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2055U -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2055U
CN212622055U CN202021052848.6U CN202021052848U CN212622055U CN 212622055 U CN212622055 U CN 212622055U CN 202021052848 U CN202021052848 U CN 202021052848U CN 212622055 U CN212622055 U CN 212622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storage
sampling
branch pip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28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剑威
徐琨璘
黎伟斌
陈培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28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2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2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2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以及氨水制造设备,该装置包括以下部件:与外界的氨水源连通的氨水管;取样管的一端与进氨水管连通,取样管的另一端具有与第一储液管连通的第一样分管和与第二储液管连通的第二取样分管;第一储液管具有密封的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管中具有密封的第二储液腔,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中均内置有密度计,且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通过通气管连通;回液管,回液管的一端与进氨水管连通,回液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回液分管与第二回液分管,第一回液分管与第一储液腔连通,第二回液分管与第二储液腔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能有效提高氨水密度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广以及各类重轻工业在环保领域的重视,特别是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由于“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推广等原因,故在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的情况下,氨水使用量将在原有工业制造领域的常备基础上大幅上扬。在实际的氨水生产过程中,氨水的生产浓度一般是依据氨水的密度来判断,而目前常用的管道在线的氨水密度检测仪通常是利用压差原理作为在线检测的手段。然而,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管内氨水流速会有波动,从而导致目前常见的在线氨水密度检测仪受到管道内氨水波动流速的影响会较大,进而使得密度检测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氨水密度检测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包括:
进氨水管;
取样组件,包括取样管、第一储液管、第二储液管、密度计以及通气管,取样管的一端与进氨水管连通,取样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取样分管和第二取样分管,第一取样分管与第一储液管连通,第二取样分管与第二储液管连通;第一储液管具有密封的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管中具有密封的第二储液腔,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中均内置有密度计,且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通过通气管连通;以及,
回液管,回液管的一端与进氨水管连通,回液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回液分管与第二回液分管,第一回液分管与第一储液腔连通,第二回液分管与第二储液腔连通。
可选地,第一储液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第一上板与第一下板分别密封盖合第一管体沿轴向的两端敞口;第二储液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第二上板与第二下板分别密封盖合第二管体沿轴向的两端敞口;
第一取样分管和第一回液分管均通过第一下板而与第一储液腔连通;第二取样分管和第二回液分管均通过第二下板而与第二储液腔连通;通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以使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连通。
可选地,第一取样分管上设有第一进料阀,第二取样分管上设有第二进料阀;
第一回液分管上设有第一回液阀,第二回液分管上设有第二回液阀。
可选地,第一取样分管远离进氨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回液分管连通,且第一取样分管与第一回液分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下板和第一回液阀之间;
第二取样分管远离进氨水管的一端与第二回液分管连通,且第二取样分管与第二回液分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下板和第二回液阀之间。
可选地,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一下板与第一储液腔连通,第一排水阀设于第一排水管上,第二排水管通过第二下板与第二储液腔连通,第二排水阀设于第二排水管上。
可选地,第一回液分管和第一排水管与第一下板的连接处呈密封连接设置;第二回液分管和第二排水管与第二下板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通气管分别与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
可选地,通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可选地,第一储液管和第二储液管形状一致,且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间隔并行排布。
可选地,进氨水管上还设有控制阀,且控制阀位于取样管与进氨水管的连接处以及回液管与进氨水管的连接处之间。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氨水制造设备,该氨水制造设备包括如前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的实际检测过程如下:首先,氨水正常生产流经进氨水管,并从与进氨水管连接的取样管进入取样组件;在一次取样检测过程中,浓度待测的氨水首先经过第一取样分管进入第一储液管中,而第一储液管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二储液管中,使得第二储液管中原有的氨水样品会经第二回液分管回流至进氨水管中,待第一储液管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关闭第一取样分管和第二回液分管,此时,由于第一储液腔中的液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故内置其中的密度计就能获取到更准确的氨水密度数据;而在下一次取样检测过程中,其过程与第一次取样类似,浓度待测的氨水先经过第二取样分管进入第二储液管中,而第二储液管中的气体则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一储液管中,使得第一储液管中原有的氨水样品会经第一回液分管回流至进氨水管中,待第二储液管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关闭第二取样分管和第一回液分管,此时,由于第二储液腔中的液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故内置其中的密度计就能获取到更准确的氨水密度数据。通过以上检查过程可知,在本申请中,通过两个密封连通的储液管的相互配合,在每次取样中,均能实现氨水在对应储液管中的静止状态,这样就既能实现氨水在生产管道的直接取样,也能实现氨水在取样组件中的静止检测,从而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氨水流动对密度计检测准确性的影响,确保检测仪器更加稳定,氨水检测能够更加准确,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此外,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结构简单切造价便宜,故能降低在线测试仪表的费用,进而可有效节约成本;而且,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是利用密闭状态来取样,可以保证氨气无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9154475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9154475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包括进氨水管100、取样组件200以及回液管300。其中,进氨水管100与外界的氨水源 (未示出)连通;取样组件200包括取样管210、第一储液管220、第二储液管 230、密度计240以及通气管250,取样管210的一端与进氨水管100连通,取样管21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取样分管211和第二取样分管212,第一取样分管 211与第一储液管220连通,第二取样分管212与第二储液管230连通;第一储液管220具有密封的第一储液腔221,第二储液管230中具有密封的第二储液腔231,第一储液腔221和第二储液腔231中均内置有密度计240,且第一储液腔221和第二储液腔231通过通气管250连通;回液管300的一端与进氨水管100连通,回液管30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回液分管310与第二回液分管320,第一回液分管310与第一储液腔221连通,第二回液分管320与第二储液腔231 连通。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的实际检测过程如下:首先,氨水正常生产流经进氨水管100,并从与进氨水管100 连接的取样管210进入取样组件200;在一次取样检测过程中,浓度待测的氨水首先经过第一取样分管211进入第一储液管220中,而第一储液管220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250进入第二储液管230中,使得第二储液管230中原有的氨水样品会经第二回液分管320回流至进氨水管100中,待第一储液管220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关闭第一取样分管211和第二回液分管320,此时,由于第一储液腔221中的液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故内置其中的密度计240就能获取到更准确的氨水密度数据;而在下一次取样检测过程中,其过程与第一次取样类似,浓度待测的氨水先经过第二取样分管212进入第二储液管230中,而第二储液管230中的气体则通过通气管250进入第一储液管220 中,使得第一储液管220中原有的氨水样品会经第一回液分管310回流至进氨水管100中,待第二储液管230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关闭第二取样分管212和第一回液分管310,此时,由于第二储液腔231中的液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故内置其中的密度计240就能获取到更准确的氨水密度数据。通过以上检查过程可知,在本申请中,通过两个密封连通的储液管的相互配合,在每次取样中,均能实现氨水在对应储液管中的静止状态,这样就既能实现氨水在生产管道的直接取样,也能实现氨水在取样组件200中的静止检测,从而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氨水流动对密度计240检测准确性的影响,确保检测仪器更加稳定,氨水检测能够更加准确,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此外,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结构简单切造价便宜,故能降低在线测试仪表的费用,进而可有效节约成本;而且,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是利用密闭状态来取样,可以保证氨气无泄漏。
请参阅图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管220包括第一管体222、第一上板223和第一下板224,第一上板223与第一下板224分别密封盖合第一管体222沿轴向的两端敞口;第二储液管230包括第二管体232、第二上板233 和第二下板234,第二上板233与第二下板234分别密封盖合第二管体232沿轴向的两端敞口;第一取样分管211和第一回液分管310均通过第一下板224 而与第一储液腔221连通;第二取样分管212和第二回液分管320均通过第二下板234而与第二储液腔231连通;通气管25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上板223 和第二上板233以使第一储液腔221与第二储液腔231连通。具体的,以第一管体222的轴向为上下方向,第一管体222的上下两端可分别通过螺丝等固定件而与第一上板223以及第一下板224密封连接,且连接处还可设置密封圈等以增强密封性。在此,两个储液管均包括管体、上板和下板的设置将更有利于储液管的管道拆装和后续维修,而且由于管体通常为玻璃管,故上板和下板的设置也方便了各个管道与储液管的密封连通。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各个管道与储液管的连接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第一取样分管211可连接于管体侧面的下部区域等。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取样分管211上设有第一进料阀213,第二取样分管212上设有第二进料阀214;第一回液分管310上设有第一回液阀 330,第二回液分管320上设有第二回液阀340。在此,第一进料阀213主要用于对第一取样分管211的开闭和流量控制,第二进料阀214主要用于对第二取样分管212的开闭和流量控制,第一回液阀330主要用于对第一回液分管310 的开闭和流量控制,第二回液阀340主要用于对第二回液分管320的开闭和流量控制。例如,在第一次取样中,当第一储液管220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第一进料阀213会受控关闭第一取样分管211,第二回液阀340会受控关闭第二回液分管320;而在第二次取样中,当第二储液管230中的待测氨水量达到取样液位后,第二进料阀214会受控关闭第二取样分管212,第一回液阀330会受控关闭第一回液分管310。此外,这些阀体均优选靠近对应得储液管设置,以使得工作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更方便的控制这些阀体,并使得尽可能少的原来的测试样品留存在管道中,进而影响本次检测准确性。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取样分管211远离进氨水管100的一端与第一回液分管310连通,且第一取样分管211与第一回液分管31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下板224和第一回液阀330之间;第二取样分管212远离进氨水管100 的一端与第二回液分管320连通,且第二取样分管212与第二回液分管320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下板234和第二回液阀340之间。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第一下板224和第二下板234上孔洞的开设,以进一步提高储液管的密封性能,而氨水的具体流向可由相应的管体阀体控制。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管410、第二排水管420、第一排水阀411和第二排水阀421,第一排水管 410通过第一下板224与第一储液腔221连通,第一排水阀411设于第一排水管410上,第二排水管420通过第二下板234与第二储液腔231连通,第二排水阀421设于第二排水管420上。这样,在某些情况下需排出储液管中的氨水时,就可通过对应的排水管和排水阀而实现,且第一排水管410与第一下板224 连接,第二排水管420与第二下板234连接的设置,可实现依靠重力作用而更顺畅彻底地排出氨水。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液分管310和第一排水管410与第一下板224的连接处呈密封连接设置;第二回液分管320和第二排水管420与第二下板234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通气管250分别与第一上板223和第二上板233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如此,就可实现密闭状态取样,确保检测过程中氨气无泄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250上设有进气阀251,该进气阀251可实现对通气管250的开闭和气流量控制。同样地,进氨水管100 上还设有控制阀110,且控制阀110位于取样管210与进氨水管100的连接处以及回液管300与进氨水管100的连接处之间,以实现对进氨水管100的开闭控制。
最后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检测与观察两储液管的液位情况,并减少高度差带来的压差情况,优选地,第一储液管220和第二储液管230形状一致,且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间隔并行排布。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氨水制造设备,该氨水制造设备包括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该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氨水制造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氨水管;
取样组件,包括取样管、第一储液管、第二储液管、密度计以及通气管,所述取样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氨水管连通,所述取样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取样分管和第二取样分管,所述第一取样分管与所述第一储液管连通,所述第二取样分管与所述第二储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管具有密封的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储液管中具有密封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中均内置有所述密度计,且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通过所述通气管连通;以及,
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氨水管连通,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回液分管与第二回液分管,所述第一回液分管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液分管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一下板分别密封盖合所述第一管体沿轴向的两端敞口;所述第二储液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所述第二上板与所述第二下板分别密封盖合所述第二管体沿轴向的两端敞口;
所述第一取样分管和所述第一回液分管均通过所述第一下板而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取样分管和所述第二回液分管均通过所述第二下板而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二上板以使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分管上设有第一进料阀,所述第二取样分管上设有第二进料阀;
所述第一回液分管上设有第一回液阀,所述第二回液分管上设有第二回液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分管远离所述进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液分管连通,且所述第一取样分管与所述第一回液分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下板和所述第一回液阀之间;
所述第二取样分管远离所述进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回液分管连通,且所述第二取样分管与所述第二回液分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二回液阀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管通过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阀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所述第二排水管通过所述第二下板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阀设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液分管和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一下板的连接处呈密封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回液分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二下板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二上板的连接处也呈密封连接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管和所述第二储液管形状一致,且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间隔并行排布。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氨水管上还设有控制阀,且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取样管与所述进氨水管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回液管与所述进氨水管的连接处之间。
10.一种氨水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
CN202021052848.6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Active CN212622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2848.6U CN212622055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2848.6U CN212622055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2055U true CN21262205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2848.6U Active CN212622055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2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6652B (zh) 电子式质量流量燃气计量表
CN209214694U (zh) 一种用于液体流量计检测装置的过滤管
CN108680551A (zh) 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原位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US7967963B2 (en) Wastewater analysis sensor cartridge
CN109883893A (zh) 一种用于固体表面润湿接触角测量的实验装置
CN212622055U (zh)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CN109187311B (zh) 一种评价反渗透系统进水污堵潜力的装置及方法
CN207764162U (zh) 一种电化学多因子气体监测仪的传感器气室
CN111624135A (zh) 一种氨水现场在线密度检测取样装置和氨水制造设备
CN208334257U (zh) 一种新型pH检测装置
CN104502541B (zh) 一种气体分析仪的气室装置
CN215866630U (zh) 一种水质监测用仪表水箱
CN214200310U (zh) 一种流量计的疲劳检测装置
CN212228890U (zh)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217542962U (zh) 一种ph电极传感器安装检测装置
CN111007012A (zh) 高温多反射样品池进气装置
CN204347002U (zh) 一种气体分析仪的气室装置
CN214621304U (zh) 废水排放监测仪
CN212107869U (zh) 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
RU20514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ужающее тип диафрагма быстросменная (УСДБ)
CN214149415U (zh) 一种可视化的液体检测装置
CN216208418U (zh) 一种便捷式中空纤维膜通量性能检测装置
CN21872438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柴油加氢改质用氢气计量器
CN213516830U (zh) 一种氯化氢纯度检测装置
CN216082411U (zh) 表面洁净度实时检测设备及其灰尘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 Jianwei

Inventor after: Xu Kunlin

Inventor after: Li Weibin

Inventor after: Chen Peiyuan

Inventor before: Qi Jianwei

Inventor before: Xu Kunlin

Inventor before: Li Weibin

Inventor before: Chen Pe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