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2332U - 一种高温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2332U
CN212622332U CN202021055722.4U CN202021055722U CN212622332U CN 212622332 U CN212622332 U CN 212622332U CN 202021055722 U CN202021055722 U CN 202021055722U CN 212622332 U CN212622332 U CN 212622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communicated
temperature
mo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57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玉碟
韦名英
夏可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Simple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Simple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Simple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Simple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57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2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2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2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箱,包括设有测试腔的外箱体、隔板、循环风机和排风管;隔板沿测试腔的侧壁周向设置,隔板的内壁组成一通孔;隔板的外壁与外箱体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间隙与通孔形成循环气流通道;循环风机包括电机和扇叶;电机固设于外箱体的外侧壁上;扇叶安装于电机的转轴上,转轴与外箱体之间设有进风间隙,进风间隙连通外界和测试腔;扇叶设置于通孔中,将气体往远离电机的方向吹出;排风管一端连通测试腔,另一端连通外界。外界冷风能通过进风间隙对电机转轴降温,从而能有效避免电机发生过热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箱。
背景技术
高温箱是环境试验、老化筛选、热处理工艺的主要设备。
现有的高温箱,其送风电机一般设置在箱体外,扇叶设置在高温箱内。当高温箱工作时,箱体内的热能会沿电机转轴向外漏出(简称漏热)。高温箱内的温度过高时,如300摄氏度甚至更高时,漏热会经电机的转轴传导给电机后,会引起电机的过热保护。
因此,需要一种高温箱,以避免漏热而导致进风电机发生过热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箱,可以有效避免送风电机因为漏热而发生过热保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箱,包括设有测试腔的外箱体、隔板、循环风机和排风管;
所述隔板沿所述测试腔的侧壁周向设置,所述隔板的内壁组成一通孔;所述隔板的外壁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通孔形成循环气流通道;
所述循环风机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固设于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箱体之间设有进风间隙,所述进风间隙连通外界和测试腔;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通孔中,将气体往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吹出;
所述排风管一端连通测试腔,另一端连通外界。
可选地,包括进风管;所述扇叶的进风端形成一负压区域,所述扇叶的出风端形成一正压区域;
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区域,另一端连通气源;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
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正压区域,另一端连通外界;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气流量的第二控制阀。
可选地,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绕所述扇叶周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环状发热体。
可选地,包括用于引导气体流向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导向板中间设有气流循环孔,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气流循环孔中。
可选地,包括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固定于所述测试腔的底板上;所述隔套为中空结构,设置有与所述气流循环通道相通的流通孔。
可选地,所述外箱体包括外箱、内箱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外箱和所述内箱之间;所述隔板的外壁与所述内箱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可选地,包括防护栅板;所述扇叶和所述防护栅板按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防护栅板固定于所述隔板形成的空腔内。
可选地,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排风管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电动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所述温湿度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温湿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排风管可以排出测试腔内高温气体,避免测试腔内的压强过高影响导致进风间隙不能进风;此外,通过隔板和测试腔内壁形成的循环气流通道可以持续不断的将冷风从外界引入测试腔;因此,扇叶转动往通孔吹风时,外界冷风吹过进风间隙对电机转轴降温,从而能有效避免电机发生过热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高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高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外箱体1、测试腔11、间隙12、外箱13、内箱14、保温层15、防护栅板16、加热器2、隔板3、导向板31、气流循环孔32、循环风机4、进风间隙41、进风管5、第一控制阀51、第一温度传感器52、排风管6、第二控制阀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隔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箱,包括设有测试腔11的外箱体1;还包括隔板3、循环风机4和排风管6;
本实施例中,隔板3沿测试腔11的侧壁周向设置,隔板3在测试腔11内组成一回字形的结构,回字内的口字即为隔板3组合形成的通孔。
循环风机4的电机设置在外箱体1的外侧壁上,扇叶则设置于测试腔11中且位于隔板3组成的通孔内,用于气体吹过通孔,使气体于测试腔11和隔板3形成循环气流通道内循环流转。
气体于循环气流通道内流转时,扇叶的出风端相对扇叶的进风端,其气体压力明显更高。由于进风间隙41绕转轴周向设置,且位于扇叶的进风端,外界冷风在扇叶作用下,通过进风间隙41对转轴进行冷却。
排风管6一端连通测试腔,另一端连通外界。排风管用于排出测试腔内部分气体,使进入进风间隙41的冷风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测试腔内。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将测试腔11的内腔设为矩形体状,隔板3对应组成回字状结构;也可将测试腔11设为圆筒状,隔板3则组合成空心圆筒状结构,此时测试腔11的内腔形状对应设为圆柱状。
具体地,高温箱包括进风管5;扇叶的进风端形成一负压区域,扇叶的出风端形成一正压区域;
进风管5的一端连通负压区域,另一端连通气源;进风管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51。应该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进风效果,进风管5的出风管管口应正对扇叶,使来自气源的气体能顺畅地被扇叶吸入测试腔11。
排风管6的一端连通正压区域,另一端连通外界;排风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气流量的第二控制阀61。应该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排风效果,可以将排风管6的进风管管口应对气体流向,气体被直接吹入排风管6从而向外界流出。
高温箱还包括加热器2;加热器2绕扇叶周向设置。加热器2绕扇叶周向设置,扇叶搅拌空气时,可以将进风端的气体搅拌得更加的均匀,有利于提高高温箱的测试精度。具体地,加热器2可设为环状发热体。
可选地,包括用于引导气体流向的导向板31,导向板31固定设置于隔板3靠近扇叶的一端,导向板31中间设有气流循环孔32,扇叶安装于气流循环孔32中。导向板31用于将从间隙12流过的空气导向扇叶的进风端。
具体地,高温箱工作时,加热器2加热的气体被搅拌后吹入隔板3形成的通孔中,然后沿间隙12从测试腔11的底部流回扇叶的进风端。在此过程中,由于隔板3的两面同时受热,变温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达到稳定状态,有利于保持测试腔11内的温度的均匀性。另外,由于测试腔11的内壁单面受热,变温速度较慢,而隔板3将测试腔11的侧壁隔开,避免了升温慢的侧壁对测试腔11内的测试工件造成影响。此外,扇叶的搅拌作用可以将温度较高的气体和温度较低的气体搅拌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试腔11内气体的温度稳定性。
高温箱包括隔套7;隔套7与隔板3间隔设置,固定于测试腔11的底板上;隔套7为中空结构,设置有与气流循环通道相通的流通孔;中空结构既连通测试腔11,也连通间隙12。隔套用于放置测试产品时,仍能使气体顺畅流转于循环气流通道内,避免产品阻碍气体流转使测试腔11内局部温度过高。
外箱体1包括外箱13、内箱14和保温层15,保温层15填充于外箱13和内箱14之间;隔板3的外壁与内箱14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12。
高温箱包括防护栅板16;扇叶和防护栅板16按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防护栅板16固定于隔板3形成的空腔内。产品测试中,扇叶吹出气体,气体穿过防护栅板16后进行测试腔11。防护栅板16可以对测试产品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工作过程中转轴上的扇叶脱落后对直接损坏测试产品。
高温箱包括控制器、设置于进风管5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设置于排风管6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可用于反馈流入测试腔11内的气体温度,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阀51和第二控制阀61控制流入测试腔11的流量,进一步提高测试腔11内的温度均匀性。
第一控制阀51和第二控制阀61均为电动阀门,第一控制阀51和第二控制阀6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应该知道的是,加热器2和循环风机4工作时,不关闭加热器2,进风管5加入冷空气,排风管6排出热空气,一定时间后测试腔11内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可以有效避免加热器2开闭造成测试腔11内的温度波动,从而使测试腔11内的温度梯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高温箱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温湿度调节器设置于测试腔11内,温湿度调节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不改变测试腔内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将高温箱靠地的一面调整为另一个侧面,使箱门的方向竖直设置,以方便测试件的进出。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测试腔(11)的外箱体、隔板(3)、循环风机(4)和排风管(6);
所述隔板(3)沿所述测试腔(11)的侧壁周向设置,所述隔板(3)的内壁组成一通孔;所述隔板(3)的外壁与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12),所述间隙(12)与所述通孔形成循环气流通道;
所述循环风机(4)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固设于所述外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箱体(1)之间设有进风间隙(41),所述进风间隙连通外界和测试腔(11);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通孔中,将气体往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吹出;
所述排风管(6)一端连通测试腔(11),另一端连通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5);所述扇叶的进风端形成一负压区域,所述扇叶的出风端形成一正压区域;
所述进风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区域,另一端连通气源;所述进风管(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51);
所述排风管(6)的一端连通所述正压区域,另一端连通外界;所述排风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气流量的第二控制阀(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绕所述扇叶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为环状发热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引导气体流向的导向板(31),所述导向板(31)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3)靠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导向板(31)中间设有气流循环孔(32),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气流循环孔(3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套(7);所述隔套(7)与所述隔板(3)间隔设置,固定于所述测试腔(11)的底板上;所述隔套(7)为中空结构,设置有与所述循环气流通道相通的流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包括外箱(13)、内箱(14)和保温层(15),所述保温层(15)填充于所述外箱(13)和所述内箱(14)之间;所述隔板(3)的外壁与所述内箱(14)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间隙(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栅板(16);所述扇叶和所述防护栅板(16)按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防护栅板(16)固定于所述隔板(3)形成的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5)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设置于所述排风管(6)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第二控制阀(61)均为电动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第二控制阀(6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度调节器;所述温湿度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测试腔(11)内,所述温湿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021055722.4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高温箱 Active CN212622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5722.4U CN212622332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高温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5722.4U CN212622332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高温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2332U true CN21262233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4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5722.4U Active CN212622332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高温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23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4398A (zh) * 2021-05-17 2021-07-20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套箱式环境试验设备
CN113702417A (zh) * 2021-08-31 2021-11-26 东莞市越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均匀度自然通风老化试验箱
CN114252723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温测试台
CN116851045A (zh) * 2023-08-10 2023-10-10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无风高低温试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4398A (zh) * 2021-05-17 2021-07-20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套箱式环境试验设备
CN113702417A (zh) * 2021-08-31 2021-11-26 东莞市越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均匀度自然通风老化试验箱
CN113702417B (zh) * 2021-08-31 2023-12-12 东莞市越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均匀度自然通风老化试验箱
CN114252723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温测试台
CN116851045A (zh) * 2023-08-10 2023-10-10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无风高低温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2332U (zh) 一种高温箱
CN207109039U (zh) 一种循环式的铸件空气冷却装置
WO2023227089A1 (zh) 控温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209957851U (zh) 退火炉及退火设备
CN202415611U (zh) 热处理炉炉温均衡装置
CN114251927A (zh) 一种水电混合快速高真空烤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15010350A (zh) 一种用于基板玻璃生产稳定的装置及方法
CN113932539A (zh) 一种送风系统、送风方法和冷柜
CN210048839U (zh) 一种炉内气流流动性好的井式渗碳炉
CN207619513U (zh) 一种井式氮化炉
CN108571888B (zh) 一种热风循环装置
CN204369935U (zh) 双风机均压热处理炉冷却装置
CN207023952U (zh) 电烤箱
CN111596705A (zh) 一种通讯柜的智能温控系统
CN205797237U (zh) 一种高低温试验设备
CN206313335U (zh) 交流电源分配列柜
CN218345511U (zh) 一种井式炉冷却装置
CN205593897U (zh) 一种氙灯老化试验箱
CN212855803U (zh) 一种高密度ssd可靠性测试高温箱
CN111378818B (zh) 一种紧固件热处理保温装置
CN219891049U (zh) 一种可调风道系统的老化测试箱
CN214337320U (zh) 一种电力用电力柜降温装置
CN215308568U (zh) 一种消毒库用的高低温控制结构
CN215490979U (zh) 一种螺旋风道式炉外冷却装置
CN113333047B (zh) 一种恒温检测试剂卡孵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