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6166U -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6166U
CN212626166U CN202022135455.8U CN202022135455U CN212626166U CN 212626166 U CN212626166 U CN 212626166U CN 202022135455 U CN202022135455 U CN 202022135455U CN 212626166 U CN212626166 U CN 21262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all
opposit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54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秉男
洪永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54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6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包括壳体与端子构件,端子构件组装于壳体内,端子构件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相对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一缺口部,第一凸部位于第一缺口部的一侧,第二端子件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二缺口部,第二凸部位于第二缺口部的一侧,第一凸部与第二缺口部相对,第二凸部与第一缺口部相对。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插接组装成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受到对接电连接器挤压后,第一弹片的凸部位于与第二弹片的缺口部,第二弹片的凸部位于第一弹片的缺口部。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凸部与缺口部间的对应,可避免弹片间的互相干涉,而导致弹片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于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是由壳体以及端子组成,壳体与端子皆具有固定的标准尺寸。当壳体与端子组装后,壳体与端子的结构尺寸也相对固定。然,当电连接器与另一电连接器进行组装时,电连接器的端子需要插接组装于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内,使电连接器的端子与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产生电性连接,但同时电连接器的端子也会受到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干涉,很容易造成电连接器的端子的一端受到挤压发生变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电连接器的端子容易受到干涉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与端子构件。端子构件组装于壳体内,端子构件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相对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一缺口部,第一凸部位于第一缺口部的一侧,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二缺口部,第二凸部位于第二缺口部的一侧,第一凸部与第二缺口部相对,第二凸部与第一缺口部相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接电连接器,包括:对接壳体与端子组件。端子组件组装于对接壳体内,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相对面均为抗摩擦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第一方向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如第二方向所述的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插接于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端子构件与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互相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弹片的一端与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抵接于的抗摩擦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端子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一缺口部,第二端子件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二缺口部,第一凸部与第二缺口部相对,第二凸部与第一缺口部相对。当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插接组装成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受到对接电连接器挤压后,第一弹片的凸部位于与第二弹片的缺口部,第二弹片的凸部位于第一弹片的缺口部。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凸部与缺口部间的对应,可避免弹片间的互相干涉,而导致弹片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分解图;
图9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10是图9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施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施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施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请参阅图1与图2,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与另一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电连接器1包括壳体11与端子构件13。端子构件13组装于壳体11内,端子构件13包括第一端子131与第一端子131相对的第二端子132,第一端子131具有第一凸部1311和第一缺口部1312,第一凸部1311位于第一缺口部1312的一侧。第二端子132具有第二凸部1321和第二缺口部1322,第二凸部1321位于第二缺口部1322的一侧。第一凸部1311与第二缺口部1322相对,第二凸部1321与第一缺口部1312相对。
承上所述,第一凸部1311的几何形状与第二缺口部1322的缺口形状为互补结构,第二凸部1321的几何形状与第一缺口部1312的缺口形状为互补结构。当第一端子131具有第一凸部1311和第一缺口部1312的一端以及第二端子132具有第二凸部1321和第二缺口部1322的一端互相靠近时,第一凸部1311位于第二缺口部1322中,第二凸部1321位于第一缺口部1312中,如此可避免第一端子131的一端与第二端子132的一端互相干涉影响。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制凸部的几何形状,凸部可为圆形、三角形或矩形等的几何形状,而缺口部的缺口形状对应凸部的几何形状,缺口部也为相对应的圆形、三角形或矩形等的缺口形状。
另外,凸部与缺口部也可为非互补结构,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二缺口部1322的缺口形状可容置第一凸部1311的几何形状,第一缺口部1312的缺口形状可容置第二凸部1321的几何形状,上述方式也可避免第一端子131的一端与第二端子132的一端互相干涉影响的问题。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子,并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分别组装于壳体11中。另外,本申请的端子构件13也可包括端子本体(图未示),从端子本体的一侧分别延伸出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端子本体、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即一个端子,如此可进一步缩小端子构件13占用的体积。本申请的端子构件13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作改良,并应用相对端子的凸部与缺口部的对应结构进行实施。
再者,请一并参阅图3,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以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分别组装于壳体11中,进行说明,第一端子131具有多个第一弹片1310,每个第一弹片1310的一端具有第一凸部1311与第一缺口部1312,多个第一弹片1310间隔排列设置。第二端子132具有多个第二弹片1320,每个第二弹片1320的一端具有第二凸部1321与第二缺口部1322,多个第二弹片1320对应多个第一弹片1310排列设置,即多个第二弹片1320间隔排列设置。
于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为一种弯头公座连接器,电连接器1的壳体11具有两个连通孔,每个连通孔贯通壳体11,壳体11的一端为矩型孔口,其另一端为L型孔口,连通孔的两端连通矩型孔口以及L型孔口。端子构件13可由L型孔口组装于连通孔内。其中端子构件13的多个第一弹片1310与多个第二弹片1320由矩型孔口露出,端子构件13还包括鱼眼端子,鱼眼端子由L型孔口露出。
再者,壳体11具有第一内壁111、第二内壁112与两个内侧壁113,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12相对,两个内侧壁113分别连接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12的侧边。壳体11还包括凸肋114,两个凸肋114设置于两个内侧壁113,两个凸肋114的其中一个面对于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12分别具有导引槽110,两个导引槽110互相相对。第一端子131具有第一导引部1313,第二端子132具有第二导引部1323,第一端子131的第一导引部1313沿着对应的导引槽110组装于壳体11内,使第一端子131平行于第一内壁111设置。第二端子132的第二导引部1323沿着对应的导引槽110组装于壳体11内,使第二端子132平行于第二内壁112设置,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相对设置。
承上所述,导引槽110的槽口具有导引斜口1101,第一端子131的第一导引部1313与第二端子132的第二导引部1323由导引斜口1101组装于导引槽110内。本实施方式通过导引斜口1101可以更容易将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组装于壳体11内。又,第一端子131具有第一抵压部1314,第二端子132具有第二抵压部1324,第一抵压部1314与第二抵压部1324沿着相对的导引槽110设置,并抵靠于相对的导引槽110。如此第一端子131通过第一抵压部1314辅助第一端子131沿着导引槽110移动,且能够进一步通过第一抵压部1314稳固第一端子131平行贴合于第一内壁111。第二端子132通过第二抵压部1324辅助第二端子132沿着导引槽110移动,且能够进一步通过第二抵压部1324稳固第二端子132平行贴合于第二内壁112。
另外,第一端子131具有第一干涉部1315,第二端子132具有第二干涉部1325,第一干涉部1315与第二干涉部1325互相抵靠设置。如此能使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能够稳固组装于壳体11内,且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维持间隔距离,使第一端子131的鱼眼端子与第二端子132的鱼眼端子彼此不受到挤压变形的问题。
请参阅图4到图7,图4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图6是图5的A-A’线的剖视图与是本申请的对接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接电连接器2,其包括对接壳体21与端子组件23。端子组件23组装于对接壳体21内,端子组件23包括第一端子231与第一端子23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232,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的相对面均为抗摩擦面2301。其中抗摩擦面2301用于保护避免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的电性接触面的摩擦损害。当电连接器1插接于对接电连接器2时,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会抵接触碰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的电性接触面外侧的抗摩擦面2301,如此抗摩擦面2301除了可用于电性连接之外,也可降低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插接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的摩擦损耗。其中抗摩擦面2301可为镀金面、镀银面或镀铜面等。
承上所述,于本实施方式中,对接电连接器2为直头母座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2的对接壳体21具有两个连通孔,每个连通孔贯通对接壳体21,对接壳体21的两端皆为矩型孔口,连通孔的两端连通矩型孔口。端子组件23可由矩型孔口组装于连通孔内。端子组件23还包括鱼眼端子,鱼眼端子由组装的矩型孔口露出。
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231或第二端子232的抗摩擦面2301仅会设置于其中一侧表面,所以对接壳体21内更设有防止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反方向组装的结构,以避免组装错误。对接壳体21内具有第一内壁211、第二内壁212与两个内侧壁213,第一内壁211与第二内壁212相对,两个内侧壁213分别连接第一内壁211与第二内壁212的侧边,对接壳体21内还具有两个凸块214,两个凸块214分别设置于第一内壁211与第二内壁212,并且两个凸块214互为斜对角的位置。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均具有凹口部2302,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组装于对接壳体21内,两个凹口部2302与两个凸块214互相嵌合,如此第一端子231的抗摩擦面2301远离对接壳体21的第一内壁211的一侧设置,第二端子232的抗摩擦面2301远离对接壳体21的第二内壁212的一侧设置,使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的相对面为抗摩擦面2301。本申请通过凸块214能够确实将第一端子231的抗摩擦面2301以及第二端子232的抗摩擦面2301互相面对于对接壳体21的插接空间。
另外,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的两侧边具有干涉部2303,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组装于对接壳体21内,干涉部2303抵接于两个内侧壁213。如此可使第一端子231与第二端子232固定于对接壳体21内。
请参阅图8到图10,图8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分解图、图9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与图10是图9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3,其包括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2。对接电连接器2插接于电连接器1,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互相电性连接,其中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的第一弹片1310的一端与第二弹片1320的一端分别抵接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的抗摩擦面2301。
承上所述,电连接器1的壳体11还包括插接导引槽10,对接电连接器2的对接壳体21包括插接导引块20,插接导引块20插接插接导引槽10。使电连接器1能够顺利插接于对接电连接器2内。
于本实施方式中,对接电连接器2与电连接器1插接成电连接器组件3。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会插接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内,即电连接器1的端子构件13位于对接电连接器2的端子组件23之间。其中端子构件13的第一端子131的第一弹片1310抵接于端子组件23的第一端子231的抗摩擦面2301。端子构件13的第二端子132的第二弹片1320抵接于端子组件23的第二端子232的抗摩擦面2301。
承上所述,第一弹片1310会受到第一端子231的挤压,第二弹片1320会受到第二端子232的挤压,使第一弹片1310的一端与第二弹片1320的一端均向内弯折,而第一弹片1310的一端与第二弹片1320的一端互相交错。其中弯折后的第一弹片1310的第一凸部1311位于第二弹片1320的第二缺口部1322中,弯折后的第二弹片1320的第二凸部1321位于第一弹片1310的第一缺口部1312中。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3通过凸部与缺口部间的对应,可避免第一弹片1310与第二弹片1320间的互相干涉影响,而导致第一弹片1310与第二弹片1320变形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的端子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一缺口部,第二端子件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二缺口部,第一凸部与第二缺口部相对,第二凸部与第一缺口部相对。当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插接组装成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受到对接电连接器挤压后,第一弹片的凸部位于与第二弹片的缺口部,第二弹片的凸部位于第一弹片的缺口部。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凸部与缺口部间的对应,可避免弹片间的互相干涉,而导致弹片变形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
端子构件,组装于壳体内,所述端子构件包括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一缺口部,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一缺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二缺口部,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二缺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缺口部相对,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缺口部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几何形状与所述第二缺口部的缺口形状为互补结构,所述第二凸部的几何形状与所述第一缺口部的缺口形状为互补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构件还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的一侧延伸出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端子本体、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对设置,并分别组装于所述壳体中。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多个第一弹片,每个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缺口部,所述多个第一弹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多个第二弹片,每个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缺口部,所述多个第二弹片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弹片排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导引部,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具有两个导引槽,两个所述导引槽互向相对,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引部沿着对应的所述导引槽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引部沿着对应的所述导引槽组装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与两个内侧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所述两个内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的侧边,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凸肋,所述两个凸肋设置于所述两个内侧壁,所述两个凸肋的其中一个面对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分别具有所述导引槽,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引部沿着相对的所述导引槽设置,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槽的槽口具有导引斜口,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引部由所述导引斜口进入所述导引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与所述第二抵压部沿着相对的所述导引槽设置,并且抵靠于相对的所述导引槽。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干涉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干涉部,所述第一干涉部与所述第二干涉部互相抵靠设置。
11.一种对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壳体;以及
端子组件,组装于所述对接壳体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相对面均为抗摩擦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壳体内具有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与两个内侧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所述两个内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的侧边,所述对接壳体内还具有两个凸块,所述两个凸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凹口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组装于所述对接壳体内,两个所述凹口部与所述两个凸块互相嵌合,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抗摩擦面远离所述对接壳体的所述第一内壁一侧侧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抗摩擦面远离所述对接壳体的所述第二内壁一侧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侧边具有干涉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组装于所述对接壳体内,所述干涉部抵接于所述两个内侧壁。
14.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和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电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构件与所述对接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组件互相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多个第一弹片,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多个第二弹片,所述多个第一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抗摩擦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壳体还包括插接导引槽,所述对接电连接器的所述对接壳体包括插接导引块,所述插接导引块插接所述插接导引槽。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二弹片的一端交错,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弹片的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弹片的所述第二缺口部中,所述多个第二弹片的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弹片的所述第一缺口部中。
CN202022135455.8U 2020-09-25 2020-09-25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262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455.8U CN212626166U (zh) 2020-09-25 2020-09-25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455.8U CN212626166U (zh) 2020-09-25 2020-09-25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6166U true CN21262616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5455.8U Active CN212626166U (zh) 2020-09-25 2020-09-25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6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6710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JPS61179077A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782354B (zh) 板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件
WO200706363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202002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TWM647732U (zh) 插座連接器及用於其之金屬外殼
CN212626166U (zh)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US10886656B2 (en) Automotiv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automotive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2134045A (zh)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CN210725278U (zh) 耳机组件
CN111262095B (zh) 电连接器
CN112542741A (zh) 电连接器
CN113270744B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1129821B (zh) 插座
CN212392412U (zh) 板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TWI744967B (zh) 端子結構和電連接器
CN215008754U (zh) 连接器
CN213660730U (zh)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3845723U (zh) 电连接器
CN220797152U (zh) 连接器端子、电连接组件、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
CN219477081U (zh) 端子模块、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6698947U (zh) 用于高压连接器的屏蔽连接件和高压连接器
CN211480439U (zh) 插座、插头和电连接器
CN216648684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