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8575U -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8575U
CN212618575U CN202021182726.9U CN202021182726U CN212618575U CN 212618575 U CN212618575 U CN 212618575U CN 202021182726 U CN202021182726 U CN 202021182726U CN 212618575 U CN212618575 U CN 21261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path
heat exchange
air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27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锐锋
王现林
彭光前
王喜成
车雯
于琦
高仲灶
杨伟
叶培龙
孙伟佳
梁凯文
李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1827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8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涉及制热装置技术领域,通过换热装置的设计,使其引流风道能够产生狭缝气流,其对需要经过换热装置换热主体的换热气流起到引流的作用,同时引流后得到的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和/或室温空气进行混合后,在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吹出,通过吹出的气流被放大,实现柔和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燥热感的问题;同时该装置配合电辅热装置的作用,实现了出风均匀的效果,同时实现了以辐射供暖为主,辅以空气强制对流的制热方式,大大降低了噪音;并且该装置狭窄,使其出风更加贴近地面,制热更为舒适,且外观小巧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中的颗粒物等污染物会通过门窗的缝隙渗透、或者自然通风等状态下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尤其需冬季供暖的北方地区,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更为严重。因此,在冬季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对于生活、工作及学习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可以较好的解决北方寒冷地区的采暖问题,替代燃煤取暖,实现清洁取暖。但是现有的热风机存在出风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燥热感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用于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容易产生燥热感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对换热装置的设计,通过通过气流放大技术,实现柔和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燥热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主体,其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流穿过所述换热主体形成换热气流;
所述换热主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所述换热主体的引流风道,所述引流风道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所述狭缝气流的风速大于所述换热气流的风速;
所述第二流路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同一侧。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引流风道通风断面沿着气流流出方向截面宽度逐渐变小。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壳体一侧形成有混合风腔,所述混合风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末端,所述第一流路形成的换热气流和第二流路形成的狭缝气流在混合风腔混合后通过所述出风口送出壳体;所述壳体另一侧形成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始端,以将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分别送进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所述分流机构的出口和第二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加速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同侧,其中第一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一流路的换热气流,第二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二流路的狭缝气流,且使所述狭缝气流向从所述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换热气流倾斜一角度θ,0°<θ<90°。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提供进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不同侧。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主体与所述壳体不同侧的内壁面形成多个引流风道,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将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分配进所述各个引流风道中,所述分流机构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容纳所述换热主体并形成所述引流风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所述分流机构和所述混流风机,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引流风道形成在壳体内壁中。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引流风道由壳体内壁面与所述换热主体顶面或底面或侧面与壳体内壁形成的狭缝风道。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所述换热主体的上顶面与壳体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所述换热主体的下顶面与壳体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所述下引流风道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同一侧;
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为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送风;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混流风机,所述混流风机的出风口侧设置有分流机构用于将混流风机的出风送给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所述换热主体的上顶面与壳体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所述换热主体的下顶面与壳体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所述下引流风道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
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其中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 送风;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A与所述上引流风道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A为第二流路A提供送风动力;在所述第二进风口B与所述下引流风道之间设置混流风机B,为第二流路B提供送风动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主体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1、第二流路A2、第二流路B1第二流路 B2;
所述换热主体的上顶面与壳体上内壁面之间沿壳体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上引流风道A1,上引流风道A2,所述换热主体的下顶面与壳体下内壁面之间沿壳体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下引流风道B1、下引流风道B2;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A1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1,上引流风道A2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2,所述下引流风道B1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1,下引流风道B2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2;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
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1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1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2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2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1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1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2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2送风;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A处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混流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在所述第二进风口 B处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混流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主体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辅热装置,所述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用于加热第二流路流体。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支撑壳体在地面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踢脚线式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室内机末端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通过对该换热装置的设计,产生了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引流风道的设计产生的狭缝气流对需要经过换热装置换热主体的换热气流起到引流、加强换热的作用,同时引流后得到的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和/或室温空气进行混合后,通过最终吹出的气流被放大,实现柔和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燥热感的问题;
2、设有电辅热装置,实现了出风均匀的效果,同时实现了以辐射供暖为主,辅以空气强制对流的制热方式,大大降低了噪音;
3、该装置狭窄,使其出风更加贴近地面,制热更为舒适,且外观小巧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截面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图中:
1-换热装置,11-壳体;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2-换热主体; 13-底座;14-电辅热装置;150-混流风机;151-混流风机A;152-混流风机B;153-第一混流风机;154-第二混流风机;160-引流风道;161-上引流风道;162-下引流风道;163-上引流风道A1;164-下引流风道B1;165- 上引流风道A2;166-下引流风道B2;17-狭缝气流;18-引流气流;2-外机换热器;3-流量调节装置;4-压缩机;5-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其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主体12,该换热主体12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流穿过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其中,换热主体12与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引流风道160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第二流路在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17;狭缝气流17的风速大于换热气流的风速;第二流路的末端与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11同一侧。
本实施例换热装置1由于加入了引流风道160及狭缝气流17的引流设计,由于狭缝气流17流速快,使得出风出侧的气流流速加快,气压降低从而使壳体11进风口出的局部空气在压差作用下,会主动形成第一流路穿过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17混合,一方面实现了气流放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气流温度更加柔和,不易产生燥热感。
关于引流风道160的具体结构,既可以利用壳体11内壁也可以利用一隔板在换热主体12上方形成一隔离于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也可以通过壳体11内中与换热主体12之间形成风道间隙实现。优选的,引流风道160形成在壳体11内壁中。第一方式,第二流路与换热主体12隔离,第二种方式第二流路掠过换热主体12表面,无论这样,第二流路的换热相比第一流路很弱,这将有利于与第一流路的混合和温度的调整,也使得吹出的风不燥热。优选的,引流风道160通风断面沿着气流流出方向截面宽度逐渐变小,直至末端形成狭缝出口,具体的狭缝出口在出风口前形成将风直接吹向出风口,但更优选的是直接由出风口的部分出风区域构成。此外引流风道160也可以不仅限于一条,可在壳体11内壁面与换热主体12顶面之间或换热主体12底面和壳体11底面之间还可以在换热器侧面与壳体11侧壁之间,这些都可以结合换热装置1的安装方式及使用用途去优化。
关于狭缝气流17与换热气流的混合方案,可选的,壳体11一侧形成有混合风腔,混合风腔设置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末端,第一流路形成的换热气流和第二流路形成的狭缝气流17在混合风腔混合后通过出风口送出壳体11,壳体11另一侧形成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始端,以将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分别送进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所述分流机构出口和第二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加速风机。这样的有利效果是冷风热风在吹出前混合,吹出的风直接是调和后的风,即便人位于出风口很近的位置,也不会有冷热不均的感受。混合气流吹到人身上,相比与传统热风机上与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直接吹人的技术方案,本方案有效地降低气流带给人的燥热感,提高用户体验感。但这样做不利的是一定程度上加大换了换热器的体积。另一种也可以选择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分别送出壳体11外,两者在壳体11外的预设距离前混合。下面介绍一下这种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狭缝气流17的引流作用以及其与换热气流的混合效果,本实施中优选的,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11同侧,其中第一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一流路的换热气流,第二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二流路的狭缝气流17,且使所述狭缝气流(17)向从所述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换热气流倾斜一角度θ, 0°<θ<90°该角度的设计增加了狭缝气流17的引流效果,使狭缝气流 17吹出后,在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上产生引流气流18,通过换热主体12产生换热气流,同时使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17的在预设的范围内进行混合,实现更好的柔和出风的效果。具体的,实现狭缝气流以θ角度吹向换热气流的方式可以通过对狭缝气流的出风口进行设计,使出风口本身朝向换热气流的方向倾斜θ角度;也可以在狭缝气流的出风口设置导风结构,将狭缝气流导向换热气流,使二者的气流流动方向形成θ角度。
此种方式与传统热风机小风口集中出风相比,本种方式换热装置1的出风范围更大,相同的热量分布更加分散。相比与传统热风机上与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直接吹人的技术方案,本方案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流带给人的燥热感,提高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优选的,本换热装置1中涉及到的出风口可以由一个大的格栅组成,该格栅形成第一流路出风区域和第二流路出风区域,第一流路出风区域作为第一流路的出风口,第二流路出风区域作为第二流路的出风口。狭缝出风口可以直接由第二流路出风区域的格栅构成。当第二流路只有一条时,尽可能的第二出风口/区域设置在下侧,第一出风口设置上侧/区域,以进一步提升送风的舒适感。当第二流路设有多条时,可以采用在换热主体12上下分别设置形成一上一下设置,相应的两个第二出风口/区域分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出风区域的上下方。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从进风口的设计来考虑增强引流效果,优选的,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第一流路提供进风,第二进风口为第二流路提供进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的不同侧。为了提高第二流路的风速,可以,直接引入壳体11高速气流,也可以在空气从第二进风口进来后进入引流风道160入口之间,设置一个风机使第二流路的气流加速;当然了,理论上也可以在引流风道 160中设置加速风机;还可以直接通过改变引流风道160截面变化形成加速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优选的,换热主体12与壳体11不同侧的内壁面形成多个引流风道160,壳体11内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分流机构,如分流风道或导风板等结构。这样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就可以通过分流机构分配进各个引流风道160中,进一步地,综合考虑气流经过风机风叶前后的方向以及气流速度,优选的在分流机构与第二进风口之间设置一混流风机150。该混流风机使从不同方向进入到换热器中的气流,被有效地分配到分流结构中,更加适用于在换热装置上设置不同进风口的场景。为此如图10所示,为了使该换热装置1实现多功能模块化,本实施中优选的,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容纳换热主体12并形成引流风道160,第二壳体112设置分流机构和混流风机150。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拆开,把他们分别单独当一个独立的产品来使用,增加了产品的适用性,提高用户体验感。
考虑都降低换热装置1的噪音,同时不影响其换热效果,是换热装置 1出风更加均匀,本实施中优选的,换热装置1还包括电辅热装置14,电辅热装置14设置在第二流路上用于加热第二流路流体。考虑到混流风机 150设置在端部,在第二流道内气流会随着远离混流风机150而衰减,因而离混流风机150近的一端,狭缝气流17的风速和风量都更大,因此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电辅热装置14设置的位置靠近混流风机150端,增设的电辅热装置14可以保证该处混合后的气流温度与另一端即远离混流风机150的一端的气流温度相近,使得制热均匀,提高舒适性。
为便于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优选的,换热装置1还包括一底座13,使换热装置1可以支撑在地面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不同功能设置,以及第二流路对第一流路的引流作用设计以及两者形成最终的混合风设计,不但可以实现换热效果的提升,还能使得送出的风更柔和,不像现有技术你们燥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尤其特别适合狭窄型的踢脚线型散热器。下面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方案,接下来的实施以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内机为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有冷媒管路连通的压缩机4,外机换热器2,流量调节装置3以及四通阀5、内机换热器,其中,内机换热器采用踢脚线型式,并且其换热主体12仅包括一换热单元,沿壳体11长度方向设置。下面结合附图4-5来说明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其他未明确之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与实施1相同的设计):
其中,换热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11设置在壳体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主体12,该换热主体12,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流穿过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换热主体12 与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引流风道160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第二流路在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17;狭缝气流17的风速大于换热气流的风速;第二流路的末端与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11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对换热装置的流路布局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如图4所示,本实施中的换热装置1的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161,换热主体12 的下顶面与壳体11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162;其中上引流风道 161形成第二流路A,下引流风道162形成第二流路B;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第二流路送风;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同一侧;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为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第二出风口A用于第二流路A送风;第二出风口B用于第二流路B送风;在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混流风机150,混流风机150的出风口侧设置有分流机构用于将混流风机150的出风送给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该换热装置1的换热单元只有一个,不仅如此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的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在B-B处可拆卸连接的,本实施中优选的,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通过卡扣连接,且第二壳体112上用于连接外机的连接线对应的可以插拔。当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以卡扣卡接时,该第二壳体112与外机的连接线插接好,按热泵热风机模式运行。
如图5所示,优选的,电辅热装置14设置在第二壳体112内的第二流路上,位于混流风机150出风侧前端,且沿着第二壳体112高度方向设置,当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拆离时,该第二壳体112与外机的连接线拔开,该第二壳体112可以作为一个小形的暖风机,混流风机150从进风口吸入空气,再经过电辅热加热后吹出。本实施例中的热泵热风机在极寒天气时使用,同时可拆出一个小型暖风机即第二壳体112部分供用户使用,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在桌面上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作热泵空调系统中内机换热装置1的另一种变型方式,其中,换热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11设置在壳体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主体12,该换热主体12,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流穿过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换热主体12与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引流风道160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第二流路在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17;狭缝气流17的风速大于换热气流的风速;第二流路的末端与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11同一侧。并对换热装置的流路布局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下面结合图6-8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中优选的,同样采用踢脚线结构形状的内机换热器的换热主体12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11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该设计保证在增加壳体11高度的情况下,换热装置1不会因为流路过长导致温度不均。为此,该实施例对其第二流路以及相应的进风和送风以及与第一流路的关系也做了优化调整。
本实施例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161,换热主体12的下顶面与壳体11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162;其中上引流风道161形成第二流路A,下引流风道162形成第二流路B;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为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第二流路送风;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其中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提供进风,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第二出风口A用于第二流路A送风;第二出风口B用于第二流路B送风;在第二进风口A与上引流风道161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A151为第二流路A提供送风动力;在第二进风口B与下引流风道162之间设置混流风机B152,为第二流路B提供送风动力。可以通过控制两端的混流风机150以不同的转速运行,是的上引流风道161和下引流风道162的出风速度不同,进而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17混合后,会以不同的角度扩散到房间中进行升温制暖,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如图7所示,本实施中优选的,在上引流风道161和下引流风道162 中靠近风机端设置有电辅热装置14,来提升制热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作热泵空调系统中内机换热装置1的另一种变型方式,其中,换热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11设置在壳体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主体12,该换热主体12,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流穿过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换热主体12与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引流风道160形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第二流路在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17;狭缝气流17 的风速大于换热气流的风速;第二流路的末端与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 11同一侧。并对换热装置的流路布局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的换热主体12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1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为此,该实施例对其第二流路以及相应的进风和送风以及与第一流路的关系也做了优化调整。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如图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换热装置1的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1、第二流路A2、第二流路B1第二流路B2;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沿壳体11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上引流风道A1163,上引流风道A2165,换热主体12的下顶面与壳体11 下内壁面之间沿壳体11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下引流风道B1164、下引流风道B2166;其中上引流风道A1163形成第二流路A1,上引流风道A2165 形成第二流路A2,下引流风道B1164形成第二流路B1,下引流风道B2166 形成第二流路B2;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第二流路送风;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
其中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提供进风,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提供进风,第二出风口A1用于第二流路A1送风;第二出风口A2用于第二流路A2送风;第二出风口B1用于第二流路B1送风;第二出风口B2用于第二流路B2送风;在第二进风口A处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混流风机 153用于向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在第二进风口B处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混流风机154用于向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即换热器的壳体11包括两个第二壳体 112,其位于第一壳体111的两端,换热主体12的两端都设置了混流风机 150,使引风流道的风量更大、风速更强,因此该换热主体12在长度上可以制作的更长,整体上提升制热能力。进一步优选的,该换热装置1里设有两个辐射装置,分别靠近混流风机A151和混流风机B152的位置,实现对第二流路的气流加热,使换热装置1出风更加均匀和柔和,降低噪音。
本实施提供的换热装置在其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两个换热单元,保证在换热装置的壳体过长即踢脚线过长的情况下,换热装置不会产生因为流路过长导致温度不均的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对该换热装置的设计,使其具有的引流风道能够产生狭缝气流,其对需要经过换热装置换热主体的换热气流起到引流的作用,同时引流后得到的换热气流与狭缝气流和/或室温空气进行混合后,在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吹出,通过吹出的气流被放大,实现柔和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燥热感的问题;同时该装置配合电辅热装置的作用,实现了出风均匀的效果,同时实现了以辐射供暖为主,辅以空气强制对流的制热方式,大大降低了噪音;并且该装置狭窄,使其出风更加贴近地面,制热更为舒适,且外观小巧美观。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8)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其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主体(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其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流穿过所述换热主体(12)形成换热气流;
所述换热主体(12)与所述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不穿过所述换热主体(12)的引流风道(160),所述引流风道(160)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末端设有狭缝出口,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狭缝出口形成狭缝气流(17);所述狭缝气流(17)的风速大于所述换热气流的风速;
所述第二流路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末端设在壳体(11)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道(160)通风断面沿着气流流出方向截面宽度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一侧形成有混合风腔,所述混合风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末端,所述第一流路形成的换热气流和第二流路形成的狭缝气流(17)在混合风腔混合后通过所述出风口送出壳体(11);
所述壳体(11)另一侧形成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始端,以将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分别送进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所述分流机构出口和第二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加速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11)同侧,其中第一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一流路的换热气流,第二出风口用于送出第二流路的狭缝气流(17)且使所述狭缝气流(17)向所述从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换热气流倾斜一角度θ,0°<θ<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提供进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不同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2)与所述壳体(11)不同侧的内壁面形成多个引流风道(160),所述壳体(11)内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将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分配进所述各个引流风道(160)中,所述分流机构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容纳所述换热主体(12)并形成所述引流风道(160),所述第二壳体(112)设置所述分流机构和所述混流风机,所述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道(160)形成在壳体(11)内壁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道(160)由壳体(11)内壁面与所述换热主体(12)顶面或底面或侧面与壳体(11)内壁形成的狭缝风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161),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下顶面与壳体(11)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162);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161)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所述下引流风道(162)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同一侧;
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为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送风;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混流风机,所述混流风机的出风口侧设置有分流机构用于将混流风机的出风送给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和第二流路B,
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形成上引流风道(161),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下顶面与壳体(11)下内壁面之间形成下引流风道(162);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161)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所述下引流风道(162)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
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其中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B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送风;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A与所述上引流风道(161)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A(151)为第二流路A提供送风动力;在所述第二进风口B与所述下引流风道(162)之间设置混流风机B(152),为第二流路B提供送风动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2)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11)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为狭窄型散热设备:
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路A1、第二流路A2、第二流路B1第二流路B2;
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上顶面与壳体(11)上内壁面之间沿壳体(11) 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上引流风道A1(163),上引流风道A2(165),所述换热主体(12)的下顶面与壳体(11)下内壁面之间沿壳体(11)长度方向并排形成有下引流风道B1(164)、下引流风道B2(166);其中所述上引流风道A1(163)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1,上引流风道A2(165)形成所述第二流路A2,所述下引流风道B1(164)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1,下引流风道B2(166)形成所述第二流路B2;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流路进风,第一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流路进风,第二出风口用于所述第二流路送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1)宽度方向的前侧壁上;
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A和第二进风口B,第二进风口A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提供进风,所述第二进风口B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用于为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提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1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1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A2用于所述第二流路A2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1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1送风;所述第二出风口B2用于所述第二流路B2送风;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A处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混流风机(153)用于向所述第二流路A1和第二流路B1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在所述第二进风口B处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混流风机(154)用于向所述第二流路A2和第二流路B2送风并提供加速动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2)设有两个并联的换热单元,两换热单元沿壳体(1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一起。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辅热装置(14),所述电辅热装置(14)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用于加热、加速第二流路流体。
16.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还包括一底座(13),所述底座(13)支撑壳体(11)在地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踢脚线式换热装置(1)。
18.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室内机末端采用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1)。
CN202021182726.9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Active CN21261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2726.9U CN21261857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2726.9U CN21261857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8575U true CN21261857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2726.9U Active CN21261857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8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0934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6196305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20513768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2431089U (zh)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091090A (zh) 空气调节器
CN212618575U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50910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1692629A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829596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61873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90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77767U (zh) 用于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533669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15143524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3577782U (zh) 用于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231990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41759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076352A (zh)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793625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944508U (zh) 空调柜机
CN2079362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3555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5141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