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6347U -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6347U
CN212616347U CN202022232136.9U CN202022232136U CN212616347U CN 212616347 U CN212616347 U CN 212616347U CN 202022232136 U CN202022232136 U CN 202022232136U CN 212616347 U CN212616347 U CN 212616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plate
isosceles trapezoid
load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21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王嘉
王辉
占越
方春明
洪鸣
洪源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Tianzhid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Tianzhid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Tianzhid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Tianzhid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21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6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6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6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包括上溜槽、上阀体、下溜槽和下阀体,上溜槽是由四组等腰梯形板I组合而成,上溜槽顶端设回形密封片;上阀体的一边壁设检查门,其余边壁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框、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两等腰梯形板II通过密封轴承座架设水平旋转轴;水平旋转轴中部通过轴套固接翻转板,两端通过扭矩圆柱体固接载重杆,载重杆设弧形伸缩杆及负重块。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重锤阀是靠重力作用的杠杆机构实现密封盒排灰,通过双层翻板及联动机构,呈现一开一关的双层交替开关式重锤阀门结构,大幅减少漏风量,且提高重锤打开和关闭的迅速性,兼顾了集尘密封性和卸灰高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卸灰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器的设计中,应根据袋式除尘器类型确定排灰装置形式、灰斗内压力状态和粉尘的性质,以保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和顺利的排灰。普通的排灰装置存在密封达不到要求,漏风率高,不易检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溜槽、上阀体、下溜槽和下阀体,上溜槽具体是由四组等腰梯形板I组合而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平截头四面椎体形状,等腰梯形板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35°,上溜槽顶端开口外围密封固接有回形密封片,回形密封片四周等距开设有法兰孔;
上阀体具体是由四组边壁构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壳体结构,其中一组边壁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框、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另外三组边壁自上而下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II、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等腰梯形板框四周通过螺栓固接有检查门,检查门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等腰梯形板II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等腰梯形板II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15°,从而为水平旋转轴提供旋转的空间,使水平旋转轴旋转不影响上阀体密封性,两组对称设置的等腰梯形板II的顶角附近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密封轴承座,两组密封轴承座穿接并架设有水平旋转轴,水平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与上溜槽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平行;
水平旋转轴位于上阀体内的轴壁部分固定套接有轴套,轴套外壁密封固接有翻转板,翻转板倾斜设置,上溜槽下部嵌套在上阀体的顶端开口内,翻转板可绕水平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当翻转板关闭时,翻转板上表面靠近轴套的附近位置与一侧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密封接触翻转板远离轴套的一边与另一侧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从而形成相对密封且底边为斜面的积灰区域,保证一定的灰度可提高积灰区域的密封性;当翻转板开启时,翻转板远离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形成开口的卸灰口;
水平旋转轴的两端均伸出上阀体外且分别固接有一个扭矩圆柱体,水平旋转轴穿接在扭矩圆柱体的一端面,扭矩圆柱体的外柱面穿接有载重杆,水平旋转轴的一端和载重杆的一端均位于扭矩圆柱体内且成交叉固定连接方式;
载重杆的中部下方位置固接有弧形伸缩杆,弧形伸缩杆由弧形活塞杆和弧形活塞筒密封套接而成,弧形活塞杆一端固接在载重杆底侧位置,弧形活塞筒一端固接在等腰梯形板II的外侧壁上,弧形活塞筒靠近等腰梯形板II附近位置的外壁连接有连通管,载重杆远离扭矩圆柱体的一端套接有负重块,负重块外壁为圆筒形,负重块端面套接在载重杆外且可自由滑行,负重块外筒壁穿接有固定销,负重块通过固定销定位安装在载重杆上;
上阀体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的回形密封片,下溜槽的结构和尺寸与上溜槽完全相同,下溜槽顶端开口也设有带法兰孔的回形密封片,下阀体的结构和尺寸与上阀体完全相同,下阀体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的回形密封片,下阀体边壁的等腰梯形板II的外壁也设有弧形伸缩杆,上阀体的弧形伸缩杆与下阀体的弧形伸缩杆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上阀体顶端的回形密封片与上溜槽的回形密封片通过密封螺丝固接在除尘器底端开口的门框处,上阀体底端的回形密封片与下溜槽的回形密封片及下阀体顶端的回形密封片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在一起,下阀体底端的回形密封片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集尘装置。
优选地,载重杆具体是从靠近扭矩圆柱体一端到远离扭矩圆柱体一端外径逐渐增加的变径圆柱杆状,负重块内壁具体是与载重杆外壁平行的锥面状,且载重杆靠近扭矩圆柱体一端的外径小于负重块开口内径,载重杆远离扭矩圆柱体一端的外径大于负重块开口内径,负重块可在载重杆上自由滑行,可避免负重块从载重杆滑落掉地造成人员安全问题。
优选地,连接在一体的翻转板表面与载重杆之间的夹角为100-150°,水平旋转轴其支点作用,载重杆及其上的负重块和翻转板及其上的灰尘分别在杠杆一端施加重量下压力。
优选地,任一弧形伸缩杆的弧形活塞筒内填充有常压的液体或气体,当上阀体的弧形伸缩杆受负重块压力收缩时,一方面促使上阀体的翻转板抵死上阀体内壁,提高集尘密封性;另一方面,自然给予下阀体的弧形伸缩杆一个液压或气压力,促使下阀体的弧形伸缩杆伸长,从而促进下阀体的翻转板打开,提高下阀体的卸灰效率,反之亦然。
优选地,上阀体和下阀体的等腰梯形板II分别设置排空阀,避免上阀体和下阀体内气压过压或过低,而造成重力无法恢复翻转板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上阀体和下阀体中一个关闭时能够促进另一个打开,从而提高重锤打开和关闭的迅速性,兼顾了集尘密封性和卸灰高效率,在整体上始终呈现一开一关的双层交替开关式重锤阀门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重锤阀是靠重力作用的杠杆机构实现密封盒排灰。由于该阀有两层翻转板,当第一层翻转板上积存一定量的粉尘时,翻转板被压下,粉尘被排出时,第二层翻转板仍紧贴排灰口,防止漏风;当第一层翻转板依靠重锤作用复位后,第二层翻转板积存一定量的粉尘后,翻转板被压下,粉尘被排出,然后依靠重锤作用复位。
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周期性地间歇装置,同样靠翻转板与溜槽排灰口的紧密接触和一定高度的灰柱来保证密封性,由于有双层翻板,且增加气动或液动联动机构,保证上阀体和下阀体始终为一个关闭且另一个打开的交替运行状态,其漏风量比现有翻板式卸灰阀要少得多。
4.本实用新型中,上溜槽和下溜槽嵌套以及回形密封片的安装模式,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且解决了密封问题,阀体上增加检修门,在出现机械故障是可以方便检修,无须整体拆卸检修,只需打开检修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上开下关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上关下开状态);
图中:上溜槽1、上阀体2、下溜槽3、下阀体4、回形密封片5、法兰孔6、螺栓7、检查门8、密封轴承座9、水平旋转轴10、轴套11、翻转板12、扭矩圆柱体13、载重杆14、弧形伸缩杆15、负重块16、固定销17、连通管18、排空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溜槽1、上阀体2、下溜槽3和下阀体4,上溜槽1具体是由四组等腰梯形板I组合而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平截头四面椎体形状,等腰梯形板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35°,上溜槽1顶端开口外围密封固接有回形密封片5,回形密封片5四周等距开设有法兰孔6;上阀体2具体是由四组边壁构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壳体结构,其中一组边壁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框、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另外三组边壁自上而下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II、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等腰梯形板框四周通过螺栓7固接有检查门8,检查门8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等腰梯形板II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等腰梯形板II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15°,两组对称设置的等腰梯形板II的顶角附近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密封轴承座9,两组密封轴承座9穿接并架设有水平旋转轴10,水平旋转轴10的长度方向与上溜槽1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平行;水平旋转轴10位于上阀体2内的轴壁部分固定套接有轴套11,轴套11外壁密封固接有翻转板12,翻转板12倾斜设置,上溜槽1下部嵌套在上阀体2的顶端开口内,翻转板12可绕水平旋转轴10的轴心线旋转;当翻转板12关闭时,翻转板12上表面靠近轴套11的附近位置与一侧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密封接触翻转板12远离轴套11的一边与另一侧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从而形成相对密封且底边为斜面的积灰区域,保证一定的灰度可提高积灰区域的密封性;当翻转板12开启时,翻转板12远离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形成开口的卸灰口;水平旋转轴10的两端均伸出上阀体2外且分别固接有一个扭矩圆柱体13,水平旋转轴10穿接在扭矩圆柱体13的一端面,扭矩圆柱体13的外柱面穿接有载重杆14,水平旋转轴10的一端和载重杆14的一端均位于扭矩圆柱体13内且成交叉固定连接方式;载重杆14的中部下方位置固接有弧形伸缩杆15,弧形伸缩杆15由弧形活塞杆和弧形活塞筒密封套接而成,弧形活塞杆一端固接在载重杆14底侧位置,弧形活塞筒一端固接在等腰梯形板II的外侧壁上,弧形活塞筒靠近等腰梯形板II附近位置的外壁连接有连通管18,载重杆14远离扭矩圆柱体13的一端套接有负重块16,负重块16外壁为圆筒形,负重块16端面套接在载重杆14外且可自由滑行,负重块16外筒壁穿接有固定销17,负重块16通过固定销17定位安装在载重杆14上;上阀体2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下溜槽3的结构和尺寸与上溜槽1完全相同,下溜槽3顶端开口也设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下阀体4的结构和尺寸与上阀体2完全相同,下阀体4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下阀体4边壁的等腰梯形板II的外壁也设有弧形伸缩杆15,上阀体2的弧形伸缩杆15与下阀体4的弧形伸缩杆15之间通过连通管18相互连通;上阀体2顶端的回形密封片5与上溜槽1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固接在除尘器底端开口的门框处,上阀体2底端的回形密封片5与下溜槽3的回形密封片5及下阀体4顶端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在一起,下阀体4底端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集尘装置。
参照图1-3,载重杆14具体是从靠近扭矩圆柱体13一端到远离扭矩圆柱体13一端外径逐渐增加的变径圆柱杆状,负重块16内壁具体是与载重杆14外壁平行的锥面状,且载重杆14靠近扭矩圆柱体13一端的外径小于负重块16开口内径,载重杆14远离扭矩圆柱体13一端的外径大于负重块16开口内径,负重块16可在载重杆14上自由滑行,可避免负重块16从载重杆14滑落掉地造成人员安全问题。
参照图2-3,连接在一体的翻转板12表面与载重杆14之间的夹角为100-150°,水平旋转轴10其支点作用,载重杆14及其上的负重块16和翻转板12及其上的灰尘分别在杠杆一端施加重量下压力。
参照图1-3,任一弧形伸缩杆15的弧形活塞筒内填充有常压的液体或气体,当上阀体2的弧形伸缩杆15受负重块16压力收缩时,一方面促使上阀体2的翻转板12抵死上阀体2内壁,提高集尘密封性;另一方面,自然给予下阀体4的弧形伸缩杆15一个液压或气压力,促使下阀体4的弧形伸缩杆15伸长,从而促进下阀体4的翻转板12打开,提高下阀体4的卸灰效率,反之亦然。
参照图1,上阀体2和下阀体4的等腰梯形板II分别设置排空阀19,避免上阀体2和下阀体4内气压过压或过低,而造成重力无法恢复翻转板12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溜槽(1)、上阀体(2)、下溜槽(3)和下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溜槽(1)具体是由四组等腰梯形板I组合而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平截头四面椎体形状,所述等腰梯形板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35°,所述上溜槽(1)顶端开口外围密封固接有回形密封片(5),所述回形密封片(5)四周等距开设有法兰孔(6);
所述上阀体(2)具体是由四组边壁构成且底端开口尺寸小于顶端开口尺寸的壳体结构,其中一组所述边壁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框、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另外三组所述边壁自上而下由竖直板I、等腰梯形板II、等腰梯形板III和竖直板II组成,所述等腰梯形板框四周通过螺栓(7)固接有检查门(8),所述检查门(8)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所述等腰梯形板II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5°,所述等腰梯形板III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15°,两组对称设置的所述等腰梯形板II的顶角附近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密封轴承座(9),两组所述密封轴承座(9)穿接并架设有水平旋转轴(10),所述水平旋转轴(10)的长度方向与上溜槽(1)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平行;
所述水平旋转轴(10)位于上阀体(2)内的轴壁部分固定套接有轴套(11),所述轴套(11)外壁密封固接有翻转板(12),翻转板(12)倾斜设置,所述上溜槽(1)下部嵌套在上阀体(2)的顶端开口内,所述翻转板(12)可绕水平旋转轴(10)的轴心线旋转;当翻转板(12)关闭时,所述翻转板(12)上表面靠近轴套(11)的附近位置与一侧等腰梯形板I的底边密封接触,所述翻转板(12)远离轴套(11)的一边与另一侧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当翻转板(12)开启时,所述翻转板(12)远离等腰梯形板II内壁密封接触,形成开口的卸灰口;
所述水平旋转轴(10)的两端均伸出上阀体(2)外且分别固接有一个扭矩圆柱体(13),所述水平旋转轴(10)穿接在所述扭矩圆柱体(13)的一端面,所述扭矩圆柱体(13)的外柱面穿接有载重杆(14),所述水平旋转轴(10)的一端和载重杆(14)的一端均位于扭矩圆柱体(13)内且成交叉固定连接方式;
所述载重杆(14)的中部下方位置固接有弧形伸缩杆(15),所述弧形伸缩杆(15)由弧形活塞杆和弧形活塞筒密封套接而成,所述弧形活塞杆一端固接在载重杆(14)底侧位置,所述弧形活塞筒一端固接在等腰梯形板II的外侧壁上,所述弧形活塞筒靠近等腰梯形板II附近位置的外壁连接有连通管(18),所述载重杆(14)远离扭矩圆柱体(13)的一端套接有负重块(16),所述负重块(16)外壁为圆筒形,所述负重块(16)端面套接在载重杆(14)外且可自由滑行,所述负重块(16)外筒壁穿接有固定销(17),所述负重块(16)通过固定销(17)定位安装在载重杆(14)上;
所述上阀体(2)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所述下溜槽(3)的结构和尺寸与上溜槽(1)完全相同,所述下溜槽(3)顶端开口也设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所述下阀体(4)的结构和尺寸与上阀体(2)完全相同,所述下阀体(4)边壁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外围也分别固接有带法兰孔(6)的回形密封片(5),所述下阀体(4)边壁的等腰梯形板II的外壁也设有弧形伸缩杆(15),所述上阀体(2)的弧形伸缩杆(15)与所述下阀体(4)的弧形伸缩杆(15)之间通过连通管(18)相互连通;
所述上阀体(2)顶端的回形密封片(5)与上溜槽(1)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固接在除尘器底端开口的门框处,所述上阀体(2)底端的回形密封片(5)与下溜槽(3)的回形密封片(5)及下阀体(4)顶端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在一起,所述下阀体(4)底端的回形密封片(5)通过密封螺丝及螺母固接集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杆(14)具体是从靠近扭矩圆柱体(13)一端到远离扭矩圆柱体(13)一端外径逐渐增加的变径圆柱杆状,所述负重块(16)内壁具体是与载重杆(14)外壁平行的锥面状,且所述载重杆(14)靠近扭矩圆柱体(13)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负重块(16)开口内径,所述载重杆(14)远离扭矩圆柱体(13)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负重块(16)开口内径,所述负重块(16)可在载重杆(14)上自由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一体的所述翻转板(12)表面与载重杆(14)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弧形伸缩杆(15)的弧形活塞筒内填充有常压的液体或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2)和下阀体(4)的等腰梯形板II分别设置排空阀(19)。
CN202022232136.9U 2020-10-10 2020-10-10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Active CN212616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136.9U CN212616347U (zh) 2020-10-10 2020-10-10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136.9U CN212616347U (zh) 2020-10-10 2020-10-10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6347U true CN21261634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2136.9U Active CN212616347U (zh) 2020-10-10 2020-10-10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6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6347U (zh)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CN112066007A (zh) 新除尘器灰斗重力卸灰阀装置
CN113175414B (zh)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CN202508505U (zh) 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清料装置
CN202140596U (zh) 电动双层卸灰阀
CN213770564U (zh) 一种重力式自动卸灰装置
CN205708369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
CN211423689U (zh) 一种农业灌溉管道快速排气阀
CN202039888U (zh) 瓦斯管路连续除渣装置
CN209723159U (zh) 一种适用于进水阀浮筒与背压阀门的联动结构
CN210597195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防汛箱
CN2911359Y (zh) 电液动双密双层卸料阀
CN202983419U (zh) 旋转门三通离线阀
CN212480135U (zh) 一种单阀板密封风自动开启关闭除尘器旁路阀门
CN206763567U (zh) 一种除尘器用粉尘收集装置
CN206954947U (zh) 一种新型人孔
CN110925441A (zh) 一种清灰阀
CN2391088Y (zh) 一种锁气器
CN211624229U (zh) 清灰阀
CN211738050U (zh) 一种杠杆式自动排灰装置
CN217898998U (zh) 一种具有堵塞检测全包四通焊接球阀
CN212028556U (zh) 一种斗式双层卸灰阀
CN219299945U (zh) 一种气动蝶阀缓冲组件
CN109185691A (zh) 一种浮球式蒸汽管道排水装置
CN213598652U (zh)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微量排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