659732 U CN 212659732U CN 202021885190 U CN202021885190 U CN 202021885190U CN 212659732 U CN212659732 U CN 212659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turning
rotating
chute
commenta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51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振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f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ne Drag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ne Drag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ine Drag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51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9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9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9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包括转尾后壳和插接固定于转尾后壳一侧内部的转尾线主体,转尾后壳内部设有转尾支架,转尾支架一侧设置有弹簧卡扣组件,转尾线主体通过转尾支架与弹簧卡扣组件连接,弹簧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一侧表面的转尾扣按键,转尾扣按键一侧连接有转尾按键推杆,转尾按键推杆一侧与转尾滑槽盖接触,转尾滑槽盖内部设有弹簧,转尾滑槽盖一侧两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且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一侧内部均设有转尾接触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的电源线与主体连接的连接方式无法实现一线多机,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用电设备大多采用主机壳、电源线与主体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吹风机、电机等设备。但这种一体式的设计,即主机与电源线不能拆离,通用性不强,无法实现一线多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的电源线与主体连接的连接方式无法实现一线多机,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包括转尾后壳和插接固定于所述转尾后壳一侧内部的转尾线主体,所述转尾后壳内部设有转尾支架,所述转尾支架一侧设置有弹簧卡扣组件,
转尾线主体通过转尾支架与弹簧卡扣组件连接,弹簧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一侧表面的转尾扣按键,转尾扣按键一侧连接有转尾按键推杆,转尾按键推杆一侧与转尾滑槽盖接触,
转尾滑槽盖内部设有弹簧,转尾滑槽盖一侧两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且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一侧内部均设有转尾接触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尾线主体还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内部的转尾线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尾线扣通过螺丝与转尾后壳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尾接触片设置数量至少为2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卡扣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一侧,且设置于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一侧的转尾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尾接触片为导电金属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解决现市面上的日常护理主机与电源线不可拆离,通用性不强。拆卸下的电源线可方便归纳收拾,可实现一线多机功能。电缆线与主机可拆装,实现便携。电缆线拆离主机,可实现一线多机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卡扣组件与转尾后壳及转尾线主体整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卡扣组件与转尾线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卡扣组件与转尾线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表】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弹簧卡扣组件 10 弹簧
2 转尾线主体 11 转尾按键推杆
3 转尾后壳 12 第一转尾滑槽
4 转尾扣按键 13 第二转尾滑槽
5 转尾线扣 14 转尾滑槽盖
6 螺丝 15 转尾接触片
7 转尾线端子 16 转尾盖
9 转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包括转尾后壳3和插接固定于所述转尾后壳3一侧内部的转尾线主体2,所述转尾后壳3内部设有转尾支架9,所述转尾支架9一侧设置有弹簧卡扣组件100,
转尾线主体2通过转尾支架9与弹簧卡扣组件100连接,弹簧卡扣组件100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3一侧表面的转尾扣按键4,转尾扣按键4一侧连接有转尾按键推杆11,转尾按键推杆11一侧与转尾滑槽盖14接触,
转尾滑槽盖14内部设有弹簧10,转尾滑槽盖14一侧两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且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一侧内部均设有转尾接触片15。
转尾线主体2与转尾后壳3通过转尾线扣5卡扣连接螺丝6固定,可拆装。转尾扣按键4放入转尾后壳3的卡槽内。转尾接触片15放入转尾盖16内,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通过弹簧10连接装入转尾盖16的卡槽,转尾滑槽盖14通过滑槽柱紧贴在转尾盖16,安装弹簧10的一端到转尾滑槽盖14上,转尾按键推杆11安装到弹簧10另外一端,转尾支架9压住转尾按键推杆11,并用螺丝6固定于转尾盖16上。转尾线端子7放入卡槽中,并焊线连接转尾接触片15。转尾后壳3和转尾盖16通过卡扣连接,转尾线主体2和转尾线端子7连接。
参照图1、图2,优选地,转尾线主体2还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3内部的转尾线扣5。
参照图1、图2,优选地,转尾线扣5通过螺丝6与转尾后壳3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2,优选地,转尾接触片15设置数量至少为2个。
参照图1、图2,优选地,弹簧卡扣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转尾后壳3一侧,且设置于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一侧的转尾盖16。
参照图1、图2,优选地,转尾接触片15为导电金属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按动转尾扣按键4时,随着转尾按键推杆11的上升将原本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推离初始位置,使其伸出转尾盖16的舌片退回,实现脱扣功能。松开转尾扣按键4后,在弹簧10作用力下,第一转尾滑槽12和第二转尾滑槽13恢复到初始状态,扣住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尾后壳和插接固定于所述转尾后壳一侧内部的转尾线主体,所述转尾后壳内部设有转尾支架,所述转尾支架一侧设置有弹簧卡扣组件,
所述转尾线主体通过所述转尾支架与所述弹簧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弹簧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尾后壳一侧表面的转尾扣按键,所述转尾扣按键一侧连接有转尾按键推杆,所述转尾按键推杆一侧与转尾滑槽盖接触,
所述转尾滑槽盖内部设有弹簧,所述转尾滑槽盖一侧两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尾滑槽和第二转尾滑槽,且所述第一转尾滑槽和所述第二转尾滑槽一侧内部均设有转尾接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尾线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尾后壳内部的转尾线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尾线扣通过螺丝与所述转尾后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尾接触片设置数量至少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卡扣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尾后壳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尾滑槽和所述第二转尾滑槽一侧的转尾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尾接触片为导电金属弹片。
CN202021885190.7U 2020-09-01 2020-09-01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Active CN212659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5190.7U CN212659732U (zh) 2020-09-01 2020-09-01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5190.7U CN212659732U (zh) 2020-09-01 2020-09-01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9732U true CN212659732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5190.7U Active CN212659732U (zh) 2020-09-01 2020-09-01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9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812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uter and inner sleeves
CN212751213U (zh) 一种多重接触大电流弹性端子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US4445742A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CN212659732U (zh) 可旋转可拆卸式电缆线插座
CN20144051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6743031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a switch
CN101888036A (zh) 大电流连接器
CN101950869A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CN201766202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749982U (zh) 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US6626700B2 (en) Stacked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conductors
CN215184697U (zh) 一种具有双usb接口的五孔插座
US20080299806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202474253U (zh) 快速接线端子
CN213892334U (zh) 喇叭组件和方向盘系统
CN210957231U (zh) 转换插座
CN113680049A (zh) 手柄摇杆组件、vr手柄和vr设备
CN220066244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09993838U (zh) 复合式多功能连接器
CN205828719U (zh) 多功能免焊接连接器
CN217468892U (zh) 一种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
CN203242861U (zh) 具有大电流辨识机制的连接器插座
CN215266924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用的连接器端子
CN217934242U (zh)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5

Address after: 518000 5B Qifuge, Bailing Road, Qiming Villa, No. 12, Yinhu Road, Yinhu Community, Qingshuihe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ngf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2nd, 3rd and 4th floors of No.19 and No.20 workshop, Xihu Industrial Zone, Xikeng community, Yuansh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INE DRAGON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