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0444U -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0444U
CN212640444U CN202020831676.6U CN202020831676U CN212640444U CN 212640444 U CN212640444 U CN 212640444U CN 202020831676 U CN202020831676 U CN 202020831676U CN 212640444 U CN212640444 U CN 212640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ing
water
tank
pipeline
microorg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16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琳
程海燕
韦宇颖
陈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16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0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0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0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包括加标液制备装置、进水管路、操作台和导液管路,加标液制备装置包括加标罐、安装于加标罐中的搅拌器和驱动搅拌器工作的驱动装置,加标罐上设有投料口,进水管路与加标罐的进水端口连通,导液管路与加标罐的出水端口连通。则在使用时,仅需通过进水管路向加标罐中供应水,并通过投料口将微生物母液添加至加标罐中,利用搅拌器搅拌混合加标罐中的水和微生物母液,可快速地制备出大量加标液。则在微生物加标测试时,仅需将待测水处理设备放置于操作台上,再通过导液管路输送加标液至待测水处理设备,便可快速地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缩短测试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水处理设备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生物去除率是评价净水设备净水特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在净水设备或过滤器等水处理设备的功能性评价测试中,通常会进行大肠杆菌、贾第虫、隐孢子虫、弯曲杆菌等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微生物加标测试。微生物加标测试是先配制一定浓度的微生物加标液,再将一定体积的加标液通过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然后检测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中含有微生物的浓度,以此来检测水处理设备对水中微生物的去除能力。《卫生部涉及应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功能性检验中,规定加标液的使用量应不少于水处理设备额定总净水量。
当前,针对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一般需要在微生物加标测试实验室中进行。由于水处理设备额定总净水量一般为2m3~10m3,这就使得加标液的使用量较大,而实验室通常没有配备相应的加标液制备设施,这就导致微生物加标测试的速度较慢,周期较长,进而严重降低了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效率,难以满足对水处理设备进行快速测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包括:
加标液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并储存加标液,包括加标罐、安装于所述加标罐中的搅拌器和驱动所述搅拌器搅拌加标液的驱动装置;
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加标罐中供应水;
操作台,用于放置待测水处理设备;以及
导液管路,用于将所述加标罐中的加标液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连通,所述导液管路与所述加标罐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加标罐上设有用于添加微生物母液的投料口。
可选地,所述加标罐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进水管路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的第一主管道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管道与相应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有第一控水开关;所述导液管路包括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第二主管道和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与相应所述加标罐的出水端口的第二支管道,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有第二控水开关。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消毒剂的容器、用于向所述加标罐内喷洒消毒剂的喷头、用于将所述容器中的消毒剂泵送至所述喷头的泵体和将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喷头相连的管线,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加标罐中。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加标罐中的第一紫外灯。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置待测水处理设备的密封舱,所述密封舱设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密封舱上设有舱口,所述密封舱上安装有开关所述舱口的舱门。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舱中的第二紫外灯。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的水温控制系统,所述进水管路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与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的进水端口的进水管道和连接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的出水端口与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的连接管道。
可选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供液接口,所述供液接口与所述导液管路相连。
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液管路上的稳压罐和泄压阀。
可选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集液槽,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废水处理系统和连接所述废水处理系统与所述集液槽的排水管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设置有加标液制备装置和操作台,仅需通过进水管路向加标罐中供应水,并通过投料口将微生物母液添加至加标罐中,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搅拌器搅拌混合加标罐中的水和微生物母液,可快速地制备出大量加标液。则在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时,仅需将待测水处理设备放置于操作台上,再通过导液管路将加标罐中的加标液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便可加快待测水处理设备微生物加标测试的速度,缩短微生物加标测试周期,进而提高微生物加标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加标液制备装置;11-加标罐;12-搅拌器;13-投料口;14-密封盖;
2-进水管路;21-第一主管道;22-第一支管道;23-第一控水开关;24-进水管道;
3-操作台;31-供液接口;32-集液槽;
4-导液管路;41-第二主管道;42-第二支管道;43-第二控水开关;
5-容器;6-喷头;7-泵体;8-管线;
9-密封舱;91-舱口;92-舱门;
10-第一紫外灯;20-第二紫外灯;30-水温控制系统;
40-稳压罐;50-泄压阀;60-废水处理系统;70-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适用于滤芯、过滤器、净水设备等水处理装置或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该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包括加标液制备装置1、进水管路2、操作台3和导液管路4,加标液制备装置1用于制备并储存加标液,加标液制备装置1包括加标罐11、安装于加标罐11中的搅拌器12和驱动搅拌器12搅拌加标液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加标罐11上设有用于添加微生物母液的投料口13。进水管路2用于向加标罐11中供应水,操作台3用于放置待测水处理设备,导液管路4用于将加标罐11中的加标液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进水管路2与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连通,导液管路4与加标罐11的出水端口连通。则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路2将供水口的水自动供应至加标罐11中,并通过投料口13将微生物母液添加至加标罐11中,利用搅拌器12充分搅拌混合加标罐11中水和微生物母液,达到快速制备大量加标液的目的。加标罐11中制备并存储的加标液,再通过导液管路4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便可在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分别采样,进行微生物浓度检测,检测待测水处理设备对水中微生物的去除率,达到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的目的,以评价待测水处理设备对大肠杆菌、贾第虫、隐孢子虫、弯曲杆菌等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净水特性。
本申请提供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加标液制备装置1和操作台3,仅需通过进水管路2向加标罐11中供应水,并通过投料口13将微生物母液添加至加标罐11中,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搅拌器12搅拌混合加标罐11中的水和微生物母液,可快速地制备出大量加标液。则在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时,仅需将待测水处理设备放置于操作台3上,再通过导液管路4将加标罐11中的加标液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便可加快待测水处理设备微生物加标测试的速度,缩短微生物加标测试周期,进而提高微生物加标测试效率,较好地满足快速加标测试水处理设备的需求。
可以理解地,驱动装置可以是能够驱动搅拌器12搅拌工作的电机、液动马达或气动马达。进水管路2和导液管路4上可以根据实际水路控制需要,在对应的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控球阀,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智控操作屏向控制系统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电控球阀的开关,满足自动化控制的使用需求。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加标罐11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进水管路2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的第一主管道21和分别连接第一主管道21与相应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的第一支管道22,第一支管道22上设有第一控水开关23;导液管路4包括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第二主管道41和分别连接第二主管道41与相应加标罐11的出水端口的第二支管道42,第二支管道42上设有第二控水开关43。
该实施例中,加标罐11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即加标罐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进水管路2包括连接供水口的第一主管道21和分别连接第一主管道21与相应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的第一支管道22,各第一支管道22上设有第一控水开关23。导液管路4包括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第二主管道41和分别连接第二主管道41与相应加标罐11的出水端口的第二支管道42,各第二支管道42上设有第二控水开关43。则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加标液用量的需求,控制各第一支管道22上设有第一控水开关23和各第二支管道42上设有第二控水开关43,选择使用两个以上加标罐11进行加标液的制备,不仅可以保证加标液的制备连续性,加快待测水处理设备微生物加标测试的速度,缩短微生物加标测试周期,还可以一次性进行多个待测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操作,提高微生物加标测试的效率。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消毒剂的容器5、用于向加标罐11内喷洒消毒剂的喷头6、用于将容器5中的消毒剂泵送至喷头6的泵体7和将泵体7的输出端口与喷头6相连的管线8,喷头6安装于加标罐11中。
该实施例中,在加标罐11中安装喷头6,在容器5中储存消毒剂,则在微生物加标测试结束后,将加标罐11中的加标液排空,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泵体7工作,泵体7将容器5中的消毒剂泵送至喷头6,喷头6喷洒消毒剂对加标罐11内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加标罐11内残留的病原微生物造成污染。可以理解地,容器5可以是消毒液储存盒,泵体7可以是增压泵,打开增压泵的开关,增压泵便可将消毒液储存盒中的消毒剂泵送至喷头6,喷头6朝向加标罐11内部均匀地喷洒消毒剂,对加标罐11内部残留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毒处理。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加标罐11中的第一紫外灯10。该实施例中,在加标罐11中设有第一紫外灯10,则在微生物加标测试结束后,将加标罐11中的加标液排空,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紫外灯10工作,对加标罐11内部残留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加标罐11内残留的病原微生物造成二次污染。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紫外灯10的杀菌消毒效果,第一紫外灯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以便于选择性的在测试前和/或测试后对加标罐11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并且,第一紫外灯10采用防水紫外灯,避免加标罐11内的搅拌器12搅拌时溅起的水珠引起短路。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置待测水处理设备的密封舱9,密封舱9设于操作台3上,密封舱9上设有舱口91,密封舱9上安装有开关舱口91的舱门9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操作台3上设有密封舱9,则在微生物加标测试过程中,将待测水处理设备放置于密封舱9中,在防止加标液中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逸出的同时,也可避免加标过程中挥发性加标物质从中逸出,解决了感染性病原微生物或挥发性加标物质逸出威胁测试者健康的问题。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舱门92为玻璃或透光的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透明件,则可透过舱门92观察到密封舱9内待测水处理设备的状态,并防止含有微生物的水样溅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密封舱9中的第二紫外灯20。该实施例中,在密封舱9中设有第二紫外灯20,则在加标测试结束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紫外灯20工作,第二紫外灯20至少照射30min,以对密封舱9内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密封舱9内残留的病原微生物造成污染。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紫外灯20的杀菌消毒效果,第二紫外灯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以便于选择性的在测试前和/或测试后对密封舱9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其中,测试前的杀菌消毒可以避免密封舱9内部残留的细菌和病毒对测试产生不良影响,测试后的杀菌消毒可以避免试验舱密封舱9内部残留的细菌或病毒对从试验舱取出待测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人员造成感染。
具体地,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测试结束后,可通过控操作屏控制增压泵将消毒液储存盒中的消毒液经过喷头6喷洒于加标罐11内,对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各个组件和管路进行消毒。也可以通过控操作屏控制第二紫外灯20工作,第二紫外灯20保持工作30min,对加标罐11的内表面进行消毒。还可以通过控操作屏打开第一紫外灯10对操作台3上的密封舱9进行消毒。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加标罐11上上设有开关投料口13的密封盖14。该实施例中,在加标罐11上设有投料口13,则可通过投料口13将病原微生物母液和加标试剂从投料口13添加至加标罐11中,使加标罐11中的水与病原微生物母液和加标试剂充分混合后形成可供加标测试的加标液。并且,在投料口13内设有密封盖14,在不需要向加标罐11中添加试剂时处于密封闭合状态,避免加标罐11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从投料口13逸出。可以理解地,密封盖14采用弹性性能优良、抗老化、耐腐蚀的橡胶、硅胶或硅橡胶等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盖14也可以是设于投料口内的软胶塞,软胶塞上设有用于供试剂注射器的注射嘴刺入的狭口(图中未示出),狭口的两侧壁相互弹性抵持。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盖14上设有两侧壁相互弹性抵持的狭口,该狭口在不需要向加标罐11中添加试剂时处于密封闭合状态,避免加标罐11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从投料口13逸出。而在需要向加标罐11中添加试剂时,仅需通过试剂注射器的注射嘴刺入的狭口,便可以将病原微生物母液和加标试剂从投料口13添加至加标罐11中,并且狭口的两侧壁分别弹性抵持于试剂注射器的注射嘴的外壁上,减少加标罐11与外界空气的对流,进而大幅度减少加标罐11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从投料口13逸出的量。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进水管路2上的水温控制系统30,进水管路2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与水温控制系统30的进水端口的进水管道24和连接水温控制系统30的出水端口与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的连接管道。
该实施例中,在进水管路2上设有控制水温的水温控制系统30,以适应制备不同微生物加标液所需的温度,有利于快速制备含有不同微生物的加标液,消除或减小水温对加标测试误差的影响,从而保证微生物加标测试的准确可靠性。可以理解地,水温控制系统30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以水的温度作为被控变量的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法诸如温度闭环控制,具有流量前馈的温度闭环控制,水的温度为主参数、流量为副参数的串级控制。由于水温控制系统30的具体结构与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作赘述。此外,水温控制系统30可根据测试水温要求或者微生物加标液制备温度要求,对进水管路2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加热,以满足不同微生物加标液的制备或者不同待测水处理设备加标测试中对水温的要求。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连接管道可以包括第一主管道21和与第一主管道21相连的至少两根第一支主管道21。其中,第一主管道21与水温控制系统30的出水端口相连,第一支主管道21与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相连。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道也可以仅包括一根第一主管道21,第一主管道21的两端与水温控制系统30的出水端口和加标罐11的进水端口分别相连。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操作台3上设有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供液接口31,供液接口31与导液管路4相连。
该实施例中,在操作台3上设有供液接口31,则在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时,将待测水处理设备放置于操作台3上后,仅需将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与供液接口31相连,便可方便地对待测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加标测试,提高微生物加标测试的效率。可以理解地,供液接口3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以便于一次性进行多个待测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加标测试操作,提高微生物加标测试的效率。并且,供液接口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而合理设置,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导液管路4上的稳压罐40和泄压阀50。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导液管路4上设置稳压罐40,以保持导液管路4中加标液的压力稳定,有利于提高对待测水处理设备微生物加标测试的准确性,并且,在导液管路4上邻近稳压罐40的位置设置泄压阀50,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泄压阀50,可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等的在线监控,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随时关注试验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变化调整测试。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操作台3上设有集液槽32,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废水处理系统60和连接废水处理系统60与集液槽32的排水管路70。
该实施例中,在操作台3上设有集液槽32,则在采取进水水样或出水水样时,如果含有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水体喷洒或溅到操作台3上,便可使得喷洒或溅到操作台3上的含有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水汇流至集液槽32,并通过集液槽32和与连接废水处理系统60与集液槽32的排水管路70,输送至废水处理系统60进行处理后再排放,避免含有感染性病原微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测试人员造成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标液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并储存加标液,包括加标罐、安装于所述加标罐中的搅拌器和驱动所述搅拌器搅拌加标液的驱动装置;
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加标罐中供应水;
操作台,用于放置待测水处理设备;以及
导液管路,用于将所述加标罐中的加标液输送至待测水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连通,所述导液管路与所述加标罐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加标罐上设有用于添加微生物母液的投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标罐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进水管路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的第一主管道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管道与相应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有第一控水开关;所述导液管路包括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第二主管道和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与相应所述加标罐的出水端口的第二支管道,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有第二控水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消毒剂的容器、用于向所述加标罐内喷洒消毒剂的喷头、用于将所述容器中的消毒剂泵送至所述喷头的泵体和将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喷头相连的管线,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加标罐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加标罐中的第一紫外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置待测水处理设备的密封舱,所述密封舱设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密封舱上设有舱口,所述密封舱上安装有开关所述舱口的舱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舱中的第二紫外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的水温控制系统,所述进水管路包括用于连接供水口与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的进水端口的进水管道和连接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的出水端口与所述加标罐的进水端口的连接管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供待测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端口连接的供液接口,所述供液接口与所述导液管路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液管路上的稳压罐和泄压阀。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设有集液槽,所述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还包括废水处理系统和连接所述废水处理系统与所述集液槽的排水管路。
CN202020831676.6U 2020-05-15 2020-05-15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640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1676.6U CN212640444U (zh) 2020-05-15 2020-05-15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1676.6U CN212640444U (zh) 2020-05-15 2020-05-15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0444U true CN212640444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9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1676.6U Active CN212640444U (zh) 2020-05-15 2020-05-15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40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6353A (zh) * 2022-01-10 2022-05-13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加标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6353A (zh) * 2022-01-10 2022-05-13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加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355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rilizing medical devices
CN1270530A (zh) 利用水电解产生的阴极液和阳极液的消毒装置
CN212640444U (zh) 微生物加标测试系统
WO2021082027A1 (zh) 一种带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新型医疗机械清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48708B (zh) 用于医用清洗消毒机的循环管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14340A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杀菌消毒装置
CN208394857U (zh) 消毒剂一体投加装置
CN211453579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具消毒装置
CN110066719B (zh) 培养器
CN208378678U (zh) 一种生物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
CN111732269A (zh) 一种一体化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CN215775331U (zh) 一种保鲜剂加工用杀菌装置
CN206751622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处理装置
CN218638016U (zh) 电解水内镜清洗消毒机
CN219792960U (zh) 一种培养箱
CN219929738U (zh) 饮用水、自来水用二氧化氯消毒装置
CN212387898U (zh) 一种化工用清洗水循环利用设备
CN214633087U (zh) 一种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
CN111474311A (zh) 病原微生物加标试验舱
CN2179728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杀菌消毒设备
CN211770467U (zh) 用于宠物医院动物房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0945180U (zh) 一种桶装饮用水生产加工用杀菌消毒装置
CN212187254U (zh) 一种前置式医院中心吸引站气体消毒装置
CN214192916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CN213014476U (zh) 一种箱式叠压节能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