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7206U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7206U
CN212647206U CN202021502739.XU CN202021502739U CN212647206U CN 212647206 U CN212647206 U CN 212647206U CN 202021502739 U CN202021502739 U CN 202021502739U CN 212647206 U CN212647206 U CN 21264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device
step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27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龙
贾文鹏
马吉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27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用于对光线进行匀化,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出光侧;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第一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扩散板。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某些端侧不再需要中框实现扩散板和液晶面板的装配,由此降低整个显示装置的成本,且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申请号为201922067657.0,名称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一般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根据背光模组的入光方式的不同,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随着显示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液晶电视的一体化和低成本是行业内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一体化程度和低成本。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用于对光线进行匀化,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出光侧;
背板,所述背板整体为一方形结构,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端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在所述背板的天侧、左侧和右侧中的至少一侧端,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第一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扩散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背板具有用于承载液晶面板的第二台阶部和用于承载扩散板的第一台阶部,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背板完成了扩散板和液晶面板的装配,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某些端侧不再需要中框实现扩散板和液晶面板的装配,由此降低整个显示装置的成本,且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板1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是图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沿A-A1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背板110沿A-A1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背板110和胶条400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接触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背板1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模组100和液晶面板200。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液晶显示装置10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矩形形状,短边的方向被称作第一方向D1,长边的方向被称作第二方向D2 。第二方向D2基本上与第一方向D1垂直。背光模组100和液晶面板200沿着基本上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 的平面正交的第三竖直方向D3顺序地堆叠。
液晶面板200用于显示图像,包括显示区域201和位于显示区域201一侧的电路板202,通过电路板202实现对整个液晶面板200的驱动显示。
沿着液晶显示装置10中光线的出光方向,背光模组100依次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背板110、光源120、反射片130、扩散板140、中框150。
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天侧101、左侧102、右侧103和地侧104,其中天侧101和地侧104相对,左侧102和右侧103相对,天侧101分别与左侧102的一端和右侧103的一端相连,地侧104分别与左侧的102的另一端和右侧103的另一端相连。
相应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200、背板110、反射片130、扩散板140也分别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
光源120产生光,其包括沿第一方向D1 设置的多个LED灯条,多个LED灯条之间大致平行设置。灯条包括电路板和位于电路板一侧的多个LED灯,电路板的另一侧与背板接触,灯条通过连接部件固定于背板110上。
反射片130用于将光线反射到出光方向上。反射片130固定于背板110的表面,反射片130上设置有多个使LED灯外露的通孔。
扩散板140将来自光源120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进而实现对光线的均匀化。
中框150位于液晶面板200的一侧,用于与前壳(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用于承载和遮蔽位于液晶面板200一侧的电路板202。
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位于背板110上且用于支撑扩散板140的扩散板支架,由此保证了液晶显示装置10的混光距离。
如图2所示,背板110整体为一方形结构,包括天侧101、左侧102、右侧103和地侧104,其中天侧101和地侧104相对,左侧102和右侧103相对,天侧101分别与左侧102的一端和右侧103的一端相连,地侧104分别与左侧的102的另一端和右侧103的另一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110的天侧101、左侧102和右侧103的三侧结构相同。
背板110的地侧104不具有上述结构,地侧104为开口。
图3是图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沿A-A1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背板110沿A-A1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背板110和胶条400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如图3-5所示,以背板110的左侧或右侧之一为例进行说明,
背板110包括平板部111,第一台阶部112,第二台阶部113,以及连接于第一台阶部112和第二台阶部113的侧壁部114,以及连接于平板部111和第一台阶部112之间的过渡部115。
其中,背板110的天侧、左侧和右侧均具有上述结构。
第一台阶部112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台阶部113所在的平面与平板部111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侧壁部114所在的平面与平板部111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
第一台阶部112和第二台阶部113在同一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第一台阶部112、第二台阶部113和连接于第一台阶部112和第二台阶部113的侧壁部114构成一C型,即第一台阶部112、侧壁部114和第二台阶部113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S。
第一台阶部112上依次承载有反射片130、扩散板140,即反射片130和扩散板140的边缘放置于容置空间S。
其中,反射片130和扩散板140直接放置于第一台阶部112上,无固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射片130和扩散板140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地侧104端通过粘结方式固定。
第二台阶部113上固定液晶面板200,液晶面板200的侧边无遮挡,整体达到了液晶面板200悬浮设置的状态,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科技感。
其中,液晶面板200通过粘结件300固定于第二台阶部113上。
具体的,粘结件300可为泡棉胶带。泡棉胶带除了具有粘结固定作用外,还有缓冲作用,保证各部件不会轻易磨损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台阶部112、第二台阶部113完成了反射片130、扩散板140和液晶面板200的装配,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天、左、右侧不再需要中框实现反射片、扩散板和液晶面板的装配,由此降低整个显示装置的成本,且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容置空间S的高度,即第一台阶部112和第二台阶部113之间的距离最小做到4mm,即第一台阶部112与第二台阶部113之间的距离大于小于4mm,而反射片130和扩散板140的总厚度为1.15mm,反射片130和扩散板140不能填满容置空间S,液晶显示装置10还包括胶条400,胶条400设置于第二台阶113朝向第一台阶部112的一侧表面。胶条400的存在,一方面填充了容置空间S,能够阻挡位于其下方的反射片和扩散板弹起,更进一步起到了对扩散板的固定,另一方面胶条400位于扩散板的上方,能够避免位于其最上方的光学部件与第二台阶部113的一侧摩擦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400的厚度h在1mm-2.5mm之间,以此来保证起到上述两方面的作用,且方便反射片和扩散板装配于第一台阶部112和第二台阶部11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为6mm-10mm,为了保证液晶面板200与第二台阶部113具有足够的粘结固定面积以及显示装置具有较窄的边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400的宽度d为2mm-4mm。胶条400粘贴于第二台阶113朝向第一台阶部112的一侧表面靠近于第二台阶113的边缘的位置,有利于贴附工装将胶条400粘贴于第二台阶113朝向第一台阶部112的一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背板110的天侧、左侧和右侧的三侧各粘附一胶条400,如此设置能更加对扩散板进行稳固。
可选地,也可只选在背板110的天侧边粘附胶条400,这样可以更一步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渡部11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渡部1151和第二过渡部1152,第一过渡部1151与第一台阶部112相连,第二过渡部1152与平板部111相连。
过渡部115的存在提供了光源120和扩散板140之间具有足够的混光距离,保证了光源120发出的光线在与反射片130的配合下能够混合得较为均匀。
因第一台阶部112所在的平面与平板部111所在的平面平行,为了保证第一台阶部112与平板部111之间平缓过渡,在如图4所示的截面图中,第一过渡部1151与平板部111所在平面的夹角要大于第二过渡部1152与平板部111所在平面的夹角,即两者之间的连接先陡后缓,相比于单一角度过渡,以上连接方式可使得背板更具有层次感,且可通过不同角度的连接可弱化背板的厚度,从视觉感受来说,更轻薄;相比于先缓后陡的连接,更符合人的审美感受,外观更漂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110的平板部111、过渡部115、第一个台阶部112、侧壁部114和第二台阶部113为一体结构,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体化程度和集中度。
为了形成背板110的一体结构,在加工上,可采用一体折弯的方式进行加工,一体折弯的工艺增强了背板110的强度,在满足相同的强度需求的情况下,背板110的厚度可更薄,同时采用一体折弯的方式,不会存在接口,保证了良好的外观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10还可包含光学膜片160,光学膜片160位于扩散板140的出光侧,用于对光线进行增亮。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10也可不包括光学膜片160,可通过对扩散板140的丝印方式的调整来省略光学膜片160,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介绍一下液晶显示装置10的装配过程。
在进行液晶显示装置10的组装时,首先将胶条400通过工装粘贴于如图2所示的背板110的天侧101、左侧102和右侧103中的至少一个,而后顺次将反射片130、扩散板140从背板110的地侧104端插入到背板110上形成容置空间S内,然后再将液晶面板200进行粘贴装配,进而实现对液晶显示装置10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背板,所述背板整体为一方形结构,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端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在所述背板的天侧、左侧和右侧中的至少一侧端,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侧壁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在同一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台阶部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台阶部所在的平面,所述侧壁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部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台阶部朝向所述第一台阶部一侧上的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宽度为6mm-10mm,所述胶条的宽度为2mm-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条的厚度为1mm-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距离大于等于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通过粘结件固定于第二台阶部上,所述液晶面板的侧边无遮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还包括平板部以及连接所述平板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过渡部,所述平板部用于放置光源,所述第一台阶部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平板部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所述侧壁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平板部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连,所述第二过渡部与平板部相连,所述第一过渡部与所述平板部所在平面的夹角要大于所述第二过渡部与所述平板部所在平面的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用于对光线进行匀化,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台阶部用于承载所述扩散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放置于背板上,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入光侧,所述反射片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二台阶部、所述过渡部和所述平板部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片和所述扩散板直接放置于第一台阶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的天侧、左侧和右侧的三侧结构相同,所述背板的地侧为开口;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背板的地侧端,用于与前壳配合连接,用于承载和遮蔽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一侧的电路板。
CN202021502739.X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64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2739.XU CN21264720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2739.XU CN21264720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1922067657.0U CN2110618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7657.0U Division CN2110618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7206U true CN212647206U (zh) 2021-03-02

Family

ID=7159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7657.0U Active CN2110618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2021502739.XU Active CN21264720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7657.0U Active CN2110618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1061812U (zh)
WO (1) WO20211043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61812U (zh) * 2019-11-26 2020-07-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WO2022012588A1 (zh) 2020-07-14 2022-01-2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240A (zh) * 2015-11-19 2016-03-23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后盖、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KR20190048485A (ko) * 2017-10-31 2019-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9239978B (zh) * 2018-11-19 2021-06-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显示装置
CN109491140B (zh) * 2018-11-30 2021-06-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007517A (zh) * 2019-04-09 2019-07-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1061812U (zh) * 2019-11-26 2020-07-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4395A1 (zh) 2021-06-03
CN211061812U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0150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2042539B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JP3644476B2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
US8556445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805440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23294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EP2696234A1 (en) Backlight device
CN101363996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120057097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40036197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JP5318961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10297359B (zh)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曲面显示装置
EP243419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equipment
CN210514884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647206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20120200798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303442A (zh) 發光裝置及顯示裝置
CN11450989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M392976U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US20100103652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9184412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39660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24356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CN213338262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